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高血压患者认识的误区中探讨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关键词】 ,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近年来,由于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对高血压病的研究也逐步深入,除了应用降压药物控制高血压病外,人们还越来越认识到生活方式、心理和社会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但由于对高血压病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患者往往在防治疾病的同时,出现了一些错误认识,妨碍了疾病的转归,因此,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使患者走出对高血压病认识的误区,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病的发展及预后的基本影响因素,防止人为的血压波动,使患者早日康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03 年 5 月2004 年 1
2、0 月在我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 105 例,其中男 73 例,女 32 例,年龄 4180 岁;病程 237 年;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49 例,高中以上 45 例,初中以下 11 例,所有患者都符合 WHO 有关高血压病诊断标准。1.2 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的方式,发放给参试的每一个人,由1 名护士做详细记录,调查内容主要了解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2 结果105 例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认识误区,需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指导。3 讨论16通过调查发现,高血压病患者总体认知程度较高,且患病时间越长,文化水平越高者,其知晓率越高。但仍有较多患者对疾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识误区,甚至有些患者存在
3、两个或两个以上认识误区。(1)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高低的患者 28 例,占调查人数的 27%。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症状的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不一定成正比,这是因为每个人对血压高低的耐受程度不同,而且脏器损害程度与血压的高低也不完全相关。应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监测血压,每周 2 次;(2)血压一降立即停药的患者 35 例,占调查人数的 33%。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这样会使血压出现人为的波动,正确的方法是用药后血压下降,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在医师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可以增减药物品种或服药剂量,而不应自行停药。(3)降压越快、越低越好的患者 41 例,占 39%。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血压降得过快或过
4、低会使人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形成等。降压的原则应是缓慢、持久和适度;(4)不分年龄及具体情况,一味要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 30 例,占 29%。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这样治疗势必影响脏器的功能。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脏器的功能,将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有资料显示,舒张压85mmHg,收缩压140mmHg,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最低,中年和糖尿病患者血压降至135/85mmHg,老年人应降至140/90mmHg;(5)单纯依赖降压药的患者 56 例,占调查人数的53%。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病是多因素造成的,我国高血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超重,持续饮酒,高盐低钾膳食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故单纯服用
5、降压药必有其局限性,而改善个体危险因素的非药物性治疗,如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生活方式及科学运动,控制体重、限盐、补充对血管有保护作用的营养素、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戒烟酒等综合性治疗就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总之,帮助高血压病患者掌握对防治知识的了解,使其走出对疾病认识的误区,是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的促进因素。因此,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参考文献】1 雷莹辉,尹宝玉,孙萍,等.老年高血压病的综合性康复医疗.中国康复,2003,18(4):218-219.2 王大华,申继亮.高血压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回顾.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7):649-651.3 赵星辉.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疾病认知水平的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3,(5):388-389.4 王顺铨,陈晓华,王威.情绪对高血压病的影响.中国康复,2003,12:371.5 李湘红,孟伟.做好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中国护理学科理论与实践,2005,10:535-536.6 李海江.治疗高血压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人民军医,2006,1:28-30.作者单位: 116013 辽宁大连,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桃源疗养区作者:周英芳,邰建军,许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