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草药治疗育成蛋鸡组织滴虫病鸡的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滴虫引起雏鸡和火鸡的一种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的原虫病,本病又称为“黑头病”或“盲肠肝炎”,也是夏季常见的疾病。主要症状有:病鸡出现下痢,排淡黄色或深绿色粪便,严重时粪中带血。由于盲肠细胞遭到破坏,影响鸡的消化吸收,导致鸡只消瘦,羽毛粗乱,翅膀下垂,身体蜷缩,背躬起,不愿走动、离群呆立或伏地昏睡、不食等。该病病程短、死亡快,一般发病后 23 天内死亡。蛋鸡感染后主要症状为下痢,产蛋量下降;有的鸡冠发黑。一般在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是用甲硝唑,或服药片,或拌入饲料。今天教大家一招,如何用中草药治疗育成蛋鸡组织滴虫病。具体方法如下:青蒿、苦参、常
2、山各 500 克,柴胡 75 克,何首乌 80 克,白术、茯神各 600 克,加水 5公斤煎汁,可供 1000 只 50 日龄左右的病鸡饮用,或者供给 1500 只 720 日龄的病鸡饮用。集中饮水,每天 23 次,直到康复为止。另外,建议大家在治疗同时,给病鸡补充维生素,并在饮水中适量加入糖和盐,以促进恢复。鸡球虫病的正确用药方法举例说明:某养殖户养 3000 只鸡,每天吃料 6 包,每包 40kg,他的鸡发生球虫病,买了一种药“球清”,说明是每瓶对水 100kg。据此,养殖户用药方法是:每天用 1 瓶药,加倍对水 500kg,接连吃了几天的药也没有见效果,鸡死亡数量有增无减,就开始埋怨或者
3、换药。很显然,是用药量不够。正确的用药方法应是:每天用药总量=每天吃料包数每包重量2药品说明对水量药品对水量= 每天饮水总量3据此:该养殖户每天用药总量=6402100=4.8(瓶)药药品对水量=64023=160(kg)该养殖户按此方法用药后,病鸡死亡明显减少。由此可见,正确的用药方法非常重要。夏季鸡前殖吸虫病的特点和诊治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属的多种吸虫寄生于鸡的输卵管和法氏囊中而引起的,虫体也可在直肠和泄殖腔中寄生,偶见于蛋内。常引起输卵管发炎,使卵的形成和产卵功能发生紊乱,患鸡产无壳蛋和软壳蛋,有时继发腹膜炎而死亡。除鸡外,火鸡、鸭、鹅等也可感染,常呈地方性流行,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各种年龄
4、的鸡均可感染,多发生于春、夏两季。临床症状: 鸡病初食欲减退,产蛋仍正常,但蛋壳软而薄易破,继而产蛋量下降,逐渐产出畸形蛋,有时仅排出卵黄或少量蛋白。随着病程发展,患鸡进行性消瘦,食欲降低,羽毛粗乱、脱落,产蛋停止,少活动,常停留在鸡窝内。有时从泄殖腔排出卵壳碎片或流出类似石灰水样的液体。有些患鸡腹部膨大,泄殖腔突出,肛门边缘潮红,重症鸡可发生死亡。发生腹膜炎时,体温升高。病理变化: 主要病理变化是输卵管炎,输卵管粘膜充血、肥厚,粘液增多,在管壁上可找到虫体。发生腹膜炎时,在腹腔内有大量黄色混浊的渗出液,有时出现干性腹膜炎。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粪便检查有无虫卵进行综合判断。治疗:
5、选用下列药物进行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四氯化碳 23 毫升/只,用细胶管插入食道灌服,或作嗉囊注射,投药后 1820小时,可见虫体排出,并可持续 35 天,但对重症鸡疗效不大。六氯乙烷 0.20.5 克/ 只,混入饲料中喂给,每天一次,连用 3 天。丙硫苯咪唑 100 毫克 /千克饲料,混入饲料中一次口服。吡喹酮 60 毫克/千克饲料,混入饲料中一次口服。预防: 可在 57 月份进行本病的普查,及时隔离和治疗病鸡,平时对粪便进行无害处理,防止鸡啄食蜻蜓或蜻蜓幼虫。产蛋鸡绦虫病的诊治1 发病情况某蛋鸡场养产蛋约 4 个月的新罗曼蛋鸡 860 只,6 月 11 日开始出现瘫痪鸡,起初自认为是料中营养
6、缺乏,便在料中加浓缩鱼肝油 AD3 和乳酸钙,但半月过后还出现瘫痪鸡,产蛋量下降 7%。7 月 3 日前来就诊,解剖病鸡肠道内有绦虫孕卵节片和成虫,因此诊断为绦虫病。投药后症状很快得到控制。2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委顿,羽毛蓬乱,鸡冠苍白,消瘦,下痢,有时拉血便。严重者食欲不振,两腿瘫痪不能站立,最后衰竭而死。采集病鸡笼下新鲜粪便,可见多少不等的、白色、小米粒大、长方形的绦虫节片。3 剖检变化肠黏膜出血,肠腔内有多量恶臭黏液,有时还可见肠黏膜上有中央凹陷的小结节,肠内容物中可见到绦虫节片及左右对称的带状绦虫虫体。4 治疗用阿苯达唑,按每千克体重 20mg 的剂量拌入饲料中一次性内服,同时用 0.0
7、2%硫酸丁胺卡那霉素饮水 3 天,以控制肠道炎症,防止继发感染。5 预防措施及时清粪并作堆沤等无害化处理;搞好鸡舍内外环境卫生,及时扑杀苍蝇、蚂蚁、金龟子等中间宿主;饲喂优质全价饲料,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 有计划地定期进行粪检,一旦发现绦虫节片及时驱虫。治疗鸡球虫病的中药饮水法鸡球虫病 (Coccidiosis in Chicken)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1030 日龄的雏鸡或 35 60 日龄的青年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 80%。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
8、,是传播球虫病的重要病源。该病容易产生耐受,同时不容易根治,易反复发作。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中药治疗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黄芩 30g,黄连 20g,大黄 50g,芒硝 20g,黄柏 30g,延胡索 20g,龙胆草 30g,白头翁 20g,常山 15g,柴胡 20g,穿心莲 20g,煎水过滤后, 每只鸡约 510ml,自由饮用,连用两天即可。临床治愈率 94.6%。体外寄生虫- 螨的治疗鸡刺皮螨:寄生于鸡、火鸡鸽、金丝雀和野鸟,又名红螨或鸡螨。虫椭圆形,后部略宽,有对 4 足加减法长,有吸盘,头部有螫肢一对,呈长鞘样针锥状。视吸血多少呈棕灰色至深红色。雄虫长 0.6 毫米,宽 0.32 毫米
9、;睃虫长 0.70.75 毫米,宽 0.4 毫米。雌虫第一次吸饱血后,回到周围环境中(尘埃、碎屑或缝隙)产卵,每次约 10 多个,在 20左右较温暖时,卵经 23 天孵化成幼虫,经几次脱皮,由稚虫变为成虫。全部发育约 7 天。该螨虫在无食时可生活 3 周。鸽螨常寄生于体表或表皮内。该类螨夜间侵袭吸血,天危隐藏在粪块下、条板下、柱子等缝隙里,外观似红色或灰黑色小圆点,丰群聚集,到夜里成群结队爬向鸡体,使鸡烦躁不安,贫血,生长受阻,产卵减少。且可传播 s 霍乱、螺旋体病和原虫等。收集羽毛或组织样本,用低倍镜检虫。预防要保持禽舍清洁、干燥,地面撒上布石灰消毒。可将产蛋箱、栖架等搬出,放在阳光下暴晒或
10、用沸水烫。用 0.5%敌百虫水,或 0.3%杀灭菊酯等喷洒或涂刷产蛋箱、栖架、褥草、墙壁等。如污染的褥草可烧掉。治疗可用 0.20.3%敌百虫液、20%杀灭菊酯乳油剂配成 0.050.1%浓度溶液、0.2%倍硫磷液、硫磺水(硫磺 62 克、肥皂 31 克加温水 2.5 千克混匀)对禽进行水浴。用双苯氧苄菊酯 0.1250.5% 的含量拌料撒布或喷洒禽体、栖架、墙壁等处。鸡突变膝螨(鳞脚膝螨或鳞脚病):寄生于鸡、鸽等趾部、胫部、冠或髯上。虫形体小,雄虫长 0.2 毫米,呈卵圆形,足较长,圆锥形;雌虫 0.4 毫米,近圆形,极短。此螨生活史全在皮肤下造坑道产卵,幼虫经脱化发育为成虫。虫钻入皮下,引
11、起炎症,使腿上鳞片的结构变疏松和隆起。接着皮肤增生。粗糙,发生裂缝,渗出干燥形成灰白色痂皮,外观禽脚极度肿大,好像涂了一层厚的石灰,故又称“石灰脚病”。患肢奇痒,因搔痒而致创伤;禽脚变形,行走困难,影响采食、生长和产蛋。从病灶部用蘸油的小刀刮取皮屑,用显微镜查虫可诊断。预防在于注重清洁卫生,发现病禽要隔离治疗或淘汰,场地和禽舍要喷药杀虫(参见鸡刺皮螨)。治疗将病禽脚浸泡于 0.1%敌百虫温水中,洗刷 45 分钟,除去痂皮,使药液浸入皮肤下杀虫;或用温肥皂水浸泡洗刷,除去痂皮,再涂上 20%硫磺软膏或 2%石炭酸软膏。以上治疗要进行 23 次可愈。同时禽舍应喷雾杀螨剂。鸡奇棒恙螨(新勋恙螨):寄
12、生于鸡、鹅、鸭、火鸡、野禽。成虫乳白色,体长 1 毫米,幼虫很小,长约 0.4 毫米,肉眼难见到,饱食后呈橘黄色,分头、胸中和腹部,有 3 对足,背板上有 5 根刚毛。成虫生活在潮湿的杂草丛生处,吸食植物汁液土壤中有机物为生,不侵扰禽体,只有幼虫寄生于禽体皮肤上。雌虫受精产卵于泥土上,约经 2 周孵出幼虫。幼虫遇成禽便爬到腿腹面和股皱襞的内侧,遇幼禽则寄生于腿腹侧、胸侧、翅内侧、头、颈、背和股皱襞内侧等处刺吸体液和血液,禽体上寄生约 5 周。幼虫饱食后落地,数日发育,经稚虫变成虫。幼虫用口器刺禽皮肤,引起损伤,形成脓肿,变成结节状溃疡,如同鸡痘的痘痂病灶,称为“禽螨痘”,疡面形成黑结结痂而脱落
13、;有的痘疹病灶,周围隆起,中央凹陷呈痘脐形,中央可见小红点,即恙虫幼虫,禽腹部和翼下布满此种痘疹 s 病灶。病禽不断受到刺激,引起疼痛、奇痒和不安,羽毛脱落。病禽贫血,垂头,不食,生长停滞,逐渐消瘦,以至死亡。诊断用小镊子取出病灶中央的小红点,在显微镜下查幼虫。预防在于减少感染机会,做好环境卫生,保持干净和干燥,禽舍用具和场所要清洗和消毒。发现病禽及时治疗。用 0.005%溴氰菊酯喷洒禽体或进行砂浴;用 0.1%乐杀螨液、70%的酒精、25%碘酊或 5%硫磺软膏涂擦患部,1 周后重复 1 次;10%克疗林液药浴;用 0.25%敌敌畏乳剂、 0.5%敌百虫液、0.03% 蝇毒磷水乳剂或 0.3%
14、杀灭菊酯等喷洒或涂刷栖架、墙壁等处;用依佛菌素按 0.2%毫克/千克体重,1 次皮下注射;皮肤伤口用20%硫磺软膏涂敷;有脓肿用 5%石炭酸液涂擦,再用碘酊涂抹。污染的垫草可烧毁,用具用沸水烫,再阳光下暴晒,以杀灭虫体。羽管螨:寄生于鸡、鸽等的羽管中(翼羽、尾羽)。虫长形,体上有刚毛。稚虫长 0.9 毫米。宽 0.15 毫米。从卵发育至成虫需 3841 天。侵害换羽时的新生羽芽,影响羽毛生长;还引起羽毛部分或全部损毁,剩下管残干含粉末状物质,镜检时可见羽管螨。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发现患禽即淘汰,对禽巢进行清扫和灭虫。我国南方地区常有报道。早春养鸡预防球虫病的措施1、加强鸡场的管理,定期对鸡场进行
15、消毒,勿将病原引入。2、及时治疗病禽,并注意加强粪便管理,及时清理打扫,进行生物发酵。平时要保持鸡场清洁干燥,定期清除粪便更换垫料。3、防止饲料、饮水、用具等被鸡粪污染,环境、用具要经常消毒,用开水烫、热碱水洗等。4、加强鸡舍和运动场的清洁卫生,消灭蚊蝇、鼠类等传播者。5、饲养人员要注意保持饲养场所固定,勿与其他鸡只接触以免将病原引入。6、加强饲料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给予富含维生素的全价饲料。若发生球虫病时,日粮中要限制麸皮和碳酸钙的含量,因其有促进球虫发育的物质。7、药物预防。在发病季节,对污染严重的鸡舍可对雏鸡进行药物预防,应从 1 日龄开始预防。鸡毛细线虫病的治疗措施毛细线虫病是由毛首
16、科,毛细线虫属的多种线虫寄生于鸡的消化道引起的。有轮毛细线虫,寄生于鸡的嗉囊和食道;封闭毛细线虫,寄生于鸡,鸽及雉的小肠;膨尾毛细线虫,寄生于鸡、鸭的小肠;领绳状线虫,寄生于鸡的肠道;鸡绳状线虫等。这些毛细线虫形态相似,大小在 78 毫米到 2025 毫米左右,最大的可达到 60 毫米,雄虫略小子雌虫;虫卵小于蛔虫卵,在 5025 微米左右。壳厚,微棕色腰鼓状,两端有卵盖。在这些毛细线虫的生活史中,封闭毛细线虫是直接的,既卵排出体外,在卵壳内发育为第一期幼虫,然后被鸡吃进,进入十二指肠粘膜内,发育为成虫再进入肠腔。而有轮毛细线虫,膨尾毛细线虫需要一个中间宿主蚯蚓。虫卵排出体外发育为含幼虫的卵后
17、,被蚯蚓吞食,发育为第二期幼虫,鸡吞食了这种蚯蚓而感染,二期幼虫钻入鸡小肠粘膜中发育为成虫,然后返回消化道。 鸡感染后可造成寄生部位嗉囊、食道和小肠的炎症,出血,甚至坏死。病鸡表现食欲不振,萎靡,消瘦,肠炎症状或常作吞咽动作,严重时,雏鸡成鸡均可死亡。由于本病的虫卵特征性不强,诊断时需将临床症状,剖检发现虫体及相应部位的病变以及粪检虫卵结合,作综合判断。本病的防治也是加强卫生管理与药物防治。常用药物为:左旋咪唑,按 25 毫克/千克体重,混合饲喂。噻嘧啶:按 60 毫克/千克体重口服。硫化二苯胺(酚塞嗪):按小鸡 0.30.5 克/千克体重,成鸡 0.51 克/千克体重混料饲喂,连喂 2 天。
18、鸡比翼线虫病的治疗措施本病是比翼科比翼属的比翼线虫寄生于鸡的气管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病鸡有开口呼吸的症状,又称开口虫病。本病主要侵害雏鸡,成鸡很少发病和死亡。本病的病原体有气管比翼线虫和斯克里亚宾比翼线虫,但外形和大小相近,虫体均呈红色,头端大,呈半球形,口囊宽阔呈杯状,雌虫远大于雄虫,雄虫以交合伞附着于雌虫位于体前部的阴门处,永成交配状态,形状上成丫字形。雄虫长 24 毫米左右,雌虫长 726 毫米之间。卵两端有盖。比翼线虫的发育不需中间宿主,虫卵随气管粘液到口腔,或者咳出,或者咽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通过三条途径感染鸡,一是感染性虫卵直接被鸡吞食;二是卵孵出幼虫被鸡吞食;三是感染性虫卵被贮藏
19、宿主吞食(在其体内不发育),包括蚯蚓、蛞蝓等。鸡吞食了这些感染了的贮藏宿主而感染,幼虫钻入肠壁,随血流移行至心脏,肺,最后在气管发育为成虫。虫卵在蚯蚓体内可存活 4 年多,在蛞蝓和蜗牛体内可活 1 年以上,而野鸟则是隐性感染的带虫者。成虫寄生于气管引起气管炎症;幼虫在肺移行时,可引起肺炎、肺溢血,严重的可造成大叶性肺炎而使鸡死亡。病鸡表现张口呼吸,甩头,有时甩出的分泌物内可带有虫体。食欲减退而至废绝,精神萎靡,消瘦,最后呼吸困难,窒息而死。幼鸡感染死亡率几乎达100。根据临床特异性症状,结合粪检可以作出诊断。也可剖检死鸡气管,或打开病鸡口腔,在强光下观察喉部有无虫体,或用小棉拭子插入气管,看能
20、否裹带出虫体。虫卵检查需与毛细线虫卵区分。由于本病危害严重,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1、搞好环境卫生,粪便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鸡舍应保持干燥。2、污染的土壤可用硫酸亚铁,硫酸铜和五氯酚钠处理,以杀灭蛞蝓等贮藏宿主。3、流行地区定期进行药物驱虫。治疗药物有:碘溶液:碘片 1.0 克,碘化钾 1.5 克,蒸馏水 1500 毫克,配溶液,雏鸡 11.5毫升,气管注射或细胶管灌服。噻苯唑:按 0.050.1 的比例拌料喂服,对幼虫成虫均有效。鸡华首线虫病的治疗方法本病是由华首属和四棱属的线虫寄生于鸡的食道,腺胃,肌胃及小肠引起的。病原有斧钩华首线虫,旋形华首线虫和美洲四棱线虫。其中斧钩华首线虫寄生于鸡
21、和火鸡的肌胃角质层下方,旋形华首线虫寄生于鸡、火鸡、鸽子的食道、腺胃、偶见于小肠;美洲华斧线虫寄生于鸡和火鸡的腺胃内。前两种虫体形态为线形。斧钩华首线虫雄虫长 1014 毫米,雌虫长 1629 毫米;旋形华首线虫雄虫长 78.3 毫米,雌虫长 910.2 毫米;二者虫卵大小均在 3040 微米左右。美洲四棱线虫呈雌雄异形,雄虫纤细线状长 55.5 毫米;雌虫长 3.54.5 毫米,宽 3 毫米,呈亚球状。这几中线虫的发育均需要中间宿主参加。斧钩华首线虫的中间宿主是蚱蜢,甲虫,象鼻虫;旋形华道线虫的中间宿主为虾类等足纲节肢动物;美洲四棱线虫的中间宿主为直翅类昆虫。随粪排出体外的虫卵,被中间宿主吞
22、食,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性幼虫,鸡等终末宿主吞食了含有感染性幼虫的中间宿主而感染。然后不同种幼虫分别到各自寄生部位发育为成虫。该病的主要致病作用是在寄生部位造成损伤和炎症,化脓等,从而影响该部位的功能,严重的造成肌胃破裂等重大损害。病鸡表现消瘦,贫血、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消失,羽毛松乱,下痢。1 月龄内鸡感染死亡率高。对本病的诊断只有进行尸体剖检才能确诊。防治措施上首先要消灭中间宿主,防止昆虫进入鸡舍。第二是药物性防治,所用药物为:丙硫苯咪唑 510 毫克/千克,拌料连喂 23 天。噻苯咪唑:按 100 毫克/千克体重一次混饲。疥癣虫引起的鸡膝螨病的防治1 疾病病原与症状 鸡脱羽痒症的病原为鸡膝
23、螨,呈圆形或卵圆形,长约 0.3 mm,这种虫体多沿羽毛侵入皮肤,寄生在羽毛根部,引起发炎。病变多见于鸡的背部、翅部、臀部、股部等部位,局部剧痒,脱羽,故称脱羽痒症。病鸡啄拨羽毛,致使羽毛脱落,皮肤发红,在皮肤上形成赤裸裸的斑点,触摸时有脓疱感觉。鸡石灰腿症的病原为突变膝螨,螨体长约 0.5 毫米,寄生于鸡腿部下方无羽毛的磷片内层,引起皮肤发炎。病鸡表现有剧痒之感,蹭伤患部时,易出血或 有渗出物,干涸后会形成一层白色痂皮,象涂上了一 层石灰,故称石灰腿症。患病鸡行走困难,有时出现 走飞交替现象。严重时影响采食和生长发育。 2 治疗 这两种病症都是通过接触传染,多在平养密集条件上发生。鸡群一旦感
24、染此病,便会很快蔓延全 群。因此,如果发现病鸡应立即隔离治疗,对新购入的鸡要严格检查。鸡膝螨病的治疗方法如下。 鸡脱羽痒症:取松焦油 1 份,硫磺 1 份,软肥皂 2 份,0.5 %酒精 2 份,混合调匀涂擦患部。也可用 10%硫磺软膏涂擦治疗。鸡石灰腿症:将患部浸入温水或肥皂水中,使痂 皮软化,然后刷去痂皮,待干后涂上一层煤油,1 天 1 次,7 天为 1 个疗程。或清除痂皮后涂擦 10%硫磺软膏。鸡黑头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 1520 天。病火鸡精神萎顿,食欲不振,缩头,羽毛松乱。头皮常呈紫兰色或黑色,所以叫黑头病。病情发展下去,患病火鸡精神沉郁,单个呆立在角落处,站立时双翼
25、下垂,眼闭,头缩进躯体卷入翅膀下,行走如踩高跷步态。病程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最急性病例,常见粪便带血或完全血便。另一种是慢性病例,患病火鸡排硫磺色粪便,这种情况鸡很少见,但曾见到带血的盲肠排泄物。较大的火鸡慢性病例一般表现消瘦,大约感染后第十二天,火鸡体重开始减轻,鸡很少呈现临床症状。 病以肝的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也称传染性肝炎或黑头病。组织滴虫病是鸡和火鸡的一种原虫病,也发生于野雉、孔雀和鹌鹑等鸟类。 (一) 病原 组织滴虫病的病原是组织滴虫,它是一种很小的原虫。该原虫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组织型原虫,寄生在细胞里,虫体呈圆形或卵圆形,没有鞭毛,大小约为 620 微米;另一种是肠腔型原虫,寄生在
26、盲肠腔的内容物中,虫体呈阿米巴状,直径为 530 微米,具有一根鞭毛,在显微镜下可以见到鞭毛的运动。 随病鸡粪排出的虫体,在外界环境中能生存很久,鸡食入这些虫体便可感染。但主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寄生在盲肠内的异刺线虫的卵而传播的。当异刺线虫在病鸡体内寄生时,其虫卵内可带上组织滴虫。异刺线虫卵中约有 0.5带有这种组织滴虫。这些虫在线虫卵壳的保护下,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环境中能生存 23 年。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则发育为感染性虫卵。鸡吞食了这样的虫卵后,卵壳被消化,线虫的幼虫和组织滴虫一起被施放出来,共同移行至盲肠部位繁殖,进入血液。线虫幼虫对盲肠粘膜的机械性刺激,促进盲肠肝炎的发生。组织滴
27、虫钻入肠壁繁殖进入血液,寄生于肝脏。 (二)流行特点 组织滴虫病最易发生于两周至三、四个月龄以内的雏鸡和育成鸡,特别是雏火鸡易感性最强,病情严重,死亡率最高。本病也见于肉用仔鸡和许多被捕获的野鸟。成年火鸡也可感染,但呈隐性感染,成为带虫者,有的慢性散发,对同场饲养的火鸡危害很大。 (三)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 1520 天。病火鸡精神萎顿,食欲不振,缩头,羽毛松乱。头皮常呈紫兰色或黑色,所以叫黑头病。病情发展下去,患病火鸡精神沉郁,单个呆立在角落处,站立时双翼下垂,眼闭,头缩进躯体卷入翅膀下,行走如踩高跷步态。病程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最急性病例,常见粪便带血或完全血便。另一种是慢性病例,患
28、病火鸡排硫磺色粪便,这种情况鸡很少见,但曾见到带血的盲肠排泄物。较大的火鸡慢性病例一般表现消瘦,大约感染后第十二天,火鸡体重开始减轻,鸡很少呈现临床症状。 感染组织滴虫后,第一天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加,第十天达高峰,每立方毫米 7 万个。主要是异嗜细胞增多,但在恢复期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显著增加。淋巴细胞、嗜碱性白细胞和红细胞总数不变,感染后 21 天血细胞计数恢复到正常值。 (四)病理变化 组织滴虫病的损害常限于盲肠和肝脏。盲肠的一侧或两侧发炎、坏死,肠壁增厚或形成溃疡,有时盲肠穿孔引起全身性腹膜炎。盲肠表面覆盖有黄色或黄灰绿色渗出物,并有特殊恶臭。有时这种黄灰绿色干硬的干酪样物充塞盲肠腔,呈
29、多层的拴子样。外观呈明显的肿胀和混杂有红灰黄等颜色。有的慢性病例,这些盲肠拴子可能已被排出体外。肝出现颜色各异,不整圆形稍有凹陷的溃疡病灶。通常呈黄灰色,或是淡绿色。溃疡灶的大小不等,但一般为 12 厘米的环形病灶,也可能相互融合成大片的溃疡区。 经过治疗或发病早期的雏火鸡,可能不表现典型病理变化。大多数感染群通常只有剖检足够数量的病死禽只,才能发现典型病理变化。 (五)诊断 本病根据以下特征诊断:一是病鸡常排硫磺色的粪便。取病鸡粪便作显微镜检查,在粪便中发现虫体。二是通过几只重病鸡的剖检,发现有典型病理变化。为了更准确一些,可剖检部分死鸡,发现典型病理变化,则可确诊。三是从剖检的禽只取病理变
30、化边缘刮落物作涂片,往往能够检出其中的病原体。在染色处理较好的肝病理变化组织切片中,通常可以发现组织滴虫。 (六)防治 (1)治疗常用以下几种药物进行治疗: 卡巴砷:预防剂量是 150200 毫克/ 千克饲料;治疗浓度为 400800 毫克/ 千克饲料。7 天一个疗程。 4-硝基苯砷酸:预防浓度含量为 187.5 毫克/千克饲料。治疗浓度为 400800 毫克/千克。 1,2-二甲基-5- 硝基咪唑预防时饲料中含量 150200 毫克/ 千克饲料;治疗浓度为400800 毫克/千克饲料。5 7 天为一个疗程。 氯苯砷:氯苯砷剂量为每千克体重 11.5 毫克,用灭菌蒸溜水配成 1的溶液静脉注射。
31、必要时 3 日重复注射一次。 呋喃唑酮:饲料中含量为 400 毫克/ 千克饲料,连喂 7 天为一疗程。 (2)预防 由于组织滴虫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盲肠体内的异刺线虫虫卵为媒介,所以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排除蠕虫卵或减少虫卵的数量,以降低这种疾病的传播感染。因此在进鸡前,必须清除禽舍杂物并用水冲洗干净,严格消毒。严格做好禽群的卫生管理,饲养用具不得乱用,饲养人员不能串舍,免得互相传播疾病。及时检修供水器,定期移动饲料槽和饮水器的位置,以减少这些地区湿度过高和粪便堆积。用驱虫净定期驱除异刺线虫,每千克体重用药4050 毫克。 秋冬季消灭鸡虱子的 12 种方法雏鸡长虱会影响生长发育;母鸡长虱则产蛋率急剧
32、下降。秋冬季节,鸡容易长虱。鸡虱是寄生在家禽体表的一种昆虫,也是家禽的一种最普通的外寄生虫。其症状是:奇痒难忍,会蹦跳飞跃,羽毛脱落。皮肤损伤,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逐渐消瘦和贫血。除治鸡虱的办法有以下十二种: 1、樟脑丸治虱先把樟脑丸轧碎研成粉末,于夜晚鸡上窝时均匀地撒在鸡舍内,隔 4天后检查鸡体,若发现仍有活虱存在,可用同样方法加大些用量,便可全部消灭鸡舍和鸡身上的虱子。如果鸡身上的虱子较多,也可将樟脑粉少许撒入鸡的羽毛之中,效果更佳。 2、砂浴除虱在鸡舍附近设砂地,内放 0.05%蝇毒磷,5%硫磺粉或 3%除虫菊粉供鸡自由砂浴。 3、药液喷雾用精制敌百虫片研细后同灭毒威均匀混水喷雾,效
33、果非常好。具体用法是:每 1000 只成年蛋鸡用量为:敌百虫片 250 片(规格为 0.3 克)。灭毒威粉为 75 克,将敌百虫片研细后同灭毒威粉一同混入 15 千克温水中完全溶解,搅匀后全方位喷雾,间隔 57 天,再进行一次,会完全彻底灭净。 4、喷粉撒粉用 2%3% 除虫菊粉或 5%硫磺粉,用药用喷雾器喷粉或直接撒在鸡翼下,双腿内侧、胸、腹和其他寄生部位,能把鸡虱杀死。 5、喷雾灭虱春、秋、冬季中午,可选用无毒灭虱精(用 5 毫升无毒灭虱精加 2.5 升水混匀)或用侯宁杀虫气雾剂、无毒多灭灵、溴氰菊酯(灭百可)等,按产品说明配制成稀释液,进行喷雾(将鸡抓起逆向羽毛喷雾)。同时,用无毒灭虱精
34、或侯宁杀虫气雾剂、无毒多灭灵等,按产品说明配制成稀释液,对鸡舍、运动场的地面、墙壁、栖架、垫草等进行喷洒,杀灭环境中的鸡虱。 6、烟叶水治虱干烟叶 50 克用开水 1 千克浸泡 2 小时后用烟叶擦鸡全身以擦湿为度,不可擦得太湿太久,否则容易中毒。 7、洗衣粉灭虱家用洗衣粉的水溶液,有脱去虫体体表蜡质,堵塞气孔的作用,可使虫体迅速窒息死亡。因此用 1%2% 的洗衣粉水溶液洗涤鸡体,杀灭鸡虱效果好。同时,还具有安全、洗涤鸡体污垢,保持清洁卫生的好处。 8、植物油治虱取植物油 250 克,食醋 250 克,混匀后,涂抹于鸡虱寄生处,每天早晚各 1 次,连用 2 天,即可治愈。 9、卫生球治虱发现鸡虱
35、,可根据鸡舍或鸡的大小,先用几块小布,将不同数量的卫生球分别包扎起来,然后固定在鸡舍内的几个角落里和顶盖上,一星期左右即可消除鸡舍内所有的鸡虱。对鸡身上的鸡虱,可将包扎好的卫生球分别捆扎在鸡的翅膀下,一般每只鸡用 2 颗即可,小鸡捆扎一颗即可,23 天内就可驱净身上的虱子。 10 、灭虫素治虱灭虫素每毫升含伊维菌素 10 毫克,是防治鸡虱病安全、高效的药物,适宜剂量以每千克体重 1%灭虫素 0.2 毫克于翅内侧皮下注射,间隔 10 天,再注射一次,一般两次即可治愈。此法治鸡虱疗效显著,较药浴方便,不受季节限制。 11 、体表浇泼治虱用敌百虫、二嗪哝、双甲脒(螨克)体表浇泼,每天 1 次,连用
36、2天,可治愈。 12 、白酒治虱用棉球蘸白酒涂在鸡虱寄生部位皮肤,34 次可根治。鸡胃虫病的症状与诊断鸡的一种线虫病。鸡的胃线虫病是指寄生在鸡的腺胃和肌胃的一类线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的总称。以腺胃卡他性炎或溃疡、肌胃粘膜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病因/病原】寄生在鸡胃内的线虫种类很多,重要的有旋形华首线虫和斧钩华首线虫两种。旋形华首线虫寄生在鸡的腺胃,以鼠妇为中间宿主;斧钩华首线虫寄生在鸡的肌胃,以蚱蜢、蝗虫、象鼻虫、甲壳虫等作中间宿主【流行病学】生活史 胃线虫的生活史自鸡吞食含感染期幼虫的中间宿主开始,幼虫在鸡体内经过蜕皮发育为成虫,雌雄成虫交配后产下虫卵随粪便排出,虫卵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在其体内孵化
37、,并发育到感染期幼虫。【病理学】旋形华首线虫感染时,病变主要在腺胃,表现为腺胃充血或出血,严重时粘膜形成椰菜花样溃疡,虫体前端深埋在溃疡中,病灶周围的腺体乳头变平。斧钩华首线虫感染时病变主要在肌胃,表现为肌胃粘膜(撕去鸡内金后的白色部分) 有出血性炎症。在肌胃的肌肉内有包有寄生虫的软结节。严重感染时引起肌胃损伤,影响肌胃机能。【症状】患鸡食欲减退、少食或不食,贫血、消瘦,羽毛松乱,缩头垂翅。雏鸡生长停止,成年鸡产蛋量下降,体重减轻。【诊断】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或水洗沉淀法查找粪便中的虫卵。尸体剖检后在寄生部位找到虫体时可以确诊。 旋形华首线虫:虫体短钝,白色,体表具有细横纹,雄虫体长 40 72 毫米,雌虫体长 5692 毫米,虫卵呈椭圆形,内含幼虫。斧钩华首线虫:虫体粗壮,淡黄色圆柱形,雄虫体长 86 14 0 毫米,雌虫体长2530 毫米。虫卵呈椭圆形,内含幼虫。【治疗】药物【治疗】与蛔虫病【治疗】用药相似。【防治措施】消灭中间宿主,切断传播途径。蝗虫、蚱蜢生活于禾本科植物的草丛中,此鸡场附近应清除杂草。鼠妇生活于堆有污物的碎石块下或腐叶堆中,因此要定期清除鸡场的碎石或腐叶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