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025886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 12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 3.选择题使用 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第卷(选择题,共 18分)1、 (12 分,每小题 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弄(nng)堂 酝酿(ning) 美味佳肴(yo) 骷(k)髅B. 契(q)据 胆怯(qu) 生杀予

2、(y)夺 游说(shu)C. 拎(ln)着 模样(m) 创可贴(chung) 厚遗(wi)D. 拜谒(y) 怜悯(mng) 水门汀(tng) 瞋目(ch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逶迤 斑澜 撰写 不假思索B. 影碟 咳嗽 笙萧 博闻强记C. 颓圮 寥廓 屠戳 渊远流长D. 矫情 噩梦 殴打 百舸争流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在全校的大会上,领导说:“我们的学生就餐习惯太差,餐桌上到处都是饭菜,真是惨不忍睹” 。王老师的创作风格似乎很难言说,清丽、典雅、豪放、幽默都不足以概括。在台中教师中,他的创作可谓独树一帜。同学们越来越不喜欢语文,早自习不爱

3、读,平时也不爱写作,一到月考,作文胡编滥造,令人不忍卒读。今年的国庆黄金周多出了一天时间。 “超级假日”下,各大旅游目的地景区、酒店等在价格方面都不约而同上涨。 天宫二号与一号成功对接毫无疑问地证明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方面的实力,让世人对一日千里的中国航天事业惊叹不已。贾大志一直热衷于彩票,哪怕是中了小奖,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2A B C 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B.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居民收入超过 GDP的增速,为收入倍增计划释放了积极信号。C.漫步小径,微风送来阵阵芬芳;环顾四周,只

4、见一棵棵腊梅树,正在那里释放幽香。D.鲁迅在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只想以自己诚实的劳动来换取或维持起码的生活。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李、杜齐名,但他们的性格和诗风却很不相同。_,_;_,_;_,_李白和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像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 一个诗风老成稳健,倾向现实主义 一个像忍苦载重的犍牛 一个像狂放不羁的骏马 一个深沉悲天悯人 一个诗风清新飘逸,极具浪漫色彩 一个洒脱魅力十足。A. B. C. D. 6、下列各个选项中,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

5、号。B.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以某祖、某宗的名号,如高祖、太宗。C. 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 “帛”指丝织品;出师表中“臣本布衣”中的“布衣”就是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D. 古代社会等级森严,连“死”都有不同说法。其中“崩”指天子之流死掉, “薨”用于诸侯, “卒”用于士大夫,而“死”一般用于庶民;由 尊到卑是:崩、薨、卒、死。二、(6 分,每小题 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9 小题。冯铁头(清)清凉道人 3吾邑(嘉兴)新市镇西庙前,有冯允昌者,以卖腐为业。勇力兼人头甚劲与人斗以头撞之罔弗披靡由是气凌一乡无敢与抗者。偶与西庙道士忤,冯于五更磨腐时,潜挟庙前二

6、石狮,置诸庙门之外,明日,道士见而异之,雇人舁 置原所。不数日,冯又如之。如是者五六次,道士费舁之值不赀,而心疑焉,夜潜卧于庙门之内,以觇其异。一日五更,闻冯店开门声,见其挟狮而来,始悟由于前次开罪之故,遂启户出,向冯谢罪恳求。冯大笑,复以狮安于原所而罢。其邻有与昵者,谓之日:“子头诚有力,倘以石击之,恐亦不能当也。 ”冯拾一石,大如碗,掷于空中,而以头承之,嘣然有声,石迸去而头不伤。人大骇,遂以铁头著名。一日,冯偶泼水于街,适陕西贩皮客张姓者过,误溅其衣,张微詈之,冯恶声相应而出,挥之以拳。张不与较,冯自后趋至,以头撞之,张不回顾,而微侧其身,冯头适入于肋间,为其所挟,竭力摇拔不可脱。张笑曰

7、:“吾知汝为冯铁头,然果是铁否?吾当试之。”于是骈两指就肋间擦之,冯若以利刃刊其头骨者,痛不可忍,不觉失声而号。张曰:“若然,则非铁头矣,且放汝去。再加纯钢铸炼,吾当复来与较也。 ”遂释之,缓步而去。冯之头红肿者旬余,于是深自敛抑,顿改故态,不敢滥用其头矣。(选自听雨轩笔记 ,有删改)注:清凉道人,姓徐,号清凉道人,清乾隆年间人,生平事迹不详。舁(y):抬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凌一乡 凌:压倒 B谢罪恳求 谢:道歉C自后趋至 趋:通“促” ,催促 D张不回顾 顾:回头8.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道士见而异之 伏尸而哭B潜卧于庙门之内 燕

8、王拜送于庭C而以头承之 使使以闻大王D若然,则非铁头矣 沛公默然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勇力兼人头/甚劲与人/斗以头撞之/罔弗披靡由是/气凌一乡/无敢与抗者。B.勇力兼人头甚劲/与人斗以头/撞之罔弗披靡/由是气凌/一乡无敢与抗者C.勇力兼人头/甚劲与人/斗以头撞之/罔弗披靡/由是气凌一乡/无敢与抗者。D.勇力兼人/头甚劲/与人斗/以头撞之/罔弗披靡/由是气凌一乡/无敢与抗者。4第卷 (共 82分)三、 (21 分)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冯于五更磨腐时,潜挟庙前二石狮,置诸庙门之外。 (3 分)(2)子头诚有力,倘以石击之,恐亦不能

9、当也。 (3 分)11.根据文本,简要概括冯允昌的性格特点。 (3 分)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秋雨夜眠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1)简要说说“晓晴寒未起”中的“寒”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 分)(2)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用诗中一词回答)试联系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体现老翁这一特点的。 (4 分)1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 , ”两句,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特点。(2) 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一个很美的意象比喻河畔的柳树,这两句

10、是: , 。(3)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认为,真正的猛士应该做到: , 。四、 (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8题江 南 雨 巷董滇宁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5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楞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

11、巷,褪尽铅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斑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

12、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槌,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像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辨识出你的故居吗?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栏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

13、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世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1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

14、2 分)6A.本文和戴望舒的诗歌雨巷都有着浓郁的江南地域文化韵味,描绘了江南雨巷烟雨迷蒙的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B.文章第段,作者写雨巷两旁屋子里面的人,有的打着盹,有的忙碌着,刚写完人接着就写人去楼空。这样描写一方面以动写静,突出江南雨巷的寂静;另一方面又不至于给人以“闹”的印象,更能突出雨巷的自然、古老与宁静。C.文章第段,作者用现实的嘈杂与躁动反衬江南小巷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表现出作者别样的思绪:现实紧张浮躁,侵扰人心;而江南小巷抚慰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现实,让人得到慰藉。D.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到,作者对过去的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变得模糊并被眼前的嘈杂与躁动取代而

15、倍感落寞,难以释怀。15.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3 分)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 (1 分)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 (2 分)16.江南雨巷的特点有哪些?它给人什么感觉?(3 分)17.第段说:“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 ”综观全文, “莫名”实际上已“有名” ,请探究这“悲”与“喜”的具体内容。 (4 分)18.文章主要写江南雨巷平静与安宁,但是第段却写现实的嘈杂与躁动。试从散文的情感表达的角度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妙处。 (4 分)五、 (5 分)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2 分)A妈妈对儿子说:“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B

16、刚刚接到出版社寄来的论著样书,我匆匆打开,看到扉页上印着几位编者的姓名,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C他在这次考试中表现出色,同学们让他介绍经验,他说:“你们先到一边等等,等我喝杯水再赐教。 ”D618 年中大促到了,有几家手机店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几款品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20.下面有一副打乱顺序的对联,请将其整理为一副较为工整的对联。 (3 分)康桥河边 旷世伟人 游子多情 书写豪情壮志 橘子洲头 作别西天云彩 六、 (40 分)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40 分)7智慧老人问三个人:你们来人间干什么?甲说:我来人间享受生活。 乙说:我来人间承受痛苦。 丙说:

17、我在承受痛苦中享受生活。智慧老人听后沉默不语。旁边的真理老人问为何不把答案告诉他们,智慧老人说:生活会告诉他们一切。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记叙文。8三台中学实验学校 2017年秋季高 2017级 12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1、C(A 项, “弄堂”中的“弄”应读作“lng” ; B项, “ 胆怯”中的“怯”应读作“qi” ;D项, “怜悯”中的“ 悯”应读作“mn” ) 2、D(A 斑斓,B 笙箫,C 屠戮,源远流长。)3、C(惨不忍睹: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形容极其悲惨。对象用错,饭菜不能说凄惨,程度也不对。独树一帜:

18、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合语境,错。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一日千里:形容进展很快。此处合乎语境。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望文生义,错。 )4、A (B“据显示”句式杂糅,删去“据”或“显示” 。 C 动宾搭配不当, “见”不能搭配“一棵棵腊梅树,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D 成分残缺,造成主语不明,应在介词短语“在小说祝福中”之后加上“塑造”一词;或删去“在” 。)5、A (应从“性格和诗风”两个方面考虑排序,同时,结合语句结构的对应同时还要注意两者之间应该是先说李白,再说杜甫其中是写的

19、杜甫,则是写的李白其中相对,应放在一起,排除 D相对,放在一起相对,放在一起按照先性格后诗风的顺序,开头的两句话应该是,排除 BC )6、C(“布衣”借指平民。)7C(趋:快走)8B(B.都是“在” 。A.就,表修饰;C.用,表目的,用来;D.这样,的样子)9.D10.(1)冯允昌在五更磨豆腐时,偷偷地用胳臂夹起庙前两尊大石狮,把它们摆放在庙门口。 (“潜挟”1 分, “置”1 分, “诸”1 分)(2)你的头确实坚硬有力, (但)如果用石头打击,恐怕也是不堪一击的。 (“诚”1 分,“倘”1 分, “当”1 分)11.(3 分)自恃勇力,好勇斗狠;心胸狭隘;知错能改。 (每点 1分,意思对即

20、可)12.(1) “寒”字写出了风雨过后,深秋气候的寒冷,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1 分) ,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失望,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1 分)(2)本诗描绘了一个“安闲”的老翁形象。 (1 分)颔联: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睡美” ,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颈联:夜已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 ,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的形象。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而是悠然看满阶红霜叶,突出老翁心境的淡泊。 (每联分析 1分,此处共 3分,意思对即可)913 (1)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2)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

21、中的新娘(3)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14.D“难以释怀”错,文末已经表现出顺其自然的洒脱。(2 分)15.江南的小巷让人从现实世界回溯到历史之境中。(1 分)雨后的江南小巷让人心绪宁静,心境平 和;让人暂离现实的纷繁,暂脱尘世烦扰。(2分)16(1)幽雅恬静、古老生动。(1 分)(意思对即可)(2)引人遐想、恍如隔世、多情。(2 分)(只要答出 2点,即得 2分)17.(5 分)悲: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或:尘世纷扰,心灵疲惫)江南盛世不再,小巷四处透露着沧桑、落寞与黯然。(2 分)喜:雨后的江南小巷,虽褪尽纤华,但依然延展着世人的想象。(实与虚)走过雨巷,别无其

22、他,清香盈鼻,内心暂得宁静与慰藉。(景与情)(2 分)18. 作者用现实的嘈杂与躁动反衬江南小巷的平静与安宁(1 分),从而表现出作者别样的思绪:现实紧张浮躁,侵扰人心。(1 分)而江南小巷抚慰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现实,让人得到慰藉。(1 分)作者对过去的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变得模糊,并被眼前的嘈杂与躁动取代而倍感落寞。(1 分)(言之成理即可)19B ( A项, “身体欠佳” 是书面语体。C 项,赐教,敬词,表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D项,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20上联:康桥河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下联:橘子洲头旷世伟人书写壮志豪情。(上联:多情游子康桥河边作别西天云彩;下联:旷世伟人橘子

23、洲头书写壮志豪情。)21.略【参考译文】 我的家乡(浙江嘉兴)新市镇西庙大门前,有个叫冯允昌的人,以卖豆腐为生,胆量和力气过人,并且他的头最坚硬有力,每当和别人争斗,就用头撞人, (和他争斗的人)没有不败下阵来的。因此冯允昌威震一方,没有人敢向他挑战。碰巧和西庙道士闹别扭,冯允昌在五更磨豆腐时,偷偷地用胳臂夹起庙前两尊大石狮,把它们摆放在庙门口。第二天,道士看到后感到十分诧异,雇人将石狮抬回原处。没过几天,冯允昌又故伎重演。像这样做了五六回,道士花费雇人抬石狮的费用不可计数,就十分怀疑其中的蹊跷, (于是)夜里悄悄地卧在庙门里侧,来观察庙门外石狮的异常。一天五更时分,听到冯允昌豆腐店开门声,见

24、到冯铁头挟着石狮来到门前,才想到因为之前得罪他的缘故,道士就开门出来,向冯允昌赔礼道歉、请求原谅。冯允昌得意洋洋,又把石狮放回原处作罢。 乡邻中有和冯允昌关系亲近的人,对冯铁头说:“你的铁头确实坚硬有力, (但)如果用石头敲打,恐怕也是不堪一击的。 ”冯允昌捡起一块碗口大的石头,抛在空中,然后用头迎击, (只听)发出沉闷的声音,石头从头上弹走但头毫发未伤。人们(见状)十分惊诧,10于是冯允昌凭借铁头更加出名。 有一天,冯允昌随手向街上泼水,恰好一位张姓的陕西皮货商路过,不巧打湿了张某的衣服,张某轻声骂了一句,冯铁头(听到后)恶语相向并走出店铺,用拳头(在张某面前)挥舞。张某不和他纠缠(转身离开) ,冯允昌(紧追不舍)从后赶上,用头撞他,张某并不回头,只是将身子向一侧略微一闪,冯允昌的头正好钻入张某的腋下,被张某胳臂紧紧夹住,极力摇拔都不能脱身。张某笑着说:“我知道你是冯铁头,但不知你的头是否果真像铁一样坚硬呢?我要测验一下。 ”于是(张某)并拢两根手指,直朝腋下猛点冯允昌的铁头,冯允昌感到好像是(张某)用锋利的刀刃砍削自己的头骨,疼痛难忍,不禁失声叫喊。张某说:“像这样,就并非是铁头,暂且放你回去。再加入纯钢进行铸造锻炼,我再回来和你比试。 ”于是(张某)将冯铁头放了,步履轻松地离开了。冯允昌的铁头红肿了十多天,从那之后彻底收敛,一改过去的姿态,不敢再随便动用他的铁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