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代美朝关系摘要:本文从回顾朝美关系历史发展阶段和现状把握出发,对朝美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做出预测。关键词:朝美关系;发展趋势正文一:朝美关系发展阶段自 1953 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至今,朝鲜与美国关系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1.全面对抗阶段(1953 年停战协议生效至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在这一时期朝美关系的背景是,朝鲜战争固化了半岛分裂,东北亚冷战格局被确立和强化,对峙的韩朝军事分界线成为美苏两大阵营在东方对抗的最前沿阵地。由美苏对抗衍生出对美日韩,苏中朝的对立。美朝虽为死敌,却几乎没有直接的抗衡,过招,美朝的相左与敌对都包含在东西方两大集团对立之中,表现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
2、较量。这一时期美对朝政策,主要是在韩驻军,对韩进行军事上的 经济援助,把韩纳入美东亚安全体系之中,将韩打造成打造成亚洲大陆新月形包围中的一环。此时朝鲜对外政策的核心,则是拉紧与苏中关系,倚靠以苏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保障自身安全, 同时为消除南方武力统一隐患,不懈努力铲除来自军事分界线美韩一侧的军事威胁。朝鲜在 1954 年日内瓦会议上提出“从朝鲜半岛撤出一切外国军队,对维护远东和平最直接有关国家承担保证朝鲜和平发展的义务” 。此后,朝鲜一直坚持美军撤出半岛的立场。但朝鲜的类似建议均遭到美国及其盟国的反对,美始终未对朝鲜的有关呼吁做出积极回应。在这一阶段中,朝美一直处于政治上相互敌视、军事上高度对
3、峙的状态,双方惟一接触途径是设在板门店的军事停战委员会,但军停会所处理的问题也仅限于军事分界线上违反停火协议的具体事件。2.互相寻求接触阶段(上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美国因越南战争国力力收缩,转向寻求与苏缓和,实现对华关系正常化。该阶段后期两大阵营对抗的格局界限开始模糊,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形成对地区格局产生影响。朝鲜受东西方关系缓和、中美建交等形势变化启发,某种程度显示出不局限于依赖同阵营大国确保安全,而谋求通过直接与美接触消除安全隐患的倾向。这一时期朝美关系特点是隔绝松动,关注增加,但相互间的不认同和对立感依旧。1964 年至 1968 年期间,朝鲜一方面指责美间谍入
4、侵行为同时,另一方面提议与美谈判解决,并在谈判后释放俘虏。对朝方的积极意向,美 1972 年起才开始予以回应。至上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朝美希望改善与对方关系的意向越发明确,有关交流进一步增加。这一时期美对朝政策经历的变化是,从将朝作为抵制社会主义势力的重要对象,发展为愿在交叉承认前提下与之进行有限接触、并放松部分“对朝贸易和其他方面的限制” 。在卡特时期,美还一度实施了从韩撤走部分驻军的计划。同期,朝对美政策也经历了相应转变,由阵营意识形态主导转向更多依据自身需要探求自主与美改善关系。虽然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军事对峙与政治对立仍贯穿朝美关系主线,双方关系因军事分界线上的意外摩擦和
5、美韩联合军事演习等不时受挫,但朝美寻求接近和沟通的努力,总体上渐趋活跃。3.直接接触阶段(上世纪 80 年代后半期至 1994 年朝美签署核框架协议)这一时期国际形势背景是,两极格局迅速变革并走向瓦解,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前苏联解体、美国称霸。形势的突变使朝美关系也迅速调整。美国认为冷战后东西方格局重组的冲击,势必对朝在政治、经济、外交领域造成巨大影响和压力,朝将无法承受而在数年内崩溃。美因此试图乘势对朝施加压力,争取以“软着陆”方式将朝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但从对地区整体控制需要出发,美又不希望看到朝鲜半岛南北统一进程发展太快,同时还要防止朝鲜“核开发”干扰其主导的防扩散体系,避免刺激朝周边国
6、家进行核开发。因此美在这一阶段对朝政策重点,一方面是牵制朝韩和解、合作进程;另一方面是抓住朝鲜“核嫌疑”向其施加压力。这期间,朝鲜不得不改变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传统政策基点,立足于直接与美抗衡。为此,朝将对美关系重点放在一方面加大力度促美从半岛撤军,另一方面扩大与美接触、对话,以便通过缓和双方关系减轻外部压力。为提高与美对话实质内涵,朝鲜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包括将美国所关切的核开发问题用作促美对话筹码。在上述背景下,朝美接触继续趋于活跃。截至 1993 年初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双方先后共有二十多次接触。但是在双方接触过程中,美希望加快对朝演变或期待朝不攻自溃的图谋更加急
7、切,朝希望得到美安保承诺的意向也越发紧迫,双方的深层利益相佐终于在朝鲜核问题上聚焦并引发了冲突。1994 年 6 月,朝核问题引发的紧张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朝美关系出现了朝鲜战争之后最为激烈的对抗。危机之际,有关方面推动朝美重返对话取得成效。 1994 年 10 月,朝美核框架协议在日内瓦签署,标志着第一次朝核危机以对话协商方式得到解决。总体看,这一时期朝美从各自不同需要出发,以核问题为载体,以两国历史上首个互相约束、互有义务的条约为里程碑,使双方关系进入了直接接触和较量的阶段,从改善关系角度看,也达到了历史上最好时期。4 较量硬化阶段(自朝美核框架协议签署生效后至今)该阶段双方关系特点是朝美
8、均交替使用施压和对话两手,形势紧张与缓和变化不定。除朝鲜半岛武装冲突和战争危险、朝美共建军事机构以替代军停会、美切实履行框架协议义务、美韩停止联合军事演习等向美提出会谈建议或施加压力。美先后就朝鲜“导弹发射试验威胁” 、 “金仓里地下核设施嫌疑”等要求朝中止导弹试验和接受对可疑设施检查。朝美几度互以制裁行动和武力报复相威胁,有关对话几度中断又艰难重续。在布什政府执政之后,美朝在核问题上摩擦再次升级,美指责朝仍秘密坚持核开发,朝追究美故意拖延援建的轻水反应堆工程,最终在 2002 年爆发了第二次核危机。2008 年下半年,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取得启动以来最大进展朝鲜炸毁宁边核反应堆冷却塔、提交核计
9、划清单、完成了 80的核设施去功能化作业;美国终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并宣布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但就在此后不久,美国提出并未包含在朝鲜弃核第二阶段行动计划中的验证标准问题2,致使正要向第三阶段行动过渡的无核化进程再次止步。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朝鲜一再以刺激方式推动美国同朝进行实质性协商但奥巴马却始终以“善意忽视”回应。3朝鲜无奈之下进行 “恶意报复” ,朝鲜第二次核试后,半岛无核化进程全盘逆转,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对话大门很难打开。2美朝关系近代发展趋势尽管最终朝美两国关系最终会有所改善,并逐步实现关系正常化。但是近期来看最有可能的是维持现状。有 3 种结构影响核问题的未来,也关系到朝美关系的发展。1半岛构造,也就是统一还是分裂的形势;2敌对同盟构造,也就是美、日、韩军事行动的威胁问题;3大国关系构造,也就是美、中、俄、日的整合与冲突样式。后两个结构最终依托于前一个结构,但是对前一个结构演化有非常大的影响。总之,不论哪种构造,对美朝关系来说都有影响,短时间内美国充当韩国的军事安全的核保护国、政治上的盟友、经济上的伙伴角色,且在韩驻军政策不会改变,这某种程度决定了他同北方的关系,即近期内仍将维持现状。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54136周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