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之、其、以、而的用法之(一)代词。第三人称,代他,她,它(们)。 蜩与学鸠笑之。 (之:代鹏) 先妣抚之甚厚。 (之:代老妪) 成然之。 (之:它,指上文妻子的话。 ) 它日汝当用之。 (之:代象笏) 彼竭我盈,故克之。 (之:他们,指齐军。 )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自其变者而观之 (之:代客观世界,或者不译.)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指代秦不恤民力最终灭亡这件事。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之:指代刘兰芝与焦殉情而死这件事。 ))君必灭之,不可失也已。 (它,指代越国)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13) 覆杯
2、水于坳堂之(的)上,则芥为之(它,指坳上之水)舟(14)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之:它,此处宾语提前,现代汉语语序为“莫夭瘀之”)第一人称,相当于“我”。 君将哀而生之乎?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此”。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之二虫又何知!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这。本义项指中间一个。)之歌者,谁欤?(这)(二)动词 相当于往,到去。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 辘
3、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音节助词,无义) 。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然后之杭,之扬,之金陵。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 然后驱而之善。 (向)(三)助词 有多种情况。(1)结构助词“的”。 三五之夜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儿之成,则可待乎?(也可不译)一日之内,一宫之间。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谐之言曰且夫水之积也不厚(2)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夫晋,何厌之有?( 按照现代汉语的顺序,是晋有何厌?)宋何罪之有?
4、句读之不知。 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助词,的)言,何后之有?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代词,它。 ) 。 ”夫子之谓也。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3)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用翻 译,只有 语法意义。其作用是把常用于中心语前面的定语,放到了之的后面了。这类句子在 现代汉语中的顺序应该为 “之”,如 “高高的山”,但古代汉语中却成了“山之高高”。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现代汉语语序为“陆离之铗” , “崔嵬之切云” 。陆离,长长的,崔嵬,高高的,都是形容词。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察察,洁净的;汶汶,肮脏的。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
5、 )(4)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取消句子独立性。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是造物者之(的)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汤之问棘也是已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5)调整音节,只相当于一个音 节,无 实义。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顷之,持一象笏至。 (音节助词,不译)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音节助词,不译)其(一)代词。可作人称代词和指示代 词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其: 它,代小舟)自其不变者
6、而观之(其:它)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其:它,代阿房宫,也可看作助词,不译) 杳不知其所之也(其:它,代宫车) 成以其小,劣之。 (其:它)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其:它们)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 们)的。 ” 使六国各爱其人(其:他们的。 ) 恐前后受其敌。 (其:它们的。 ) 其夫呓语。 (其:她的。 ) 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其:它的)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其:他们的。 ) 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他:她们的。 )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他的)上这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他的
7、)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 ”、“自己(的)。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译为“自己的”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 (自己的)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其:我们,第二个“其”指那些)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自己)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其:我的)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 (自己)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自己)其中,其中的。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 “那”之类的词。 其后六年,室坏不修其后二年。 (那。 )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译为“那里的人民” 。 ) 既其出,则或咎
8、其欲出者。 (本义项指后一个“其”:那些。前一个其为助词,无义,充当衬字。 )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那一天)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其往:其后,将来) 未必有其实。 (其:那样。 )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 “这”、 (“这种”)。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可译为“这里” ,代阿房宫。 ) 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其:这,这里面。 ) 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 (此其:这种。此、其同义连用。 )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这种)(二)语气助词,主要表示反问 ,祈使,揣测,商量等四种 语气。 本用法相当重要,考 试时常用。(1)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岂“, 译为“
9、难道”、“怎么“ 。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难道。其如土石何: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 )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难道) (2)表祈使语气,译为“可”、 “还是”。 “一定”等。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表祈使,译为“千万” 、 “一定” 。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3)表揣测语气,译为“恐怕”、 “或许”、 “大概”、 “可能”。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齐国其庶几乎?(4)婉商语气,译为“
10、还是”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还是。有婉转商量的语气)(三)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 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然乎?其不然乎?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2)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其若是,孰能御之?(3) 表示假设关系的后一分句,相当于“那么”。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以、 因为,由于: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臣是以无请也。 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
11、有先生也。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卒以吾郡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不赂者以赂者丧。 以心中有足乐者。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相当于“而”,凡而之词与词,句子与句子之 间如并列,顺承,表目的等各种连接关系,大都可以用“以”。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表目的,译为”来”)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以:表目的,以便)(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5)属予作文以记之。 (6)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 。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表顺承关系,译为“就” )
12、(1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5)操悉浮以沿江。 (16)樊哙侧其盾以撞。 (17)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18)忽魂悸以魄动。 (19)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20)各各竦立以听。 (21)以致天下之士。 (22)然而隐忍以行。 (23)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4)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25)遂拔以击荆轲。 (26)遂自投汨罗以死。 (27)其责已也重以周。 (28)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把,拿,用。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以当南日,室始洞然。 娘以指叩门扉曰 具以情告。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何以为计?将以攻宋。 必以长安君为质,
13、兵乃出。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15)具告以事。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17)以我应他人。 (18)以虞待不虞者胜。 (19)国胡以相恤。 (20)将以衅钟。 (21)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以为,认为;可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认为、以为)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译为“可以” ,足以,即完全可以。 )、凭,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14、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注意,这里的“可以”是两个词,可,可以;以,凭)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攻则取。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按照,依照。策之不以其道。 今以实校之。 余船以次俱进。 何必更以多寡为差? 盖以律非故杀。 以次进。 则又 法从事。、根据。奚以知其然也?(以:根据。根据什么知道它能这样?) 贵以近知远。、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 日以尽矣。、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 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表时间)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方位) 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以:表范围)、在。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
15、城之限,至于泰安。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去以六月息者也。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作语助,起 调整音节作用。逆以煎我怀。、通假,“能”而征一国者。、通“已”,止。 无以,则王乎?、任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如果。以啮人,无御之者。 (以:如果) 以为、把当作或作为。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相传以为雁荡。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以为:把它设为。 ) 撰长书以为贽。 寡君之以为戮。、认为。以为且噬己为,甚恐。以为妙绝。人人自以为必死。臣窃以为其人勇士。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把制成。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16、。铸以为金人十二。而(一)连词(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 “然而 ”、“可是”、 “却”。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表转折,可是。也可译作“如” ,而今,即“如今” 。)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7)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而 :表转折关系,译为“却” 、 “但”)(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 “又”、 “和”或不译。侣鱼虾而友糜鹿。 (表并列,也可不译)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可看作连接两个动词之间的连
17、词,也可看作修饰关系,修饰怎么样地“歌” , ) 秦师轻而无礼。表示承递(顺承)关系,相当于 “就”、 “并且”或不译。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连接句子,可不译。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可不译。 )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连接两个动词,表承接关系,或不译。 )谁得而族灭也?(也可不译)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不译)(7)骊山北构而西折(连接两个动词,可译为“然后” )(8) 乃投水而死。 (表顺承关系,译为“就” )(9)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 谓语,相当于 “如果”、 “假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18、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连接因果关系的后一句。 )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或不 译。自其不变者而观之(也可不译)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也可不译)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缦立远视,而望幸焉(5)表因果关系,译为“因而”(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 词,相当于 “着”、 “地”等,或不译。呱呱而泣。 客喜而笑, 。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可理解为修饰关系,也可表示连接两个动词,可不译。 ) 朝而往,暮而归。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而飞,怒是飞的状态,故, “而”是修饰。 )(6)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二)代词。相当于“尔”,译成“你”、 “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某所,而母立于兹。(三)同“如”: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四)语气词,与其它词一起组 成固定结构表语气。而已罢了。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如是而已。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而后才,方才。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月而后成。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假诸人而后见也。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