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 林 建 华,珍 惜 生 命 制 定 生 命 战 略 养 生 护 生,1. 传 统 养 生 概 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传统养生”就是这些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传统养生”是以我国传统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强健体魄、调养身心为目的保养生命的思想、手段和方法。,重人贵生思想是我国养生学的理论基础,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道曰:一切万物,人最为贵。(无上秘要) 荀子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养生
2、,古代称“道生”、“摄生”、“养性”等,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各种方法来保护生命,防治疾病,增进健康,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调理和锻炼,从而达到气血通畅、阴阳调和、形神兼修、内壮外强、延年益寿的目的。,道德经第五十章中,老子讲了一段关于摄生的事: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1.1 传 统 养 生 的 内 容,气功养生(吐纳、导引、行气、炼丹、禅修) 运动养生(五禽戏、易筋经、太极拳等) 按摩养生(通过对经络、穴位的按摩推拿) 饮食养生(通过合理、卫生的饮食-) 药物养生(通过药物-) -,
3、1.1.1 气 功 养 生,中国传统气功养生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经过历代诸家的潜心研究、实践、总结而不断提高,使其理论和内容、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一门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养生科学。,气功是通过人的意识的作用,对生命过程进行自我调节,是一种独特的锻炼精、气、神的自我身心修炼的方法。简言之,气功就是自我调动人体的潜能,寻求健康长寿,与疾病、衰老作斗争的一种科学的自我修炼的方法。 气功锻炼主要通过调心、调息、调身,来达到防病治病、增强体质的目的。,什 么 是 “气” ?,“气”,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界的一种朴素认识。认为“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情,都是由“气”的运行变化而产生
4、的。“气”充塞于宇宙之中,“为小无内,为大无垠”。“气聚为物,物散为气”是“气”的运动规律。 在传统医学和养生学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原动力。,由于“气”在人体内分布的部位及作用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名称,如:呼吸之气、水谷之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就其生成和作用而言,主要有元气(真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四种。 “元气”是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受之于父母,随生命而来,存于下焦。它是机体生化的原动力,能激发和推动腑脏,促使其发挥功能。因此,元气充盈,则腑脏机能旺盛,身体健康无病。反之,身体就会衰弱。,“宗气”是由水谷所化生的精微之气和从自然界吸入的空气相结合的产物。宗气形
5、成于肺,聚于胸中,具有帮助肺脏进行呼吸和贯穿心脉进行营血的作用。人体的肺活量大小及声音的强弱,气血的运动,肢体的活动能力等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营气”是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精气之一,运行于脉中,是宗气灌入血脉的营养之气。营气进入脉道,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具有生化血液和营养全身的作用。,“卫气”主要由水谷之气所化生,是机体阳气的一部分,固有“卫阳”之称。它能运动于脉外,敷布全身,其功能在内散于胸腹,能温养腑脏,在外温阳肌肉,润泽皮肤,滋养腠理,启闭汗孔。因而,卫气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受到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内伤和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的外侵等,损耗机体气
6、血,使气血不能充盈心脉,造成气机不畅,真气运行受阻,腑脏得不到足够的气血濡养,就会产生阴阳失调,正气亏虚,机能减退,抵抗能力下降,病邪便乘虚而入。,吐 纳 养 生,用呼吸、吐纳来健身养生以求长寿的方法,是一种最简便而又效果很好的养生法。 古人认为,气是生命的根本,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相通,经常吐出体内浊气,吸纳天地之清气,可以长寿延年。 庄子载:“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 。,行 气 养 生,通过行气来达到长寿的养生方法。 晋代葛洪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赖气以生存也。善行气者,内以养生,外以却恶病,养生之尽理者,行气不懈 -可以不病。” 南北朝陶弘景说:“
7、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 “凡行气以养内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为长息。”,出土的战国文物十二面体玉器(玉佩)刻有一段关于行气的铭文:“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机舂在上,地机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凡行气以鼻吸,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吸气有一,吐气有六。谓“吹、呼、唏、嘘、呵、四”,皆出气也。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四以解极。”孙思邈四季却病歌“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闭,秋四定收金润肺,肾吹惟要坎中安,嘻理三焦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切勿出声
8、闻耳内,功效犹胜保神丹”。,以六种不同的发音和口型,牵动不同的脏腑经络,使气血畅通,祛病强身。这就是被后人称之为“六字诀”的著名养生法。,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大气、勇气、浩然正气,气贯长虹- 武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弘一法师说:人活着为了呼吸,呼者为出一口气,吸者为争一口气。,导 引 养 生,“导引”是我国古代养生家很重视的一种养生方法。主要是通过意念、呼吸和动作,来伸展肢体,宣导气血的运行,以达到健体养生的目的。 “导引”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9、,道枢、阴符篇说:“吐纳以练藏(脏),导引以开百关。” 著名养生家李颐说:“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华佗曾经对学生吴普说:“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彻关节,以求难老”。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有导引图,绘有44幅形态各异的导引动作,各图都有名称,并注明治什么病。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说:夫导引-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1.1.2 运 动 养 生,通过身体的适量运动加上呼吸和意念的配合进行养生。这是我国养生家几千年总结的宝贵经验,与西方体育运动绝然不同。 如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形意强身功等。这是最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的自然
10、运动,因此是最受推崇的养生方法。,例:太极拳运动养生,运动柔缓,使全身肌肉、关节得到充分锻炼。 运动量适中,促进血液循环。 呼吸深长,提高吸氧量和心肺功能,运动时无心跳急促、气喘嘘嘘、脸色苍白之弊。并能通过腹式呼吸,按摩腑脏,养护内脏器官。 意识集中,改善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神经衰弱等慢性疾病。 形神并练、内外兼修,体用兼备、修身养性、做到内壮外强。 终日详推意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吕氏春秋最早提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的观点。 华佗: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而,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也-古之仙者,为导引之士,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
11、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曰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认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极及强所不能堪耳- 养性延命录同时又指出,“体欲常劳,劳无过极”,提倡“小劳之术”。 颜 元 :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 毛泽东:,1.1.3 按 摩 养 生,按摩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养生术。它是在“导引”、“按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现代医学理论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神经末梢的刺激,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组织间的代谢过程,来帮助并维持器官与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使机体得到改善-,按摩能起到防病治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强身健体的作用,按摩之后神
12、清气爽,如: 头部按摩、眼睛按摩、耳朵按摩、颈部按摩、穴位按摩(劳宫、内关、睛明、合谷、足三里、涌泉、委中、人中、肾俞-) 伤风感冒按摩 肌肉韧带扭伤按摩 疲劳恢复按摩 各种慢性病防治按摩-,1.1.4 饮 食 养 生,主张服食养生:,1.1.5 药物养生 神农经载: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1.2 传 统 养 生 的 特 点 和 功 能,1.2.1 特点: 传统养生是以人体生命的整体观为理论基础,注重从人的整体出发,不论动、静或动静结合,都是通过自我的修炼和调养,使阴阳平衡,身心和谐,形意合一,内壮外强。,1.2.2 功 能,培养元气:元气受之于父母,随生命而来,是机体生化的原动力。元
13、气充盈,则腑脏机能旺盛,身体健康。 平衡阴阳:在阴阳动态变化中保持平衡,从而维护健康。 疏通经络:使气血通畅,营内卫外。,2. 我国传统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2.1 生命整体观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周天,人体是一个小周天,天和人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从而以人体生命的整体观为基础,研究人体生命运动的规律,以及人的生命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求得人的身心健康,内壮外强,整体和谐,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生命包括了“精、气、神”三个部分,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淮南子说到,“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体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位失则三位伤矣”。 “形”,是人体生命的载体(通常
14、讲形体、外形),以脏腑为核心,赖经络而维系,体现气与神的充盈与衰竭。载体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生命的质量。因此,养生家都注重对形体的锻炼。,“气”是维系生命的源泉,气能生精,才能推动血液的流动。若没有了气,生命就停止了。 庄子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又说,“通天下一气耳”。 晋代葛洪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赖气以生存也”。 明代大医学家张仲景指出:“人之有生,全赖一气,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和反应,是对人的思维活动及脏腑、气血、经络、津液活动的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内经上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反映出“神”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15、。-养生家认为,人的精、气、神既是相对独立,却又是紧密结合的。因而,练气又能生精,练精能还神,练神能生明。,2.2 天人合一观,“天人合一观”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所谓的“天”,指的是“自然”的代表。人,作为自然界万物之一,也是由道和气生化而来,因此,从根本上讲,人和世界万物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要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违背自然,不破坏自然。达到“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观还指出,自然界都是根据一定的规律在不断地运动,生长、旺盛、衰弱直至消亡。人也是如此,也有一个从生长到死亡的过程,这
16、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人要长寿,要健康,就要顺应自然,要顺“道”而不要逆“道”。黄帝内经说的很清楚:“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古人提出人顺应自然的四时养生法: 春季养生: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阳气升发。生活起居,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舒缓形体,呼吸新鲜空气,注意保暖(春捂);春在五行中属木,与人体肝脏相应,肝主疏泻,怒伤肝,故在春季要养肝,要精神愉快,乐观; 饮食:以养胃气为本,清淡为主,宜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夏季养生:万物繁荣茂盛的季节,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二气交合。气候炎热,雨水充沛。养生要保存体力,
17、要防暑; 起居:晚睡早起,与日同兴,睡午觉避暑气; 身体和精神调节:夏属火,与心相应,火伤心,因此要重视心神调养,要防心“火”。所谓“心静自然凉”。 饮食:宜清淡,凉爽利水食物,多瓜果。,秋季养生:气候由热转寒,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万物收获的季节。 起居:早睡早起,收敛神气,养秋收之气。 身体精神调节:秋属金主肺,忧伤肺,故应培养乐观情绪,秋高气爽,宜于登高望远,使人心旷神怡。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逆之则伤肺。 饮食:防燥,多果蔬、酸、少食葱、姜、蒜等。,冬季养生:天寒地冻,万物凋零,是收敛闭藏的季节,逆之则伤肾。养生宜避寒就温,预防寒冻; 起居:早睡晚起,衣着暖身,睡前热水洗脚,
18、以利睡眠。身体和精神调节:安静自如,恬淡节欲,养精蓄锐,保养阴气; 饮食:要滋阴补阳,宜温补,可选用牛肉、羊肉、狗肉、虾等食品。 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应了这个根本,才能与万物一样,保持生命的规律。,黄帝内经上记载着黄帝与歧伯的一段对话,黄帝说: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2.3 阴 阳 平 衡 观,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非常朴素、辨证的、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医学和养生学就是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和神
19、话的。 我们的祖先认为,阴阳是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也,变化之父母,杀生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世界的生成、变化,都是阴阳转化的结果。,阴阳是事物属性的两个方面,阴阳之间的关系是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相互转化。黄帝内经说:“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是客观存在的。 大凡动的、上升的、温热的、功能的、机能亢进的都属阳;而静的、下降的、寒冷的、物质的、机能衰退的属阴。这种阴阳属性具有普遍性和多层次性。 例如:男属阳,女属阴;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在日常的事物中,白天属阳、黑夜属阴;刚属阳、柔属阴;火属阳、水属阴;动属阳
20、、静属阴;进属阳、退属阴;伸属阳、曲属阴;张属阳、弛属阴;吐属阳、吞属阴;正属阳、奇属阴-,自然界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就是阴阳二气相搏的结果,从而达到自然界的平衡。 “平衡”是这个世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和一个人最重要的生存和发展法则。个人的生理或者心理如果失去了平衡,各种疾病就会随之而来。我国的传统养生特别注重人体的阴阳平衡,就个人来说,阳盛阴衰或阴盛阳衰都极易使机体不平衡,从而产生疾病。,2.4 经 络 理 论,经络理论在养生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3000多年以前,已经有了经络理论的雏形。医家通过针、灸,使人们认识到“穴位”的特异性和经络传感现象的存在,气功家进
21、入“气功态”时对“返观内景”的总结,洞察了经络的分布规律。 根据经络系统的分布特点和不同的功能,可以分为经脉和络脉两部分。经脉中以十二经脉为主,包括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布;络脉中包括十五条大络和许多难以计数的浮络和孙络。,中医理论认为,“经络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因此,经络对人体生命有重要意义。 经络的主要功能就是:行气血、调阴阳。血是生命物质的精华,气是生命活力的体现,而经络则是通行气血的通道。气血运行不足会出现有关部位的麻木、功能减退等。 总之,经络不仅是行气血、调阴阳的通道,而且也是联系人与自然的要津,它对人体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东晋道教神学的奠基人葛洪,提出了预防为主,未病先防的观点,成为当今“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他说:“至人消未起之疾,治未病之患,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即逝之后”。,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