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宇宙探秘课题 四、宇宙探秘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以及不同时期主要的观点和理论。2知道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引发了天文学领域的一场革命。3知道恒星是运动的,太空由无数的星系组成,了解大爆炸宇宙模型及基本知识。4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5通过有关宇宙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体会人类在探索过程中的艰苦,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重点难 点(1) 天文学中的两个长度单位(2) 了解人类对宇宙天体的认识和探索过程(3) 宇宙的形成和组成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 学 程 序 设 计 学生活动一引入课题二图片:“嫦娥奔月”
2、、“ 鹊桥相会”、东方红一号、神州五号发射。你能从以上的每一张图片得到怎样的信息?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人类认识宇宙是怎样 的过程?观察课本 P34 图 7-20,了解古代我 国和西方科学家对宇宙的认识。古人对宇宙的认识:1.盖天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2.浑天说:汉.张衡“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课堂全班性的交流由“盘古开天”形成的。是由上帝创造的。天圆地方。教学过程古代西方科学家对宇宙的认识:3. 托勒密的地心说:宇宙结构是以地球为中心的一系列同心圆行星体系4. 哥白尼的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人类对宇宙
3、的认识不断地发展着,随着农作物的生产,地域间进行贸易,航海交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步发现地球是圆的。天文学的发展,在观测天体的运动规律基础上,对地球的了解越来越多最早人们认为什么是宇宙的中心?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早在公元前 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就已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公元140 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发表了他的 13 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这一学说认
4、为地球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具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教义,因而流传时间长达 1 300余年。这一学说是不是正确?16 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1543 年,在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在他阐述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 40 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地
5、球不正确。理论一日心说。意大利学者布鲁诺(GiordanoBruno)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认识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由于日心说危及到当时罗马教会的思想统治,反动教会对布鲁诺恨之入骨,用种种恐怖手段逼迫布鲁诺放弃日心说,布鲁诺宁死不屈,最后被活活烧死。以后的许多科学家利用更先进的观测仪器,经过了长期的观察、总结、计算,从而最终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学说。其中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和望远镜的发展对日心说提供了更有力的理论和实践的支持。地球的地位从居宇宙之中特殊地位的天体降为绕太阳运动的一颗普通行星。“地心说”已经在 16 世纪时被否定
6、了,“日心说”也随着人们对宇宙越来越多的了解,渐渐露出它的不完整性我们知道天体之间相距很遥远,用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来描述它们之间距离,显得不够用了。在天文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光年 l.y.:光在真空中走一年所经过的路程1 l.y.=9.4611015m天文单位 AU: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1AU=1.4961011m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卫星、彗星以及其他星际物质构成。现在人们已经基本了解了太阳系的结构,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宇宙。太阳系并不是整个宇宙,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恒星。接着人们发现了银河系,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开始人们认为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现在我们知道在银河系
7、外还有很多星系。恒星是不是静止的?银河系是由什么组成的?散布在宇宙中的星系约有多少个?我们的字宙是从何而来的呢?大爆炸宇宙模型是怎样描述宇宙起源的?宇宙起源于一个原始火球,在原始火球里, 温度和密度都高得无法想像,这种状态极不稳定,最终,原始火球发生爆炸,这 种爆炸 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 宇宙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后,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乃至恒星和行星。科学家们在观察星系的光谱时发现了什么?人类探索宇宙的辉煌历程1970 年 4 月 24 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75 年 11月 26 日,发射“返回型遥感卫星 1
8、号”,并于三天后回收成功;1981 年 9 月 20 日,成功实现了“一箭多星”的发射;1999 年 11 月 20 日,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2003 年 10 月 15 日 9 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太空中绕地球 14 圈后,安全返回。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 国家;2005.10.17,费俊龙和聂海胜乘座“神 6”飞船经过五天的太空飞行成功返回;2007.10.24, 发射成功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2008.9.25,翟志刚、刘伯 明和景海鹏乘坐“神舟七号”飞阅读 P35-36 课文不是,是运动的。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合而成的一个巨大的天体结构系统。1 000 亿个。阅读课本第 37 页。宇宙诞生于约 137 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谱线红移现象。星系在离我们远去。船,进行了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 2011.11.1,“神舟八号”在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分别在 11 月 3 日和 11 月 14 日与中国发射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对接。三、思考与作业四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