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姓名:刘宏杰 工作单位: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刘宋镇大田小学通讯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刘宋镇大田小学 邮政编码:065400联系电话:13653261492 电子邮箱:【作品分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 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本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设计理念】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
2、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目标】1、了解海伦.凯勒的一生,引导学生做有一个有毅力、有信心敢于挑战困难、拥有爱心的人,懂得珍惜生命,关爱社会,关爱他人。2、激发阅读全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读书的好习惯。3、领悟阅读方法,品味作品中的语言,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阅读全书兴趣,掌握简单的阅读方法,以及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准备】图片资料,PPT【教学流程】(一)课堂导入120 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 个春秋,却熬过了 87 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
3、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 20 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并获得“总统自由勋章”有人说,海伦凯勒好像注定注定要为人类创造奇迹,或者说,上帝让她来到人间,是为了向人们昭示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设计意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她为什么是了不起的人物;她哪些地方了不起?为接下来的阅读垫下基础。2 “你对海伦凯勒了解多少呢?” (请学生汇报)教师完善补充:海伦凯勒是 19 世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1880 年 6 月 27 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
4、比亚。在她19 个月大的时候,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让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时,眼睛被烧瞎了,耳朵被烧聋了,那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从此她陷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成
5、就了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正如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 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设计意图: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可以让学生对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有初步的了解,对海伦凯勒产生无比敬仰之情,有助于学生理解他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3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部自传体的主要写了海伦 21 岁以前的生活经历。海伦之所以写这本书,就是要让大家珍惜光明。就像她在书的结尾所说的那样:“如果我有三天能用眼睛看见世界的话,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的有价值得人们,我要将我所有亲爱的朋友们都叫来,好好端详他们的面孔,将他们的
6、外貌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第二天,我要去看一看那由黑夜变成白天的激动人心的奇观。我还要通过参观博物馆,戏院或电影院了解人类和自然的历史面目。第三天,也就是最后一天。今天我要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二) 、阅读指导:1、在阅读正文之前,我们可以看内容简介,了解大概内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介绍。2、指导阅读正文师:进行课外阅读,在这节课中向同学们推荐“三步阅读法”一、泛读:概括书的内容。二、精读:品味赏析内容。三、研读:联系实际,思考感悟。我们在这节课中就采用这“三步阅读法”设计意图:先指导阅读方法,再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充分感知阅读的方法与阅读的快乐。(三) 、精读:品味
7、赏析内容。读出你认为深有感触的句子或段落,品味、欣赏、交流。(抓重点词欣赏、理解含义、用心体会、联系实际欣赏)对于我们所具有的感官能力和其他天赋,我想我们同样是倦怠和麻木的。只有失聪才知道拥有听力是多么幸福;只有目盲这才知道能看见阳光是多么庆幸。那些在成年以后丧失了视觉和听力的人最能体会这一点,但是那些从未遭受视听障碍的人却几乎不懂得如何去用这种珍贵的天赋。他们的眼睛粗枝大叶的扫过身边的世界,耳朵则模模糊糊的接受周围的声音,从不会集中起来,带上哪怕是一点点欣赏的意味。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生病了才想起健康的好,这都是老生常谈了。 (对光明的渴望,告诉我们要懂得珍惜。 “春天里,我沿着树枝触摸,希望
8、能找到春回大地后抽出的第一支新芽,这是大自然从寒冬的睡梦中苏醒的信号。我触摸到柔软的花瓣是有说不出的欣喜,还发现他们一圈圈的卷绕着,真不简单,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奇迹。 (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天,我要去见那些好心、亲切的人,因为他们的友谊我的生活才变得有意义。首先我要好好看看亲爱的安妮.沙利文梅西夫人。在我还是一个懵懂孩童的时候,她来到我的身边,向我揭示了外面的世界。我不仅仅想模糊的看到她脸庞的轮廓,而要把她仔细端详,从她的脸上寻找深切的同情和耐心,这两种品性让她在教育我的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如此,就能把她的面容珍藏到我的记忆里面了。我还要凝视她的眼眸,她的眼里定然蕴藏着面对困难时的坚
9、毅,以及她经常对我流露的对整个人类的同情心。 (感恩的心,博爱的心。 )第二天,在拥有光明的第二天,我要快速的浏览这个世界,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自然历史博物馆向我们展示的是世界的物质财富,艺术博物馆则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精神财富。以前通过触摸认识的东西现在可以仔细打量了。更让我高兴的是绘画艺术的华丽殿堂将向我敞开,从意大利那带有宗教热情的原始绘画到在视觉上给人震撼的现代作品。对拉斐尔、达芬奇、提香、伦勃朗的油画我要仔细品味,还要用韦罗内塞那色彩艳丽的作品来一饱眼福噢,对你,一个视力正常的人,这些古老的作品中包含了多少美的元素和有意义的东西啊!(知识的丰富,对光明的渴望。 )接下来的这天早晨,我会
10、再次黎明就起床,热切寻找新的欣喜,我敢肯定对于那些视力正常而且真正用心看世界的人来说,每一天的黎明始终都会是美的再现。今天我要过一回平常日子里的生活,融入那些忙碌于商业活动和生活琐事的人群。 (对生活的爱)在午夜,我从目盲中暂时解脱出来的短暂时光就要结束,永久的黑夜将再一次将我包围。自然,在短短的三天光明里我不能看尽我所希望看到的全部,只有当黑暗再次降临我才意识到自己来不及看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但是,我的头脑中将塞满了光辉的记忆,以至于我没有多少时间去遗憾。此后,我对每一件物品的触觉将会唤起关于它的模样的生动记忆。 (对光明的渴望,光明值得珍惜。 ) 我作为一个目盲之人可以给那些目明之人一点建
11、议。对那些想要把视力天赋充分发挥的人也许是一句警言:使用你的眼睛,好似明天你将失明。倾听人声的音乐、鸟儿的歌声、管弦乐强有力的旋律,仿佛明天你就会永远失聪;触摸一切你想触摸到的东西,仿佛明天你就会触觉失灵;闻闻花朵散发的清香,每一口食物都津津有味地品尝,仿佛明天你再也没有嗅觉和味觉。让每一种感官都发挥出最大的功能,为世界通过大自然以各种接触的方式给予你的一切欢乐和美的享受而自豪吧。 (珍惜光明,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四)、指导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布置学生制作“读书卡片”(1)摘要式:将书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警辟语句摘抄下来, (2)评注式:不单摘录,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和评价。 (3)
12、心得式: 即读后感。是读书或读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4)制作读书卡片 ,布置作业:读书并制作读书卡。(五)、读书并思考:读过一本书,我们会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反复研读,提出你读过文章后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海伦.凯勒的成功源于什么?她怎样获得那么丰富的知识? 写一篇 400 字左右的读后感。(六)、鼓励学生继续深读名著这本书带给我什么启示?这部作品想告诉我们什么?(对周围人的爱与感恩、对大自然的爱、对生活的热爱、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要有勇气、有信心) 随着深入读这本书,你会进一步寻找答案。【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以介绍有关海伦凯勒的课件开始。在观看
13、课件后,很多对海伦凯勒不甚了解的学生都对海伦凯勒的不幸经历表现出了深深的同情,对海伦凯勒战胜困难的意志表现出了由衷的敬佩。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抓住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并且不断加以强化,使这种情感成为课文学习的线索。具体而言,在同情的方面,可以带领学生去尝试体验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在敬佩方面,应当引导学生通过理性思考探究海伦凯勒使人肃然起敬的究竟是什么,她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并就此切入对文本的研读。在感性的体验化为理性的认识的过程中完成课文的学习。另外,书面回答课文最后海伦凯勒留给读者的问题是这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这堂课的亮点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预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完成这一系列问题,并一定要在课堂上完成交流。这个环节至少应当安排 15 分钟时间,学生一定会使在这个问题上投入的时间一定会呈现出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