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年 10 月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 A 模拟一一、单选1、教育发展阶段上,包括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教育是哪一个阶段的教育?( C )A 远古教育 B 古代教育 C 现代教育 D 二十一世纪教育2、什么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B )A 教育目的 B 教育目标 C 教育方针 D 教育内容3、青少年是社会权利的( C )P135A 客体 B 既是主体,也是客体 C 主体 D 从属者4、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属于( B )A 学生从属于教师 B 教师应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C 教师是服务员,学生才是教学进程的主宰 D 学生有学习的权利,也有不学习的权利5、构成
2、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 A )A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 B 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课本C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 D 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6、 “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是( B )A 实验法 B 发现法 C 情景教学法 D 演示法7、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下面正确的步骤是( D )A 布置作业;引起动机;呈现教材;举例说明;归纳概括B 引起动机;举例说明;归纳概括;呈现教材;布置作业C 举例说明;引起动机;归纳概括;呈现教材;布置作业D 引起动机;呈现教材;举例说明;归纳概括;布置作业8、一个社会全体居
3、民为着维护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规则是( B )A 职业道德 B 社会公德 C 文明规则 D 道德规范9、 、伴随道德认识所产生的,在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等体念,是( C )A 道德意志 B 道德认识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10、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要对象是( D )A 家长 B 管理者 C 教师 D 学生11、技能学习阶段的正确顺序是( B )A 定向;分解;熟练;定位 B 定向;分解;定位;熟练C 分解;定位;熟练 D 定位;分解;熟练12、提出先行组织者策略,源于( A )A 奥苏贝尔 B 布鲁纳 C 皮亚杰 D 杜威13、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
4、( C )A 教学目标 B 教学组织形式 C 教学原则 D 教学方法14、一个学生平均每天用于主干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学习时间及所完成的全部学习量,是( A )A 学习活动总量 B 学时 C 学习强度 D 知识学习量15、教会学生做人属于( A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二、多选1、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包括( ABCD )A 父母的表率作用 B 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C 父母的文化修养 D 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E 父母的职业类别2、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 ABC )A 递进关系 B 转换关系 C 互补的关系 D 制约关系 E 适应关系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包
5、括( ABCDE )A 系统传授式 B 学科渗透式 C 专题讨论式 D 学习诊断式 E 经验交流式4、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ABD )A 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B 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C 教师的工作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D 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E 教师要提倡因材施教和课外教育三、名词解释1、教学大纲 P2422、必修课 P2193、道德认识 P3564、素质教育 P3455、道德行为 P360四、简答1、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P252、简述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P57五、论述论述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P3332014 年 10 月教师资格
6、证考试教育学 A 模拟二一、单选1、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理论基础是( A )A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 社会主义教育方针C 素质教育 D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教育过程的控制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占据( B )A 辅助地位 B 主导地位 C 客体地位 D 被动地位3、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B )A 领会 B 选择 C 保持 D 应用4、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目的( A )A 德智体美劳 B 德智体美 C 德智体 D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5、教育对象的千差万别,教育条件的千变万化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突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 )A 创造性 B 长期性 C 科学性 D 复杂
7、性6、 “教育实际干了什么”是( A )A 教育效应 B 教育目的 C 教育内容 D 教育过程7、现代教育活动要求教师与学生是知己、朋友的关系,但是在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又必须维护自己的权威性,这种现象是( B )A 教师权威 B 教师的角色冲突 C 教师培训 D 教师的自我完善 8、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发展主要指( A )A 身心发展 B 知识积累 C 身体素质提高 D 情感意志品质的发展9、学生的非认知心理因素包括( C )A 身体的健康 B 知识、智力等 C 情感、兴趣、态度等 D 能力和技巧10、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探索,创造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
8、是( B )A 实验法 B 发现法 C 情景教学法 D 演示法11、师生之间为了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是师生之间的 ( A )A 工作关系 B 人际关系 C 组织关系 D 心理关系12、第二课堂是指( D )A 室内课堂教学形式 B 体育课 C 实验室 D 课外教学形式13、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最终是要让学生( C )A 学会生存 B 学会思考 C 学会学习 D 学会分析14、初中学生思维的特点属于( C )A 形象思维发展期 B 抽象思维萌芽期C 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期 D 动作思维关键期15、下面不属于应试教育特点的是( D )A 构建以学科知识系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B 培
9、养少数高分的书生型人才C 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成为加工对象D 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16、一个社会全体居民为了维护公共生活的19、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的教育影响我们称为( C )A 显性课程 B 校风 C 隐性课程 D 教育环境20、常用的道德评价方式包括( A )A 奖励、惩罚、操行评定 B 赞许、表扬和惩罚C 批评和赞扬 D 警告、记过、开除学籍17、家庭教育影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定势作用,影响人以后的发展,这说明家庭教育具有的特点是( A )A 先主性 B 多维性 C 密切性 D 统一性18、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 A ) A 杜威、克伯屈 B 杜
10、威、杰克森 C 克伯屈、杰克森 D 克伯屈、夸美纽斯19、教材编写在内容上要做到( A )A 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统一 B 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统一C 形式与实质统一 D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统一20、加涅认为教学过程的首要因素是( B )A 提出教学目标 B 引起学生的注意 C 唤起已有经验 D 指导学生学习21、人的整体素质赖以生成的基础是( D )A 文化素质 B 审美素质 C 心理素质 D 生理素质二、多选1、教育的基本因素包括(ABC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 D 教育目标 E 教育原则2、教师智能结构包括( AB )A 教师的知识
11、结构 B 教师的能力结构 C 教师的职业态度D 教师的智力水平与情感品质 E 教师积极的自我意识3、素质教育的特点包括( BCDE )A 社会性 B 整体性 C 基础性 D 内化性 E 综合性4、学生是一个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意思是( BCD )A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B 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C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规范化学习 D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E 学生是能动的人5、家庭教育的特点( ABCDE )A 家庭教育具有先主性 B 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 C 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 D 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 E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三、名词解释1、教育 P1
12、32、课程 P2143、教学设计 P2464、教科书 P2435、教学计划 P240四、简答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P372、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P34五、综合题论述教学过程的规律.P2672014 年 10 月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 A 模拟三一、单选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的( A )A 中介 B 基础 C 过渡 D 指挥员2、学校是出现,是在( B )A 远古(原始社会)教育阶段 B 古代教育阶段 C 现代教育阶段 D 当代教育阶段3、教育目标是( B )A 每个教师头脑中形成的课程目标体系 B 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C 课程目标 D 学生的学习目标4、
1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是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C )A 复杂性 B 科学性 C 创造性 D 长效性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B )A 创造性 B 长期性 C 科学性 D 复杂性6、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可用哪两个词来概括?( D ) A“培养”与“推动” B“共性”与“个性”C“影响”与“干预” D“制约”与“促进”7、我们一般将语文、数学和外语统称为( A )A 工具类学科 B 知识类学科 C 技艺类学科 D 社会性学科8、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 A )A 教学原则 B 教学目标 C 教学方法 D 教学组织形式9、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是( A )A 维持课堂纪律 B
14、 教师人格力量 C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D 明确教学目标10、学生的非认识心理因素包括( C )A 身体的健康 B 知识、智力 C 情感、兴趣、态度等 D 能力和技能技巧11、教师在观察教室里的班级活动时,可以发现三类力量,其中一种力量是指不增进也不干扰学生学习行为的力量,我们称其为( B )A 积极力量 B 中性力量 C 消极力量 D 惰性力量12、技能学习阶段正确顺序是( B )A 定向;分解;熟练;定位 B 定向;分解;定位;熟练C 分解;定位;熟练 D 定向;分解;熟练13、 “教师包揽一切活动,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路子走” ,描述的是师生关系类型是( B )A 对立型 B 依赖型 C
15、自由放任型 D 民主型14、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要素是( C )A 教学内容 B 教学对象 C 教学目标 D 预期效果15、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 ,是学习方法指导的( A )A 目标 B 内容 C 过程 D 原则16、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 C )A 道德感知 B 道德情感 C 道德行为 D 道德意志17、教师对学生最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是( D )A 陶冶 B 惩罚 C 人格感化 D 说服教育18、品德的基础是( B )A 道德意志 B 道德认识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19
16、、 、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非公开的教育影响,称为( C )A 显性课程 B 校风 C 隐性课程 D 教育环境20、 “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体现的原则是( B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C 疏导原则 D 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和连贯性原则二、多选1、下列选项中属于传统应试教育好的方面有( ABCD )A 注重传统系统的科学知识 B 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C 教育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 D 提倡班级授课制 E 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外教育2、下列选项中属于学生本质属性的有( ABCE )A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B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C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D 学生
17、是教育者 E 学生是能动的人3、下列选项中属于学校与社会机构联系的形式的有( ABCDE )A 学校建立与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联系 B 学校与宣传部门联系 C 学校与公共文化机构联系 D 学校与专门性社会教育机构联系 E 学校与企业、工矿、村镇、部队等的联系4、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包括( ABCD )A 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 B 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 C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D 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E 坚持讨论式学习5、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 ABCDE )A 商品性 B 生产性 C 科学性 D 民主性 E 发展性三、名词解释1、隐性课程 P2252、道尔顿制 P3083、个体社会化 P404、课程要素 P2155、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P277四、简答1、简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基本要求.P3332、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P191五、论述1、论知识学习的过程 P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