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先秦时期的西域.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7080712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7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时期的西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先秦时期的西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先秦时期的西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先秦时期的西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先秦时期的西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西域1、古代西域界说。标准答案:西域地名自汉代出现后,又有广义 、狭义之分。广义上包括新疆及中亚、西亚、北非、地中海北岸及印度北部等地。狭义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葱岭以东,以我国中央及地方政权所管辖的地方。今天新疆境界,是近代资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大片疆土之后形成的。2、 新古器时代遗址分布状况。标准答案:新疆已发现的新石器遗址有:哈密地区的三道岭、七角井;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雅尔湖、辛格尔;乌鲁木齐县的柴窝堡;天山北麓的木垒、奇台、吉木萨尔、伊吾、巴里坤及伊犁河谷;天山南麓的库车、巴楚、柯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博斯腾湖沿岸;昆仑山、喀喇昆仑山下塔里木

2、盆地南缘的且末、民丰、于阗、皮山等地。从这些石器的型制、打制技术、品类、用途以及共存的陶器色彩、花纹的考察,与内蒙、宁夏、青海甘肃细石器文化相一致。当时人们由于居住的自然环境不同,有的以狩猎、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有的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相对定居。逐渐出现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工,发生产品交换,与内地联系密切。社会形态由氏族制的母系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新石器晚期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3、 原始居民种系族属及大体分布情况。标准答案:新疆地处亚洲腹部,是古代中西交通孔道,也是历史上各种族、民族迁徙角逐和交汇融合的地方。由于自然、社会或战争的原因,一些种族民族迁来了;又因同样的原因,他们或者迁往

3、它处,或者被征服,或者部分留下来2与后来的种族、民族融合同化,成为新的种族、民族。就这样,东来西往,南迁北移,形成了新疆古代史上复杂的居民关系。根据出土的古代人的骨骼研究,孔雀河古墓沟地为原始欧洲人类型,昭苏县土木墩墓为高加索人种的支系,洛浦县山普拉墓地具有地中海东支类型特点,楼兰遗址东郊墓地绝大多数呈欧洲人种特征,天山阿拉沟墓地西方人种形态约占85%,但有明显的变异趋势,呈现俩种欧洲人种支系类型混杂现象,并有少量蒙古人种支系或两大人种混杂现象,哈密柳树泉焉不拉克墓地多为东方蒙古人种特征,兼有少量欧洲人种,二者的比例约为 7:3。远古的羌人的居住区,自塔里木盆地南缘、昆仑山下直达葱岭,小月氏、

4、羌氏、苏毗与羌族共处或相邻。塞人、大月氏人、乌孙人自公元前 6 世纪后,先后活动在伊犁河流域。同时在天山南北还有匈奴人、丁零人、乌揭人、汉人等活动。第二章 汉代西域1、 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意义是什么?标准答案:原因:公元前 141 年,刘彻即位皇帝,史称汉武帝。这时,汉朝内部稳定,社会经济不仅得到了恢复,而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军事力量也得到了加强,汉武帝组织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因此,对汉朝来讲,制止匈奴的侵扰,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总的历史原因。其次是为了消除匈奴对中原北部边境的威胁,汉武帝除派军队正面进攻外,又决定联络大月氏断匈奴右臂,以彻底战胜匈奴。于是

5、,招募自愿出使西域的人,张骞“以郎应慕,使月氏” 。这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原因。意义:张骞以高尚的献身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两次出使西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由于张骞的出使,汉朝对西域诸国的自然环境、风土3人情、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交通路线有了叫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从而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张骞通使西域后,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丰富了两地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同时随着西域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往的增多,尤其是汉军在鄯善、车师等地的屯田,是内地比较先进的农耕技术,逐渐在西域推广。继张骞之后,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相望于道” ,西域

6、各国的使节和商人接踵东来,丝绸之路由此而繁荣。所以,史称张骞是丝绸之路的拓荒者,是“凿空”2、 汉朝中央政府是怎样对西域进行管辖的?标准答案:派遣官吏。西域都护是汉朝委派管理西域事务的最高官吏,都护的级别相当于郡太守,由中央政府任免。西汉先后派往西域的都护有郑吉等 18 人。都护任期一般为三年。随着屯田事业的发展,汉朝从公元前 48 年复置戊己校尉,级别同于都护 ,也有中央直接任免,其副职称为史。册封地方首领,颁发印绶。西域各地行政组织,仍然保留了“国”的称谓。其首领由中央任命原有的国王担任。西域都护代表中央直接行使对西域诸国国王和官吏的任命、册封、升迁、降罢、奖励、处罚等权利。汉朝颁发给西域

7、各地方政权的首领和官吏的印绶为两种:一是金印紫绶高级官员佩带;二是铜印墨绶,级别较低的官员佩带。实行屯田。西域都护的主要职责是总领 天山南北两道,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因此,屯田成为最主要的军事建设和生产建设措施。各地屯田士卒平时屯垦耕种,战时出征打仗。通过屯田,基本上解决了汉朝驻军和往来使者商旅的安全和食宿问题,密切了汉和西域各族的关系,加强了边防修筑烽燧列亭。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朝政府在西域各商道修筑4了许多城堡和连绵不断的烽燧列亭,驻扎军队,执行军事任务和兼管交通。派遣侍子制度。西域都护府建立之后,西域诸国国王遣子入侍者纷纷而至,以表示对中央汉朝政府的信赖纳贡制度及宽抚政策。西域

8、都护府建立后,纳贡被确定为一种经常的制度汉朝中央政府对西域各族实行宽抚政策,基本上不向西域诸国征收赋税3、 汉代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原因是什么?标准答案:原因:首先,自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西域与内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内地先进的生产工具如铁制工具和先进农耕技术如代田法等传入西域,有力地推动了西域的经济发展。其次,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汉朝正式统一了西域,它使天山南北与内地联为一体。西域都护府在稳定社会秩序,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组织西域社会经济建设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西域 各族人民发展社会经济提供了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第三是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不仅使西域社会经济出

9、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而且增进了西域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状况:首先是屯田的发展。屯田是汉朝政府加强在西域统治的重要措施。汉朝政府在西域的屯田经历了一个逐渐扩大的过程。早在公元前 105 年,为了解决细君公主数百随行人员的口粮问题,汉朝就派军队在乌垒屯田。公元前 101 年,汉朝在西域设立使者校尉,率领士卒在轮台、渠犁一带屯田。公元前 60 年,西域都护府成立后,屯田地区不断扩大,屯田人员不断增加。屯田的发展,扩大了耕地面积,解决了军队和来往使者商旅的粮食问题。在物质上保证了西域5都护府的正常运转,没有加重当地人民的负担,从而赢得民心。随着屯田的发展,内地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传到西域,推动西域生

10、产的发展。其次是农作物种类增多。汉代,西域的农作物主要有粟、稷、小麦、大麦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有葱、蒜、黄瓜、胡萝卜、菠菜等蔬菜;有葡萄、核桃、梨、桃、石榴、杏等水果,还有苜蓿等饲料作物。第三,水利工程的兴修。汉朝在西域大兴屯田的同时,也兴建了大量的水利灌溉渠道。考古工作者在不少地方发现了汉代渠道遗址。如沙雅、米兰等地的古渠道遗址等。第四,畜牧业经济发达。畜牧业是汉代西域的主要经济部门。乌孙、大宛都有大批良马,号称“天马” 。除马以外,还有骆驼、驴、骡、牛、羊等。第五,手工业状况。手工业也是西域重要的生产部门,有金属冶炼业,其中冶炼业相当发展。考古工作者在库车、民丰、洛浦等地发现了汉代的矿业

11、遗址。此外,还有陶器制造、毛纺织、皮革加工业等。第六,商业的繁荣。商业贸易分为官商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各国商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形成了丝路的兴盛。4、 为什么说自汉代起,新疆就成了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异步组成部分?标准答案:国家是历史的产物。中国是在秦汉时期成为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中国版图的基础是在汉代奠定的,现在我国的绝大部分,除西藏和台湾外,基本上都是汉代的版图。新疆归并中国版图的时间与国内大多数地区基本上是同步的。公元前 60 年西汉王朝设西域都护府,对西域进行管辖。新疆正式归并中国版图,距今两千多年。我们说,:“自西汉起,新疆就成了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是完全符合历史

12、实际的。6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1、 简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的政治形势。标准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在匈奴和中原王朝政治势力此消彼长的背景下,出现了如同春秋战国时代那诸国纷争兼并的局面,并最终形成七国对山寺的形势。这一时期,我国北方的鲜卑、柔然、高车、口厌哒等几个游牧民族在西域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争霸斗争。促成民族大交会大融合。2、 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民族大融合的特点及其意义。标准答案;特点;鲜卑、柔然、高车、口厌哒等政权在西域进行的一个多世纪的争战 ,引起了这一地区政局的大动荡,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但是,应该看到,国内各民族间的战争,促成了各民族间特殊环境和形式下

13、的交往与交流。致市使这些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语言与风俗习惯诸多方面互相影响、相互吸收,甚至血统的相互混杂。这一切,导致了天山南北居民间一次自然的大融合与某种程度上的同化。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与同化,明显的表现出铁了化的趋势。这个趋势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原与铁勒民族血缘亲近,或语言与风俗习惯基本相同的民族相互融合,如柔然、悦般、口厌哒基本上融合于铁勒族中,另一方面,非高车族人,如康居人、乌孙人、月氏人和部分汉人中的一部分,被逐渐融合于铁勒人中。意义;为 9 世纪 40 年代漠北回纥转移时主力西迁方向的选定奠定了历史性的基础。为塔里木盆地的维吾尔化奠定了 民族性的基础。3、 用充分的事实论证魏

14、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这种管理意味着什么?标准答案:中原王朝向西域派出了行使了主权的官吏。如曹魏政权向西域派7驻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西晋向西域派驻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前凉派西域长史。前秦派驻高昌太守,后凉派驻西域大都护。西凉派驻敦煌太守,兼管西域事务,北凉派驻高昌太守。北魏派驻西域校尉。推行了中原的政令册封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西域地方政权向中央王朝派出质子“入侍” ,这是中央对中央政府信赖的一种表示。中央政府在西域直接实行中原的行政制度。如327 年前凉在高昌设置郡县乡里。此外西凉和北凉也延续推行了这一套行政体制。这种管理说明了什么?a) 中原王朝更迭频繁,但在 360 多年中,

15、中原王朝对西域的联系从未中断,没有放松或放弃对西域的管理权。b) 西域地方政权从总的趋势来看都不自外于中原,始终保持着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这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表现。第四章 隋唐对西域的统辖1、简述隋朝统一西域的主要经过及其意义。标准答案:630 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将李靖与李世责力合击东突厥汗国,俘其可汗颉利,东突厥汗国灭亡。这对北方和西域震动极大,各国纷纷要求归附唐庭,并尊李世民为“天可汗” 。632 年,契苾何力率契苾何力率契苾部归唐,635 年,东突厥贵族阿史那社尔也率部归唐。这种形势为唐统一西域提供了有利条件。640 年,唐派侯君集领兵数万,进讨蘜氏高昌,不久可汗俘图城的一支

16、西突厥军队也降唐。唐得两地,分别设西州和庭州,州下设县、乡、里等政府机构,同年又设安西都护府于西州。唐军继续西进,破焉耆,占龟兹,至648 年,完全控制了天山南北广大地区,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同时将安西四镇隶属安西都护府。649 年,唐设瑶池都督府,任西突厥贵族阿史那贺鲁为都8督。651 年,阿史那贺鲁叛唐,对西域发动进攻。657 年,唐军打败叛军,俘阿史那贺鲁,西突厥汗国灭亡,唐朝完全统一了西域。唐朝统一西域,使唐在西域的疆域较之两汉更加扩大,东至玉门关、阳关,西到两河流域以东、波斯以北。唐王朝在当时整个世界声威远播。唐朝统一西域,加强了主权,巩固了我国自秦汉以来的大统一局面,在我们统一的多

17、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唐朝统一西域,把唐朝高度发展的封建文明传入西域,促进了西域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由于西域的统一,丝绸之路更加畅通,使亚欧各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更为密切。2、 唐朝唐为什么要在西域地区实行两种州县制羁縻府州制两种行政制度?简要说明羁縻府州制的特点和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的管辖范围。标准答案:唐朝之所以在西域地区实行两种行政制度,主要是根据当时西域的具体情况而决定的。当时在新疆东部,汉族民众较为集中,汉文化在这里影响也较深。而且在前凉时期,就于 327 年在高昌设郡,其下辖县、乡、里。郡县乡里制在今新疆东部已深入人心

18、。唐朝根据这种情况,在今新疆东部汉族民众较集中的地区,仍实行州、县两极管理,设伊、西、庭三州,州、县严格执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府兵制度。唐朝在西突厥和其他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羁縻府州制,是因为这些地区本地民族集中,他们保持着本民族原来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不宜推行和内地一样的州县制度。而保留当地民族首领原来的政治地位,任命该民族大小首领担任羁縻府州的都护或都督、刺史、县令,会更有效地对这些地区实行管辖。羁縻府州制的特点是:各羁縻府州县的都护、都9督、刺史、县令,均由当地民族大小首领担任,官职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他们作为唐朝命官,享受国家固定俸禄,肩负朝廷使命,行使对辖区部民的管理之权。安西大都

19、护府的辖地是:“安西四镇” (焉耆、龟兹、于阗、疏勒)和葱岭以西、波斯以东、阿姆河以南的共计 20 个都督府。北庭大都护府统辖昆陵、蒙池两个都护府所管辖的天山以北、楚河以西至里海以北的广大地区。3、 列举唐代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和文化艺术上的主要成绩。标准答案:在生产格局方面,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农业不论种类、规模、设施均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生产关系与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业生产工具,除铁制的犁、斧外,大型石碾等已经使用,各种生产工具更加配套。水利事业较发达,安西都护府设有专管水渠、堤堰疏竣和修建的“掏拓所” ,主管官吏叫“掏拓使” ,农产品有麦、豆、稻、小米、等,而葡萄、甜瓜、桃、梨、杏

20、等到处都是。经济作物有胡麻、棉花以及于阗,高昌等地的蚕桑和大麻。畜牧业发面以养马、羊、牛、骆驼等为主。手工业有铁、铜、钢、金、银、铝、锡等金属的开采、冶炼和加工。高昌白叠毛布成为向唐朝的重要贡品之一,龟兹拨换城的毛纺织品最为有名,制革工业也很发达。商业方面:丝绸之路当时有碎叶路、安西路和南道三条,各国商人在丝绸之路上活动频繁。这里有唐政府发行的货币,有龟兹、焉耆铸造的金钱、银钱和小铜钱等。文化方面;突厥语成为西域地区的官方语言。多种文字在西域流行,音乐在西域有极为深厚的基础,各国乐器种类繁多,唐十部乐中,有疏勒乐、龟兹乐、高昌乐三部,西域舞蹈有柘技舞、胡旋舞、胡腾舞、技头舞(又名钵头舞) 。西

21、域绘画,吸收了内地创作经验和佛教艺术技巧,特别是吸收了“犍陀罗艺术”手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于阗大画家尉迟乙僧,是我国画坛上的著名画师,其绘画技艺,10对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影响很大。这一时期西域出家信佛的人数众多,佛教寺院规模宏大,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地的僧徒成千上万。在唐代西域文化事业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雕版印刷。吐鲁番盆地一带最为典型。 第五章 宋元明时期的西域1、 简述宋元明时期西域几个地方政权的分布情况标准答案:(1)西州回鹘政权 :西州回鹘王国的统治疆域东起哈密,北至伊犁河,西至阿克苏的冰大板,南接当时吐蕃控制的于阗。 (2)喀拉汗王朝:其疆域西起卡拉库姆沙漠,东至罗布泊

22、,北到巴尔喀什湖,南尽阿姆河。王朝的统治中心在楚河附近的巴拉沙衮(今伊塞克湖以西) ,后来前往喀什口葛尔。(3)西辽:其疆域,北到巴尔喀什湖以北的巴哈台山,西达咸海,统有花拉子摸;东到今新疆中部,领有别失八里,东南抵于阗,西南界阿姆河。 (4)东察合台汗国:其都城在阿里麻里(今霍城县西北) ,其领土包括伊力河流域、喀什、叶尔羌、吐鲁番、哈密及别失八里。 (5)叶尔羌汗国:其都城在今莎车县。其疆域东起哈密,西至帕米尔高原,南界西藏,北接天山。在它最强盛的时候,除了天山南部地区外,还有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伊塞克湖地区、费尔干纳盆地以及巴达克山和瓦罕地区都纳入了自己的统治范围。2、用事实来说明喀

23、拉汗王朝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标准答案:喀拉汗王朝建立之后,于 1009 年派遣使者去北宋进贡方物;1081年,又派使者上表宋神宗,称其为“东方日出处大世界田地主汉家阿舅大官家”。 喀拉汗王朝的统治者在自己的名字上常常冠以(桃花石汗的头衔) ,认为自己是“中国君主” 喀拉汗王朝可汗伊不拉音时期所铸造的钱币上直接称自己为“东方和中国的苏丹” 。113、简述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及影响标准答案:伊斯兰教在西域的传播主要经过了这样几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喀拉汗王朝时期。萨图克博格拉汗是喀拉汗王朝统治阶层中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汗王,他使伊斯兰教成为喀拉汗王朝政治活动的基石。955 年,萨图克死后,其子木萨继位

24、,木萨大力推行伊斯兰教,并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960 年,木萨强制喀拉汗王朝疆域内的 20 万帐突厥人信奉了伊斯兰教。木萨从977 年开始对佛教中心的于阗国进行了宗教战争,1001 年由玉素甫.喀迪尔汗完成,迫使于阗地区放弃了佛教而改信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开始在喀什口葛尔、于阗等地传播。第二阶段是西辽时期。西辽境内的宗教主要是伊斯兰教、佛教、和景教,起初,因为西辽统治者信仰佛教,故对伊斯兰教一度采取了敌视态度。后来,为确立和巩固在西域的统治,西辽对伊斯兰教采取了宽容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西辽统治者很快得到当地伊斯兰教上层的支持。由于得到西辽统治阶层的支持和庇护,这一时期伊斯兰教在天山南部有了迅

25、猛发展。第三个阶段是东察合台汗国时期。1348 年秃黑鲁帖木儿被拥立为汗,建立东察合台汗国。秃黑鲁帖木儿是察合台汗国王族中第一个接受伊斯兰教的人,他用强制手段迫使天山以北的 16 万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1408 年,马哈麻汗继为,他用严酷的手段强迫尚未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部众畈依伊斯兰教。因此,在他统治时期,西域地区大部分蒙古部落都成了伊斯兰教徒。第四个时期叶尔羌汗国时期。1560 年,叶尔羌汗国第三代可汗阿不都克里木继汗位,在他统治(时期 15601592 年)的最大业绩是将吐鲁番地区和哈密地区并入叶尔羌汗国的版图,结束了自东察合台汗国中期以来天山以南分为东西两部12的政治局面。从 10 世纪

26、喀什的伊斯兰教东传,无论是在维吾尔民族历史上,还是在西域的历史以及整个伊斯兰教的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但为16 世纪伊斯兰教确立在天山南北的统治地位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后来的西域民族大融合起了媒介和粘合剂的作用,这是不能低估的。伊斯兰教的东传,伊斯兰寺院的大量修建,宗教学校的开办,是阿拉伯文化和波斯文化通过伊斯兰教不断传入西域。这一方面是西域和各民族固有的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光彩,另一方面有土宗教的偏见,却又是历史悠久的、一直居于统治地位的佛教文化和艺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和破坏,特别是使维吾尔族在绘画、泥塑、雕刻等造型艺术方面出现了一个长达数百年之久的空白。第六章 清朝统一新疆1、 简述

27、清朝统一新疆的经过及历史意义。明末清初,天山以北和伊犁河流域是卫拉特蒙古的游牧地。卫拉特蒙古的准噶尔部日益强盛;天山以南是维吾尔族人建立的叶尔羌汗国;伊犁河下游及其以西是哈萨克游牧区;伊犁西南地区是柯尔克孜人(布鲁特)游牧区。1678 年准噶尔首领噶尔丹攻灭叶尔羌汗国,1690 噶尔丹又进攻漠北的喀尔喀蒙古,大军直抵内蒙古,距北京只有 700 多里。从 1690 年到 1697 年,清朝康熙皇帝曾三次率兵亲征噶尔丹。噶尔丹众叛亲离暴病而病,其后半个世纪内,准噶尔部级任首领一方面向清朝称臣纳贡,另一方面又不时地攻掠哈密,出兵西藏、进攻喀尔喀蒙古、攻破清军设在哈密 阿尔泰一线的防线。1755 年

28、2 月,清军分兵两路,北路出乌里雅苏台、西路出巴里坤,合击准噶尔部大本营博尔塔拉。6 月,在昭苏西南的格登山,擒获准部首领达瓦齐。清政府统一了天山北部。1756 年,清军又平定了阿睦尔撒纳的叛乱。1757 年,大、小和卓在天山以南13发动反对清朝统一的叛乱。17581759 年,清军经过一年半作战,平定了这次叛乱。这样,清朝统一了天山以南地区,并全部统一了新疆。清朝统一新疆,对于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最后形成和发展,对于我国西北疆域的最后确定与巩固,以及对于今天新疆 13 个主要民族的分布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清朝统一新疆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各族人民根本愿望的

29、。清朝统一新疆表明,在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新疆一直是我国领土不分割的一部分,地方政权割据只是暂时的现象,而统一则是历史的主流。2、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时期,沙俄势力已达伏尔加河中上游,并进一步向下游扩张,进攻土尔扈特部。18 世纪上半叶,沙俄夺取了任命土尔扈特新汗的特权。沙俄政府向上土尔扈特人民征收名目繁多的赋税,征发无穷无尽的兵役徭役,并强迫土尔扈特人放弃喇嘛教,改信东正教。18 世纪下半叶,沙俄对奥斯曼帝国开战,强征土尔扈特人从军,死伤七八万人,并下令凡 16 岁以上的土尔扈特男子都必须当兵上前线。土尔扈特新汗渥巴锡在土尔扈特面临亡族灭种危险的情况下

30、,毅然决定东返。1771 年 1 月初,他率领 16.9 万土尔扈特人踏上回归祖国的万里征程。他们冲破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历经千难万险,死伤近 10万人口,牲畜几乎全部损失,终于在 1771 年 8 月底到达伊犁,回到祖国怀抱。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在中华各民族为巩固和发展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充分显示了中国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向心力。同时也对现今的新疆民族构成和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3、 清政府治理新疆的措施及对其评价。14行军府制,与 1762 年设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驻防官兵,歉管全疆行政事务。在乌鲁木齐设都统,在伊犁、塔城、喀什噶尔设参赞大臣。在南疆、北疆和东

31、疆的许多城镇设领队大臣或办事大臣。派驻重兵加强新疆边防。从东北、热河等地调来锡伯营、索伦营、厄鲁特营、察哈尔营,驻防与伊犁周围。驻疆清军总数约 4 万人左右。广设“卡伦” 、台站,加强与内地的联系,维护边境安全。根据新疆各民族的习惯和社会历史状况,实行三种不同的行政制度。在汉族人口叫多的乌鲁木齐以东地区,实行州县制。在天山以北的游牧民族蒙古、哈萨克中,以及在哈密和吐鲁番的维吾尔族中,实行“札萨克制” 。在天山南部的维吾尔族中,实行伯克制。采取了一些发展新疆经济的措施。设官牧场,发展水利事业,促进新疆农牧业的发展。每年从内地各省给的赋税征收,减轻当地人民负担。在南北疆各地开炉铸造货币“制钱” ,

32、流通市场,重视发展新疆的商业和传统手工业。在文化与宗教方面,实行满语满文、维语维文、汉语汉文同时通用的政策。提倡教育,在一些城镇设私塾、义塾,教授四书五经,在迪化、镇西等地建学官,置学官,举行科举考试。实行宽容的宗教政策,允许伊斯兰教、喇嘛教、道教等共存。对于在新疆有强大势力的伊斯兰教,既给予宗教上层人士以尊崇地位,同时又采取措施限制他们的政治经济特权。清政府治理新疆的上述措施,适应当时新疆的社会实际状况,保证了新疆较长时期内的政治和社会稳定、边防巩固,促进了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历史意义。4、 张格尔之乱的性质及其失败原因。标准答案: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部分和卓后裔逃亡浩罕。

33、他们在浩罕统治者支持下,不断进入新疆作乱,张格尔之乱就是其中最严重的一起。1820 年、1824 年、1826 年、1828 年,张格尔四次窜到南疆作乱。其中危害最大的是151826 年的一次。张格尔所纠集的乱军曾一度占领喀什、英吉沙、叶尔羌、和田等地。他对当地维吾尔族人民实行野蛮的统治,疯狂屠杀汉族人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建立宗教法庭,任意残害人民。张格尔之乱是在外国势力支持的分裂祖国的叛乱,他所建立的黑暗统治是历史的倒退,不得人心。因而,清军在包括维吾尔族人民在内的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很快平定了张格尔之乱。 第七章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新疆1、简述沙俄对我国西北地区的侵略活动。 标准答

34、案:19 世纪 30 年代前,俄国对巴尔喀什湖与额尔齐斯河等地无总体认识。为加紧其侵略步伐,不断派遣人员非法考察这些地区。1840 年卡列林等人潜入塔城侦察,翌年又窜入勒布什河、阿克苏河上游及阿拉套地区。同时并借商队为掩盖,大量收集商业、自然资源资料。此时,施伦克等人先后窜到巴尔喀什湖 、伊塞克湖、伊犁河南岸及塔尔巴哈台山区,窃取情报。1842 年1843 年,西利维列姆上校等非法武装测绘额尔齐斯河至楚河间的地图。1874年,沙俄军官尼凡季耶夫奉命秘密测绘伊塞克湖附近及巴尔喀什湖以南地图。1851 年,沙俄大尉古特科夫斯基率队测绘阿亚古斯至塔城的商道,次年在雅尔(老塔城)附近建乌尔扎尔村。18

35、56 年初,哈米多夫斯基上校率队测绘伊塞克湖地区地图。18561857 年,谢苗诺夫斯基先后窜入招哈山口,登上汗腾里山,潜入特克斯河上游,窥测伊犁与喀什的通道穆素尔山口,到天山中部考察2、战争前夕新疆的禁烟措施。标准答案:19 世纪中叶,英、俄鸦片在新疆泛滥,在全国禁烟热潮中,新疆地方当局也采取了相应措施。首先拟定了新疆严禁鸦片章程,1840 年 4 月 8 日,清政府批准了伊犁将军奕山等人有关禁烟奏折。针对伙犯烟土入境的英、俄鸦16片贩子应斩绞,零星贩卖的应枷号示惩。其次是通过外交途径向俄国当局严惩提出禁止在中俄沿边走私鸦片。三是查禁追捕鸦片贩子。四是没收烧毁走私鸦片。3、 中俄伊他通商章程

36、对新疆的危害。标准答案:1851 年 8 月 6 日,沙俄强逼清政府签定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是近代中俄关系史上性质发生变化的重要标志,也是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列强套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的一个。这个条约共 17 条,主要内容是:俄国单方设立领事。条约第二条规定,伊、塔通商后,俄国可在次两处设置领事馆。免税贸易权。条约第三条规定,中俄双方在伊、塔通商两不纳税。由于华商未进入俄境贸易,只是俄商在中国伊、塔实行免税贸易。片面领事裁判权。条约第七条规定,中俄商人在伊、塔遇有争斗小事,由两国贸易官究办,倘遇人命重案,按恰克图旧例由商人所在国引渡惩处。但华商仅在新疆境内贸易,而在伊、塔贸

37、易的俄国犯罪,却不受中国法律制裁。片面领事裁判全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设立贸易圈。条约第十三条规定,俄商在伊、塔的贸易亭,可自行建造房屋,以便住人存货。贸易亭又称贸易圈,实为沙俄的租借地。此条约是中俄关系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失去了大量权益。4 试论 1864 年新疆农民起义爆发的经过极其性质的演变。标准答案:19 世纪中期,清王朝兵连祸结,社会矛盾激化 ,形成全国农民起义高潮。1864 年春,库车渭河畔修渠开荒的农民,由于劳累、冻饿、鞭打而死的人很多。农民托乎提尼孜哈里等人,首先点燃了起义火焰青年,杀死官吏、伯克,向库车城进军。库车城的维、汉、回等族起而响应。6 月 6 日起义军攻17陷库车

38、城。农民要求爱玛特郡王出任首领,其拒绝被戕杀。农民军又推热西丁为领袖,尊号为圣人领袖、汗和卓。热西丁率队伍三次攻打叶尔羌,但在叶尔羌与阿不都热合满的地方势力、回民起义军及汉城清军主力余部对峙,一直没有建立自己的政权,便退回阿克苏其势力仅限于阿克苏至库尔勒一带白山派首领托合提马木提艾来姆,占据回城称王。伽什回族金相印父子,勾结柯尔克孜族司迪克,赶走白山派首领,夺取王位。随之叶尔羌阿奇木伯克攻占回城,起义回民攻占汉城。喀什 24 名伯克、阿訇在浩罕商人唆使下,联名写信要求浩罕出兵喀什,驱逐司迪克。司迪克也派赴浩罕。请和卓后裔布素鲁克到喀什稳定其统治,并引起了阿古柏入侵者,成为引狼入室的历史罪人。1

39、864 年 7 月 15 日,回族阿訇妥明与清军参将索焕章,率众攻占了乌鲁木齐汉城。随之,昌吉、玛纳斯、古城、木垒、吉木萨、呼图壁、 喀喇沙尔、乌苏等人民相继起义。次年 3 月,妥明自称“清真王” ,封马升等 10 人为元帅,将索焕章放逐于吐鲁番。妥明为扩张其势力范围,四出征战,又掺杀起义领导骨干成员,失去了起义初期的活力。伊犁回族头目马万信串连阿奇木伯克阿布鲁苏勒等起事,10 月 12 日举起“官逼民反”的旗帜,焚烧官署,次日攻占宁远城(今伊宁市) 。哈族、满族等也参加起义,各族反清队伍很快发展到 3 万多人。伊犁将军常清被革职,放出已革职的阿奇木伯克迈孜木杂特招抚起义群众,迈乘机混进起义队

40、伍,窃取了领导权。迈孜木杂特自称苏丹义军内讧迭起。麻合木提勾结阿合买提汗伪造文书,诡称苏丹政权内部叛变通敌,杀死迈孜木杂特,自立为苏丹。36 天后麻合木提被赶下台,毛拉肖开提被推为苏丹。1866年 3 月,艾拉汗将毛拉肖开提推翻,自任苏丹。又经一场混战,艾拉汗稳定了其权位。1864 年新疆农民大起义,由于阶级和社会局限性,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起义蜕变为封建割据大混战,为境外侵略势力造成可乘之机。 185、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基本内容及其危害。标准答案:当清王朝在内忧外患加剧的形势下,沙俄又策划以武力占领中国领土,清政府屈服于俄国的压力,于 1864 年 10 月 7 日签定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41、,主要内容是: 划定从沙滨达巴哈到浩罕的中俄西段边界。划归俄国的中国卡伦,限一月之内移空。人随地归。条约签定后 240 天建立界牌鄂博。增设交涉机构。1869 年和 1870 年,又订立了中俄科布多界志 、中俄乌里雅苏台界约及塔尔巴哈台界约 。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和三个子约,沙俄鲸吞了中国西部疆土 44 万多平方公里。1、 概述英、俄鸦片对新疆的危害。19 世纪 2030 年代,英、俄就开始向新疆贩卖鸦片,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受到摧残,国家白银大量外流。道光初年,约 200 文普尔钱兑白银一两,20 年后需要约 400 文才能兑银一两,银行上涨一倍。地方官吏吸食或参与走私鸦片,加深了统治

42、阶级的腐朽性和统治政权的危机。新疆是祖国的西北门户,各族人民对英、俄鸦片泛滥新疆十分愤恨,有识之士纷纷要求禁烟。第八章 西北边疆危机的加深与新疆建省1、 简述南疆各族人民浩罕阿古柏势力入侵的斗争史实。标准答案:清军收复新疆战役前后只一年大多时间,进展顺利。起根本原因是清军反击阿古柏入侵,收复新疆的西征是一扬正义的战争,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达坂城,维吾尔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投奔清军大营,通报敌情。是清军迅速攻占南疆的咽喉要地。在库尔勒,当地蒙古族、维吾尔族人民协助清军顺利越过开都河洪水,收复库尔勒城。和田维吾尔族人民风闻清军西征,纷纷越戈壁投奔清军。根据维吾尔史籍记载:清军从吐鲁番出征喀什噶尔

43、沿途,没19有遇到阻碍,没有一个城镇向清西征大军射过一颗子弹,相反很多城镇的好人们还为清军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务。大军所到之处,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此外,长期在新疆坚反侵略斗争的汉族民团、蒙古兵勇等也收复新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沙俄是怎样强占和统治伊犁的?标准答案:1864 年,俄国通过不平等的勘分西北界约记 。割占了中国西北边疆 44 万平方公里领土,其中包括占伊犁面积 4/5 的伊犁西路的大部分地区。当新疆农民起义爆发后,俄国又叫嚣要将塔尔巴哈台、伊犁并入俄国。沙俄对新疆及伊犁的领土野心,是其出兵侵占伊犁的重要原因。此外,英俄在中亚的殖民争夺日益激化,是新疆成为其角逐的地区。当英国

44、控制了入侵南疆的阿古柏势力后,俄国企图以占领伊犁来对抗英国保护下的阿古柏,这是沙俄出兵侵占伊犁的另一重要背景。3、 谈谈新疆建省的经过与意义。标准答案:1820 年,清代进步思想家龚自珍最早在西域置行省议中提出新疆建省。清军西征收复新疆后,左宗棠、刘锦棠及新任陕甘总督谭钟麟等又多次提议新疆建省。当时朝廷内部分大员持反对意见,鉴于意见分歧,清政府拟缓办新疆建省。1882 年 10 月,左宗棠再次提出新疆应不失时机地建行省,并论证了新疆建省的有利条件:(1)可乘新疆收复之盛势建立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边疆的管辖。 (2)可乘新疆清军驻防之兵威建省,有利于巩固建省后的新疆边防。 (3)新疆底定,百废

45、待举。此时建省,可安定社会,顺应民心,有利于新疆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4)新疆旧制已荡然无存,为施行建省创造了条件。 (5)边疆建省,与内地划一,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杜绝外敌觊觎之心。20在左宗棠等人的督促下,1882 年 12 月,清政府批准以前刘锦棠提出户的建省方案为蓝本,并由刘锦棠主持,先在天山南北各设道、厅、州、县,就近选官员负责,设立行省以下的各地方机构。随后又划定各道、厅、州、县界址疏通驿传塘台通信设施,改建增修御署及各种其它设施,配备各级办事官员和吏员杂职,颁发印信等。一场声势浩大的边疆行政体制改革在天山按被同时展开。至 1883 年上半年。新疆行省以下各地方道、厅、州、县建置已

46、初具规模。1884 年 11 月 17 日(光绪十年九月三十日) ,清政府正式批准新疆建立行省。次日,新疆建省公诸全国刘锦棠被任命为首任新疆巡抚,省会定在迪化(乌鲁木齐) 。全省共设镇迪、阿克苏、喀什噶尔、伊塔四个道,下辖 6 个府,10 个厅,3 个州,23 个县或分县。新疆建省,为清末中国边疆政治制度的改革树立了一个典范,结束了新疆与内地分治的局面,对于边疆统一和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新疆建省后兵制的改革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新疆的防卫实力,对维护祖国西北边疆领土完整和抵制沙俄等列强的扩张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新疆建省后,以进步的郡县制取代了旧有的军府制与伯克制,从根本上改革了中央王

47、朝对新疆的管理,这对于稳定新疆社会、改革吏治、协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在新疆建省的推动下,1885 年台湾建省,20 世纪初又有东北奉天(今辽宁省) 、吉林、黑龙江建省及内外蒙古筹建行省,所以新疆建省对清末中国边疆行政体制的改革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4、 简述清政府关于帕米尔问题的立场。标准答案:1895 年 3 月,俄、英背着清政府签订了关于划分帕米尔势力范围的英俄协定 ,清政府获悉后,向俄、英两国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郑重声明21中国决不承认俄、英私分帕米尔的非法协定。4 月 11 日,俄国方面提出暂时停中俄关于帕米尔问题的交涉,并照会清政府,要求在帕米尔维持现状,两不进兵,以待将来谈

48、判。4 月 17 日,清政府复照俄国,同意俄方提议,但有两项重要说明:第一,中国同意俄方关于暂停帕米尔问题交涉的提议,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国对于目前由中国军队所占领土以外的帕米尔领土的权利,它认为应保持此项以续勘喀什噶尔界约为根据的权利,直到达成一个满意的谅解为止。第二,中国对帕米尔划界的立场不变,在同意俄方暂停帕米尔问题交涉的提议时,并不表明终止目前关于帕米尔划界的谈判。4 月 18 日,中国政府向俄方递交了一份补充照会,说明中方已命令帕米尔守军驻扎原地,在两国帕米尔划界未定之前,暂不进兵,望俄方亦照此布置。4 月 23 日,俄国照会清政府,说明俄国政府已命令俄军仍驻扎原地,在中俄两国帕米尔界未

49、经议定之前,不准前进。从以上 1894 年中俄关于帕米尔问题的 4 个往来换文中可以看出:清政府的声明保留了基于续勘喀什噶尔简界约中国对帕米尔的领土主权,中国历届政府和早期苏联政府都认为:中俄两国在帕米尔地区的分界是悬而未决的,中苏眼萨雷阔勒岭的分界至今仍未定界 。第九章 民国前期的新疆1、辛亥革命前后,沙俄是如何对新疆进行侵略的?标准答案:辛亥革命前后,沙俄已把新疆纳入它的势力范围。沙俄在迪化、伊犁、喀什等地设有领事馆,作为其侵略据点,领事馆内并驻有俄军。在未设领事馆的地方,非法指派商约,代替领事办事。领事干涉中国内政,非法发展侨22民。俄商俄侨倚恃特权,袭断了新疆的商业,聚敛了巨额资产,同时又欺压平民、争占水利、抗纳粮税、违约滋事。俄国在新疆开设邮局,并以保护邮路为名,强行派兵驻守新疆腹地与边境。俄国的俄华道胜银行在喀什、伊犁、塔城、迪化等地设有分行,任意发行俄国纸币、收购新疆白银、铜钱运送回俄。俄国银行控制了新疆的金融,造成新疆金外流,货币贬值。一些俄国人以考察、探险为名,来到新疆搜集各种情报,盗窃历史文物。1912 年初,沙俄唆使外蒙叛军挑起科阿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