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节 氧化和燃烧知识点 氧化反应与氧化1属于缓慢氧化的变化是( )A木炭燃烧 B食物腐败C蜡烛燃烧 D汽油燃烧2普通灯泡的灯柱上常涂有一层暗红色的物质,目的是除去灯泡中少量的氧气,以延长灯泡的寿命,这种暗红色的物质是( ) A石蜡 B木炭 C红磷 D铁丝3下列变化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铁生锈 B镁带燃烧C鸡蛋浸入白醋 D食物腐烂知识点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原理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A B C D52016绍兴如图 B321 所示的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图 B321A有可
2、燃物 B有助燃剂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6小明旅游时经常使用一种用纸代替金属材料制成的锅煮面,轻便易携带,你觉得煮面时纸锅不会被烧掉的原因是( ) 图 B322A纸锅的着火点很高B面汤使纸锅的着火点升高了C面汤隔绝了氧气使纸锅不能燃烧D加热时面汤蒸发吸热使纸锅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7用灯帽盖灭燃着的酒精灯,其灭火原理是( )A消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C降低温度 D降低着火点8 “釜底抽薪”成语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C移除可燃物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9控制变量法是常用的科学学习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图 B323 所示
3、信息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来源:21cnj*y.co*m】图 B323(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 。(3)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可燃物;氧气( 或空气);_。 知识点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10下列变化中都有能量变化,属于在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A铁与盐酸反应 B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硝酸铵溶于水使温度降低 D干冰升华进行人工降雨11人在生活中有许多能量是从化学变化中获得的,下列变化中产生的能量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用木材燃烧取暖B蓄电池供电 C电灯泡通
4、电发光照明D炸药开山采矿122015 丽水 用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扑灭。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21世纪*教育网A能导电 B不易燃烧 C不易汽化 D密度比空气小132016杭州下列有关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分析合理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得到电子B反应物钠由分子构成,生成物氯化钠由离子构成C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不同14下列说法: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化合反应;
5、急速的燃烧一定会爆炸;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白磷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 ) 21 教育名师原创作品A BC D15.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图 B324A图 a 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B图 a 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C图 b 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 ,是因为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62015 湖州 据报道,新疆有多处煤层发生了自燃。调查
6、显示其原因为埋藏在地下的煤层曝露在空气中,发生了_使煤层的温度升高,达到煤的着火点,煤层就发生了燃烧。煤场工人往煤堆上洒水,一方面减少煤堆中的空气,另一方面降低煤堆的_,从而防止煤堆自燃。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17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并进行实验 ( 如图 B325)图 B325请帮小明填写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尝试点燃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可燃物才能燃烧(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没蘸水的小棉花团燃
7、烧,蘸水的小棉花团不燃烧反思与评价小明同学的实验设计不够全面,请你补充一个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3)请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个灭火事例,并说明其中的灭火原理。(灭火原理不要重复)灭火事例 灭火原理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_。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_。教师详答第 2 节 氧化和燃烧1B 2.C 3.C 4.D 5.C6D 解析 纸张是可燃物,也与氧气接触,潮湿的纸张不燃烧的原因是面汤蒸发吸热,使温度
8、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21cnjycom7B 8.C9(1)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2)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3)通入氧气(4)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0B 解析 铁与稀盐酸的反应,属于放热的化学反应;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硝酸铵溶于水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干冰升华变成气体二氧化碳属于物理变化。21cnjy11C 12B 解析 灭火的三大原理:撤离可燃物,隔绝空气,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根据题意,应该选择 B。21*cnjy*com13C 14.A 15.A16缓慢氧化 温度17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木条燃烧,小石子不燃烧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9、着火点才能燃烧反思与评价实验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与氧气的关系一段时间后,玻璃杯内蜡烛熄灭了,玻璃杯外蜡烛仍燃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灭火事例 灭火原理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隔离可燃物解析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小木条是可燃物,在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后,就可燃烧;而小石子不是可燃物,就是燃烧的其他条件都具备了,它也不能燃烧。(2)棉花团是可燃物 ,但没蘸水的棉花团容易达到着火点,而蘸水的棉花团不易达到着火点,所以只有没蘸水的棉花团燃烧。
10、【来源:21世纪教育网】反思与评价 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已经设计实验证明了两个,还有“与氧气接触”没设计实验,故可设计如下实验:分别点燃两支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通过玻璃杯内外燃着的蜡烛对比,说明玻璃杯内蜡烛熄灭是因为杯内的氧气耗尽。玻璃杯内蜡烛熄灭了,玻璃杯外蜡烛仍燃烧,说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才可燃烧。2-1-c-n-j-y生活中灭火事例很多,如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通过盖上锅盖而使锅内的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燃烧。 【出处:21 教育名师】拓展培优小木棒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着火点较低的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使温度较易达到小木棒的着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