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车用到的芯片资源*S12X CPU40MHz 的总线速度 *128KB 闪存,带有错误校正码(ECC) *带有 ECC 的 8KB DataFlash,用于实现数据或程序存储 *可配置 8- 、10- 或 12- 位模数转换器(ADC ),可以实现 3s 的转换时间 *支持控制区域网(CAN)、本地互联网(LIN)和串行外设接口(SPI)协议 *带有 16-位计数器的、8- 通道定时器 *出色的 EMC/运行和停止电流性能 一、 I/O控制(输入输出上拉)P8用途:基本引脚控制二、 串口(SCI)用途:代码调试和跑车时发送参数用三、 定时器(PIT,RTI)用途:锁速,或光电传感器扫描四、
2、 计数器(TIM) 用途:锁速,光电编码器脉冲数读取五、 外部中断(IRQ,XIRQ,EXT)用途:摄像头的行和场读取用到,还有调试时停车用六、 PWM(8位 16位)用途:舵机和直流电机的控制七、 ADC(8位 10 位 12位)用途:光电管或 CCD 摄像头读取八、 内部 EEPROM(D-flash)用途:用来记录现场设置的参数,或者相关的检测数据九、 SD卡读写(SPI)用途:只要是摄像头用来记录图像用智能车制作经验(一) 传感器部分摄像头:*采用 CCD 模拟输出方案,动态成像质量好清晰,但耗电大,需要外部 AD 采集。*采用 OV7260 等数字输出方案,动态成像稍差,但不那么影响
3、,电路简洁,方便易用轻巧。光电管:*红外对管模拟接收,能线性接收识别黑线位置,但抗干扰差,硬件制作复杂,探测距离也不远。*激光对管数字接收,能根据高低电平直接识别,读取简便,利用调制发射(200K 的三分之一占空比 PWM),接收解调(对200K 敏感的接收管,这个比较难找) ,抗干扰极强,而且光点可见,射程远。但硬件制作稍难。用到 5wm 的激光头,功率越高,效果当然越好。直接用 8050 或 8550 三极管+电阻+译码器就能构成其驱动电路。(二) 驱动控制部分舵机:*采用 100Hz 16 位 PWM,经试验,稳定快速可够*直接用电源供电 ,不必加稳压芯片到 6V,经试验,直接用电源供电
4、,反应快速大力,也不易烧。电机:*采用 20KHz 8 位 PWM,经试验,效果不错*采用两块 BTS7970 或 7960 半桥驱动芯片构成全桥驱动,电路简易可靠,电流大,内阻超少,经试验,比 33886 好多了。强烈推荐采用此方案。光编:*光电编码器,购买二手欧姆龙 200 线或者其他日本牌子的 200线左右的光编测速用,当时我们二手买了 170 左右 200 线,接入光编的引脚记得要上拉电阻。(三) 单片机核心板部分单片机芯片:*80 叫或者 112 脚 XS128电源的部分:*只需要留一个 5V 稳压和一个 3.3V 稳压就好了,这是实践得到。参数的调整:*留一个拨码器作为模式或参数的调整。上坡的预测:*加一个 MMA7260 模拟输出的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上坡下坡。(四) 机械结构部分前轮:前倾后倾,八字等。后轮:差速器的调整。轮胎:这个是重点,在没有破坏规则的情况下,大家想办法把摩擦力加大这个十分重要。平时调试可以用湿布擦洗,可以暂时增大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