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卷·2020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2018.04).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060806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卷·2020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2018.0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卷·2020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2018.0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卷·2020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2018.0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文卷·2020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2018.0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文卷·2020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2018.0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银川一中 2017/2018 学年度( 下)高一期中考试语 文 试 卷命题教师:一基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敕造(ch) 踌蹰(ch) 朱拓(tu) 猿猱( no)B喧豗(hu) 急暮砧(zhn) 绾着( gun) 青冢(zhng)C瞋目(chn) 呕哑(u) 惘然(wng) 狗彘( zh)D骐骥(j ) 两靥(yn) 忌讳(hu) 中绳(zhng)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矣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3下列选项中与“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不拘于时,学

2、于余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大王来何操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宽厚而爱人 B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有的高中学生写作文总是喜欢装出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动辄用大话、套话、官话吓唬人,这种文风必须改变。公司成立这么久,我作为销售顾问却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举措,以致公司连续两年销售业绩增长缓慢,真是马齿徒增。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加大处罚力度。生活的智慧离不开细心的发现,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定要

3、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以小见大,才能发现问题背后的本质。近期,日本一方面表示要改善对华关系,另一方面却在台湾和中国南海等问题上“搞小动作”,这种首鼠两端的行为令人愤慨。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A B C D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 古代世界的黑格尔”。B李克强欢迎莫迪正式访华,并表示,中印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双边关系发展事关两国 25 亿多人民幸福的福祉,事关地区和世界的发展繁荣。C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

4、的技术。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7在下面横线处填入的句子,没有语病且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在影响人一生发展的因素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价值观。价值观就像方向盘,方向正确,只要坚持行走,距离目标就会越来越近;反之则会南辕北辙。价值观的培养应从阅读开始,读什么和怎样读是两个根本的问题。_A对经典名著进行价值阅读,培养青少年爱国、敬业、诚信等一生受用的品质,既是怎样读的本质,又是读什么的答案。B对经典名著进行价值阅读,培养青少年爱国、敬业、诚信等一生受用的品质,既是读什么的答案,又是怎样读的本质。C对经典名著进行价值阅读,培养青少

5、年爱国、敬业、诚信和一生受用的品质,既是读什么的答案,又是怎样读的本质。D对经典名著进行价值阅读,培养青少年爱国、敬业、诚信和一生受用的品质,既是怎样读的本质,又是读什么的答案。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盛唐时期的李白与杜甫是我国唐诗史上的双子星,并称“ 李杜”,世称“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而中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为“小李杜 ”。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

6、生迷蝶”“望帝托心”“ 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二古诗文阅读(共计 35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9 分)傅尧俞,字钦之,本郓州须城人,徙孟州济源。十岁能为文, 及登第,犹未冠。石介每过之,尧俞未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曰:“性不喜嚣杂,非有他尔。”介叹息奇之。知新息县,累迁太常博士。嘉祐末,为监察御史。兖国公主下嫁李玮,为家监梁怀吉、张承照所间,与夫不相中。仁宗斥二人于外,未几,复还主家,出玮知卫州。尧俞言:“主恃爱薄其夫, 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诲诸女乎?”时乏国用,

7、言利者争献富国计。尧俞奏曰:“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不然,徒欲纷更,为之无益,聚敛者用,则天下殆矣。”英宗即位,转殿中侍御史,迁起居舍人。皇太后与英宗同听政,英宗有疾,既平,尧俞上书皇太后,请还政。久之,闻内侍任守忠有谗间语,尧俞谏皇太后曰:“外间物论纷惑,两宫之情未通。臣谓天下之可信者,无大于以天下与人,亦无大于受天下以公,况皇帝以明睿之资,贯通古今,而受人之天下乎?如诛窜谗人,则慈孝之声并隆矣。”于是皇太后还政,逐守忠。神宗即位,徙知庐州。熙宁三年,至京师。王安石素与之善,方行新法,谓之曰:“举朝纷纷,俟君来久矣,将以待制、谏院处君

8、。”尧俞曰:“新法世以为不便,诚如是,当极论之。平生未尝好欺,敢以为告。”安石愠之,但授直昭文馆,权盐铁副使,俄出为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徙许州、河阳、徐州,再岁六移官。哲宗立,擢给事中、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元祐四年,拜中书侍郎。六年,卒,年六十八。哲宗与太皇太后哭临之,太皇太后语辅臣曰:“傅侍郎清直一节,终始不变,金玉君子也。方倚以相,遽至是乎!”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曰献简。 节选自宋史傅尧俞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 其弊在陛下宜自俭/ 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B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 /然欲救其弊/ 在陛

9、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C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 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D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 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 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登第,即登科。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等次。隋唐时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B冠,即弱冠,古代男子到了 20 岁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C嘉祐,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中国的年号制度是从

10、秦始皇称帝开始启用的。D谥,指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傅尧俞性格沉静,潜心向学。他十岁便能写文章,未冠时即登第,但却仍能闭门读书,不事游冶,受到石介赞叹。B傅尧俞尽职尽责。兖国公主与驸马不和,仁宗皇帝袒护公主,将驸马调到外地任职,时任监察御史的傅尧俞上疏指出这种做法不合礼制。C傅尧俞正直敢言。皇太后听信身边奸邪小人的谗言,迟迟不将政事还给英宗。傅尧俞上疏请求皇太后以天下和公心为重,还政给英宗,并驱逐那些进谗言的小人。D傅尧俞公正无私。王安石推行新法,希

11、望得到他的支持, 并许以高官厚位,傅尧俞不为所动,并明确表达了自己反对新法的态度。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不然,徒欲纷更,为之无益,聚敛者用,则天下殆矣。(2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 ) 古诗文阅读 (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3-14 小题牡 丹薛涛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首联从去年与牡丹的相聚落笔,把人世间的深厚情谊浓缩在重逢的特定场景之中。B颔联中“巫峡散 ”承首联的

12、“ 怨别离”,拈来巫山云雨的故事,给花人之恋抹上梦幻的色彩。C颔联“武陵期” 典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的故事,用典新颖别致,饶有兴致。D颈联以“馨香 ”“不语” 刻画牡丹形象,又以 “传情”“ 彼此知 ”关照前文。E尾联回到现实,写诗人于栏边安放了枕席,如对故人一般抵足而卧,互诉衷情。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 蜀道难中,以山中激流和石头滚动的巨大声响,烘托蜀道之险的两句是:“ , 。”(2 )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3 ) 劝学中强调“ ”,只有这

13、样,君子才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计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618 题。材料一:今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收视与口碑双双领跑。这档现象级节目的背后,经历了哪些千锤万凿?中国诗词大会比什么?怎么比?谁来比?从 2014 年 7 月开始筹划节目的激情满满,到 2014 年 12 月走访多个国学班看到很多孩子喜欢诗词的信心倍增,再到 2015 年春天样片拍摄失败,总导演颜芳和她的团队经历了一个“左手和右手打架” 的持续过程。规则复杂、气氛高冷、题目太难,都成为阻碍节目推进的因素。“窗外雨潺潺,一点一滴全都打在了心上。” 这是 2015 年 6 月颜芳发布的

14、一条微信朋友圈内容,因为中国诗词大会第 10 版方案又被推翻了。“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希望。” 就在颜芳被困惑萦绕的时候,对叶嘉莹、周笃文等大家的走访令她茅塞顿开。“他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诗词来源于生活,诗词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颜芳感觉到,诗词就是古人的情感日记,节目应该紧紧围绕诗词本体做文章,带领全民重温那些学过的古诗词,创建感情和文化的共鸣,她感觉“ 这回更靠谱了”。熟悉的陌生题,“击败体” 的内循环竞赛机制,百人选手团“ 比什么?怎么比?谁来比?”这个 “铁三角”有了答案,其他一切迎刃而解。“古诗词在人们的心中是有种子的,每个人都有一颗诗心。” 颜芳分析了中

15、国诗词大会大获好评的原因:王立群、郦波、康震、蒙曼 4 位点评嘉宾用当下的语汇深入诠释诗词的文化内涵与外延,“技术手段 +艺术表达” 的舞台设定追求极致的视觉效果,简单而有悬念的赛制让观众可以瞬间切入、随时跟随,严格的审看机制为节目高质量播出保驾护航,这些共同成就了这档高雅但不高冷、通俗而不庸俗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全媒体策略也可圈可点。除了在央视网播出,观众在节目播出期间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同步互动答题。此外,节目组还在微博话题、YY 语音互动、微信平台等方面开辟宣传渠道,进行多屏互动全媒体整合营销。“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坚守定位,创新研发,做最好的自己。” 展望未来,颜芳仍如当初般坚定。(中国新

16、闻出版广电报2017 年 4 月 5 日)材料二:作为中国诗词大会评委之一的康震教授说:“诗词大会的走红并不意外,当人们在物质上的享受已经比较丰富时,会希望用高雅的文化艺术来提升精神生活,诗词就是很好的选择。这是一个新的诗歌时代的到来,年轻人喜欢诗词,愿意用诗词描绘生活,这和唐代人热衷创作诗词,有异曲同工之妙。”康震教授还介绍,诗词在古代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件文学作品,一项科举考试的内容,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时尚。“在唐代,一个人诗写得好,会被认为有文化有层次。这种时尚是文化的潮流,包含着一个人的审美趣味。”流传千年的中国传统诗词在网络时代圈粉无数,是因为诗词在当代可以并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

17、。“其实每个时代的人都在怀疑,我们是否身处一个诗意的社会?但这种疑问的潜在意识是,我们渴望诗意这就是一个走向诗意的过程。我们提出问题的时候,就是我们觉醒的时候,意味着全社会有了共识和行动。现在大家都在看诗词大会,观众们都在背唐诗,这难道不正是诗意社会的开始吗?”(中国青年报2017 年 2 月 14 日)材料三:今年两会上,在回答“如何让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表示,赞成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让年轻学子多读读古诗词,获得一些知识与感悟,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把他们带领到传统生活里去。他强调,传统存在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传统的携带者,学习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体验,用年轻人喜欢的方

18、式激起他们的兴趣,在热爱的过程中提升文化修养。“只有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中得到快乐和收获,传统文化才会进入他们的精神与心灵,渐渐成为一种记忆、一种认同、一种情怀。”(摘自光明网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从“近”到“进”?2017 年 4 月 26 日)16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困难重重,从筹划节目时的激情满满,到样片拍摄失败,主要因为严格复杂的节目审看机制。B康震教授认为,中国诗词大会 的走红,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诗词在当代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有较大的关系。C冯骥才认为,传统文化存在于生活中,学习古诗词的最好方式就是到传统生活里去,以得到知识的快乐与精神

19、收获。D三则材料都关注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而且都或多或少认为人们心中有诗意,需要用恰当的方式来激活。1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4 分)A 材料一对中国诗词大会 第二季背后故事的追溯与叙述,条理清晰,表达完整,非常符合新闻真实、准确的特点。B 在一则新闻中,时效性和文学性强弱不一样,材料一时效性较强,而文学性较弱;材料二文学性较强,而时效性较弱。C 材料三中,转述和引用名人的原话,相对于叙述事件本身,丰富了新闻的内容,更有说服力,更加细腻和真实。D 三段材料来源于专业报纸,或门户网站,都关注了古诗词,但为了适应不同的读者,表达上各有考虑,读起来感觉不大相同。18古诗词是

20、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提炼出弘扬传统文化的实施方式。(5 分)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共计 14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1 题。 (14 分)唐三彩侯发山那天,康乡长到南湾村调研。村主任老贵忍不住兴奋地告诉他说:“栓保的女儿梅花考上了北京大学。”对于栓保,康乡长是不陌生的,去年年关的时候,康乡长给栓保送去了一壶油两袋面三百元钱,可是,栓保死活不要,说他家的日子还能过得去现在听到这个消息,康乡长自然也很高兴,说:“走,咱去栓保家看看。”康乡长和老贵去的时候,梅花正坐在床边,嘤嘤地啜泣;栓保蹲在地上,不住地吧嗒着旱烟,很是无精打采。老贵在康乡长后面悄声说道:“栓保兴许正在为

21、梅花的学费发愁呢。”康乡长似乎没听到老贵的话,朗声地说:“栓保,女儿考上了北大,祝贺你啊!”栓保这才发觉来客人了,忙慌乱地站了起来,讪笑着说:“康乡长来了。”梅花别过脸去,用袖子擦拭着脸上的泪痕。康乡长看了看,栓保家里依然空荡荡的,没有一件值钱的家当,墙角一缸咸萝卜散发出一种说臭不臭说咸不咸的味道。老贵附在康乡长耳边说道:“栓保家一年四季把咸萝卜当饭吃。”康乡长发现墙旮旯放着一个瓷罐,突然两眼一亮,说:“这个罐子是干什么用的?”栓保不好意思一笑,说:“当年腌制咸菜用的,现在嫌它有点小,就不用了。”康乡长把瓷罐搬到光亮处,用手小心地擦拭了一下,说:“哇,这是宝物啊!”栓保,还有老贵都眨巴着眼睛,

22、好像不明白康乡长的话。康乡长说:“这个瓷罐不是一般的瓷罐,是唐三彩。”栓保说:“不可能吧,是俺爹活着的时候用两个鸡蛋在集市上换来的。”康乡长摇了摇头,接过老贵递过来的一块破布仔细地抹拭着,得意地说:“你们瞧瞧,这个瓷罐绝对是唐三彩。”老贵一愣一愣的,说:“康乡长,你可看仔细了。”康乡长说:“你们瞧瞧这造型,这彩饰,这釉色,有一种斑斓富丽的艺术效果。”老贵说:“为啥叫唐三彩呢?”康乡长侃侃而谈,说:“这种制陶工艺是从唐朝时期开始的,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同时使用红、绿、白三种釉色,经过高温烧制后,三种釉色相互交融,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形成了有原色、复色的斑驳淋漓的多种颜色。据说这种

23、玩意由于在制作过程中釉质的自然下流,烧制好的唐三彩会产生许多复杂奇妙的变化,因此,没有任何两件唐三彩作品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说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康乡长一席话,把老贵和栓保搞得目瞪口呆,傻了一般。栓保说:“可是,可是,这宝物对我来说也没啥用处,也不知道有人要没有?”康乡长说:“这样吧,我出 3 万块,你卖给我如何?”栓保惊喜地说:“真的?”康乡长说:“不骗你。”栓保就慌乱地点了点头。老贵也松了口气,说:“梅花这下可以上大学喽。”第二天,当康乡长交给栓保 3 万元要把瓷罐抱走时,梅花红着脸说:“康乡长,这个瓷罐既然是唐三彩,肯定是我家祖传的东西,所以我不想让它流落到他人手中。”康乡长眨巴着眼睛

24、,说:“你这话什么意思?”梅花说:“康乡长,你要保存好这个瓷罐,5 年后,我用 4 万块把它赎回,中不中?”没想到是这样,康乡长一时说不出话来。梅花说:“康乡长,你要不同意,就请拿走你的钱,把瓷罐留下。”康乡长说:“那好,5 年后你可以赎回,但不是 4 万,是 10 万!”梅花沉默了片刻,就使劲点了点头。梅花在大学里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被一家公司聘为副总,年薪 20 万。在老贵的带领下,梅花辗转找到了康乡长。康乡长又惊又喜,他抱出那个瓷罐,说:“闺女,实话跟你说,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瓷罐。”梅花一点也不感到惊讶,说:“谢谢您! 我当初就知道是个很普通的瓷罐。”康乡长很是意外,说:“那你为何还

25、要赎回去?”梅花说:“做人得讲良心当年要不是您出手相助,我不可能有今天。”老贵有点明白又有点糊涂,说:“康乡长,既然您知道是假的唐三彩,为啥当年提出要让梅花拿 10 万元来赎回?”梅花抢先插话说:“老贵叔,康乡长一是不想让我赎回这个假的唐三彩,二也是在逼我学业有成,干出一番事业啊。”康乡长欣慰地说:“梅花,我只拿回属于我的 3 万,其余的 7 万你捐给村里如何?”梅花同意了,一张笑脸如同盛开的梅花。 (有删改)1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善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嘤嘤地啜泣”“ 吧嗒着烟袋 ”两个细节,极俭省地写出了栓保父女面临的窘境。B梅花自尊要强

26、,明知瓷罐不是真正的唐三彩,却要不计代价将其赎回,因为这是她爷爷留下的,有纪念意义。C老贵是个穿针引线式的人物,将经济拮据的栓保一家和为政一方的康乡长联系在一起,也使人物、故事更真实可信。D梅花凌寒傲霜依然绽放,象征着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文章结尾把梅花的笑脸喻为“盛开的梅花”,即有此意。20小说中的康乡长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21文章以 “唐三彩 ”为题,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 分)五语言文字运用(5 分)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5 分)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_

27、。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_,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_,是因为在这些根内部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六作文(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

28、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 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银川一中 20172018 学年(下)高一期中考试参考答案1.C 解析:A:朱拓 t;B:绾着 wn;D:两靥 y2.C3.C 解析: A 项为状语后置句;B 项为定语后置句; C 项和题

29、目中句式同为宾语前置句;D 项为判断句4.D5.D 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使用正确;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使用正确;铤而走险: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此处语境错误;以小见大: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句子表达的意思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使用不当;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动摇不定。使用不正确,应为“ 言行不一” ;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后逐渐萎谢的花,后多比喻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使用正确。6.D 解析: A 项搭配不当。 “充满” 与“辩证法” 不搭配。可将“ 充满着”改为“运用”。 B 项语意重复

30、,“福祉” 包含了“幸福” 之意。C 项句式杂揉。本着的原则和以为原则杂糅7.B 解析: 根据前文“读什么和怎样读是两个根本的问题” 可知,下文应为“既是读什么的答案,又是怎样读的本质” 。 “爱国、敬业、诚信”与“ 一生受用的品质”不能并列。8.A 解析:李商隐和杜牧为晚唐诗人9.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不足”是陈述“ 岁用” 的状况,故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 C、D 两项; 而及物动词 “救” 的宾语是“其弊”,中间也不能断开,所以排除 A 项。故选B 项。10.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中国的年号制度是从汉武帝时开始启用的。11.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

31、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明确表达了自己反对新法的态度” 错,傅尧俞只是告诉王安石世人对于新法的态度。12.(1)不这样的话 ,只是想着不断地改革 ,实行了也没有什么好处 ,聚敛财富的人自己占用,那么天下就危险了。 (“徒 ”、 “更 ”、 “为”“殆” 译对各 1 分,句意 1 分,共 5 分)(2)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谨”、 “申”、“戴”各 1 分,两个状语后置各 1 分)13.A E 解析:A 项, “从去年与牡丹的相聚落笔” 错,应是“从去年与牡丹的分离落笔”。 E 项,尾联的意思是:只想在那花栏边,安置下枕

32、席。实际上并没安放,这是诗人的想象。14. 答案:久别不见的愁怨之情。去春牡丹凋零之时,诗人泪湿红笺诉离情。 不期而遇的喜悦之情。诗人在失望中与牡丹不期而遇,更感重逢的喜悦。 心有灵犀的相知之情。人花相顾无言,但彼此心心相印。 情意绵绵的相思之情。希望能陪伴在牡丹的身边,互诉相思之情。解析:首联, “怨别离”表达了诗人与牡丹别离的愁怨;颔联,运用“ 武陵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与牡丹不期而遇的喜悦;颈联, “不语”“彼此知” 等表达了诗人与牡丹的相知之情;尾联, “只欲栏边安枕席”“说相思 ”则表达了诗人与牡丹情意绵绵的相思之情。(答 3 点即可)15. (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3、2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6. A(A 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是“规则复杂、气氛高冷、题目太难,都成为阻碍节目推进的因素”)17. A D(B 选项,材料一属于新闻通讯,其文学性较强,而时效性较弱; C 选项,新闻转述和引用名人的原话,会让新闻更真实、客观,符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18. 多创造一些高雅但不高冷、通俗而不庸俗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节目。利用好传统文化在当代可以并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的契机。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中,到传统生活里去读,来获得一些知识与感悟。创建感情和传统文化的共鸣,通过生活体验来理解传统文化。(共 5 分,答对 1 点得

34、 2 分,2 点得 4 分,3 点得 5 分,任何三点即可得满分。 )19. B20. 答案:急公好义,扶危济困。年关时,给贫困户送粮送钱;为了帮助梅花上学,用三万块买个普通的瓦罐。善解人意,尊重他人。用买唐三彩的方式帮助梅花一家,还又保护他家人的自尊。助人有方, 富有智慧。善于激励,富有远见。为了激励梅花,帮助她学业有成,故意加码,让她 10 万赎回。尽职尽责,关心群众。 (一点 2 分,两点 3 分,三点 6 分)21.答案: 对比鲜明,把普通瓦罐说成唐三彩,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以唐三彩为中心,康乡长购买梅花要赎回康乡长加价 梅花来赎回,一波三折

35、,曲折生动。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康乡长爱民有心、助人有方。梅花奋发有为、知恩图报。有利于表现文章主旨。价格很高的唐三彩寄寓了扶危济困、知恩图报的优良传统美德。解析: 后文梅花说:“做人要讲良心”, 可知其知恩图报(1 点 1 分,2 点 3 分,3 点 5 分)22.答案: 吸收水分和吸收养料 固定职株的位置之所以称其为假根23解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 珍惜友谊”、写 “珍惜时间”、 “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 “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材料对“珍惜” 有了更具体的

36、限制参考译文:傅尧俞,字钦之。本来是郓州须城人 ,迁移到孟州济源。十岁就能够写文章 ,不到二十岁就通过了科举考试。石介每次拜访,他都未尝不在家读书,石介说:“ 你这么年轻就专注于科举考试,不把游戏作为娱乐,是为什么呢?”傅尧俞回答:“我生性不喜欢喧闹嘈杂 ,没有别的原因啊。”石介大为赞叹,认为他非同寻常。傅尧俞任新息县知县,经多次升迁担任太常博士。宋仁元祐末年, 任监察御史。衮国公主下嫁给李玮,被家臣梁怀吉、张承照离间 ,与丈夫不和。仁宗将二人贬到外地 ,不久,又将这两人召回公主家中,却把驸马李玮调到卫州做知州。傅尧俞说:“公主仗着陛下的宠爱轻视自己的丈夫,陛下却为了公主而放逐李玮 ,并把两个

37、家臣调回来 ,这很不合礼仪,会被天下人耻笑,以后您将拿什么来教导其它的女儿呢?”当时国家缺乏用度,谈论财政的人争相向皇上献上使国家富强的办法。傅尧俞上奏说:“如今经费开支不足,确实不能忽视, 但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陛下自己应当节俭, 削减费用,为天下人做出榜样,不耽误农时 ,不损害商人,这样国家自然会富裕。否则,只想着改革弊政,即使施行了也没有什么实际用处,聚敛天下财富为自己所用, 那么天下就危险了。英宗即位后,傅尧俞转任殿中侍御史 ,又升任为起居舍人。英宗同皇太后同时处理政事 ,后来英宗生病,(政事由皇太后一人处理)英宗的病痊愈以后,傅尧俞上书太后,请她将权力交还给英宗。过了许久,傅尧俞听说

38、内侍任守忠向太后进谗言 ,傅尧俞上疏太后说:“ 宫外议论纷纷,传言您和皇上之间有隔阂。我认为最能取信于人的事,莫过于将天下交给别人, 也莫过于向天下人显示您的公心。何况皇上凭借着英明睿智的天资,通晓古今, 怎能将天下授予他人呢?”如果您能够驱逐那些进谗言的小人,那么母慈子孝的美名就会一并传扬了。于是皇太后还政英宗,并且驱逐了进谗言的任守忠。神宗即位后,傅尧俞调任庐州知州。熙宁三年被召回京城, 王安石和他原先就十分要好,这时正要推行新法,他对傅尧俞说 :“朝廷上下议论纷纷,我等你还京已等了很久了,(若能得到你的支持,)我将授予你待制、谏院等(更高) 职务。 ”傅尧俞对他说:“新法世人认为不合适,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应当赶紧讨论这件事。我平生不喜欢欺瞒, 所以敢于以实相告。 ”王安石为此而怨恨他,只任命他在昭文馆任职 ,并暂时代理盐铁副使,不久又让他出任河北转运使,又改任江宁知府。之后先后到许州、河阳、徐州任职,两年之中在各地辗转改任了六次。宋哲宗即位,提拔傅尧俞担任给事中、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元祐四年, 任命他为中侍郎。元祐六年,傅尧俞去世,终年六十八岁。哲宗和太皇太后驾临哭悼 ,太皇太后对辅佐的大臣说:“傅侍郎清廉正直的气节,始终如一, 真是金玉君子啊。我刚想任其为宰相,他却突然去世了。 ”朝廷追赠他为银青光禄大夫,谥号“献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