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位爱国的时代杰出女性宋庆龄同志摘要:宋庆龄同志是 20 世纪杰出女性代表,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战士。她真诚的希望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幸福、和睦的生活。她为之战斗了一生,并奉献了一切。人民誉称她为“国之瑰宝” 、 “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关键词:宋庆龄 爱国主义正文爱国主义是一个人精神层面的最高的表现,也是一个身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之人,救亡图存的精神动力。而宋庆龄,以一个女流之辈的瘦弱肩膀,负起了中华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重担。以微薄之力维护了祖国统一大业,谁能不为之动容?说起宋庆龄与爱国主义的关系,也许不是简单几句话就可以阐述的清楚,我想爱国主义渗透在她身体里的每一个部分,随着
2、血液流变了全身。首先她的父亲宋耀如就为了救国、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怨无悔的贡献了自己的一生。作为他的女儿,宋庆龄深受父亲影响,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亦把爱国作为己任,并且她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在赴美留学的期间,她没有一味的崇洋媚外,依旧心系祖国。18 岁时她就她就写过受外国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一文,明确说道,留学生到外国去的目的,是要“把一切有价值的、好的东西学到手” ,带回去“解决中国当前存在的各种重大问题” 。特别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就是通过学习改造中国。当有人轻蔑的说道,亚洲的中国,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她便立刻反驳道:“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
3、,也不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必将震动全世界!”这番正义凛然的话,获得所有在场的具有正义感的同学热烈的掌声。她一直都知道:“我不能忘记祖国,也不能忘记孙中山先生说过的话,如果忘记了,人生就失去了意义。 ”【】此时的她与我们的年纪相差甚少,也是正值青春年少,是花一般的年纪。也许她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留学生,潜心研究自己的学业。而生在动荡年代的宋庆龄,却能够深究自己祖国的弊病,考虑自己能为祖国劲道的微薄之力,树立如此远大的志向,着实令人钦佩。l9l3 年夏,宋庆龄大学毕业后,满怀报效祖国的热情启程回国。途中她直奔日本看望革命失败后流亡到日本的孙中山。她曾在给妹妹的
4、信中写道:“我从来没有这样快活过。我真的接近了革命的中心。”【】在这里她对革命事业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也把爱国主义情感有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那时的她已经不再是一个空有一腔爱国之情的女学生,而是一个投身爱国主义革命事业的革命人士,她没有空呼口号,而是真的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一颗爱国并试图救国的赤子之心。1927 年至 1931 年,宋庆龄辗转在苏联、欧洲之间,并参与国际反帝和保卫和平运动。回国后她又不辞辛劳,针对国民党内存在“恐日”病思想,于年月在上海反战大会上发表演讲。她曾慷慨激昂的说道, “北伐战争教导我们:革命的武力远胜于反动的武力,而且能够以寡胜众。中国的工农红军屡次与十倍于自
5、己力量的军队作战,而且取得了胜利。武装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思想意识也有其作用的【】 。她用自己的方式坚持着自己救祖国于危亡的梦想。之后她亦不畏艰险地积极支持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主张积极抗日,她有力的支援了 1931 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东北,中国人民2掀起抗日救亡运动,但蒋介石政府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杀害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镇压学生爱国运动。宋庆龄对此非常愤慨,挥笔疾书写下了宋庆龄之宣言(即国民党已不再是一个政治力量)一文,明确表示:我“不忍见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人的中国,因国民党背弃自己的主义而亡于帝国主义”【】。第二年,日本帝国主义又向上海发动军
6、事进攻,宋庆龄即主张“积极抵抗到底”。她亲临枪林弹雨的前线,慰问英勇抗日的第十九路军,勉励坚守阵地的翁照垣旅长说:“旅长守吴淞之功极伟,而尤望继续奋斗,不使中国有寸土入于敌人之手。”【】并且手持炮弹请战地记者拍照,以示她与十九路军官兵一道抗战到底的决心。她从前线回来后,便又立即发动捐制棉衣运动,在五天内赶制了三万多套棉衣送往前线,解决了抗日战士的御寒问题。她还组织力量,筹集资金,创办了“国民伤兵医院”。在她的爱国义举感召下,上海在短短一个多月中,竟开办了多家前方和后方伤兵医院,各种慰劳物品源源不断送上前线。她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成千上万的人们,并感召着同样有爱国之心的有志之士们一起投身于爱国主义
7、事业当中,保家卫国,英勇抗战。此后她又在上海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此时此刻,她终于不再是孤军奋战,她终于找到志同道合的“战友”们。他们一起保护和营救了大批中共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1935 年又率先响应中共中央发表的八一宣言,后参与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1938 年在香港发起成立保卫中国同盟,向国际友好人士和海外侨胞宣传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主张。谁都知道说易行难,在那个年代,为自己的目标奋斗有太多太多的阻碍与顾虑,而她却做到了说行合一,用行动来实现了自己的追求,为祖国的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不朽功劳。与此同时,宋庆龄自始至终关注祖国统一大业。她以纸笔作为工具,撰写文章、以演说为平台,
8、就实现祖国大陆和台湾统一作许多了全面、精辟的论述。她多次强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的代表,还批驳了所谓 “停火” 、 “托管” 、 “公民投票” 、 “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她坚定地赞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和主张,并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做了大量的工作。她指出:“希望中国建设中文版将为大陆同胞和海外侨胞、台湾同胞及港澳同胞之间添加一条联系的纽带,沟通消息,增进了解,交流感情,让我们更紧密地携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统一大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 。并多次利用出访的机会,以特有的身份向有关国家和人民宣传关于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
9、。就算人到晚年,她依然殷切希望祖国早日统一,谁能想象一个 86 岁高龄的老人,还依然经常关怀台湾同胞、台湾妇女和儿童,盼望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那是一个年事已高的老人的一种执着、一种渴望,一种对祖国统一的热切盼望,在新中国建国三十周年前夕,她发表了题为人民的意志是不可战胜的的文章,这样一个老人在举国欢庆祖国伟大节日的时刻,依旧念着台湾的骨肉同胞。依旧为台湾归回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的大业还没完成而感到些许的遗憾和惋惜。虽然祖国统一大业依旧没有完成,但是她这种爱国、维护祖国统一的精神会代代相传,永不熄灭。终有一天她的愿望会实现。爱国精神从她年轻的时候开始,到她 88 岁去世一直萦绕在她的思想与行
10、动之间。这当中,她经历了中国人有史以来从未经历过的深重苦难和巨大变化,但她仍“痴心”不改,义无反顾的坚持到底。宋庆龄同志一生为中华民族做出的杰出的贡献,作为 20 世纪一位最伟大的女性,她当之无愧。 注释:民国秘史团结出版社,主编洛书、全根先。3斯宾塞:三姊妹中国宋氏家族的故事 ,第 l5l 页。宋庆龄选集 ,中华书局年版,第、页 宋庆龄:国民党已不再是一个政治力量 ,载为新中国奋斗 ,人民出版社 1952 年版。申报 ,1932 年 2 月 13 日 1980 年 10 月,宋庆龄为中国建设增出中文版作祝词其它爱国主义伟大战士宋庆龄 作者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何大章抗战时期宋庆龄爱国主义思想与实践作者: 唐培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