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教案课题 二 1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6、7 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减法意义。2、进一步理解掌握看图写两个减法算式方法。3、自主探索计算方法。4、正确计算。教学重难点1、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样性。2、正确计算。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准备 课件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 完成预学案 导入新课 一、复习对口令教师 学生学生预习,收获反馈 抽生汇报 交流展示预习情况,达成检查3+2= 4+1=5-1= 4-2=1+3= 3-1= 学生独立完成预习反馈质疑问难,梳理问题1、教学例 4出示图学生观察,并且用 3 句话说还剩多少匹马?怎样列式?板书:6-2你怎样算 6-2 呢?自己想,
2、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合作释疑 巡视检查指导 小组讨论交流探究释疑 引导解疑教学例 5学生拿 5 个黄圆,2 个红圆摆一排学生根据摆的圆写两个减法算式7-2 7-5问:7-5 你怎样计算?试一试:7-0=学生动手操作,并根据自己摆的图列式计算:7-2=5 7-5=2 小组交流讨论怎样计算 7-5教学流程升华感悟对口令游戏老师说加法算式,学生说两个减法算式学生互相说看卡片说得数师生共同解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读题,理解有几个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看图填空,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解答。板书设计6、7 的加减法教学例 4 教学例 5:摆一摆,算一算 教学例 6(图略) ( 图略) (图略)6-4=2 7-
3、2=5 7-5=2 4+3=7 7-4=3教学反思在复习 6、7 的组成之后进行新授内容时我把 6 和 7 的加减法分开处理,先教学加法进行巩固。再教学减法进行巩固,这样,学生能够在很扎实的理解加法的“一图两式”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减法。预教案课题 二 1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8、9 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一图四式2、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之间的联系3、正确计算 8、9 的加减法4、进行安全教育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之间的联系。2、正确计算 8、9 的加减法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准备 课件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 完成预学案 导入新课 一、复习对口令教学流程预习反馈
4、 教师 学生学生预习,收获反馈 抽生汇报 交流展示预习情况,达成检查5+2= 4+3=6-1= 7-2=1+6= 6-1= 学生独立完成质疑问难,梳理问题教学例 1:分一分,算一算(1)出示图片,要求学生也拿出 8根小棒来分一分。(2)列式计算。学生动手分一分:学生拿出 8 根小棒来分一分。学生列式计算。合作释疑 巡视检查指导 小组讨论交流探究释疑 引导解疑2、教学例 2出示图,说说这些小朋友在干吗?游泳池有个字,认识吗?(浅水区)老师:小朋友们小,开始游泳的时候在浅水区安全一些,你们游泳最好和父母一起,不能自己到河边去,那是安全的。(1)看懂图意,并根据自己说的意义写算式板书 5+3=8 3
5、+5=8 8-5=3 8-3=5(2)说计算方法 (3)小结一图四式的方法学生观察图回答问题:小朋友们在游泳,岸上有3 个同学,水里有 5 个同学。学生看懂图意后,根据自己说的意义写算式:5+3=8 3+5=8 8-5=3 8-3=5学生看懂图意,并根据自己说的意义写算式升华感悟分小组合作学习,拿 9 个圆分 2 堆,可以怎样分?根据不同的分发,看书 36 页,填书老师写 9 的加法减法算式学生齐读 9 的加法减法算式拓展延伸1、对口令 37 页 22、37 页 13、37 页 3指导涂的方法同桌游戏完成。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板书设计8、9 的加减法教学例 1:分
6、一分,算一算 。 教学例 2:说一说,算一算。(图略) (图略)6+2=8 5+3=8 3+5=8 8-2=6 8-6=2 8-5=3 8-3=5教学例 3:分一分,填一填。(图略)1+8=9 9-8=1 9-1=82+7=9 9-2=7 9-7=2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指导学生从小养成善于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尽量多的锻炼机会。通过前面加减法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加减法计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师应适时指导,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好的思考方法。鼓励学生不用借助学具,直接看着
7、算式写得数。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预教案课题 二 1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10 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一图四式。2、通过实践操作,掌握 10 以内的组成和分解。3、感悟凑 10 。4、正确计算。教学重难点1、通过操作发展学生思维。2、正确计算。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准备 课件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 完成预学案 导入新课 一、操作感知请小朋友拿 10 只小棒,分成 2 堆,有几种方法?教师 学生教学流程预习反馈 学生预习,收获反馈 抽生汇报 交流展示预习情况,达成检查5+2= 6+1=9-1= 8-2=6+3= 7-1= 学生独立完成质疑问
8、难,梳理问题1、教学例 1出示例 1 图引导学生用 3 句化说图的意义学生用小棒代替笔,摆一摆,说一说学生认真观察图,并说一说图的意思:1、盒子里有 7 支钢笔,盒子外有 3 支钢笔,一共有多少支钢笔?2、一共有10 支钢笔,盒子里有 7 支,盒子外有多少支钢笔?合作释疑 巡视检查指导 小组讨论交流探究释疑 引导解疑教学例 3出示图。摆一摆,学生用 10 个圆,分成 2 组论:这样分有什么好处?划一划,写一写独立完成,小组交流9+1=10 1+9=10 10-9=1 10-1=9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看图,理解图的意义,学生用 10 个圆,分成 2 组,动手摆一摆。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这样分
9、的好处。学生独立做:9+1=10 1+9=10 10-9=1 10-1=9升华感悟 1、教科书第 39 页。2、找朋友游戏 学生独立解答。拓展延伸 凑 10 ,学生拿卡片,看和谁凑 10 小组合作交流。板书设计10 的加减法教学例 1:数一数,算一算 教学例 2:填一填,算一算7+3=10 3+7=10 4+6=10 6+4=1010-7=3 10-3=7 10-4=6 10-6=4教学例 3:划一划,填一填。1+9=10 10-1=9 10-9=12+8=10 10-2=8 10-8=2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用数学”过程的指导,让他们明确大括号和问题所表示的意义、重视学生亲身经
10、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预教案课题 二 1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教学说明连加的意义2、通过操作感悟体会连加的计算方法3、培养思维多样性。教学重难点 教学说明连加的意义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准备 课件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 完成预学案 导入新课一、复习 学生看图说图的意思,并且写算式把 5 和 3 合起来用什么方法?看是几个数相加?教师 学生教学流程预习反馈 学生预习,收获反馈 抽生汇报 交流展示预习情况
11、,达成检查1+9= 10-1=2+8= 10-9=10-2= 10-8= 学生独立完成质疑问难,梳理问题、出示情景图学生口述图的意思,问:要求共有多少只?怎样列算式?学生说,板书:2+3+4 4+2+3 1、观察这些算式与复习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根据学生回答,得出连加这里的连加是几个数相加?学生口述图意:树下有 4 只小鸟,树上有 2 只小鸟,远处有飞来 3 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学生列式计算:2+3+4 4+2+3学生观察算式,了解什么是连加。合作释疑 巡视检查指导 小组讨论交流探究释疑 引导解疑2 出示例 2 图,学生根据图的意思说一说。要求 还剩多少个?怎样列算式?减了几次?学生自主探
12、索 9-2-3 的计算方法刺猬兄弟帮妈妈搬南瓜,一只搬3 个,另一只搬2 个,还剩多少个南瓜没有搬?学生列式:9-2-3学生自主探索,独立计算:先计算 9-2 得 7,再用 7-3 得 4。学生独立做,全班交流。升华感悟出示图学生口述图的意思2、怎样列算式?6-2+3 6+3-2观察:算式中有几种计算方法?这样有加法又有减法叫加减混合(1)你怎样计算?同桌说后全班交流(2)观察运算顺序得出加减混合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生动手摆一摆,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加减混合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拓展延伸 教科书 47 页 9 题,分组讨论 小组共同完成板书设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学例 1 (图略)一共有多少只小鸟?4+2+3=9 4+3+2=9连 减教学例 2(图略)9-2-3=4例题 (图略)6-2+3= 6+3-2= 教学反思“连加连减”是 10 以内数加减法的教学重点,特别是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是这节课的重点。我根据这一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学得形象,活泼,在观察、思考、交流、活动中探索新知识,感受数学的作用,经历了探讨“连加连减”的过程。并从中自主感悟出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