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试论《围城》中独特的讽刺艺术.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045103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围城》中独特的讽刺艺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试论《围城》中独特的讽刺艺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试论《围城》中独特的讽刺艺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试论《围城》中独特的讽刺艺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试论《围城》中独特的讽刺艺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试论围城中独特的讽刺艺术姓 名: 刘 艳专 业: 汉语言学 号: 051030199入学时间: 2005 年秋工 作 站: 娄 烦试论围城中独特的讽刺艺术 1目录 写作提纲2内容摘要3正文、注释 4-10参考文献 11试论围城中独特的讽刺艺术 2写作提纲序论围城中国讽刺文学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标志着现代讽刺小说的真正成熟。它不仅揭穿了历史现实中丑恶的本质,而且这种讽刺形式所触及的人性缺陷是人类认识自身和完善自身的恒久提示。本文将从这部小说所讽刺的多层面多角度、丰富多彩的讽刺手法运用以及其所确立的机智讽刺风格三方面来评价这部作品所具有的独特讽刺艺术魅力。本论一 、讽刺涉及多个层面多个角度二

2、、讽刺艺术手法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一)比喻和比拟的大量运用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二)运用心理描写是围城最出色的艺术手法(三)漫画式的笔法是钱钟书讽刺艺术在本文中的又一个特色(四)象征手法也是作品的又一个重要讽刺手法(五)异类词语交互的使用三 、机智的讽刺风格的确立结论综上所述, 钱钟书在围城中使用了自己独特的讽刺艺术手法, 超越了一切前贤的创建, 构建起与世界相衔接的现代讽刺小说的艺术特色,,使其成为中国讽刺文学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标志着现代讽刺小说的真正成熟。试论围城中独特的讽刺艺术 3内容摘要围城是中国讽刺文学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的成功是多方面的,但最独特之处在于其独到的讽刺艺术

3、。本文通过大量对比各个学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理论,再次探讨、 总结围城中讽刺艺术的各种应用手法,从这部小说所讽刺的多层面多角度、丰富多彩的讽刺手法运用以及其所确立的机智讽刺风格三方面来评价这部作品所具有的独特讽刺艺术魅力。关键词:多角度 多层面 讽刺艺术 机智讽刺 试论围城中独特的讽刺艺术 4试论围城中独特的讽刺艺术讽刺是一门艺术,那么何谓讽刺?文心雕龙书记中这样解释:讽刺是用一种“婉言”而不是“正言” ,把目标杀伤的一种艺术手段,它常是拐弯抹角,旁敲侧击,隐约含蓄,话里有话地对某一事物,现象或人进行批评,来揭示罪恶和愚行,让人们意识到它的内在虚伪和无价值,以展示丑恶的方式来否定丑恶。 【1】讽

4、刺作家们总是在不协调中寻找笑声,举凡目的与手段、动机与效果、现象与本质、内在与外在,只要让他们处于矛盾状态,笑就会破壳而出,喜剧性的讽刺也就露出了锋利的针尖。在现代小说中,讽刺的风格多种多样,而钱钟书在围城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种讽刺艺术风格。他在围城对讽刺艺术的采用无论是讽刺的方式,还是讽刺程度的轻重,都能够严格地把握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界限,具有较强的分寸感。围城的讽刺之光则无所不在, 可以说是不放过任何人、事、物, 构成了丰富博大的讽刺世界。同时 ,围城集讽刺作家所采用的各种技法于一身, 讽刺技法丰富多彩, 不仅与幽默、喜剧合流 , 还运用锐利、俏皮的语言, 大量的比喻、比拟,漫画式的素描

5、,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各种独特的讽刺艺术手法,道出深刻的思想和精辟的哲理,确立了讽刺艺术机智的风格。而且不同于以往的讽刺小说还在于围城不仅讽世还怜人。现代讽刺作家关注更多的是社会问题, 作品的聚焦点在于暴露黑暗和鞭挞丑恶, 而围城关注的是人生的困境与存在的勇气, 其聚焦点在于揭示人性的颓败。对于大多数的人物作者既讽刺又怜惜。这是作家以自身的雄厚功力,对现实人生进行深入洞察的结晶。在20 世纪中国文学中,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彪炳于文坛,堪称“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2】这是最早研究围城的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这部作品做出的

6、最高评价。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的学者也都给出了自己对这部作品独特的见解,较全面的分析、评价了这部作品。本文通过大量对比各家对这部作品的研究理论,再次探讨、总结围城中讽刺艺术的各种应用手法,并从文中摘出有关精彩篇章对其进行赏析,评价这部作品所独特的讽刺艺术魅力。试论围城中独特的讽刺艺术 5一、讽刺涉及多个层面多个角度以往的讽刺小说,或从社会政治方面针砭时弊;或从世态风俗角度拨正病态;或从文化心理视角展开道德审判。而围城在讽刺的批判的广度上,可以说是集大成者。作者是以为学识渊博的学者,聪明睿智的哲人。他有一双能看透一切的犀利眼光,有一双妙趣横生、文采四溢的彩笔, 围城所讽刺、揶揄的对象简直无所不包

7、括;社会的、政治的、外交的、文化的、教育的、哲学的、伦理的、宗教的、乃至于心理的,心态的。人情的等等,真是五光十色,包罗万象。而且这种嘲讽则是全方位的, 就是人物的外貌、思想、谈吐、心理都难以幸免。可见围城是对现代人,现代社会的假恶丑所进行的全方位扫描,显示了讽刺大家的风范和风度。可谓讽刺无所不在,笑尽天下。二、讽刺艺术手法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一)比喻和比拟的大量运用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围城的讽刺特色的成功表现,离不开作者大量妙趣横生、联篇缤至的新鲜比喻的创造和运用。作者以学者的渊博,文学家的才情,发挥想象,融合中外历史、哲学、文学、故事、见闻等多方面的知识,编制新奇、犀利的比喻,涉笔成趣,俯拾

8、皆是,使作品带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和文化氛围,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意蕴和讽刺艺术效果。 围诚简直是比喻之城, 整部作品有比喻700 余处 , 其中有很多是用来批判和讽刺的 , 这些奇思妙譬是形成作品幽默讽刺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作者把鲍小姐的“赤身露体”喻为哲学上的“真理”,讽刺辛辣,力透纸背。说旅店里卖不出去的变色变质的半生红烧肉“ 像红人倒运,又冷又黑”,锋利贴切,让人发噱。 (23页)还有方鸿渐在学校作演讲时大谈梅毒和鸦片,“令那记录的女生涨红了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方鸿渐最后的一句,处女的耳朵当众失去了贞操”,形象俏皮,耐人寻味。 (49页)还有在方鸿渐被苏小姐要求给她一个吻时,作者写道

9、:“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趾,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 (63页)这一个比喻,作者融合了民俗和宗教两个方面的知识,传达了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微妙心理,令人叫绝。而像方鸿渐因得不到唐晓芙的爱而引用“狗追影子丢骨头”这一寓言的“狗为着追求水里的肉骨头的影子,丧失了到嘴的肉骨头! 跟爱人如愿以偿结了婚,恐怕那时候,肉骨头下肚,倒要对水恨惜这不可再见的影子了”的自我调侃,(85页)以及“桌子就像儒林外史里范进给胡屠夫打了耳光试论围城中独特的讽刺艺术 6的脸,刮得下斤

10、把猪油” 、 “灯光照着孙小姐惊奇的眼睛张得像吉沃吐画的O一样圆” 、 “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就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95页)等喻句又都隐含了中外的典故,显示出作者比喻的丰富内蕴,增强了讽刺力度。(二) 运用心理描写是围城最出色的艺术手法吸收西方文学中心理分析的技巧, 深入揭示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活动, 以达到讽刺目的, 这是围城最出色的艺术手法。在结合心理描写进行讽刺时, 作者毫不费力地抓住人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心理特点, 好似信手拈来, 都涉笔成趣, 浑然天成, 其中又往往包含着作者对讽刺对象的透辟认识和无情嘲讽。下面一段是写

11、孙柔嘉因受凉呕吐, 方鸿渐向李梅亭讨药时, 李梅亭的心理活动:虽然仁丹值钱无几, 他以为孙小姐一路上对自己的态度也不够一包仁丹的交情。而不给她药呢, 又显出自己小气。鱼肝油丸当然比仁丹贵, 但已打开的药瓶, 好比嫁过的女人, 减低了市价(所以还是把鱼肝油丸当仁丹给孙小姐为好)。 (139页)充分刻划了李梅亭只顾自己利益, 不管他人死活的自私本性, 无情地嘲讽了这个集市侩式“学者”和商人为一身的伪君子形象。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对于讽刺幽默作家来说:“一切琐庸的、可怜的、卑微的、鄙陋的东西,似乎都不能逃过他的眼睛”(美学论文选) 【3】 。钱钟书善于用洞烛幽微、纤芥毕肖的笔触刻划人物心理,其犀利精

12、微的心理讽刺,使人物形象具有立体感。首先,他善于透视人物言行举止的心理基础;善于挑开蒙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上温文尔雅的面纱,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出讽刺对象灵魂的丑陋,戳穿和嘲笑讽刺对象在言行举止上的虚假性。李梅亭在赶赴三闾大学就职的路途上所表现出的吝啬心理就很有讽刺意味:启程时,他抢着买低等船票,明明是为了自己省钱,却偏要撒个谎来骗取别人的好感;路途中,他因为舍不得用自己的新雨衣,便找借口用别人的伞;他带了一大箱药品,准备在内地的学校卖大价钱,却不愿意给一些仁丹于身体不适的孙柔嘉服用,因为一包仁丹开封后就卖不到好价钱。但不给药,又显得过于小气,左思右想,忽然灵机一动,记起自己前些天已打开

13、一瓶鱼肝油丸。虽然鱼肝油丸比仁丹贵,但已开封的药却“好比嫁过的女人,减低了市价”,于是拿粒鱼肝油丸给孙服下,弄得她又一次呕吐。 (139页)李梅亭这种吝啬鬼式的怪诞心理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吝啬的心理活动中暴露出来,给人以厌恶之感,其正人君子的假面具也就被一层层撕了下来。其次,钱钟书还善于把作品中各种人物的心绪交织在同一场合,形成微妙而又激烈的心理冲突。 围城第三章写到一次青年知识分子的聚会,便是一场不期而遇的心理战。这次聚会由赵辛媚作东,有苏文纨、褚慎明、董斜川、方鸿试论围城中独特的讽刺艺术 7渐等人参加。赵辛媚请方鸿渐参加的本意是为了使方鸿渐喝醉,在苏文纨面前出丑,以发泄妒嫉之情。结果让方喝醉

14、酒的目的达到了,但苏文纨却当着大家的面给予方鸿渐关心爱护,这使赵辛媚感到一种胜利后的失望;褚慎明与方鸿渐在席间互相鄙视,唇枪舌弹,各不相让;董斜川以会作旧体诗,懂“同光体”而自傲,又遭到赵辛媚、褚慎明的嘲弄讥讽;更为有趣的是褚慎明因为美貌的苏文纨跟他讲“心”,竟激动过分,把夹鼻眼镜都掉进牛奶杯子里了。他拾起眼镜又不肯戴上, 怕看清大家脸上逗留的笑。后来方鸿渐酒醉呕吐,褚慎明掩鼻表示鄙厌, 可是心上高兴,觉得自己泼的牛奶,给鸿渐的呕吐在同席者的记忆里冲掉了。 ”(128页)对褚慎明的这种阴暗心理的讽刺,触及了某些知识分子最敏感之处面子。这种把讽刺形象的丑陋心灵,由隐到显,由暗到明,通过心理战而昭

15、然若揭,猛然外化的手法,显示出钱钟书心理讽刺的高超、犀利。(三) 漫画式的笔法是钱钟书讽刺艺术在本文中的又一个特色在围城中,作者为我们精细刻画了一组知识分子的士林世相,他们有不学无术的方鸿渐、附庸风雅的董斜川,庸俗无情的曹元朗、欺世盗名的褚慎明,工于心计的孙柔嘉、轻浮肤浅的鲍小姐,以及厚颜无耻的李梅亭、老谋深算的高松年等等。这些人物在作者笔下形神毕肖,既道貌岸然又滑稽可笑。对于人物的描写,作者常常采用既含蓄又凌厉的漫画式笔法进行勾勒,令其形神毕露,使人未见行藏,便已看出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极具幽默感和讽刺性。例如作者嘲讽李梅亭时说他“脸上少了那副黑眼镜,两只大眼睛像剥开壳的煮熟鸡蛋”,

16、又挖苦他“本来像冬蛰的冷血动物,给顾先生当众恭维得春气入耳,蠕蠕欲活”,(176页)暴露出他贪慕虚荣,一顶高帽就使他飘飘然的丑态。在描写褚慎明时作者写道;“褚哲学家害谗痨似的看着苏小姐,大眼珠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像手枪里弹出的子弹,险些突出眼眶,迸碎眼镜” (169页),生动地勾画出他卑鄙下流的丑相,揭示出其肮脏的灵魂。写到汪处厚时说:“胡子常是两撇,汪处厚的胡子只是一画他只想有规模较小的红菱尖角胡子,不料没有枪杆的人,胡子都生不象样,又稀又软,挂在口角两旁。既不能翘然而起,也不够飘然而袅。他两道浓黑的眉毛,偏偏根根可以跟寿星的眉毛竞赛,仿佛他最初刮脸时不小心,把眉毛和胡子一股脑儿全剃下

17、来了,慌忙按上去,胡子和眉毛换了位置,唇上的是眉毛,根本不会长,额上的是胡子,所以欣欣向荣为了二十五岁的新夫人,也不能一毛不拔,于是剃去两缕,剩下中间一撮这也许还是那一缕胡子的功效,运气没坏到底” (143页) 。这样一副活灵活现的漫画,使他一亮相,就给人滑稽、迂腐的印象。另外还有生着一个“桔皮鼻子”,以嫖娼和赚外快为其能事的侯营长;“眼睛下面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的沈太太;轻浮妖艳,像“熟食铺子”的鲍小姐等等,作者都是用漫画式的笔法一一描绘,使作品的讽刺性在轻松活脱中得以展现。通过漫画式的笔法高度概括集中平常不以为奇的儒林丑态,淋漓尽致地勾勒一幅上层儒林的百丑图,在幽默的同时引发读者对

18、社会和现试论围城中独特的讽刺艺术 8实人生的思考作为一部充满尖锐讽刺的批判现实主义杰作。 围城的社会讽刺是尖锐的,在讽刺中总带着一定的严肃性和社会责任感。我们时时都能感受到作者内心隐藏着的“忧世伤生”的入世心情(四) 象征手法也是作品的又一个重要讽刺手法小说中还常常插入一些象征性叙述,很耐人寻味。例如方鸿渐的父亲方逐翁是江南的乡绅,保存着一只“方府三代祖传之宝”的老式时钟,冒着战火的风险从故乡运到上海,又当作方鸿渐的结婚礼物,宝贝似的送到新房挂起来,在很多场合,他都嘱咐儿子保护祖物。说“这只钟表走得非常准每点钟只走慢七分” 。 (159页)小说最后,方鸿渐失了业,又和妻子孙柔嘉感情破裂,饿着肚

19、子独自丧魂落魄地在马路上游荡到深夜,回到家里,他万念俱毁累得倒在床上,堕入一种被痛苦浸透了的麻木境界, “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时也是死的样品” 。正当这时候,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了六下,报的是五个钟头前的时刻,那时方鸿渐的职业生活和感情生活还存在一丝好转的希望,此时,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 “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 (293页)这只慢条斯理,错乱颠倒的老钟正是旧中国历史步伐的绝妙象征。(五)异类词语交互的使用这种讽刺手法在围城中,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用英文与文言文同样是大放异彩。一般来说, 现代汉语能表达清楚的, 就

20、不需再借用外来词语了, 胡乱地使用会有反效果。然而, 钱钟书在小说中运用了英文, 却是达到了讽刺的效果。本文中最精彩的运用这一手法是在张吉民接待方鸿渐时所说的一段话:“Hello! Doctor方, 好久不见! ”“Sure! have a look see! ”“Sure! 值不少钱呢, plenty of dough。并且这些东西不比书画。买书画买了假的, 一文不值, 只等于Waste paper。瓷器假的, 至少还可以盛菜盛饭。我有时请外国Friends吃饭, 那就用那个康熙窑油底蓝五彩大盘做Salad dish, 他们都觉得古色古香, 菜的味道也有点old- time。 ”(258页)

21、在这里, 作者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张先生那种崇洋媚外的丑态, 讽刺了他善于卖弄自己, 炫耀自己的走狗身份。张吉民话中那些无谓的英文字, 恰切地表现出他附庸风雅赶时髦又俗不可耐,浅薄虚荣, 炫耀卖弄, 甘当洋奴的丑态 , 同时把这一丑态挖苦得活灵活现。这一段话的妙处 , 在于只用很经济的笔墨, 无需另加评语便把这种浅薄准确地展示了出来。试论围城中独特的讽刺艺术 9三、机智的讽刺风格的确立“围城的批判性十分明显,读围城 ,常常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就会发出会心的笑,是任谁都有阅读经验。形象的、具有美感的批判,笑的批判,就是讽刺。在20世纪中国现代讽刺小说中,因为时代的关系,因为我们有谴责和暴露的传统,所造

22、成的主流是过分的沉重的政治讽刺。钱钟书的讽刺,面对社会和社会中的人,具有与以往讽刺完全不同的风格和文化品性。他的讽刺已经出离愤怒,也净化了丑、俏皮。幽默,面对千奇百怪的世界是一种优雅的审美风度。由于这种讽刺机敏、犀利、富有才智和想象力,我们可以称之为机智的讽刺。 ”这段话是对钱钟书机智讽刺的最好解释。 【4】钱钟书实现了与世界讽刺小说的衔接。 围城利用犀利地讽刺和尽情地奚落, 挖掘了人性深处的劣根性, 揭示了现代文明的缺憾和现代人生的危机, 蕴含着严肃的社会主题。老舍在谈幽默中说: “机智是什么呢? 它是用极聪明的, 极税利的言语, 来道出象格言似的东西, 使人读了心跳。 ”【5】由于钱钟书的

23、睿智、博识, 加上他具有高超的喜剧才能。将这一手法运用地前所未有的恰当和完美。言此及彼、旁敲侧击。钱钟书在讽刺时, 把彼此分离着的人和事,进行联系性的观察和思考, 找到他们之间的某些相似点, 然后顺势一击, 一石两鸟, 痛快淋漓。西洋赶驴子的人, 每逢驴子不肯走, 鞭子没有用, 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 萝卜就能到嘴, 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前, 嘴愈要咬, 脚愈会赶, 不知不觉中又走了一站。那时候它是否吃得到这串萝卜, 得看驴夫的高兴。一切机关里, 上司驾驶下属, 全用这种技巧, 譬如高松年就允许鸿渐到下学年升他为教授。 (280页)以驴夫、萝卜、驴子来

24、比喻上下级的关系, 看似荒诞可笑, 实则合理浑成, 既刻划了上司的奸诈,又寄寓着下属的愚蠢。围城的喜剧讽刺充沛。它的夸张、揶揄的成分都够足,有的甚至是闹剧。而这些多半应应用在邪恶的、愚蠢的人物身上,如讽刺李梅亭,嘲笑内地军官、老板、伙计、妓女、乘客。这些讽刺场面在所有的长篇讽刺小说里,几乎处处都是,但是你越读下去,就会慢慢的笑不出声来。全书面对怯懦的、善良的人们的讽刺是愈来愈显出伤感的味道,悲剧的味道,因为人物无出路,且不知道未来。作者在写到老式的自鸣钟发出不准的声音时,也将声音的内涵定义为“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可见他是多么的看重讽刺的悲剧意味。喜剧使讽刺泼辣有生气,悲剧使讽刺避于肤浅而趋于深

25、沉, 围城兼具有了两者之长,更富有现代气息。 【6】引文注释:试论围城中独特的讽刺艺术 10【1】刘子埼.超越时代的审美意义【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4(11)42【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第253页【3】辛未艾 译.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M】中华书局1998.第269页【4】吴福辉. 围城导读【M】.中华书局.2002.1【5】老舍谈幽默 老舍研究资料(上)北京十月出版社1985年第423页【6】王卫平. 围城与中国现代讽刺小说【J】.中国知网电子版本文原文均引自:钱钟书围城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年第一版 标在引文后面试论围城中独

26、特的讽刺艺术 11参考文献:1.刘子埼.超越时代的审美意义【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4(11)422.章晓俊.浅谈围城的讽刺艺术特色【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3(24)3.洪耀辉.论围城的讽刺艺术创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3(20)34.华家.论围城的讽刺艺术欣赏【J】.浙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5.7(4)35.王卫平. 围城与中国现代讽刺小说【J】.中国知网电子版6.张仕辉. 论围城的讽刺比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0105.037.李惠芳.论钱钟书小说的讽刺艺术【J】.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6(13)28.吴福辉. 围城导读【M】.中华书局.2002.19.钱钟书围城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