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芦叶船S 版四年上学期学情分析本篇课文文字浅显易懂,但是今天的儿童不一定理解几十年前儿童生活的内容和生活情趣,课文中的“我们”生活虽然简单,但在这简单的生活和游戏中,他们不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学文时,可让学生多读,从读中理解作者童年的生活,去感受他们当年生活的乐趣。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2、读懂课文,感知课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自读自悟。 3、读通句子,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设计 一、出示教具,导入课题1、老师出示自
2、制的小纸船,这节课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自主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2、教师引导要求:读准字音,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查工具书或请教同学)3、小组合作,互读课文。三、合作探究1、合作学习。(1)各个学习小组自由读课文。(2)教师引导:联系课文内容,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2、各个组长发言,教师梳理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课文围绕芦叶船讲了件什么事?(2) “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三、 自读自悟1、学生默读课文,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批注问题。四、自主识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2、指名
3、学生认读。3、学生交流认字方法。4、教师指导: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比如:竖的下面不是土,喇的中间是束。五、 布置作业1、抄写字词。板书设计做芦叶船 放到小河、长江里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能准确地认读生词,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2、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设计 一、 复习引入1、教师出示识字卡片,检查认读。2、回顾上一节课,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二、 研读课文,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1、谈话导入。作者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在我们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
4、(1)放课文录音,小组思考提出的问题: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2)同桌一起细细地品读课文,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3)教师:“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5)展示课件,播放芦叶船在小河、长江里远航的情景。(4)小组交流,各抒己见。(3)通过交流,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三、 朗读感悟1、有感情地朗读感兴趣的内容。四、体会重点句子1、读读下面每组句子,体会加上带点部分后有什麽好处。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2、讨论交流。五、 拓展延伸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大体设计一下。六、布置作业1、画一画你心中的芦叶船的样子。板书设计做芦叶船 “理想之船” 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