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地理昼夜的形成与昼夜交替.ppt

上传人:s36f12 文档编号:7030235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昼夜的形成与昼夜交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昼夜的形成与昼夜交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昼夜的形成与昼夜交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昼夜的形成与昼夜交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地理昼夜的形成与昼夜交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 -昼夜交替,请同学们观看下面地球自转,讨论:看到了什么现象?,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夜现象 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一昼夜交替,讨论:产生昼夜交替的条件?,不发光 不透明 不停自转,昼弧,夜弧,夜半球,昼半球,二晨昏线,(一)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二)晨昏线的判断方法,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昏线,晨线,简记为:左夜晨右夜昏(侧视图)或西夜晨东(通用),晨线和昏线的判读,A点在_线上;B点在_线上;,C点在_线上;D

2、点在_线上。,昏,晨,晨,昏,N,S,牛刀小试,两分日晨昏线的位置特点:,过极点与经线重合的;反之则成为判断二分日的依据.,夏至日晨昏线的位置特点:,与极圈相切;反之,加上北极圈为极昼或南极圈为极夜则成北半球夏至日的判断依据.,冬至日晨昏线的位置特点:,与极圈相切;反之加上北极圈为极夜或南极圈为极昼则成北半球冬至日的判断依据.,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判读,甲图显示北半球_节气;,乙图显示北半球_节气;,丙图显示北半球_节气;,丁图显示北半球_节气;,冬至,夏至,春、秋分,春、秋分,P点_月_日_时,M点_月_日_时,极视图,侧视图,变式图,(1),(2),(3),3。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若将 图1白昼现象转绘到图2以极地为 中心的半球图上,能正确反映图1白昼现象的是 ( ),A. B. C. D.,4地方时的计算,0(24),18,1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