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9、会计政策 2009.ppt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069732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4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会计政策 2009.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9、会计政策 2009.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9、会计政策 2009.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9、会计政策 2009.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9、会计政策 2009.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级财务会计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主讲人:唐国琼,,1998年6月25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一节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一、会计政策概述二、会计政策变更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四、会计政策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一、会计政策概述,(一)会计政策的定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二)会计政策的特征,1会计政策的选择性,是在允许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中所作出的选择。2会计政策的强制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2、属于行政法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3会计政策的层次性,会计政策包括不同层次,涉及到具体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的主要会计政策,1合并政策 2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3收入的确认 4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5发出存货的计量 6长期股权投的后续计量 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8借款费用的处理 9其他。,二、会计政策变更,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一) 会计政策变更及其前提条件,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

3、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法定变更)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自主变更),(二)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三)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1、以会计确认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 2、以计量基础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 3、以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所选择的,为取得与资产负债表项目有关的金额或数值(如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等)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不是会计政策,而是会计估计,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估计变更。,三

4、、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一)追溯调整法(二)未来适用法,(一)追溯调整法,1、定义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2、追溯调整法的运用步骤,第一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第二步,编制相关项目的调整分录; 第三步,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及其金额; 第四步,附注说明。,第一步 计算累积影响数,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以下两个金额之间的差额:在变更会计政策的当年,按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得出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变更会计政策当年年初现有

5、的留存收益金额。,累积影响数计算步骤,第一步,根据新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税前差异; 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第四步,确定前期中的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第五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例题1,甲公司205年、206年分别以4 500 000元和1 100 000元的价格从股票市场购入A、B两只以交易为目的的股票(假设不考虑购入股票发生的交易费用),市价一直高于购入成本。公司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购入股票进行计量。 公司从207年起对其以交易为目的购入的股票由成本与市价孰低改为公允价值计量,公司保存的会计资料比较齐备,可以通过会

6、计资料追溯计算。,例题1,假设所得税税率为33%,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公司发行股票份额为4 500万股。两种方法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如表23-1所示:,根据例题1资料,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1.计算改变交易性金融资产计量方法后的累积影响数,根据例题1资料,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甲公司207年12月31目的比较财务报表列报前期最早期初为206年1月1日。甲公司在205年年末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账面价值为5 100 000元,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的账面价值为4 500 000元,两者的所得税影响合计为198 000元,两者差异的税后净影响

7、额为402 000元,即为该公司2006年期初由成本与市价孰低改为公允价值的累积影响数。,根据例题1资料,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甲公司在206年年末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账面价值为6 400 000元,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的账面价值为5 600 000元,两者的所得税影响合计为264 000元,两者差异的税后净影响额为536 000元,其中,402 000元是调整206年累积影响数,134 000元是调整206年当期金额。,根据例题资料,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甲公司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206年年末B股票账面价值,其结果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少计了200 000元,所得税费用少计了66 000元,净利

8、润少计了134 000元。,所得税影响金额,1、要明确“所得税影响金额”是指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金额,而不是对应交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2、要明确并不是任何一项会计政策变更都会影响所得税费用。 (1)所得税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政策变更后形成永久性差异,对所得税费用无影响; (2)所得税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政策变更后形成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费用有影响。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第二步 编制调整分录 调整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在编制调整分录时“所得税前差异”则要根据不同政策变更确定用什么账户。 “所得税影响额”肯定记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账户,因为该项目的金额实质上就是暂

9、时 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额。 “累积影响数”则一定记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注意:政策变更不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根据例题1资料,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1)对205年有关事项的调整分录: 对205年有关事项的调整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00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2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98 000 调整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2 00015%)60 300 贷:盈余公积 60 300,根据例题1资料,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2)对206年有关事项的调整分录: 调整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10、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4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66 000 调整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4 00015%)20 100 贷:盈余公积 20 100,第三步 调整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调整变更当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根据编制的调整分录调整即可调整变更当年利润表各项目的上年数根据变更年度上一年的影响数调整调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有关项目的上年金额和本年金额,根据例题1资料,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甲公司在列报207年财务报表时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调整: 调增交易性金融资产年初余额800 000元; 调增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余额264 000元; 调增盈余公积年初

11、余额80 400元; 调增未分配利润年初余额455 600元。,资产负债表(局部) 07年的年初数(06年的年末数) 单位:万元,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 +80资产合计 +80,根据例题1资料,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甲公司在列报207年财务报表时 利润表项目的调整: 调增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年金额200 000元; 调增所得税费用上年金额66 000元; 调增净利润上年金额134 000元; 调增基本每股收益上年金额0.003元。,利润表(局部) 2006年(2007年的上年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000元 利润总额: +200000元 减:所得税 +66000元 本年净利润: +13

12、4000元 每股收益 +0.003元,转下页,根据例题1资料,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甲公司在列报207年财务报表时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的调整:调增会计政策变更项目中盈余公积上年金额60 300元,未分配利润上年金额341 700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上年金额402 000元。 调增会计政策变更项目中盈余公积本年金额20 100元,未分配利润本年金额113 900元,所有者权益合计本年金额134 000元。,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局部) 2006年(2007年的上年数)单位:万元,补充资料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 134 000 加: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折旧公允价值变

13、动损失 -200 000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 +66 000 其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无变化,第四步 附注说明,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会计政策变更有关的下列信息: 1、会计政策变更的性质、内容和原因。 2、当期和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调整金额。 3、无法进行追溯调整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的时点、具体应用情况。 在以后期间的财务报表中,不需要重复披露在以前期间的附注中已披露的前期差错更正的信息。,【例2】,长江公司系上市公司,该公司于2007年12月建造完工的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对外出租,至2009年 1月1日,该办公楼的原价为3 300万元,

14、已提折旧12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80万元。 2009年1月1日,长江公司决定采用公允价值对出租的办公楼进行后续计量。 该办公楼2009年 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2 800万元,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2009年 12月31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2 900万元。假定2009年1月1日前无法取得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要求:,(1)编制长江公司2009年1月1日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分录。 (2)将2009年 1月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调整数填入报表。 (3)编制2009年 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及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答案】,(1) 借

15、: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 800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20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180递延所得税资产 66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4贷:投资性房地产 3 300 借:盈余公积 13.4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4,(2)200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调整数,(3)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借:所得税 33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3,(二)未来适用法,1、定义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2、运用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无须重

16、编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三)会计政策变更方法的选择,会计政策变更根据情况,分别按照以下规定处理:(1)法定变更,分别以下情况处理:国家发布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则按照国家发布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进行处理。国家没有发布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2)自主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3)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当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不切实可行的判断,是指企业在采取所有合理的方法后,仍然不能获得采用某项规定所必需的相关信息,而导致

17、无法采用该项规定,则该项规定在此时是不切实可行的。 (1)应用追溯调整法或追溯重述法的累积影响数不能确定。 (2)应用追溯调整法或追溯重述法要求对管理层在该期当时的意图作出假定。 (3)应用追溯调整法或追溯重述法要求对有关金额进行重新估计,并且不可能将提供有关交易发生时存在状况的证据和该期间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信息这两类信息与其他信息客观地加以区分。,第二节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一、会计估计概述 二、会计估计变更 三、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未来适用法 四、会计估计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五、关于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一、会计估计概述,(一)会计估计的定义会计估计:是指

18、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特点: 1、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2、会计估计应当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 3、进行会计估计并不会削弱会计核算的可靠性。,(二)会计估计的内容,常见的需要进行估计的项目: 1.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2. 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折旧方法; 4. 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 5. 预计负债最佳估计数的确定; 6.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 7. 其他重要会计估计等。,二、会计估计变更,(一)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

19、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二)会计估计变更的前提条件企业可能由于以下原因而发生会计估计变更: 1、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2、取得了新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三、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例题,A公司于1994年1月1日起计提折旧的管理用设备一台,价值84,000元,估计使用年限为8年,净残值为4,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至1998年初,由于新技术的发展等原因

20、,需要对原估计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作出修正,修改后该设备的耐用年限为6年,净残值为2,000元。,A公司对上述估计变更的处理方式如下:,(1)不调整以前各期折旧,也不计算累积影响数;(2)变更日以后发生的经济业务改按新估计使用年限提取折旧;按原估计,每年折旧额为10,000元,已提折旧4年,共计40,000元,固定资产净值为44,000元,则第五年相关科目的期初余额如下表:固定资产 84,000减:累计折旧 40,000固定资产净值 44,000,A公司对上述估计变更的处理方式如下,改变估计使用年限后,1998年起, 每年计提的折旧费用为 =(44,0002,000)(64) = 21,000元

21、1998年不必对以前年度已提折旧进行调整,只需按重新预计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计算确定的年折旧费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 21,000贷:累计折旧 21,000,A公司对上述估计变更的处理方式如下,(3)附注说明本公司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始价值84,000元,原估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4,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由于新技术的发展,该设备已不能按原估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本公司于1998年初变更该设备的耐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以反映该设备的真实耐用年限和净残值。此估计变更影响本年度净利润减少数为7,370元(21,00010,000)67。,例题,甲公司1996年1

22、2月1日,新增管理用固定资产一项,原价10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0,预计使用年限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01年初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将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由10年改为8年;同时将折旧方法由采用直线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参考答案,判断为会计估计,采用未来适用法1997年2000年4年共计提折旧1000/104400(万元)2001年度开始各年计提的折旧额如下: 2001年折旧额(1000400)2/4300(万元) 2002年折旧额:(1000400300)2/4150(万元) 最后2年折旧额:(1000850)/275(万元),四、会计估计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

23、露与会计估计变更有关的下列信息: 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原因。 2、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和未来期间的影响数。 3、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披露这一事实和原因。,第三节 前期差错及其更正,一、前期差错概述 二、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三、前期差错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一、前期差错概述,(一)前期差错的定义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 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

24、资产盘盈等。,(二)前期差错的类型,1、计算以及账户分类错误 2、应用会计政策错误 3、对事实的疏忽或曲解,以及舞弊 4、期末未对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调整 5、漏记已完成的交易(固定资产盘盈) 6、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或不确认已实现的收入 7、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差错。,(三)前期差错的分类,重要前期差错,指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期差错。发现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前期差错。 非重要前期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期差错。 前期差错的重要性取决于在相关环境下对遗漏或错误表述的

25、规模和性质的判断。,非重要的前期差错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 企业不需要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影响损益的,应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项目。 不影响损益的,应调整本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二、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原则,二、重大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1、当期发现与以前期间相关的非重要差错 2、本期发现与以前期间相关的重要差错 3、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1、当期发现与非重要的前期差错,不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例2:2008年6月发现2007年度管理用固定资产一台少提折旧10000元。

26、发现时: 借:管理费用 10000 贷:累计折旧 10000,2、当期发现重要的前期差错,重要的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追溯重述法的会计处理与追溯调整法相同。,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企业应当在重要的前期差错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调整前期比较数据 。,2、当期发现重要的前期差错,(1)当期(报告年度日后事项期间)发现属于以前

27、期间(报告年度)的重要差错(2)当期(报告年度日后事项期间)发现属于以前期间(报告年度以前)的重要差错(3)当期(报表年度日后事项期间以后1231之前)发现属于以前期间(报告年度)的重要差错(4)当期(报表年度日后事项期间以后1231之前)发现属于以前期间(报告年度以前)的重要差错,(1)本期(报告年度日后事项期间)发现属于报告年度的重要差错,其实这已经是资产负债表的日后事项 凡是涉及报告年度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的,均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调整的会计报表有: 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期末数调整报告年度利润表本年数调整报告年度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前期差错更正”中本年数调整报告年度现金流

28、量表的附表本年数 调整发现当期资产负债表年初数(同上)调整发现年度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前期差错更正”中上年数,例题3,假定甲公司2008年2月10日发现2007年度管理用固定资产一台少提折旧100万元。甲公司计提10%的法定盈余公积,5%的任意盈余公积(假定未完成所得税的汇算清缴) 2008年2月如何处理?,应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1)甲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补提折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 贷:累计折旧 100 调整所得税:借:应交税金 33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3 结转余额: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7 调整盈余公积:借:盈余公积 671

29、5% 贷:利润分配未利润利润 6715%,(2)调整会计报表:,调整报告年度(2007年)资产负债表期末数 累计折旧 100 应交税金 33 盈余公积 6715% 未分配利润 6785% 调整报告年度(2007年)利润表本年数 管理费用 +100 利润总额 -100 所得税 -33 净利润 -67 调整报告年度(2007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本年数提取盈余公积 -6715%未分配利润 -6785% 调整报告年度(2007年)现金流量表附表的相关项目本年数 调整发现当期(2008年)资产负债表年初数(同上),(2)本期(报告年度日后事项期间)发现属于报告年度以前的重要差错,例题4:接例3假定甲公司

30、2008年2月10日发现2006年度管理用固定资产一台少提折旧100万元。甲公司计提10%的法定盈余公积,5%的任意盈余公积(假定2007年未完成所得税的汇算清缴,但2006年完成所得税的汇算清缴),甲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1)账务处理 (1)甲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补提折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 贷:累计折旧 100 结转余额: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 调整盈余公积:借:盈余公积 15 贷:利润分配未利润利润 15,甲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2)调整会计报表 调整报告年度(2007年)资产负债表年初数和期末数 调整报告年度利润表上

31、年数 调整报告年度(2007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上年数 调整发现当期(2008年)资产负债表年初数(同上),(3)本期(报表年度日后事项期间以后1231之前)发现属于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例题5:接例3假定甲公司2008年6月发现2007年度管理用固定资产一台少提折旧100万元。,(3)本期(报表年度日后事项期间以后1231之前)发现属于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甲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账务处理同例3。 (2)调整会计报表: 调整发现当期(2008年)资产负债表年初数 调整发现当期(2008年)利润表上年数 调整发现当期(2008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上年数和年初数,(4)本期(报表年度日后事

32、项期间以后1231之前)发现属于报告年度以前的重要差错,例题6:接例3假定甲公司2008年6月发现2006年度管理用固定资产一台少提折旧100万元。,(4)本期(报表年度日后事项期间以后1231之前)发现属于报告年度以前的重要差错,甲公司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如下: (1)账务处理同例4。 (2)调整会计报表 调整发现当期(2008年)资产负债表年初数(同例4) 发现当期利润表各项目不作调整 调整发现当期(2008年)所有者权益表上年数,总结:,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前期差错及以前年度的非重要前期差错,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进行处理。年度资

33、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以前年度的重要前期差错,应当调整以前年度的相关项目。,三、前期差错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一)前期差错的性质。 (二)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更正金额。 (三)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对前期差错开始进行更正的时点、具体更正情况。 在以后期间的财务报表中,不需要重复披露在以前期间的附注中已披露的前期差错更正的信息。,四、前期差错更正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一)应交所得税的调整 按税法规定执行。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调整 若调整事项涉及暂时性差异,则应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例题】,

34、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07年5月20日,甲公司发现在2006年12月31日计算A库存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时发生差错,该库存产品的成本为1 000万元,预计可变现净值应为700万元。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误将A库存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为900万元。,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66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6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4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34 借:盈余公积 13.4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4,【例题】,甲公司系国有独资公司,经

35、批准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对所得税一直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1)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对2008年以前的会计资料进行复核,发现以下问题:,甲公司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已于2007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未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决算及结转固定资产手续。 2007年6月30日,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2 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2 190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的专门借款在2007年7月至12月期间发生

36、的利息50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140万元。 该办公楼竣工决算的建造成本为2 0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以400万元的价格于2006年7月1日购入的一套计算机软件,在购入当日将其作为管理费用处理。按照甲公司的会计政策,该计算机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确认入账,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其他应收款”账户余额中的600万元未按期结转为费用,其中应确认为2007年销售费用的为400万元、应确认为2006年销售费用的为200万元。,误将2006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

37、入1 000万元,记入2007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误将2007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2 000万元,记入2008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2006年的毛利率为20%,2007年的毛利率为25%。 假定上述事项涉及损益的事项均可调整应交所得税。,(2)2008年7月1日,鉴于更为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B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B设备系2006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公司管理部门使用,入账价值为10 500万元;购入当时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 假定:(1)甲公司上述固定资产的折旧年

38、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均符合税法的规定。(2)上述差错均具有重要性。,要求: (1)对资料(1)中的差错进行更正处理。 (2)根据资料(2)中的会计变更,计算B设备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答案】,(1)对资料(1)中的差错进行更正处理。 结转固定资产并计提2007年下半年应计提折旧的调整 借:固定资产 2 000 贷:在建工程 2 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贷:累计折旧 5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90 贷:在建工程 190,无形资产差错的调整 2008年期初无形资产已摊销金额 =400/51.5=120(万元) 借:无形资产 4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0 借:以

39、前年度损益调整 120 贷:累计摊销 120 对销售费用差错的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0 贷:其他应收款 600,对其他业务核算差错的调整 借:其他业务收入 2 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 其他业务成本 1 500 对差错导致的利润分配影响的调整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2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9.8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 借:盈余公积 4.02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2,(2)根据资料(2)中的会计变更,计算B设备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2008年6月30日已计提折旧额=(10500-500)101.5=1500(万元) 2008年变更后计提折旧额=(10500-1500)(6-1.5)0.5=1000(万元) 2008年应计提折旧额=(10500-500)102+1000=1500(万元),表1 会计方法选择情况表,表2 信息披露要求情况表,本章结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