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挥精品课程示范作用提升教学质量林亚南 林鹭 杜妮 谭绍滨摘 要:本文介绍了厦门大学高等代数课程组发挥国家精品课程示范作用,建设课程网站, 组织福建省课程建设研讨,提升全省。高等代数” 课程质量的思路与实践。关键词:精品课程;高等代数;辐射;示范;网站;研讨会厦门大学“高等代数” 课程于2003年被评为福建省精品课程,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教学理念方面,坚持以人 为本的教学理念并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方面,不仅重视定理、概念的教学,更突出学科的思想和方法的教学;在教学方法方面,通过互动性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 探索性的专题讨论调动学生的主 动性,通 过总结性的专题报告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攻关性的 难题求解让学生享受理解和 应用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乐趣,在此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 团队方面, 坚持教学与科研互相 结合、互相促进,将培养青年教师放在突出位置。厦 门大学的代数学教学团队2007 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学团队,获得2009年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课程组各位成员 均分别获得过校级教学奖励。 课程负责人林亚南教授2004年获福建省首届高校教学名师奖, 2008年获第四届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谭绍滨教授获得 2008年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奖 。“高等代数”是大学数学各个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线性代数”是本科高校理、工、经、管类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
3、,是大 专院校“ 高等数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全国高校从事“高等代数”和“线性代数” 课程教学的年 轻教师居多,迫切需要得到优质教学指导,需要在交流中学习。特别是目前有相当部分高校是新增本科学校, 师资水平亟待提高。学生也盼望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厦门大学“高等代数” 课程组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立足于提高同 类课程的教学水平,精心建设课程网站,组织福建省全省范围的“高等代数 ”及“线性代数”课程系列研讨,实现了建设和辐射相结合,建 设与示范相促进, 为整体提高福建省 “高等代数”及“线性代数”课程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且 辐射到全国其他高校。一、建设特色网站,保证资源共享我们
4、精心建设福建省精品课程“高等代数”网站,网站内容丰富、全面。教学内容方面有全课程教案245页、全课程2/3的教学录像和全课程课件888页 ;课后训练方面有全部作业解答、近5年的课程所有试题及讲评、分 类的基础练习训练及解答。拓展知识方面有应用背景、相关的教学论文;数学实验方面有MATLAB 介绍和课程组编写MATLAB 的练习与解答。指 导考研方面有课程组编写的辅导书稿,全国 1987-2008年ABCD四类高等数学试卷中线性代数的全部考研题目,部分大学高等代数考研 题,厦 门大学2000年以来的高等代数考研 题。在师生交流方面开通BBS,已有1千多交流帖子。网站完全开放,可以自由下载,实现资
5、源的充分共享。以“高等代数,精品课程”为关键词在国内外知名搜索引擎,如谷歌,雅虎,有道,搜狗,搜搜,百度中进行搜索,厦门大学高等代数课程网站的搜索排位 结果均居第一。据“网站访问自动统计系统”显示,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访问量为837430次,平均月访问量近4 500次,平均日访问量近1500次。从2005 年5月到2009年7月网站被点 击超过110万次,下 载674043次,查看432772次,观看教学录像60022 次。网站 还设立了“难题解答 ”栏目,由 课程组解答国内外读者提出的各类问题。针对一门课程的网站,每天点 击平均超过一千人次的实属少 见,表明网站被全国同行和学生所关
6、注,辐射面受益面广。“电子课件”、 “课程教案”、“ 课程试卷”、 “高代方法选讲”、 “考研题选”、“应用与实验”、“作业答案”已分别被查看和下载337759次、l6781次、 129144次、42516次、73 896次、100 851次和67 873次。课程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师生交流”、。难题解答”、网易及 QQ专用电子 邮箱等形式解答各地提交的数百个高代问题,对于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几十个难题,课程组给 出了多种解答。网站成 为学生的学 习超市,教师的教学指导库。 课程网站统计数据显示,福建省外的35个省市自治区及国外 20个国家的访问量占本课程网站总访问量的92.9,信息共享使
7、国内外同行及学生受益。来自复旦大学一名大二学生发帖子说:“我关注 贵网站,拜读电 子教案, 边阅读边写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收获很大。我觉得贵网站给学生助以一臂之力。 论坛的管理员老师非常负责 ,我曾 经在这里提交过一些问题,都及时得到满意的答复,其敬 业精神实在令人佩服。 贵校的高等代数 获得精品课程的称号当之无愧!”二、组织全省研讨,整体示范辐射课程组倡议并组织了福建省“高等代数”及“ 线性代数”课程建设研讨会。从2003年开始,每学期选择一个周末,每次开会 l天,集中研讨课程的一个章节。系列会议已召开11次。前8次已完成高等代数课程全部一轮的“集体备课”。新一轮的研讨增加了听课、评课活动,
8、并邀 请全国名师专家指导。共有福建省内 31所高校近720人次参加会 议,有 78人次在会上交流。所有报告都有电子课件,并上传到 课程网站,可以自由下 载。我们在每次研讨会上做主题发言,如 “线性变换章节的内容及教学方法”;“矩阵章节的备课体会”;“多项式章节教学中要突出的两个思路” ;“线性空 间章节的理论主线和教学思路” ;“矩阵和Jordan标准型”;“ 正交矩 阵的标准型及其应用” ;“线性变换的若当标准形的代数方法与几何方法”;“关于二次型的若干问题” ;“从矩阵的相抵谈 起” :“线性变换的Jordan-Chevalley分解”;从欧氏空 间到根系” ;“从线性方程组谈起”。此外,
9、 还 有“数学课件的制作和使用”;“高等代数精品课程网站开发情况介绍”;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及 应用背景、 难题征答、网站快讯、教学研讨 等栏目开辟与效果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汇报 ”等。务实解决问题,切实培养年轻 教师,效果突出。与会学校多,参与人数多,甚至吸引了外省院校教师专程与会。会议专 心致志交流备课体会, 传授讲课经验 ,探讨课程教学方法,挖掘课程教学内涵。每次讨论一个章 节, 实实在在交流。参加会议有收获,举办会议没负担。福建省内有数学专业的16个本科高校数学院系一致认为,“厦门大学的高等代数精品课程是我省同类课程的领头雁”, “对福建省所有高等学校的 高等代数 的课程教学与
10、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辐射全省,受益全省 ”。在厦门大学高等代数课程组的示范和带动下,福建省各个高校的“高等代数”和“线性代数”教学团队出 现了热爱教学、研究教学、你追我赶、共同提高的喜人局面。在 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过程中,全省有10 所学校的“ 高等代数 ,课程被评为省级或校级精品课程:其中有9所学校建设了“ 高等代数”课程网站。有8位教师获得省级和校级“教学名师”、“教学优秀中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全省共发表了30多篇关于“高等代数”的教学论文;有至少20人次的青年教师在各自高校的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指导了100多位本科生在“高等代数”的相关问题上做小研究,撰写毕业论文;全省本科学
11、生参加考研的 “高等代数”科目成绩明显突出。系列研讨会以自愿申报的形式已经在全省11所高校召开,有 78人次在系列研讨会上交流;另有5所学校申请办会,促进了相关高校 对于数学基础课程的重 视和成果展示。众多的大 专院校青年教师与会交流,有力地促进 了福建省大专院校的数学类 基础课程建设。所有 这些,都从代数课程的角度,有力、有效地推 动了全省高校“ 本科教学质 量工程”的实施。课程组成员除了应邀在福建省数学会年会和福建省内11所大学作报告,还应邀在四川、贵州、陕西、青海、辽宁、吉林、黑龙江等高校交流经验,或上示范课指导青年教师。课程组成员两次应邀担任教育部和国家基金委在四川大学举办的“西部高校教师培训班”的主讲教师。另外,课程组撰写的建设 “高等代数”精品课程的思路与 实践、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建设共享课程资源提高“高等代数”教学质量的实践与体会和突出数学思想观点下的教学方法以线性空间的同构为例分别收录到2008年中国大学教学杂志及2007年、2008年“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 论文集。教学质量重在课程,教学水平重在 师资,精品 课程重在辐射。从这样的意义来说,课程组的示范作用以及所取得的成效。符合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精神, 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选自: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