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机械设计复习题(机电11级).doc

上传人:dcjskn 文档编号:7021428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复习题(机电11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机械设计复习题(机电11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机械设计复习题(机电11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机械设计复习题(机电11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机械设计复习题(机电11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机械设计复习题选择题一、总论部分1. 零件受静载荷作用时,则在其内部 B 。(A) 只会产生静应力 (B) 可能产生静应力,也可能产生变应力 (C) 只会产生变应力 2. 零件的工作安全系数为 A 。(A)零件的极限载荷比零件的实际工作载荷 (B )零件的计算载荷比许用安全系数 (C)零件的实际工作载荷比极限载荷 (D )零件的许用安全系数比零件的实际工作载荷3. 在图示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中,如零件的工作应力位于 M 点,在零件加载过程中,若平均应力常数。则零件应首先发生 C 。m(A)塑性变形 (B)静强度破坏 (C)疲劳破坏4. 机械设计这一门学科,主要研究 B 的工作原理、结构和设计计

2、算方法。(A)各类机械零件和部件 (B)通用机械零件和部件 (C)专用机械零件和部件 (D)标准化的机械零件和部件5. 影响零件疲劳强度的综合影响系数 与 C 等因素有关。K(A)零件的应力集中、过载、高温 (B)零件的应力循环特性、应力集中、加载状态 (C)零件的表面状态、绝对尺寸、应力集中 (D)零件的材料、热处理方法、绝对尺寸6. 零件受弯、扭复合变应力时,其工作安全系数为 B 。(A) (B) (C)S2S12()S27. 一等截面直杆,其直径 ,受静拉力 ,杆材料为 35 号钢,md5KNF40,取许用安全系数 ,则该杆的工作安全系数 为 E 。2/50mNs6.1SS(A)1.44

3、 (B)2.9 (C)3.4 (D)3.9 (E)2.3 8. 一个由 40Cr 钢制成的轴类零件,已知 , , ,零件21/350N2/50mS3.0的最大工作拉力 ,最小工作拉力 ,疲劳强度的综合影响2max/180min8N系数 , 常数,则零件按应力幅计算的工作安全系数为 D 。4.DKr(A)4.2 (B)2.9 (C)2.64 (D)1.7429. 设计一台机器,包含以下几项工作:a零件设计;b总体设计; c技术设计,它们进行的顺序大体上是 C 。(A)acb (B) bac (C)bca (D ) c ba 10. 一等截面直杆,其直径 ,受静拉力 ,杆材料为 45 号钢,md2

4、0NF30,许用安全系数 。则该零件的极限载荷为 B 。2/30mNS7.1S KN(A)176.5 (B)55.44 (C)162.4 (D)5111. 零件受对称循环应力时,对于脆性材料应取 C 作为材料的极限应力。(A)材料的强度极限 (B)材料的屈服极限 (C)材料的疲劳极限12. 由试验知,有效应力集中、绝对尺寸和表面状态只对 A 有影响。(A)应力幅 (B)平均应力 (C)应力幅和平均应力13. 对于受循环变应力作用的零件,影响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是 C 。(A)最大应力 (B)平均应力 (C)应力幅14某四个结构及性能相同的零件甲、乙、丙、丁,若承受最大应力 的值相等,而应力循环特

5、征minr 分别为+1、0、-0.5、-1.,则其中最易发生失效的零件是 D 。(A)甲 (B)乙 (C)丙 (D)丁15下列叙说中, D 是正确的。(A)变应力只能由变载荷产生 (B) 静载荷不能产生变应力(C)变应力由静载荷产生 (D)变应力是由变载荷产生,也可能由静载荷产生16两零件的材料和几何尺寸都不相同,以曲面接触受载时,两者的接触应力值A 。(A)相等 (B) 不相等 (C) 是否相等与材料和几何尺寸有关二、联接部分1键的长度主要是根据 D 来选择。 (A) 传递扭矩的大小 (B) 传递功率的大小 (C)轮毂的长度 (D)轴的直径2螺纹的公称直径(除管螺纹外)是指它的 C 。(A)

6、 内径 (B) 中径 (C) 外径1d2dd3压力容器盖的紧螺栓联接,外载荷 为变载荷 ,若螺栓的最大总拉力 和残余预紧力F)0( 0F不变,只将螺栓由实心的改为空心的,则螺栓的应力幅 与预紧力 的变化为 C 。 F a(A) 增大,预紧力 适当减小 (B) 增大,预紧力 适当增大 a a3(C) 减小,预紧力 适当增大 (D) 减小,预紧力 适当减小 aF aF4. 如图所示的夹紧联接柄承受载荷 ,螺栓的个数 ,联接柄长度 ,轴直NQ602ZmL30径 ,夹紧接合面摩擦系数 ,防滑安全系数 , 则螺栓的预紧力为 A md6015.f .1fK。N(A)12000 (B)6000 (C)100

7、00 (D)180005. 键的剖面尺寸通常是根据 D ,按标准选择。(A)传递扭矩的大小 (B)传递功率的大小 (C)轮毂的长度 (D)轴的直径6. 键联接的主要用途是使轴与轮毂之间 C 。(A) 沿轴向固定,并传递轴向力 (B)沿轴向可作相对滑动,并具有导向作用(C) 沿周向固定,并传递扭矩 (D)安装与拆卸方便7. 外载荷是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预紧力为 ,外载荷为 ,则螺栓受的总拉力 B F 0F。(A) (B) (C)FF8. 图示三块钢板,用两只普通螺栓联接。已知板所受的横向力为 ,接合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15.0f为使联接可靠,取摩擦力大于外载荷的 , 则每个螺栓需要的预紧力为

8、C 。%20(A) 5.0(B) F(C) 2(D) 49. 为了提高受变载荷螺栓的疲劳强度,应 A 。(A)增加被联接件刚度 (B) 增加螺栓刚度 (C)降低被联接件刚度10. 平键联接如不能满足强度条件,可在轴上安装一对平键,使它们沿圆周间隔 D 。(A) 900 (B) 1200 (C)135 0 (D)180 011. 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 C 。(A)顶面 (B)底面 (C)侧面 (D)端面12. 在受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联接中,已知预紧力 ,轴向外载荷为: ,NF80 0minF,假定螺栓和被联接件的刚度 。 则在最大工作载荷下,被联接件的NF40max 121残余预紧力 为 C 。(

9、A) 2000 (B)4000 (C)6000 (D)800013. 用于联接的螺纹牙形为三角形,这是因为其 D 。4(A)螺纹强度高 (B) 传动效率高 (C)防振性能好 (D)螺纹副的摩擦属于楔面摩擦,摩擦力大,自锁性能好14. 轴上的键槽通常由 D 加工得到。(A)插削 (B)拉削 (C)钻及铰 (D)铣削15. 轴上装有一对平键时,若传递扭矩 ,则验算强度时,仍可按一个平键来计算,只要把NmT150传递扭矩改为 B 。(A)120 (B)100 (C)75 (D)5016. 螺母的螺纹圈数不宜大于 10 圈,其主要原因是 C 。(A)制造困难 (B)避免螺母太厚,增加机器的重量 (C)

10、 采用圈数过多的加厚螺母不能提高联接的强度 (D) 防止螺母回松17. 在受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联接中,已知其预紧力 ,假定螺栓和被联接件的刚度NF80,则被联接件接合面之间将出现间隙的条件是最大外载荷为 D 。121 N(A) 1000 (B) 4000 (C)8000 (D)1600018. 双 线 螺 纹 直 径 为:外径 , ,内径 ,中径 ,螺md20md294.17md37.182距 ,则螺纹升角 为 B 。mt5.2(A) (B) (C) (D)495.46. 8.19. 螺纹联接是一种 A 。(A)可拆联接 (B)不可拆联接 (C)具有防松装置的为不可拆联接 (D)具有自锁能力的

11、为不可拆联接,否则为可拆联接20. 平键联接能传递的最大扭矩为 ,现要传递的扭矩为 ,则应 D 。TT5.1(A)把键长增大到原来的 1.5 倍 (B)把键宽增大到原来的 1.5 倍 (C)把键高增大到原来的 1.5 倍 (D)安装一对平键21. 压力容器盖的紧螺栓联接中,若螺栓预紧力和容器内的压力不变,但将凸缘间的软铜垫片换成橡胶垫片,则 A 。(A)螺栓的总拉力 增大,螺栓的紧密性也增强 (B)螺栓的总拉力 与螺栓的紧密性同时降低0F 0F(C)螺栓的总拉力 增大,螺栓的紧密性降低 (D)螺栓的总拉力 降低,螺栓的紧密性增强22. 用铰制孔螺栓来联接的凸缘联轴器,在传递扭矩时, C 。(A

12、)螺栓的横剖面受剪力 (B)螺栓与螺栓孔接触面受挤压(C)螺栓同时受剪切与挤压 (D)螺栓受拉伸与扭转23. 用普通螺栓来联接的凸缘联轴器,在传递扭矩时, D 。(A)螺栓的横剖面受剪切 (B)螺栓与螺栓孔接触面受挤压 (C)螺栓同时受剪切与挤压 (D)螺栓受拉伸与扭转524. 受轴向变载荷 的紧螺栓联接,螺栓承受的应力幅 为 B 。)0(Fa(A) (B) (C) (D)caAca2AFc)1(AFca2)1(式中 为相对刚度, 2125. 螺纹副在摩擦系数一定时,螺纹的牙形角越大,则 C 。(A)当量摩擦系数越小,自锁性能越好 (B)当量摩擦系数越小,自锁性能越差 (C)当量摩擦系数越大,

13、自锁性能越好 (D)当量摩擦系数越大,自锁性能越差26. 紧联接螺栓按拉伸强度计算时,考虑到拉伸和扭转的复合作用,应将拉伸载荷增大到原来的 B 倍。(A)1.1 (B)1.3 (C)1.5 (D)1.727. 相同公称尺寸的三角形细 牙螺纹和粗牙螺纹相比,因 细牙螺纹的螺距小,内径大,故细牙螺纹 B 。(A)自锁性好,强度低 (B)自锁性好,强度高(C)自锁性差,强度高 (D)自锁性差,强度低28. 应用螺纹联接时,若被联接件总厚度不大,且材料很硬,强度很高,需要经常装拆的情况下,一般宜采用 A 。(A)螺栓联接 (B)双头螺柱联接 (C) 螺钉联接29. 对于重要的联接,应尽可能不采用直径小

14、于 的螺栓 ,其原因是 A 。162M(A)易过载扭断 (B)在冲击振动或变载荷作用下易松脱 (C)残余预紧力太小30. 普通平键的规格(BH)由 D 决定。(A)挤压强度 (B)剪切强度 (C)轴上扭矩 (D)轴的直径31. 为防止螺栓的疲劳破坏,应 A 。(A)减小螺栓刚度,增大被联接件刚度 (B)减小螺栓刚度,减小被联接件刚度(C)增大螺栓刚度,增大被联接件刚度 (D)增大螺栓刚度,减小被联接件刚度32. 被联接件受横向外力作用 ,如采用铰制孔螺栓联接 ,则 螺栓的失效形式为 C 。(A)螺纹处拉断 (B)螺杆拉扭断裂 (C)螺杆剪切或挤压破坏(D)螺纹根部弯曲断裂33. 调节机构中,若

15、采用双线螺纹,螺距为 ,为使螺杆沿轴向移动 (螺母只能转动) ,则m2m18螺母应转 C 转。(A)9 (B)5 (C)4.5 (D)434. 在螺栓联接中,往往在一个螺栓上采用双螺母,其目的是 C 。(A)提高强度 (B)提高刚度,降低螺栓受的拉力 (C)防松35. 被联接件受横向外力时 ,如采用普通螺栓联接 ,则螺栓可能 的失效 形 式为 C 。(A)剪切或挤压破坏 (B)拉断 (C)拉、扭断裂36. 有一气缸盖螺栓连接,若气缸内气体压力在 02MPa 之间循环变化,则螺栓中的应力变化规律为 B 。6(A)对称循环变应力 (B)非对称循环变应力(C)脉动循环变应力 (D)非稳定循环变应力3

16、7. 普通平键连接的主要用途是使轴间 B 。(A)沿轴向固定并传递轴向力 (B)沿周向固定并传递转矩(C)安装与拆卸方便38. 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连接,为保证被连接件之间不出现缝隙,要求 B 。(A)残余预紧力 应小于零 (B)残余预紧力 应大于零F F(C)残余预紧力 应等于零 (D)预紧力 应大于零39用于静连接的平键连接,其主要是失效形式是 B 。(A)键拉断 (B)键工作面压溃 (C)工作面磨损 (D)工作面扭曲40. 一般采用 B 加工 B 型普通平键的键槽。(A)指状铣刀 ( B)盘形铣刀 (C)插刀41. 受轴向变载荷作用的紧螺栓连接中,为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B

17、。(注: 为螺栓刚度, 为被连接件刚度。 )1C2(A) 增大 、减小 (B ) 减小 、增大 12(C) 增大 和 (D ) 减小 和12C三、传动部分1. 两带轮直径已定后,为了增大小带轮上的包角,可 C 。(A)缩短中心距 (B) 采用内侧张紧轮 (C)采用外侧张紧轮2. 带传动的主动轮直径 ,转速 ,从动轮直径 ,若滑动mD180min/9401rnmD7102率为 ,则从动轮转速 是 A 。%12n(A) 236 (B) 238 (C) 240 (D)2423. 在蜗杆传动中引进蜗杆特性系数 的目的,是为了 C 。q(A)便于蜗杆尺寸参数的计算 (B) 容易实现蜗杆传动中心距的标准化

18、 (C)减少蜗杆滚刀的型号,有利于刀具标准化4. 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模数是指 A 。(A) 大端模数 (B)小端模数 (C)平均模数5. 为 了限制链传动的动载荷 ,在节距 和小链轮的齿数 一定时 ,应该限制 A 。p1Z(A)小链轮的转速 (B) 传递的功率 1nP(C)链条的速度 (D) 传递的圆周力vtF76. 如大链轮的齿数超过极限值 ,则 B 。)120(maxZ(A)链条的磨损快 (B) 链条磨损后,易发生“脱链”现象 (C) 链传动的动载荷大与冲击作用大 (D)链传动的噪音大7. 硬齿面闭式传动中,当直径一定时,应取较少齿数,使模数增大,以 A 。 (A)提高齿轮的弯曲强度 (B

19、) 在加工时减少分度时间,提高生产率 (C) 提高啮合效率,减轻轮齿发生胶合的可能性8.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三角带传动与平形带传动相比,可以传递更大的功率,这是由于 D 。(A)带和带轮的材料组合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 (B) 带的挠性良好,并与带轮紧密贴合 (C) 带的质量轻,离心力小 (D) 带与轮槽工作面之间的摩擦是楔面摩擦9. 带传动若开始产生打滑现象,是 A 。(A)沿小带轮先发生 ( B)沿大带轮先发生 (C)沿两带轮上同时发生10. 平形带的带轮,表面稍呈隆起,这是为了 C 。(A)减轻带的磨损 (B)安装带较方便 (C)防止带从轮上脱落11. 带传动主要是依靠 B 来传递运动

20、和功率的。(A)带和两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带和两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C)带的紧边拉力 (D)带的初拉力12. 齿面硬度 HBS 350 钢齿轮的制造工艺过程为 A 。(A)加工齿坯滚齿 淬火磨齿 (B)加工齿坯滚齿磨齿淬火(C)加工齿坯淬火 滚齿磨齿 (D)加工齿坯淬火磨齿滚齿13. 减速蜗杆传动中,用 D 来计算传动比是错误的。(A) (B) (C) (D) 21i 12Zi21ni12di14. 链传动在小链轮上的包角过小的缺点是 C 。(A) 链条易从链轮上滑落 (B) 链条易被拉断,承载能力低(C) 同时啮合的齿数少,链条和轮齿的磨损快 (D) 传动的运动不均匀,冲击作用大

21、15. 链条的基本参数是 D 。(A) 销轴直径 (B) 销轴长度 (C) 链板厚度 (D) 节距 P16. 已知 A 对齿轮 , , , ;B 对齿轮 , ,401Z62m2b60201Z3, ,当 A、B 两对齿轮的工作条件、材料、许用应力均相同时,则两对齿轮m4b6的 C 。(A)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均相同 (B)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均不相同(C)接触强度相同,弯曲强度不相同 (D)接触强度不相同,弯曲强度相同17. 链传动的传动特点是 D 。(A)瞬时传动比和平均传动比都是常数 (B)瞬时传动比和平均传动比都不是常数 8(C)瞬时传动比是常数,平均传动比不是常数 (D)瞬时传动比不是常数,

22、平均传动比是常数18. 设计带传动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带在一定工作期限内 E 。(A)不发生磨损 (B) 不发生打滑 (C) 不发生拉伸疲劳断裂 (D)既不发生磨损,又不发生打滑 (E)既不发生打滑,又不发生拉伸疲劳断裂 (F)既不发生磨损,又不发生拉伸疲劳断裂19. 三角带轮轮槽楔角小于三角带两侧面夹角,是考虑 C 。(A)使三角带在轮槽内楔紧 (B)带工作后的磨损 (C)带沿带轮弯曲变形后,两侧面间的夹角减小20. 设计三角带传动时,带轮直径不能太小,是为了限制 D 。(A)带的长度 (B)传动的中心距 (C)带的离心力 (D)带的弯曲应力21. 某厂运输带由转速 的电动机通过三套减速装置来

23、驱动,其中 a.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min/140r速器;b套筒滚子链传动;c三角带传动。这三套减速装置的排列次序宜采用 C 。(A)电动机 abc 运输带 (B)电动机 bac 运输带(C)电动机 cab 运输带 (D)电动机 bca 运输带22. 带和带轮材料组合的摩擦系数与初拉力一定时, B ,则带传动不打滑时的最大有效拉力也越大。(A)带轮越宽 (B)小带轮上的包角越大 (C)大带轮上的包角越大 (D)带速越低 23. 带传动理论传动比为 4.5,若滑动率 ,则实际传动比 应是 C 。%2i(A)4.55 (B)4.57 (C)4.59 (D)4.6124. 齿轮弯曲强度计算中的齿形系数

24、 与 A 无关。FaY(A)模数 (B) 齿数 (C)压力角 (D)原始齿廓变位系数mZ25. 对闭式蜗杆传动进行热平衡计算,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B 。(A)防止润滑油受热后膨胀外溢,造成环境污染 (B)防止润滑油温度过高后使润滑条件恶化(C)防止蜗轮材料在高温下机械性能下降 (D)防止蜗杆蜗轮发生热变形后,破坏正确啮合26. 在一定转速下,要减轻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应 D 。(A)增大链条节距 和链轮齿数 (B)增大链条节距 ,减小链轮齿数pZpZ(C)减小链条节距 和链轮齿数 (D)减小链条节距 ,增大链轮齿数27. 链传动算出的实际中心距 ,与初步假定的中心距 并不一致,这是因为

25、 D 。a0a(A)链轮直径尺寸有加工误差 (B)链条制造的长度有误差(C)把中心距缩短,以使安装方便 (D)算出的链节数经过圆整28. 齿轮传动中,轮齿的齿面点蚀损坏,通常首先发生在 D 。(A)接近齿顶处 (B)接近齿根处 (C)靠近节线的齿顶部分 (D)靠近节线的齿根部分29. 带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D 。9(A)带不是绝对挠性体 (B)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偏低 (C)带绕过带轮时产生离心力 (D)带的松边拉力与紧边拉力不等30. 齿轮传动的载荷系数中,动载荷系数 ,除决定于齿轮的圆周速度 以外,vKv还与 B 有关。(A)齿面粗糙度 (B)齿轮制造精度 (C)轮齿宽度 (D)

26、端面重合度31. 提高齿轮的抗点蚀能力,可以采取 D 的方法。(A)采用闭式传动 (B)减小传动的中心距(C)减小齿轮的齿数,增大齿轮的模数 (D)提高齿面硬度32. 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蜗杆头数,则传动效率 B 。(A)降低 (B)提高 (C)不变 (D)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33. 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为常数的充要条件是 C 。(A)大链轮齿数 是小链轮齿数 的整倍数 (B)大链轮齿数 小链轮齿数 2Z1Z2Z1Z(C)大链轮齿数 小链轮齿数 ,且紧边长度是节距 的整倍数 (D) ,p3pa4034. 一对齿轮传动,已知 ,则一对齿相啮合时,齿面接触应力 B 。21(A) (B

27、) (C)21H21H21H35. 套筒滚子链传动中,若链轮速度增高,则动载荷 A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36. 斜齿圆柱齿轮,螺旋角越大,则传动的平稳性 B 。(A)越低 (B)越高 (C)没有影响37. 在单向运转的齿轮上,由于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不够所产生的疲劳裂纹,一般容易在轮齿的 的 C 首先出现和扩展。(A)受压侧的节线部分 (B)受压侧的齿根部分 (C)受拉侧的齿根部分 (D)受拉侧的节线部分38. 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C 。(A)轮齿疲劳折断 ( B)齿面点蚀 (C)齿面磨损 (D)齿面胶合39. 对 于软 硬齿面组合的齿轮传动

28、 ,为了得到较紧凑的结构,一般常采用 B 。(A)小齿轮调质,大齿轮表面淬火 (B)小齿轮表面淬火,大齿轮调质(C)小齿轮正火,大齿轮表面淬火 (D)轮表面淬火,大齿轮正火40. 推荐链轮最大齿数 ,其目的是 C 。120maxZ(A)保证链轮强度 (B)保证传动平稳性(C)当磨损量达到 23%时仍可使链条继续工作41. 在普通三角带传动中,随着所传递的载荷的增大,滑动率将 B 。(A)减小 (B)增大 (C)变化不定 (D) 不变42. 在计算齿轮的弯曲强度时,把轮齿看作一悬臂梁,并假定全部载荷作用于轮齿的 C ,以10这时的齿根弯曲应力作为计算强度的依据。(A)齿根处 (B)节圆处 (C)

29、齿顶处43. 带传动在正常工作时,带与带轮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 等于 C 。fF(A) (B) (C) (D)21F2dT2110eF44. 对于软齿面 HBS350 的一对齿轮传动,当采用相同的钢材来制造时,正确的热处理方法是 C 。(A)小齿轮淬火,大齿轮调质 (B)小齿轮淬火,大齿轮正火 (C)小齿轮调质,大齿轮正火 (D)小齿轮正火,大齿轮调质45. 闭式软齿面圆柱齿轮传动中,最易出现的失效形式是 B 。(A)轮齿弯曲折断 (B)齿面疲劳点蚀 (C)齿面胶合 (D)齿面磨损46. 当设计一对齿轮传动时,若保持传动比 不变及齿数和 不变,而增大模数 ,则齿轮i 21Zm的 A 。(A)弯曲

30、强度提高,接触强度提高 (B)弯曲强度不变,接触强度提高 (C)弯曲强度不变,接触强度不变 (D)弯曲强度提高,接触强度不变47. 三角胶带中弹性滑动 C 。(A)在张紧力足够时可以避免 (B)在传递功率较小时可以避免 (C)是不可以避免的 (D)在小带轮包角足够大时可以避免48. 在尺寸大体相同时,V 带比平型带的传递能力大,这是因为 B 。(A)V 带比平型带厚,不易拉断 (B)V 带与带轮是楔面摩擦,摩擦力大 (C)V 带与带轮工作面上的压力大,摩擦力大49.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是由于 C 。(A)带与带轮之间摩擦系数小 (B)外载荷过大 (C)带的弹性变形50. 根据链传动传动不均匀的特

31、性,在传动装置总体布置时宜布置在 B 。(A)高速级 (B)低速级 (C)任意传动部位51. 直齿圆锥齿轮强度计算中,是以 C 为计算依据的。(A)大端当量直齿圆柱齿轮 (B)平均分度圆柱齿轮 (C)平均分度圆处的当量圆柱齿轮52. 在一带传动装置中,已知主动轮直径 ,从动轮直径 ,又测得主动轴转mD10mD502速 ,从动轴转速 ,则带传动的滑动率 等于 D min/1450rnin/5.27rn。(A)0.005 (B)0.01 (C)0.016 (D)0.0553. 对于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下面公式中有错误的是 A 。(A) (B) (C)21ttF21rF21atF54. 采用多列链可

32、提高链传动的承载能力,但缺点是 A 。11(A)因制造误差造成各列受力不均,承载能力不能按列数成倍增大 (B)比单列链的重量大(C)链传动的冲击作用增强 (D)要求采用较宽的链轮55. 带传动正常工作时,小带轮上的滑动角 B 小带轮的包角。(A)大于 (B)小于 (C)大于或等于 (D)小于或等于56. 带传动在工作时,设小带轮为主动,大带轮为从动,则带内拉应力的最大值是发生在带 C 。(A)进入大带轮处 (B) 离开大带轮处(C) 进入小带轮处 (D)离开小带轮处57. 蜗杆传动较为理想的材料组合 B 。(A)钢和铸铁 (B)钢和青铜 (C)钢和铝合金 (D)钢和钢58. 蜗杆特性系数 的表

33、达式为 C 。q(A) (B) (C) (D)md11damdq1maq59. 为改善或减小齿轮的动载荷系数 ,可 C 。vK(A)将轮齿加工成鼓形齿 (B)将两齿轮做成变位齿轮(C)将一个齿轮的轮齿齿顶及齿根都进行修缘60. 一级齿轮传动,其传动比 ,传动效率为 。已知从动轮输出转矩为 ,则主动轮上的转矩1i2T的计算式是 B 。1T(A) ( B) (C) 21iiT21iT2161采用张紧轮张紧 V 带传动时通常应安装在 C 。(A)紧边内侧靠近小轮 (B)松边内侧靠近小轮 (C)松边内侧靠近大轮62滚子链传动中链条宜尽量避免使用过渡链节,这是因为 C 。(A)制造困难 (B)装配困难

34、(C)过渡链节的链板要承受附加弯矩作用63链传动中,链节数和链轮齿数常分别取 B 。(A)偶数与偶数 (B)偶数与奇数 (C)奇数与偶数64带传动中,选择 V 带的型号是根据 C 。(A)传递功率 (B)转速(C)计算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D)小带轮直径65链传动中,限制大链轮齿数不超过 120 是为了防止 D 发生。(A)胶合 (B)疲劳破坏 (C)磨损 (D)跳齿或脱链66与齿轮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C 。(A)适合于高速 (B)制造成本高 (C)安装精度要求较低 (D)能过载保护67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 D 。(A)带的材料不符合胡克定律 (B)带容易变

35、形和磨损12(C)带在带轮上打滑 (D)带的弹性滑动68在圆柱齿轮传动中,常使小齿轮齿宽略大于大齿轮齿宽,其目的是 C 。(A)提高小齿轮齿面接触强度 (B)提高小齿轮齿根弯曲强度 (C)补偿安装误差,以保证全齿宽的接触 (D)减小小齿轮载荷分布不均69为了限制蜗轮滚刀的数目,有利于滚刀标准化,规定 D 为标准值。(A)蜗轮齿数 ( B) 蜗轮分度圆直径 (C)蜗杆头数 (D)蜗杆分度圆直径70闭式蜗杆传动失效的主要形式是 B 。(A)点蚀 (B) 胶合 (C)轮齿折断 (D)磨损四、轴系部件及其他1. 按许用弯曲应力来计算轴时,采用应力校准系数 是考虑到 B 。(A)弯曲应力可能不是对称循环

36、应力 (B)扭转应力可能不是对称循环应力 (C)轴上有应力集中 (D)所采用的强度理论与试验结果有偏差2. 自行车的前轴是 C 。(A)转轴 (B)转动心轴 (C)固定心轴 (D)传动轴3. 一阀门螺旋弹簧,其簧丝直径为 ,弹簧指数(即旋绕比) ,则它的外径md2.5.CD为 C 。(A)9.9 (B) 12.1 (C) 14.3 (D) 16.54. 在正常条件下,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 。(A)滚动体与滚道的工作表面上产生疲劳点蚀 (B)滚动体碎裂 (C)滚道磨损 (D) 滚动体与保持架之间发生胶合5. 联轴器与离合器的根本区别在于 C 。(A)联轴器只能用来联接两根轴;离合器还可用

37、来联接轴上的其它回转零件 (B)联轴器只能用来传递扭矩;离合器除传递扭矩外,还可用作安全、定向或起动装置 (C)要把被联轴器联接的两轴分离,需要使机器停车进行拆卸;离合器可在机器工作过程中随时使两轴结合或分离 (D)联轴器可以采用弹性元件来缓冲吸振;离合器则没有这种特性6. 滚动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同一批轴承中 C 的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A) 99% (B) 95% (C ) 90% (D) 50%7. 弹簧的工作圈数 n 是按弹簧的 B 要求,通过计算来确定的。(A) 强度 (B) 刚度 (C) 稳定性 (D) 安装和结构8. 在载荷不平稳,且具有较大的冲击和振动的场合下,一般宜选用 C 联轴

38、器。(A) 刚性固定式 (B)刚性补偿式 (C) 弹性 (D) 安全9. 向心滑动轴承在相同的公称尺寸和材料下, C 。(A)随 值(轴承相对间隙)减小,承载能力加大,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取小的13值(B)随 值减小,承载能力降低,且容易发热咬死,故在运转精度允许情况下应尽量选取大的 值 (C)随 值减小,承载能力加大,但发热量也增加,使润滑油粘度下降,故 具有一个最佳值 (D)随 值减小,承载能力降低,但润滑油温升也降低 ,促使粘度增大,反过来又导致承载能力上升,故 具有一个最佳值10. 在轴的初步估算中,轴的直径一般是按 B 来初步确定的。(A)弯曲强度 (B)扭转强度 (C)

39、轴段的长度 (D)轴段上零件的孔径11. 当簧丝直径一定时,弹簧指数 C 选得过大所带来的缺点是 A 。(A)弹簧的刚度太小,易发生颤动,影响正常工作 (B)弹簧卷制很困难 (C)弹簧受载时,内侧应力较大 (D)弹簧易产生失稳现象12. 同样两辆汽车,一辆用作长途汽车,一辆用作市内公共汽车,每天同样工作 16 小时,一年后,两发动机主轴承磨损量应该是 C 。(A)没有明显差别 (B)前者大于后者(C)后者大于前者 (D)没有一定的规律13. 向心滑动轴承的相对间隙 ,通常是根据 D 来进行选择。(A)轴承载荷 和轴颈直径 (B)润滑油的粘度 Fd(C)轴承比压 和润滑油的粘度 (D)轴承比压

40、和轴颈圆周速度ppv14. 一个滚动轴承的额定动载荷是指 D 。(A)该轴承使用寿命为 转时,所能承受的载荷 610(B)该轴承使用寿命为 小时时,所能承受的载荷 (C)该型号轴承平均寿命为 转时,所能承受的载荷 6(D)该型号轴承额定寿命为 转时,所能承受的载荷1015. 设计一根齿轮轴,材料采用 45 号钢,两支点用向心球轴承来支承,验算时发现轴的刚度不够,这时应 D 。(A)把球轴承改换为滚子轴承 (B)把滚动轴承改换为滑动轴承(C)换用合金钢来制造轴 (D)适当增大轴的直径16. 同样两台柴油机,一台用于工程机械(如起重机、挖掘机) ,一台用于发电机组,其曲轴主轴承使用寿命, B 。(

41、A)前者通常比后者长 (B)后者通常比前者长 (C)只要同样保养得当,一般没有明显差别 (D)虽有差异,但不存在一定的规律17. 滚动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 D 。(A)在额定动载荷作用下,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 (B)在额定工况与额定动载荷作用下,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 (C)在额定工况与额定动载荷作用下, 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 %9014(D)同一批轴承进行寿命试验中, 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9018. 设计动压式向心滑动轴承时,若通过热平衡计算,发现轴承温升过高,在下列改进设计的措施中,有效的是 C 。(A)增大轴承宽径比 (B)减少供油量 dB(C)增大相对间隙 (D )换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19. 联

42、轴器与离合器的主要作用是 C 。(A)缓和冲击和振动 (B)补偿两轴的不同心度或热膨胀(C)传递扭矩 (D)防止机器发生过载20. 枪闩弹簧的作用是 C 。(A) 缓和冲击,吸收振动 (B) 控制运动 (C) 储存能量 (D)测量载荷21. 一台离心式水泵, 由电动机带动 。传递功率 ,轴的转速 ,轴的材料KWP5min/960rn为 45 号钢,随许用应力变化的系数 ,则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id应是 B 10C。cm(A)1.62 (B) 1.73 (C) 1.85 (D) 1.9622. 一个滚动轴承的额定动载荷 是指 C 。 (A)该轴承的使用寿命为 转时,所能承受的载荷 610(B)

43、该轴承的额定寿命为 小时时,所能承受的载荷 (C)该轴承的使用寿命为 转,而破损概率为 时所能承受的载荷 6%10(D)该轴承可靠度为 时,所能承受的载荷%9523.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及外圈与座孔的配合 D 。(A)全部采用基轴制 (B)全部采用基孔制 (C)内圈与轴采用基轴制,外圈与座孔采用基孔制 (D)内圈与轴采用基孔制,外圈与座孔采用基轴制24. 当簧丝直径一定时 ,弹簧指数(旋绕比) 选得过小时所产生的缺点是 C 。C(A)弹簧的尺寸大,结构不紧凑 (B)簧丝的长度和重量较大 (C)弹簧卷制很困难,且工作时内侧应力大 (D)弹簧的刚度很小 25. 圆柱形螺旋弹簧的弹簧指数 是指 B 之比值。(A)外径 与簧丝直径 (B)中径 与簧丝直径 Dd2d(C)内径 与簧丝直径 (D) 自由高度 与簧丝直径1 0H26. 作用在轴承上的径向力在轴承滚动体之间的分布为 D 。15(A)在所有滚动体上受力相等 (B)在一半滚动体上受力相等 (C)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