收藏 分享(赏)

国外投行与国内证券对比及现状.docx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7100585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投行与国内证券对比及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外投行与国内证券对比及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外投行与国内证券对比及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外投行与国内证券对比及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外投行与国内证券对比及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国外投行与国内证券对比及现状1. 这个问题确实太大了。因为所谓“投行” ,也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前台有投行部、销售交易部、资产管理部;中台有风控;后台有 IT、HR 等等,每个职位对应的招生来源都不一样,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不一样。再缩小限定范围,我只说大家觉得光环比较集中的“前台部门” ,我们通常指三个:投资银行部(Investment Banking Division),销售交易部(Sales & Trading Division),资产管理部(Asset Management Division)。接着再缩小范围,我只说“投资银行部“。但不同地域的投资银行部招生风格也不一样,我们再限定范围至香

2、港和纽约两地。而且我把讨论限定为初级职员(分析员、经理级别) ,到董事及董事总经理级别来源就很广了,只要能拉来项目。关于投资银行部是干嘛的,我就不科普了。但内部划分,可以细说一下。纽约的投行一般分为产品组与行业组。所谓产品组,即 M&A, IPO, PIPE 等针对不同交易类型分的组。组员擅长于每种产品的不同结构,不同组合。而行业组,顾名思义,则是钻研某行业的细分知识,如地产、资源、TMT、工业、金融机构等。通常一个项目,我们确定“中国工商银行上市” ,那就是 IPO+金融机构组;“ 中国铝业收购力合力拓“,那就是 M&A + 资源组,共同协作。产品组喜欢招思维灵活、对交易结构上能提出自己思维

3、的,而行业组则更偏向“术业有专攻”的。招生通常大部分限于目标学校(target school) ,即 HYPSM(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麻省理工) ,加上其他常春藤以及芝加哥大学、NYU 等老牌金融牛校。也有从英国牛津、剑桥、LSE、LBS 来的。因为前台工作毕竟需要跟客户常交流,所以好点的学历作为第一印象确实重要。当然,这只是敲门砖之一而已,接下来你还得向客户证明你的专业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作为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你必然有超过常人之处,才有机会去和公司 CEO 等高层坐一块开会。 (当然,通常开口机会很少,纽约的投行还是很讲“秩序”的,自我感觉太过良好、对自我膨胀缺乏约束自

4、律的人很容易被上级海 K。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真的是需要资格的。纽约的投行也有“关系户” ,但相对比例较少,大多数还是目标学校的校园招聘。而且一旦入职,大家作为初级职员,干的活都差不多。PPT、Excel 十级技工。香港的投行也大同小异,但有一点不同在于,通常香港的投行都有一个“China Team“或者说“客户关系组“。这个团队,传说始作俑者是 UBS 不朽的 “造雨者” Henry Cai 前辈。组上确实会聚集一些家庭背景关系远优于一般人的、 “能为客户提供附加增值服务”的能人。在我以前工作的投行,也有包括外国元首家属以及我国从部级干部往上的家属等,但我认为这也无可厚非,在中国金融

5、体系发展的过程中,这是必然的现象。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发展阶段注定了各公司的财务体系、资本结构相对简单,而且因为对于金融更为严厉的管制,使得可调用的金融工具不多,因此,所有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趋于同质化,在这个前提下,客户选择把项目给谁,自然是“功夫在纸外” 。但过去五年,这情况已经有很大改观,大家也更注重于交易本身了。纽约的投行也需要关系做垫脚石,但最终,还是谁能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才是王道。在这方面,你不得不佩服高盛。拉回来说,香港投行的初级职员通常分 “执行团队”与“客户团队” 。执行团队负责具体的文书制作,模型搭建等工作,而“客户团队”则负责在前线打拼,将案子抢下。没有客户来源的初级职员,通

6、常也需要是拿得出手的学校毕业,并能通过一系列严格面试的。有客户的初级职员,则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要求。毕竟,赚钱才是王道。=说到这里,不得不离题说一下,前两天有人邀请我回答“中信集团下有哪些太子党公司”什么的,我没有回答。在我身边,也确实有很多出身良好的朋友,他们或多或少的因为自己的血统,而获得了比常人更好的“起跑线” 。这些人里有选择躺在大树下乘凉的,也有刻苦用功并胸怀宽广的。但旁观者们,把这作为己不如人心理安慰的吗啡,确实是一种无能的表现。一个人在学会接受现实的基础上,才能学会正确定位自己,也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和力量,其他抱怨,对你的人生,不会有任何养分。2. 国内投行基本上以这样的

7、情况为主:1、会计师、律师事务所锻炼过 2-3 年的,其中以会计师事务所的居多,学历上基本都是国内 985、2112、应届生:国内 985、211,在投行实习 1 年左右,硕士,主要以金融、经济、会计为主,少量法律专业人才3、其他投行的老江湖:来源复杂,学啥的都有,学历背景有高有低4、国内投行招人对学历和成绩有要求,但是没想象中那么高,因为国内投行实际从事的工作就是给证监会投递材料的以上是现状,未来怎样,谁也不知道。另外,国际大投行的标准不太清楚,没有深入接触过3. 首先, “投行”这个称呼一般是国外用的,Investment Bank,对应于中国和日本(?)所说的证券公司。证券公司下面有做自

8、营的(拿证券公司自己的钱炒股) ,固定收益的(买卖债券的) ,投行的(包装公司推上市的) ,研究的(个股,宏观) 。如果不是专指国外投行的话,国内的投行一般就是指证券公司下的投行部。说好听点儿是帮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融资,说不好听就是一伙吃苦耐劳的人帮公司化妆,根据融资额确定某一比例分钱的。投行干的是什么事儿呢?本人穷丑挫没做过,找工作接到过小投行打来的电话,后来聊了聊人家还是看不上俺,说些东西大概能推测:1.投行偏爱 CPA(能接到小投行的电话基本上也是因为我专业阶段还差一科) ;2.投行偏爱通过司法考试的人。你要把一家财务,公司治理,股权关系不怎么规范的公司,弄到上市公司要求的标

9、准为止,所干的活儿基本上是围绕钱和法来的。所以,坊间传闻的 TOP4 进投行,一般是国外投行(对应于 GS 这种,是就证券公司而言) 。国内的投行,106 家证券公司中,下设投行部的还是很有一些的。当然国内的投行也分梯队,类似中金中信这种第一梯队的,除了 TOP4,五道口(现在被并了)啊,人大上财应该也有些能进;类似国信、平安(嗯,这些都是造假大户)这种,要求并没有高不可攀。前面说了,投行拿钱一般是根据上市公司成功上市后融资额,确定一个比例。所以投行拿不拿得到钱基本上取决于公司 IPO 闯关成功不成功。上课的时候老师曾经请过海通的一位投行人士给科普,据说他们提的比例是 48%(只能说范围,国外

10、的标准是国内的 double) ,当然证券公司每月也会发些工资(一年 68 万) ,行情好的那段时间投行人基本是把那些当零花钱的。不过如果一个项目做了两年最后上会的时候被否了,嗯,说什么都安慰不了的。中国的证券市场靠天吃饭,所以前几年投行过得不要太滋润(参考 07 年 A 股市场融资额,高峰的时候我记得一个月从市场套走接近 9000 亿) ,后来行情下来了,应该也还过得去。去年 IPO 停发,到现在都还没恢复,投行人士估计不是太好过。嗯,闲扯一通,没说到点子上。有心的话可以到证监会网站上看看招股说明书里的保荐人名字,再去证券业协会的网站上查这个人的从业经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其他,

11、都是有的。4. 对于国内券商来说,保荐人考试是金领考试。但 2014 年 10 月 15 日后, “为 IPO 注册制开路 保荐人资格考试门槛大降”情况有变,准入条件放宽所带来的保代队伍扩容,实际上也隐含着为 IPO 注册制时代保驾护航的意图。 ”一位保荐代表人向记者表示,保代政策调整对于整个投行业来说并非坏事,保代资格含金量的下降,反而倾向于让有实力的投行人士脱颖而出,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一次有意义的大洗牌。网址 http:/ 我就不是 top 4。我认识的很多投行人也不是 ,不过我们都是转行。压力大是真的。不赚钱也是真的。投行就是个老鸨,把买家卖家连起来,没啥高端的。最后, 应届生难进, 成

12、绩要比较好。楼下有朋友让说详细点,我就把我做的工作大概谈谈,如果夹杂了英文请大家见谅,我有些东西是出国才学的,国内的术语不知道该怎么翻译。对于 Investment Bank 的大概组织结构和业务 Danny W 说的已经听清楚的。我只说我自己的情况。我在一个跨国投行工作,这个行算一流投行,是九个号称 too big to fail 中投行的一个。今天我大概看了一下我所在的 trading desk 的 positions,我们手上的 product market value 在 10B USD 左右,而我们仅仅是这个投行中的一个 product line下的 trading desk,所以你

13、可以估计它的规模。我所在组的主要工作是对 Securitization product 进行 pricing 和计算相关 risk 值。主要是为了交易员提供数据支持,我们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我是在国内读的书,因为很狗血的原因出的国。进投行也是因为前任老板进了投行,承蒙人家看的起,推荐我进的。 大家问怎么才能进投行,我觉得任何时候做好你手上做的工作,专业负责的态度就是进投行的第一步。多准备相关的金融知识,多面试,还有一点点运气就进投行了。另外我想说说投行的生活。Front office trader 每年赚一个 bar(million)不是什么问题,但是你的每天承受巨大的压力,大多数人都干不长。M

14、iddle office risk manger 每天都要对着 DVar cvar 发愁,也很辛苦,但是压力小店。 Back office 如果是 PC(Product control), Ops(operation),那还是算了吧,太苦逼了还没钱,还压抑。 每个 Sell side 的人都想去 buy side,因为赚钱多,life style 好。所以大家也可以多了解fund,想进投行的同学要先多了解投行,不要一头扎进去了才发现是个大粪坑。完毕6. 楼上的都很高端。我来说说内资券商吧。一、学校学历:这些券商里什么人都有,有 TOP4 的学校的,也有很多 211、985 非著名大学出身的。本

15、科、硕士、博士,什么学历什么专业的人都可能遇到。二、分职位来说:1、行研招应届生喜欢理工科背景出身,最好硕士转读金融的。社招的话有各种行业跳过来的人,比如说有几年汽车行业、房地产行业、咨询行业等工作经验的人,券商都有可能招。2、承销岗招人偏爱 CPA 或司法,硕士考过了几门 CPA 或者司法,过简历关希望很大。社招除了本来毕业就干这个的之外,喜欢事务所、律所出身有资格证书的人,另外IPO 经验也是必须的。四大这两年这块特别吃亏,大部分人多数是做做年审,看简历还没有国内所的人经验丰富。不过这两年券商行情不太好,招人招的少。即使招人多半是新三板这块,按照证券业协会相关要求,新三板的每一个项目必须配

16、备一名注册会计师、一名律师和一名行业专家。3、固收、资管这块不了解。哪位大拿麻烦说说。7. 投行实习狗怒答目前在上海一家中型券商的投行部门实习。首先确定一条概念就是国内证券公司的投行部门就是国外的 IB。 (并不是所有券商都有投行部门)还要确立的一条概念就是国外的投行做的比较多的工作是并购与重组,而国内呢,这一业务占的比重还非常之小。所以造成一个后果,去年年底开始的 IPO 封禁使得各个券商投行部门很憋屈,我认识的一个固定收益部(通过发行债券来帮助企业融资)的同事就是在那时跳的槽。8. 我擦,牛逼人太多了,屌丝情何以堪,曾经在二流券商投行部做债实习一年,跟过几个项目,发现,真没啥技术含量,但是吧进入门槛挺高,由于各种关系没留下来,现在就在三流券商做风控,对这个行业觉得,感觉,外资投行可能还具有点技术含量,内资的只能呵呵了,个人对二级市场的大牛,尤其是做模型量化投资的,有点好感。做这行说白了,软硬都得具备,但是进去之后,用处呵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