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情感因素与口语教学.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7054313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感因素与口语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情感因素与口语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情感因素与口语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情感因素与口语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情感因素与口语教学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普遍滞后于读写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的最近一项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近年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不满意,他们认为只有 5%的大学生有较强的口语能力,口语能力差或很差的大学生占 37%(蔡基刚, 2002)。有的学生虽然在学校口语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真正地进入到现实的交流场合应用语言时,依旧会感到难以开口,不能从容表达自己的思想,为此他们深感苦恼。英语口语学习的成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2、除了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包括动机、态度、自尊、自信、焦虑、移情、自我形象等。英语口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容易受制于学习者的情感、性格和心理气质的过程。因为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口语交际过程中说话者必然会涉及到情感体验。而情感因素的发展变化往往又是微妙和难以把握的。情感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学习的发动机。情感的作用若发挥得好,可以启动学能,调动学习积极性,释放学习潜力,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思想问题。( 王初明,2001) 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英语课堂上情感因素的分析,认识它们对英语学习的作用,找出应对策略,提高我们英语教学的效率,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的能力。2.

3、理论基础 “情感过滤学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最早是由 Dulay 和 Burt 于 1977 年提出的,旨在解释情感因素怎样影响外语学习的过程。他们将情感过滤定义为:“一种内在的处理系统,它潜意识地通过情感因素来阻止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 ”1976 年 Schulnann 指出情感变量是外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质变量之一。1981 年,美国著名语言学家 Krashen 在继承了 Schumann 的情感变量理论后,把情感研究的论述揉进自己的 5 大假说理论,提出了“情感过滤学说” 。Krashen 指出,影响学习者的主要因素有三种:1)动机;2)

4、自信心;3)焦虑。情感过滤指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由于紧张、焦虑和动机不足等原因所造成的学习障碍。语言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及忧虑程度等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效果。学习者的心理障碍越小,即动机水平越高、自信心越强、焦虑程度越低,则情感过滤程度越低,那么他们的语言输入量就越大。反之亦然。Krashen 认为情感过滤“是阻止学习者完全消化他学习中所得到的综合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 的一种心理障碍” 。 3. 情感因素的变量 Krashen 在总结第二语言教学经验时指出,情感过滤是外语学习中存在个人差异的主要原因,影响外语学习的速度和效果的主要情感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3.1 动机

5、(Motivation) 动机是一种内驱力,它激励人们去完成某种行为。外语学习中的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和推动力。它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在 Gardner 的动机理论里,典型的学习第二语言的原因有两种:整合型原因 (integrative orientation) 和工具型原因 (instrumental orientation)。Gardner 区别这两种原因时指出:持整合型原因的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真正的兴趣。 “他们学习外语,是为了更好地同目标语社团的人民进行交流,与目的语文化有更密切的接触(王初明, 1990)”。为了工具型原因而学外语的人所关心的是怎样利用外语工

6、具去寻找好职业,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加薪、升职或通过考试。Gardner 和Lambert 曾作过一个著名的研究,结果表明:偏爱某种语言并且很想要融入这种语言文化的学习者具有较强的动力,学习也更成功,而那些只为某个使用目的 (如:找个好工作) 而学习的学生动力较弱。换句话说,结合型学习动机 (integrated motivation) 比工具型学习动机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激发的学习欲望更大,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更大。但是,无论学习者具有哪种动机,动机强烈者总是比毫无动力的人学得好。3.2 焦虑 (Anxiety) Horwitz 等学者研究发现,焦虑感在外语学

7、习者口头交际时影响最为强烈。由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较低,因而普遍存在自卑心理。他们总觉得自己口语不够好,不愿开口,避免说英语,始终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以至于容易在交际中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导致焦虑。这种焦虑常对学生练习口语产生负面影响。对课堂环境里的学生而言,他们时常担心用目的语交际时不流利、不正确,害怕考试,害怕被评价太低。学生在口语课堂上担心自己能否让他人听懂、能否跟上进度、能否完成学习任务。这种焦虑使人过度紧张,分散了注意力,减少了可用于思考和语言处理的精力,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差,又会导致更多的忧虑,进一步影响学习效果,造成恶性循环。3.3 性格的内外向 (Extroversi

8、on / Introversion )一般人都认为外向的学生英语口语学习会较好,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外向的学生易于和别人交流,特别是与以外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从而获得比内向的学生更多的练习口语的机会。正如 Krashen(1981)指出,外向的性格有助于从外界获取知识。外向的学生在课堂上也的确比内向的学生能争取更多的机会来练习目标语。一些研究表明了外向的性格确实有利于外语口语的学习。比如,Rossier (1976) 采用Eysencks Personality Inventory 结合学生口语流利程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口语流利程度与性格的外向与否显著相关。然而,也有一些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9、例如,Naiman (1978)等人在以法语为第二语言的低年级学生中做的研究发现,学生的外向和善于交谈的个性与他们的口语能力没有显著的相关。因此,我们很难说性格与英语口语水平一定是呈正相关。 但总的来说,外向型性格的人在课堂上常常表现活跃,敢于尝试新的语言,不怕出错,喜欢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学习语言。在听说方面,他们比内向型性格的人较少有焦虑心理。所以外向型性格的人常常在听说方面表现突出。而内向型性格的人在课堂上较为沉闷。他们一般不愿主动举手,尽量避免被教师提问,有时即使知道答案也不愿当众说出。通常是因为害怕出错而不主动运用新的语言,特别是在口语训练中,他们因为羞怯,不善与交流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10、。他们在听说方面比起外向型性格的人可能会略有逊色。4. 教学建议4.1 移情策略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以 Rogers 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而非认知因素;注重为语言学习提供安全环境而不是增加焦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语言发展。由此看来,教师有效地在口语课上采用移情策略,使用移情语言,使学生消除顾虑,积极参与各种口语活动,以及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适当的策略,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益处。移情(empathy) 最早是由德国美学家 Robert Vischer 于 1873 年提出的一个美学概念。起初用来指

11、“审美的象征作用” 。后来,移情作为语用学用语是指“言语交际双方感情沟通,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用意” 。是“一个设身处地,感受和理解别人的情感过程” 。Krashen 认为,学习者只有在最佳的包括移情、动机等在内的情感条件下,充满自信,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因此,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移情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融洽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各项口语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焦虑感可以得到真正的缓解,最终能迈出口语学习的第一步大胆开口讲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利用移情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使英语口语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

12、而从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口头交际水平,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4.2 建立宽松自然的教学氛围焦虑是影响学生口语表达的消极情绪,要想消除这种消极情绪,教师要试着采用轻松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不怕出错。并注意纠错策略,使学生有成就感。口语教学时,话题可以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口语交流对象也可由学生自行选择。这样学生就可以说的尽兴,说的自如,最大限度的减少紧张和焦虑。当然老师对话题的内容还是要把关,在分组时还是要有意识的把口语较好和口语较弱的学生,以及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学生分开,以进一步的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的

13、地点也应该是灵活多变的,不要局限在教室,有时可以选在户外的草坪上;有时可以在校内的露天咖啡馆。总之,自然的轻松氛围可以把口语练习的效果发挥到及至。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和发言,可以避免学生在众目睽睽下发言的尴尬。学生发言时,即使发现错误,教师也不要表现出惊讶和嘲笑。更不要当堂纠正和打断学生,而是允许错误的出现。对于严重的错误,课下再进行集中指正。因为“如果教师不断地校正他们的错误,可能会给他们造成忧虑。这种忧虑只会造成更多的错误,而不会减少错误”(马丁维德尔,1995)。这样就避免了损害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又可以改正学生的错误。5. 结束语 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在口语交际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

14、视。诸多情感因素实验印证,在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学习动机越强,信心期待越大,焦虑感越低,学习者的口语能力发展越快。因此,在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在口语活动中的情感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和指导。教师要使用移情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讨科学的教学方法,创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增加学生交流机会,采取正确的纠错方式。同时要关注和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敏锐地观察学生的情感状态,激活学生学习口语态度。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内层动机,最后达到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教学目标。参考文献 1 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界定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6) 2 李志钦.学生因素与口语教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2)3 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4 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5 何小风,杨敏敏.大学生性格因素和英语口语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外语界,2003(3)6 王银泉,万玉书.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国外相关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