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科学(上海牛津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教学设计大纲一、本章内容解析二、本章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本章教学安排1、整体框架结构2、核心主题概要3、总体教学目标4、建议课时安排5、分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认识科学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预期目标:活动建议: 学习自评、互评表 “我是小小科学家”-课外探究6、分节课件设计四、教学目标监测试题五、教师教学参考资料上海尚德实验学校 陈尧- 2 -科学(上海牛津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教学设计一:本章内容解析科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也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的科学原理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同时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欲望,
2、不断地在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观察、表达、交流、探究、创新、合作、动手等能力,整体上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了立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让每一节科学课都尽量达到精彩高效的目标,同时在“二期课改”的引领下,我们也要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本章是初中科学预备年级的第一章内容,共有四小节:科学入门、走进科学实验室、简单的实验技巧、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课到底要学什么,如何学习科学,以及学好科学必须具备哪些最基本的技能。在第一节中,共有三个部分的内容
3、: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是怎么进行探究的、发明发现,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并通过实践尝试着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已经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了,从而拉近学生与科学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并不是高深莫测、遥不可及的,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习科学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快乐和益处。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将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要让他们了解在实验室学习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守则,当然即使遵守了实验室守则,难免还是会遇到意外,那我们应该具备哪些简单的实验室意外应急措施呢?第三节:简单的实验技巧中讲述了电子天平、刻度尺、量筒、温度计、酒精灯、秒表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技巧,这
4、些都是学生在以后的科学探究中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当然除了这些以外,观察和记录也是科学探究中不可缺少的工作,这其中又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呢?这就是本章第四节的内容。- 3 -二、本章教材分析、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初中科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它处在上海二期课改“合分合”一体化科学教育体系中一个关键的位置,是合分合体系中“科学启蒙阶段”和“较为系统的分科科学教育阶段”的中间过渡阶段,旨在为学生提供各种入门性的科学学习经历和体验,着力帮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科学概念和原理方法,多侧面、多角度地了解科学的本质,承上启下地帮助学生从亲近自然走向亲近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是学生和科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 通过参与
5、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开始慢慢地领悟科学的内涵,体验到科学的无穷魅力,同时通过第一章节中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为以后各章及分科科学学习打下了基础。2、学情分析在小学五年自然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已经接受了科学教育的启蒙,对学习科学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储备,而且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对科学世界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喜欢与人讨论并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有表达分享的渴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探究活动”为教学的主要展开模式,通过活动,让学生在获得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原理的同时,能够初步学会用科学语言和相关技能,主动地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完成科学探究活动
6、,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三、本章教学安排1、整体框架结构- 4 -科学入门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简单的实验技巧认识科学走进科学实验室发现和发明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科学是什么认识我们的实验室实验室安全实验意外的简单紧急应变措施测量刻度尺和长度计量时间量筒和体积天平和质量温度计和温度加热器和加热液体的移取和混合观察和记录猜测- 5 -2、核心主题概要: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3、总体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对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有所了解;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对科学的兴趣;了解实验室安全守则,能认识并学习使用实验室常见仪器和设备。4、建议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认识科学第二课时:走进科学
7、实验室第三课时:测量、天平和质量、刻度尺和长度第四课时:量筒和体积第五课时:温度计和温度、加热器和加热、计量时间第六课时:液体移取和混合+练习册处理第七课时: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第八课时:单元检测5、分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认识科学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 学习重难点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了解科学是什么;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和方法;能够列举出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的发明学会分析课本知识结构,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动手、思考和相互沟通的激发学生对科学产生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究未知科学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以及知道如何学
8、习科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6 -和发现。 能力。 的激情。 教学策略本节课通过观察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问题,从而引导出科学探究是科学的主要特征这一主题。本节课的引入可以利用一些新颖活泼的化学、物理、生物等现象来导入。例如:师:今天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科学课,科学要带领我们探索一个怎样神奇的世界呢?首先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请观察我手中的试管里装的是什么?生:清水。师:你相信吗?老师可以将清水变成牛奶。生:不相信。 (演示实验)师:老师还可以接着把牛奶变汽水,汽水变成红酒呢。(碳酸钠+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然后加盐酸、再加紫色石蕊)学生惊奇不已,科学的世界原来如此奇妙!我们的身边还有一些现
9、象,例如夏天从冰箱拿出来的可乐罐为什么会“流汗”呢?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在妈妈十月怀胎的日子里,我们是怎么长成小宝宝的呢?很多预备年级的学生并不知道问题的准确答案,却很想知道这些神奇现象背后的真正奥秘,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欲望。本节课中有关科学家探究的六大基本要素,教学过程切记陷入僵化教条,可以结合现实的科学家探究的实例来学习。当然孩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除了从科学探究中感知,还可以通过对科学史的感悟,所以在发明和发现这部分,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最敬佩的一位科学家和他的发明发现,从中也让学生感悟到科学探究不仅需要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更多的需要坚持不懈、严谨细致的科学品质! 学生活动活动 1.
10、1:怎样用吸管移取水预期目标: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初步体会科学的本质;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慢慢学会用科学的语言阐述自己的思想。活动建议: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完成用吸管移取水的活动,体会到科学探究是科学的主要特征,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其实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当你发现问题,并且通过探究找到问题的答案时,你就已经具备了成为科学家的先决条件了.- 7 -活动 1.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发展预期目标:认识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技术-社会(STS) ”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活动建议:这个活动,可以以小组、全班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让学生
11、畅所欲言,对比我国四大发明发明前、发明后及进一步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的促进作用。 学习自评、互评表预备年级科学学习自评、互评表自评人: 月 日自评内容 情况记载总体自我评价 好 较好 一般 差主动质疑,善于发问 好 较好 一般 差积极参与合作 好 较好 一般 差用科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好 较好 一般 差学会的新方法有 最大的收获 最大的遗憾 感触最深的知识 互评人: 月 日对方表现较好的方面 对方还需努力的方面 全班综合表现最好的是谁 我应该向他(她)学习的是 “我是小小科学家”-课外探究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查找更多科学发明、发现背后的艰辛历程,制作一期班级黑板报。- 8 -第二课时:走进科学
12、实验室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 学习重难点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认识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理解实验室安全守则;初步学会实验室意外的紧急应变方法。锻炼学生观察、识别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的能力。培养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的安全意识。认识我们的实验室。了解简单实验意外的紧急应变措施。 教学策略本节课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在科学实验室中开展教学活动。科学学习除了在教室中进行,有时候我们要一起走入一个崭新的环境去探究科学,那就是科学实验室。当然想要在实验室学习中有所收获,首先就要认识并学会操作一些简单的实验仪器,可以让学生先介绍自己已经认识的仪器名称和用途,教师再补充纠正
13、。在认识完常见的实验仪器和设备。通过讨论交流活动 1.4“找出潜在的危险”和活动 1.5“发生意外怎么办” ,提醒学生在实验室必须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提高他们在实验室注意安全的意识,以及关爱自己和他人的情怀! 学生活动活动 1.3:认识科学实验室预期目标:熟悉实验室环境。活动建议:在教师的带领和组织下,学习本校科学实验室守则,认识常见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知道它们的用途。活动 1.4:找出潜在的危险预期目标:学习封二的实验室守则;知道基本的实验室安全守则活动建议:根据所学实验室守则,让学生先独立寻找图片中可能存在潜在危险- 9 -的地方,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按照由左向
14、右,由后往前的顺序寻找,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学习一定要注意安全的意识。活动 1.5:发生意外怎么办预期目标:了解简单的实验意外的紧急应变措施。活动建议:做实验的时候,即使采取所有必要的安全措施,有时候也会有难以避免的意外,所以这块的教学活动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假设的情景中,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应急方法,然后相互交流补充、教师纠正,从而让学生掌握实验意外的简单紧急应变措施。 学习自评、互评表预备年级科学学习自评、互评表自评人: 月 日自评内容 情况记载总体自我评价 好 较好 一般 差主动质疑,善于发问 好 较好 一般 差积极参与合作 好 较好 一般 差用科学语言表达自己
15、的观点 好 较好 一般 差学会的新方法有 最大的收获 最大的遗憾 感触最深的知识 互评人: 月 日对方表现较好的方面 对方还需努力的方面 全班综合表现最好的是谁 我应该向他(她)学习的是 我是小小科学家”-课外探究- 10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以“实验室安全”为主题的海报并向全校展出。第三课时:测量、天平和质量、刻度尺和长度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 学习重难点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让学生了解人类的感觉不尽可靠;知道质量和长度常用计量单位;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选择适当的仪器进行正确的测量。仔细并客观地进行观察,如实地记录和正确地处理数据,在
16、讨论交流中清楚、准确地表达个人意见,体现团队精神。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尊重所得的原始数据,如实地观察和记录。液体质量和曲线长度的测量。 教学策略本节课以人类有哪些感觉导入,眼睛有视觉、皮肤有触觉、鼻子有嗅觉、耳朵有听觉、 、 、 、 、这些感觉是否真的百分百可靠呢?有的学生认为感觉是可靠的,有的则持怀疑态度。接下来以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发现原来我们的感觉都是不尽可靠的,那怎么办呢?自然接着讨论必须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固体的质量没有什么问题,测量液体的质量有些难度,可以设问学生:“我们能不能把水倒在电子天平上进行测量呢?”让学生自己探究:液体不能直接放在电子天平上测量,必须放在烧杯里,那测量出来
17、的质量就是液体加烧杯的质量,所以必须减去干烧杯的质量,这就是差量法,是一种间接测量的方法。长度的测量有一个难点:曲线长度的测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体会其中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学生活动活动 1.6:我们的感觉可靠吗预期目标:认识到人类的感觉是不完全可靠的- 11 -活动建议:教师可以从网上搜索一些可能使人产生错觉的动画图片,让学生体会视觉是不尽可靠的,在接受能力较强的班级也可以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人为什么会存在错觉。 “触觉不尽可靠”的这个实验,课前需要准备好冰块,课堂上把冰块放在自来水中,形成冰水,热水的温度需要控制好,不宜太烫,以长时间放在其中不烫伤手指为宜,防止烫伤学生。 “估计质量”这个
18、活动事先需要准备 4-5 个体积形状相同的立方体纸盒或者粉笔盒,可以让其中两个质量相差较大,其他三个质量相近。活动 1.7:测量质量预期目标:正确使用电子天平,初步学会准确的记录活动建议: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需要会选择不同的工具,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特别要注意电子天平的精确度和测量结果的记录方法。液体质量的测量,采用的是间接测量法,学生初次使用烧杯和锥形瓶,要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方法。活动 1.8:测量物体的长度预期目标:正确使用刻度尺活动建议:根据物体的长短需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在不同的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时
19、,必然会出现几个相差极小的测量结果,这就自然引出“误差”的概念,让学生探讨为什么会存在“误差” 。在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通常都要测量多次求平均值来尽量减小误差。 学习自评、互评表预备年级科学学习自评、互评表自评人: 月 日自评内容 情况记载总体自我评价 好 较好 一般 差主动质疑,善于发问 好 较好 一般 差积极参与合作 好 较好 一般 差- 12 -用科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好 较好 一般 差学会的新方法有 最大的收获 最大的遗憾 感触最深的知识 互评人: 月 日对方表现较好的方面 对方还需努力的方面 全班综合表现最好的是谁 我应该向他(她)学习的是 “我是小小科学家”-课外探究有一个小商
20、贩拿了一袋子的 1 角、5 角、1 元硬币到银行换纸币,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银行职员又快又好地算出准确的总钱数呢?你知道如何测量校园塑胶跑道的长度吗?第四课时:量筒和体积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 学习重难点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知道体积的常用计量单位;初步学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体积测量与人类是密切相关,让学生亲自操作,初步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初步养成仔细观察和正确记录实验数据的习惯,以及在探究活动中与人分享和交流思想的科学素养。量筒的使用方法。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13 - 教学策略在体积的测量中,不同的测量对象同样
21、需要不同的测量工具。规则固体的体积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的,所以本节课可以以此为导入,然后再进行液体体积测量的教学。液体体积的常用测量工具量筒的使用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使用量筒的时候需要做到一放、二看、三读,其中需要特别强调“二平”:量筒必须放平,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水银除外,与凸液面的最高点相平) 。在液体体积的测量中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提醒学生:用滴管向量筒滴加少量液体的时候,需要将滴管垂直地放在量筒的上方逐滴加入。测量液体体积是其后测量容器容积及不规则固体体积的基础,所以学会正确使用量筒至关重要 学生活动活动 1.9:测量体积预期目标:学会测量固体、液体和不规则物体
22、的体积活动建议: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中需要回顾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客观地记录测量结果的重要性。对容器容积的测量可以让学生先估计,比如可口可乐易拉罐的容积,酱油瓶的容积,矿泉水瓶的容积,让科学与生活贴近。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采用的也是差量法,提醒学生石块放入量筒的时候,需轻轻滑下,防止砸碎量筒底部。对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拓展探究一下如何测量浮在水面上的小木块体积,其中小石块和小木块最好是长条形的,容易操作。 学习自评、互评表预备年级科学学习自评、互评表自评人: 月 日自评内容 情况记载总体自我评价 好 较好 一般 差主动质疑,善于发问 好 较好 一般 差积极参与合作 好 较好 一般 差用科学语言表达
23、自己的观点 好 较好 一般 差学会的新方法有 - 14 -最大的收获 最大的遗憾 感触最深的知识 互评人: 月 日对方表现较好的方面 对方还需努力的方面 全班综合表现最好的是谁 我应该向他(她)学习的是 “我是小小科学家”-课外探究怎样测量飘在水面上的塑料泡沫的体积呢?第五课时:温度计和温度、加热器和加热、计量时间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 学习重难点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应用自己的脉搏或心跳的规律可以粗略估计时间。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正确
24、的操作温度计、秒表、酒精灯,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教学策略本节课有三个新的测量工具:温度计、酒精灯和秒表。以测量教室内的温度导入,让学生演示测量方法,学生的测量方法肯定有不完善的地方,让学生- 15 -交流讨论正确的测量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自己测量水温、室温和手心的温度。当然不同的温度计用途不同,测量的范围也不同,比如我们测量体温的水银温度计就不适合用来测量热水的温度,还要提醒学生体温计中的水银有毒,使用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如果不小心食入,可以先吃生鸡蛋或牛奶解毒,再到附近的医院就医,而且温度计大多是玻璃制成的,易碎,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加热器和加热这块内容,首
25、先教师要讲解酒精灯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名称,让每个学生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需要提醒学生:切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用一个酒精灯点燃另外一个酒精灯或者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测量脉搏和心跳,教师需要做出示范,让学生把自己所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 学生活动活动 1.10:温度计的使用预期目标:学会使用温度计,正确读数和记录活动建议: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或者气体温度的时候,需要将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插入液体中,不可接触杯壁,待温度稳定之后才可读数,读数的时候需要将温度计垂直,视线与最高点相平。活动 1.11:用酒精灯加热水预期目标:正确认识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活动建议:认识酒精灯的构造,学会点燃
26、和熄灭酒精灯的方法,切记提醒学生不能吹灭酒精灯,不能用酒精灯点燃另外一个酒精灯或者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加热水的这个装置是实验室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加热装置,学生需掌握,温度计可以用铁架台和铁夹固定。活动 1.12 &1.13:估计时间&测量脉搏和心跳预期目标:会测量自己的脉搏以及使用听诊器测量一分钟心跳的次数- 16 -活动建议:让学生估计两次击掌之间的时间间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然引导出必须借助工具才能准确计量时间。脉搏和心跳的测量,有些同学可能找不准脉门和听诊器放置的部位,教师需作出示范。有些由于身体原因不能进行剧烈运动的同学不要进行此项活动。 学习自评、互评表预备年级科学学习自评
27、、互评表自评人: 月 日自评内容 情况记载总体自我评价 好 较好 一般 差主动质疑,善于发问 好 较好 一般 差积极参与合作 好 较好 一般 差用科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好 较好 一般 差学会的新方法有 最大的收获 最大的遗憾 感触最深的知识 互评人: 月 日对方表现较好的方面 对方还需努力的方面 全班综合表现最好的是谁 我应该向他(她)学习的是 “我是小小科学家”-课外探究人为什么会有脉搏?在正常情况下,健康的人每分钟心跳数为什么和脉搏跳动的次数基本保持相同呢?第六课时:液体移取和混合+练习册处理- 17 -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 学习重难点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
28、重点 学习难点掌握液体移取和混合的技巧。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室仪器操作技能。巩固新知,通过实验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初步养成科学实验操作的严谨性。滴管的使用实验现象的记录和描述。 教学策略:本节课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通过实际动手操作,锻炼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对简单实验用具的使用熟练度。在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知道了,如果想移取几滴、或者少量的液体需要用滴管来完成,可以邀请同学到讲台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从氯化钠试剂瓶中移取 5 毫升液体,其他同学观察在这位同学的操作中,有哪些地方做的比较好,哪些是错误操作,让学生来交流纠正,达成共识。液体移取中,需提醒学生滴管要垂直地放置在试管
29、口的上方,不要接触到试管的内壁,防止交叉污染。如果移取大量液体的时候,直接倾倒就可以了,倾倒的时候,必须注意哪些细节性操作问题呢?可以让学生先发表自己的想法,如瓶盖需倒放在实验桌面上,标签对着手掌。液体混合这个内容,重点是让学生慢慢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现象,其中具体的化学反应原理,学生不需要掌握。在实验观察的最后需要提醒学生实验后的药品怎么办?能不能倒回原来的试剂瓶或洗涤槽内呢?让学生再次回顾实验室守则中的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1.14:混合液体预期目标:学会移取液体的正确方法。活动建议:教师应该首先示范倾倒液体、滴管的使用和试管震荡的方法,在液体混合时,教师不需要强调其中发生的
30、化学反应,只需要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点拨学生观察和记录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18 - 学习自评、互评表预备年级科学学习自评、互评表自评人: 月 日自评内容 情况记载总体自我评价 好 较好 一般 差主动质疑,善于发问 好 较好 一般 差积极参与合作 好 较好 一般 差用科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好 较好 一般 差学会的新方法有 最大的收获 最大的遗憾 感触最深的知识 互评人: 月 日对方表现较好的方面 对方还需努力的方面 全班综合表现最好的是谁 我应该向他(她)学习的是 “我是小小科学家”-课外探究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在科学学习中,有时候需要在观察的
31、过程中,及时、准确、快速地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记录可采用文字、图形、表格、符号等形式将实验中一切可观察到的结果表达出来,你有哪些科学记录的“秘密武器”呢?大家交流一下吧!第七课: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 学习重难点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19 -使学生掌握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技巧。在简单实验技巧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初步地掌握了实验观察和记录的方法。本节课通过磁铁实验、使水流变曲、拉开吸盘以及黑盒实验使得学生进一步地牢固掌握这种技巧。培养学生求实精神和探索精神。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掌握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技巧。尝试猜测。黑盒实验
32、,学会设计和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 教学策略在学习了前面几节课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技巧,并知道了观察和记录也是科学探究中不可少的环节,所以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通过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练习掌握观察和记录的技巧。本课可以用“水流变曲”实验导入,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好像是地球上亘古不变的现象,今天我们就要给水一个神奇的魔力,让水变成弯曲的,睁大眼睛看好了哦!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提醒学生看到了实验的现象,就要养成记录的好习惯。下面再通过其他探究小实验来锻炼学生观察和记录的本领。最后的黑盒实验,可以让学生大胆猜测,并引导他们能够用哪些科学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33、呢? 学生活动活动 1.15:磁铁实验预期目标:学会观察和记录的技巧。活动建议: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锻炼学生如何用文字或图像等方法把结果准确如实地记录下来。活动 1.16:使水流变弯曲 预期目标:知道带电棒可以让水流弯曲。- 20 -活动建议:橡胶棒必须干燥,教室内没有自来水可以用矿泉水瓶代替。活动 1.17:猜测黑盒内的物体是什么?预期目标:合理进行猜测。活动建议:黑盒可以使用体积大小一样的纸盒密封,里面装上大米、钉子、小石子、小铁珠,在猜测之前,教师可以先制定几个准则,以防学生猜测的范围过大。 学习自评、互评表预备年级科学学习自评、互评表自评人: 月 日自评内容 情
34、况记载总体自我评价 好 较好 一般 差主动质疑,善于发问 好 较好 一般 差积极参与合作 好 较好 一般 差用科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好 较好 一般 差学会的新方法有 最大的收获 最大的遗憾 感触最深的知识 互评人: 月 日对方表现较好的方面 对方还需努力的方面 全班综合表现最好的是谁 我应该向他(她)学习的是 “我是小小科学家”-课外探究我们已经学习了科学探究的六大要素,并了解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确立小组科学探究主题,进行一次合作性的科学小课题探究活动!- 21 -第八课时:单元检测四、教学目标监测试题一、填空1、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在进行实验时,必须遵守_。2、_可以
35、用来移取少量的液体。3、运动会令我们的脉搏_。4、做实验时,我们利用_来加热。5、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实验的数据、现象等客观地记录下来。实验完毕,我们尝试就这些结果进行分析,作出_。6、将两块磁铁的同极靠近,会出现_的现象。7、科学家如对某些现象产生疑问,便会作出_,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其准确性。8、请在下面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枚硬币厚度为 2.1 _ (2)一位同学质量为 50000_ (3)某位病人体温为 39_ (4)一个量筒的最大读数是 100_ 9、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_(填字母)个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_。 。
36、二、选择题1、我们不应该把固体废弃物倒进洗涤槽内,以免使洗涤槽( )A 淤塞 B 破裂 C 毁坏 D 熔化2、进行实验时,我们最应注意( )A 仪器的清洁 B 同学的讨论结果C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变化 D 同学的反应3、把实验的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的最大好处是( )A 使实验报告更整洁美观 B 方便分析和比较C 方便老师批改 D 方便记录4、mL 是什么单位的英文缩写,代表( )A公里,液体体积单位 B毫升,固体体积单位C毫升,液体质量单位 D毫升,液体体积单位5、对下列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A对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拿在手上,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B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22 -C
37、移取少量液体时,可以使用胶头滴管,使用后将胶头滴管倒放在实验桌上D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用灯帽盖灭,不可以吹灭酒精灯。6、下列哪个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A 采用国际单位 B 单凭感官来测量C 没有将结果记录下来 D 需要测量的物件太多7、小明把一块体积为 50 立方厘米的石头放入水中,它可以排开多少升的水?( )A 5 升 B 50 升 C 0.05 升 D 0.5 升8、下列哪个说法正确?( )A 内焰的温度比外焰高。 B 内焰燃烧充分。C 外焰燃烧不充分。 D 内焰的温度比外焰低。9、实验完毕,应该把各种仪器和用具( )A 放到洗涤槽内 B 留在实验桌上C 扔在废物箱内 D 先进行
38、清洗,然后放回原处10、下面是四位同学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11、在用天平测量盐水质量的步骤中,正确的顺序应该为( )将盐水倒入空烧杯中计算盐水质量为 m=m1m2称出空烧杯质量 m2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A B 1 C D 12、我们的教室高度约为( )A 0.032 千米 B 3.2 米 C 320 分米 D 32000 毫米1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使用量程为 20 厘米的刻度尺测量操场跑道的长度 使用量程为 100mL 的量筒量取体积为 85mL 的醋酸溶液 使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烧杯 将实验中产生的液体直接倒在洗涤槽内 将加热后的试管放回试管架上,冷却后再洗涤打开试剂瓶
39、移取液体的时候,需将打开的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对着手心,防止残留液沿瓶壁外流腐蚀标签。ABC D三、问题科学研究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部分,尝试把以下各项按顺序排列。提出疑问、进行实验、综合实验结果并作出结论、作出假设、收集资料、观察实验过程四、实验题1、简述怎样利用刻度尺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提出疑问- 23 -2、简述怎样利用量筒来测量一滴水的体积。3、我们可以利用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试以文字简略说明怎样利用量筒、烧杯、棉线测量小石块的体积。五、连线题1、 实验室里万一发生了意外,一定要保持镇静,并立刻向实验老师汇报。请将下列实验室意外和处理方法用直线连接起来。烫伤手指 用蓝油烃
40、涂抹化学试剂沾到手臂上 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实验桌发生大面积着火 用湿抹布扑盖酒精撒到桌面上小范围起火 用灭火器扑灭2、 请用直线将左栏的安全措施与右栏的理由连接起来不能在实验室中奔跑嬉戏 以免打翻仪器切勿把实验后剩余的化学药品倒回试剂瓶内 以免触电实验室内不准饮食 以免污染试剂瓶内的药品不能用湿手接触电插座 防止药品挥发或洒出来、每次取用药品后必须盖好瓶塞 以免中毒五、教师教学参考资料1、什么是科学?辞海对“ 科学” 的解释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对于科学的认识(1) 、感性认识:源于实践;(2) 、理性认识:源于
41、实践中对于感性认识的升华;(3) 、非感性认识和非理性认识:实践中始终存在的思维的混沌认识;(4) 、用实践的观点、立场、方法、方式,去认识世界和宇宙,使人类的思想结晶和技术手段逐渐的走向科学,并且,建立起科学的发展史。(5) 、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科学浓缩。科学的三大特征:(1) 、客观性:科学研究和论述必须是遵从客观实际的;(2) 、验证性:科学研究的结论必须是可验证的;(3) 、系统性: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必须是系统的、完整的。2、如何开展科学史教育近年来,西方一些科学教育专家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倡导一种新的科学- 24 -教育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把科学史、科学哲学
42、和科学社会学(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 缩写为 HPS)的有关内容引入中小学科学教育,以期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的 HPS 教育。 如何实施 HPS 教育?英国科学教育学者孟克(M. Monk)和奥斯本(J. Osborne)在总结科学教育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把HPS 内容融合到科学教育的新的教学模式,即 HPS 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科学本质的科学史教育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所学的课题必须是科学史上某一科学家曾经研究的自然现象,如光合作
43、用、植物的向光性、食物的消化等等。这一模式的教学程序包括以下 6 个环节。 演示现象 教师上课伊始,就给学生演示某一自然现象。学生通过观察现象,由此产生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必须指出的是,一开始向学生揭示的某一自然现象必须是以往科学家在历史上进行理论研究的一个现象,这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促使学生利用科学史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引出观念 教师启发学生就这一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解释) 。为了促进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可采用“头脑风暴法” (即由发散性思想产生的各种方法) ,促使学生各抒己见,标新立异。 学习历史 在这一环节,教师的做法是:介绍早期科学家关
44、于这一现象的思想与实例,作为学生研究的参照系;举例说明当时其他科学家的不同观念;引导学生讨论或探索这些观念产生的背景、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科学认识的历史(时代)制约性。总之,学习历史不仅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科学史的介绍还可以使学生以一种移情的方式,设身处地地体验以往科学家的探究与思考。 设计实验 教师将学生分组,要求学生从多种观点(或观念)中选择某种观点,设计实验进行检验。这一环节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环节应使学生认识- 25 -到:对同一自然现象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可以用实验检验这些观点(假设) 。 呈示科学观念和实验检验 由教师讲解当代的科学观念,即介绍教科书上对这一自然现象
45、的解释,从而为学生实现观念转变提供契机和可能。这一环节还需要学生对自己的观念和解释进行实验检验,由实验现象的观察、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最终得出结论,形成科学观念,即实现由原有的错误观念向科学观念的转变。 总结与评价 通过总结与评价,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的探究本质,历史上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和科学观念。 3、简单的实验操作(1)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 ,以备再用。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
46、取别的试剂(2)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由灯座,灯芯及灯帽组成,火焰温度达 400500 度。当灯熄灭时才能向灯体加入酒精,加入量在 1/42/3 之间。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防止挥发,使用前须修剪灯芯。用火柴点,严禁用燃烧着的酒精灯去点另外的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不能在燃着酒精灯时添加酒精,酒精量不超其容积的 2/3,也不能过少 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质- 26 - 熄灭时用灯帽盖灭 不用时盖好灯帽,以免灯芯留水难燃(3)试管的使用试管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于收集少量气体。试管根据其用途常分为平口试管、翻口试管和具支试管等。平口试管适宜于一般化学反应,翻口试
47、管适宜加配橡胶塞,具支试管可作气体发生器,也可作洗气瓶或少量蒸馏用。使用注意事项:使用试管时,应根据不同用量选用大小合适的试管。徒手使用试管应用姆、食、中三指握持试管上沿处。振荡时要腕动臂不动。盛装液体加热,不应超过容积的 ,并与桌面成 45”角,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若要保持沸腾状,可加热液面附近。盛装粉末状试剂,要用纸槽送入管底,盛装粒状固体时,应将试管倾斜,使粒状物沿试管壁慢慢滑入管底。夹持试管应在距管口处。加热时试管外部应擦干水分,不能手持试管加热。加热后,要注意避免骤冷以防止炸裂。加热固体试剂时,管底应略高于管口,完毕时,应继续固定或放在石棉网上,让其自然冷却。4、人为什么会产生错觉?错觉不同于幻觉,它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失真的知觉体验。太阳在天边和天顶时,它和观察者的距离是不一样的。天边时远,天顶时近,但我们的感觉往往相反。 列子曾记载:孔子东游,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