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语文《孟子》复习.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702592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孟子》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孟子》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孟子》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孟子》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孟子》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考孟子复习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学习过程一、文体知识孟子与孟子继承孔子的学说,主张“民为贵”君为轻” ,被称为 “亚圣孟子” ,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 孟子是 所作, 家经典之一。孟子,名 , 时代 人。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背诵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三文言知识(1)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 “叛” ,背叛)(2)古今异义词三里

2、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亲戚畔之( )池非不深也(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委而去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顺( )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地利不如人和( )兵革非不坚利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以天下之所顺(用)三里之城(的)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指城)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地利不如人和(有利)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4) 词类活用 : 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域民不以

3、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用作动词,威慑)KP158 苦 劳 饿 空乏 乱 动 忍劳其筋骨 使.劳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饿其体肤 使.饥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空乏 使.穷困缺乏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所以动心 使.惊动(动词的使动用法)忍性 使.坚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行拂乱其所为 使.受到阻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人恒过 犯错误、犯过失 (名词活用为动词)(5)句子的翻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

4、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四、理清论证思路,默写课文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

5、逐层展开论证的?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事实论证道理论证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五资料引读“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六、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尝试背诵(1)舜发于畎亩

6、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必先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词重读 )七、文言知识抢答: (1)读准下面的字。畎亩 傅说 胶鬲 行拂(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入则无法家拂士亲戚畔之(3)一词多义。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死于安乐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国恒亡胶鬲举于鱼盐之中死即举大名耳舜发于畎亩之中发于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扶苏以数谏故(4)翻译

7、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八、理清文章思路,尝试背诵(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答案(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 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 (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

8、最后推出论点。(2)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九、能力迁移(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 请列举几例。1、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2、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十、总结升华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