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可以概括为如下:首先,汉语是分析型语言,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其次,汉语是重语用的语言,语法跟语境的关系密切;最后汉语是重韵律的语言,节律对句法结构有制约作用。三个特点的关系是“一体二用” 。特点是通过比较显示出来的。一般是拿汉语跟印欧语比较,也可以拿汉语跟其他汉藏语言比较,或将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比较。比较的基点不同,得到的特点便会不同。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各种文献讲的“现代汉语”一般是狭义的,即普通话,不包括方言,因为各方言与普通话还有一些不同。比如,我们讲汉语语序(包括语素序和词序)属偏正式,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如“公鸡、母鸡” ,这是就普通话讲的,
2、南方的一些方言说“鸡公、鸡母(鸡婆)” 。如果不分方言和普通话,笼统地讲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很多方面是不好说清楚的。下面就详细的介绍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一)汉语是分析型语言,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即汉语是无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的语言。由这个根本特点可以派生出以下特点:1.形态标志和词形变化既不丰富,也不严格。印欧语系语言一般都有丰富的词形变化,也就是以词的形态变化为手段来表达各种语法意义,如数、性、格、时、体、态、级等。即使像现代英语这种形态变化已不十分丰富的语言,仍保留不少形态变化。下面以英语为参照点说明汉语词的形态特点。名词、代词的数。英语可数名词、人称代词分单、复数,单数用零形式(不
3、带标记的形式)表示,复数一般用附加词尾“-s”表示,如desk/desks、dog/dogs。也有用其他方式表示的,如 foot/feet、man/men(内部屈折), I/we、me/us(异根)。甚至动词也有数,例如:He reads a book,表示动作的发出者是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的数是从属的,因为处于主语位置的名词或代词已经表明数的概念,主谓一致的要求使动词带上了数标志。汉语有数的观念,但没有严格的“数”的语法范畴。汉语表示数用数量词或与数量相关的词,如“一本书、十本书、一些书、很多书” , “书”本身形式上没有变化。表人的名词、代词可用后面加“们”的形式表示群体(大致相当于复数),
4、如“人/人们、同志/同志们、青年/青年们、我/我们、它/它们” 。2.词类无形态标志。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不能从词形上看出哪个是名词,哪个是动词,哪个是形容词,哪个是副词。3.同一种语法关系可以隐含较大的语义容量和复杂的语义关系而没有任何形式标志。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能过看出汉语的形态变化不能说没有,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形态变化是柔性的,不具有强制性和整齐划一的特征。(2)汉语是语用强势语言。这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1.只要语境允许,句法成分甚至重要的虚词,都可以省略。英语的主语、谓语、宾语都是不可随意省略的。2.语序和虚词是主要语法手段。屈折手段(形态变化)和分析手段(语序和虚词)是互相
5、补充的。汉语形态变化不丰富,因此词在构成句法结构时,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语序不同,构成的结构和意义就可能不同。如“市场繁荣、态度端正”是主谓结构,而“繁荣市场、端正态度”则是动宾结构。 “客人来了”中,“客人”是有定的,“来客人了”中,“客人”是无定的。有种说法:“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通过变更语序表示程度递进。汉语中也有一些句式改变语序后语义基本不变,如“两个人睡一张床”和“一张床睡两个人” ,但细究起来,话题还是有所不同。一般地说,词形变化越丰富,语序的制约力就越小。英语由于词形变化并不很丰富,所以语序的约束力也比较强,但英语中,在词进入句子时,不仅要有一定的顺序(语序
6、),而且还要有相应的词形变化,否则不成句。虚词在汉语中同样相当重要,一个结构有没有虚词,或用什么样的虚词,意义就可能不同。1)虚词不同,关系不同。例如:爸爸和妈妈(联合) /爸爸的妈妈(偏正)(2)有无虚词,影响语义。例如:买书(行为) /买的书(事物)他长着一撮山羊胡子(属性) /他长着一撮山羊的胡子(领属)(3)虚词有节律作用。例如:仔细听讲、仔细地听讲(减缓语速,描写意味更浓)歌的河流、歌的海洋/歌河流、歌海洋(三)汉语是词类与句法成分不一一对应的语言。这是由于汉语无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而带来的特点。印欧语的词类(实词)大体上都有自己的形态变化,词类不同,词形变化不同,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
7、了它的句法功能,因此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基本三对“有量词和语气词”所谓特点的讨论现代汉语量词十分丰富,不仅有物量词,还有动量词,英语没有与汉语相当的量词。汉语的量词不仅有计量的作用,而且有丰富的表意功能,使意义更加具体形象。例如:一线希望、一抹残阳、一缕炊烟、一弯新月、一轮满月、一钩残月、一丝气息、一朵花/一簇花/)束花/一把花/一枝花/一树花。汉语的语气词也很有特色。语气词配合语调能够细微地传达各种语气。例如:你去。(语气肯定)你去吧。(语气和婉)你去吗? (表询问)你去呢? (你去呢,怎样?表征求意见)英语表达语气靠语调和结构,不用语气词。比较英语句子 Are you a teacher?和
8、汉语句子“你是老师吗?”上是一对一的关系。(4)汉语不仅是句法构造规则与词法构造规则基本一致的,而且是句法中句子的构造规则跟词组的构造规则也基本上一致的语言。合成词、词组、句子的结构方式基本一致汉语中,合成词的结构方式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但以复合式为主,重叠式可以看做一种特殊的复合式。复合式的结构有主谓型、动宾型(支配型)、偏正型、补充型、并列型五种基本方式。词组和句子的基本结构方式也是这五种。汉语的句法构造规则与词法构造规则是基本一致的,这一点郭绍虞先生早论述过了。大家知道,汉语在词法层面上,合成词的构造基本上有三大类:一是重叠,即由语素,或者说由词根重叠而成词。如“爸爸、星星、慢
9、慢、大大、看看、听听、刚刚、稍稍”和“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研究研究、商量商量”等。二是附加,也叫“派生” ,即由词根和词缀组合而成词。如“桌子、剪子、尖子、石头、锄头”和“老虎、老鼠、阿飞、初一”等。三是复合,即由词根和词根组合而成词。复合类型多样,主要有:修饰,如“白菜、汉语、蒸锅、广播、奋战、奇袭、长眠、虚心、小气、徒劳、深入、雪白、铮亮”等。支配,如“怀古、进口、下海、动人、立春、超群、冒险、签名、理事、围脖”等。补充,如“打倒、扩大、处决、镇静、充实”和“枪支、信件、花朵、纸船、船只、书本”等。联合,如“研究、调查、爱好、干净、美丽、清楚、朋友、开关、语言、迟早、自从、反正”等。陈述,
10、如“花生、冬至、事变、神往、位移、面熟、心慌、锋利”等。连动,如“留用、聘用、指正、招考、汇报、剪接”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在句法层面,其句法结构基本上也是这些类型,只是说法不同而已。由于汉语无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以及词类与句法成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在汉语句法层面上,与印欧语相对照,词组的构造规则与句子的构造规则也是基本一致的。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经过从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1924 年)以来近一个世纪的探讨,在诸多方面已有比较一致的认识,比如“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 , “词类与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等。但在不少方面还存在分歧,不仅不同教材、专著所列“特点”条目不同,指出的根本特点(或说“总特点”)不尽相同,而且主要特点和次要特点排列的逻辑层次也值得商榷。关于汉语语法的特点,最近沈家煊(2011)有些新的认识,以下三点很值得注意:1.重叠是汉语最重要的形态,一种不同于印欧语的形态手段,双音化也是一种形态手段。2.汉语的语法和用法分不大开,讲汉语语法离开用法就没有多少语法可讲。3.汉语构词法以复合为主,派生为辅,汉语的造句法也更多地采用复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