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上篇 中国史(上古1991 年)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上)第四节 秦汉 五、刘秀加强东汉统治的制度与措施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刘秀加强东汉初期政治修订说明:新修订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基本无变化,但须增加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八座东汉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官制方面的改革。在中央虽设三公之位,却把一切行政大权集中于尚书台,由皇帝直接控制。尚书台设尚书令和尚书仆射作为正副长官,下设六曹尚书,分掌各项政务。尚书令、尚书仆射和六曹尚书,并称“八座” ,权尊势重。第四节 秦汉 六、东汉后期的政治腐败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修订说明:新修订的备考指南内容与原内容基本无变化,但须增加
2、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名词解释:十常侍永康元年(公元 167 年) ,桓帝去世,窦皇后以太后身份临朝,立 12 岁的刘宏为帝,是为灵帝。窦太后的兄长窦武任大将军,辅佐朝政。窦武与太傅陈蕃联合,谋诛宦官。但事情败露,宦官曹节率先发动政变,诛杀了窦武、陈蕃等人,幽禁太后,开始专权。曹节死后,灵帝又重用了张让、赵忠、夏惲、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 12 个宦官为中常侍,人称“十常侍” 。灵帝经常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 ”对这些宦官十分倚重。这些宦官都被封了侯,得到了极高的宠遇。修建的宅第,可与皇宫相比。他们的父兄子弟布列州郡,贪残一方,成为一时大害。简答题:简述东
3、汉的两次党锢之祸。答案要点 东汉两次以太学生为主体的反抗宦官专权的斗争均取得了胜利,2与此同时,以李膺、陈蕃为领袖的朝中官僚士大夫也行动起来,站到了反对宦官势力斗争的第一线。当时,李膺、陈蕃、王畅等人受到了以郭泰为首的 3 万太学生的推崇,流传着“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的赞誉。官僚士大夫与太学生反抗宦官专权的斗争,沉重打击了黑暗的宦官势力。宦官们时刻寻找机会,对他们进行报复。延熹九年(公元 166 年) ,宦官集团对党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迫害行动。时任河南尹的李膺依法将依附宦官的张成父子处死,激怒了宦官。他们唆使张成的弟子牢脩上书桓帝,告发李膺等人私养太学游士,交结诸
4、郡学生,互相联结,共为朋党,诽谤朝廷,搅乱风俗。在宦官的怂恿下,桓帝下令郡国搜捕党人,李膺等人被捕入狱,同时还牵连到陈寔等二百余人。不久,在朝野舆论的压力下,桓帝不得不释放了党人。但同时规定这些党人只能罢职归家,并且禁锢终身,一生不得为官,并将党人的姓名登记在册。第一次党锢之祸宣告结束。灵帝建宁元年(公元 168 年) ,又开始了第二次党锢之祸。灵帝即位之初,由外戚窦武与太傅陈蕃共同辅政,密谋诛杀宦官。但事情败露,宦官曹节等人率先发动政变,窦武、陈蕃等人被杀。建宁二年(公元 169 年) ,张俭上书弹劾宦官侯览鱼肉百姓,侯览扣下了上书,并指使他人诬告张俭与同乡 24 人别相署号,共为朋党,图危
5、社稷。于是,灵帝下令收捕张俭等人,张俭被迫流亡。宦官曹节又趁机奏捕李膺、范滂等人,百余党人横死狱中,受到牵连而被处死、囚禁、流放、禁锢的有六七百人,还拘捕了一千多名太学生。熹平五年(公元176 年) ,灵帝下令禁锢党人及其门生故吏、父子兄弟,直到黄巾起义爆发后,被禁锢的党人才被赦免。两次党锢之祸的发生,表明东汉王朝已完全控制在宦官势力的手中。在宦官与外戚的交替专权斗争中,东汉王朝行将就木。东汉末年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掀起的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党人们敢于向腐朽的宦官势力发起挑战,不畏强暴的精神,却对后世影响深远。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 五、十六国的兴亡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出现 修订后的新
6、考纲内容为:十六国与南北对峙修订说明:新修订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基本无变化,但须增加知识点。知识要点概括:31 “投鞭断流” 、 “草木皆兵” 、 “风声鹤唳”的典故出自淝水之战。2十六国中有三个秦政权,分别是氐族前秦、羌人后秦与鲜卑西秦政权。3十六国中有四个以燕命名的割据政权,分别是鲜卑族建立的前燕、后燕和南燕以及汉族建立的北燕政权。此外,还有一个鲜卑族建立的西燕政权,但不属于十六国。鲜卑族建立的诸燕政权都是鲜卑贵族慕容氏所建。4、十六国时期,在河西地区先后出现了五个以凉命名的割据政权,即汉人张寔建立的前凉、氐人吕光建立的后凉、鲜卑人秃发乌孤建立的南凉、匈奴人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以及汉人李暠建立
7、的西凉,合称五凉。5十六国中有一个夏政权,时称大夏,是匈奴人建立的政权,建立者是赫连勃勃。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 六、东晋门阀政治 七、南朝门阀的衰落和寒人的兴起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与寒人的兴起修订说明:新修订的考纲内容是原六、七目内容的合并,与原内容基本无变化,但须增加名词解释。1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为门阀政治服务的选官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曹魏建立之初,魏文帝曹丕接受陈群建议,实行此制。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担任原籍地的中正官,负责考察本地士人,综合德才和门第定出品和状。 “品”根据家世官位和资历,分为三等九品;“状”是根据士人德才行为定下的简短评语。最初“状”
8、不受重视,稍后则为唯一标准,此制遂成为巩固门阀政治的工具。2士族魏晋以来,在地主阶级中有了士族和庶族的划分。士族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累世高官、享有特权之门阀贵族。士庶之际,实如天隔。二者舆服有别,彼此不通婚、不共坐,等级森严。士族可占田地,封山护泽,荫庇佃客部曲,有免赋免役、门荫子弟仕进之特权。有侨姓、吴姓、郡姓、虏姓、膏梁、甲族、冠族、著姓、右族、华腴、旧族、高门之名。士族盛于两晋,当时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说法。东晋时士族轮流把持朝政,至南朝渐衰,寒人始掌机要。第二章 中国古代史(下)4第一节 隋唐五代 七、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安史之乱”与藩镇
9、割据修订说明:新修订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基本无变化,但须增加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泾原兵变德宗李适即位后,一心要削弱藩镇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从而导致四镇连兵叛乱。德宗下令出兵讨叛。叛乱平息后,实力强大的范阳节度使朱滔又挑起了叛乱,朱滔称翼王、成都节度使王武俊称赵王、魏博节度使田悦称魏王、淄青节度使李纳称齐王,与此同时,奉命讨藩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在许州宣布独立。建中三年(公元 782 年)正月,德宗派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兵五千增援讨伐李希烈的部队,不料路过长安时士兵发生哗变,冲入长安城。德宗被迫出逃到奉天,幽州节度使朱泚乘机在长安称帝。朱泚派兵包围了奉天,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等率兵增援,解除了奉天之围
10、。随后,李怀光与朱泚联合,共反德宗。不久,王武俊、田悦、李纳上表认罪,自动削去王号,四镇联兵就此被瓦解,而李希烈乘机称帝,国号大楚。兴元元年(公元 784 年)6 月,李晟率军收复长安,朱泚仓皇出逃,被其部将所杀。德宗被迎回长安,泾原兵变终被平定。转年,朱滔病死,李怀光兵败自杀,李希烈也被部将所杀,持续五年之久的内乱至此宣告结束。此后,德宗无力彻底解决藩镇问题,他一改前期坚持削藩的态度,转而采取姑息政策,致使藩镇的势力重又强大起来。第一节 隋唐五代 八、唐后期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九、唐朝末年的社会问题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唐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修订说明:新修订的备考指南是原八、九目内容的
11、合并,与原内容无变化。第一节 隋唐五代 十一、隋唐时期边境各少数民族概况 十二、隋唐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隋唐时期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修订说明:新修订的备考指南是原六、七目内容的合并,与原内容无变化。5第二节 宋、辽、西夏、金、元 一、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宋、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修订说明:新修订后的备考指南有变动和增加。1宋的政治制度:保留原“一、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中的基本全部内容,仅删除知识要点概括中的 1、14 和简答题 2。2辽、西夏、金、元的政治制度:将原“三、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和宋金对峙”中的知识要点概括 2、4,名词解释中的
12、 3、4、5、11、12,简答题 1和原“五、元代的统一及其影响”中的知识要点概括 4、5 和全部名词解释挪至此处。第二节 宋、辽、西夏、金、元 九、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思想文化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宋元的科技与思想文化修订说明:新修订后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无变化,但须增加知识点概括。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2理学的开山祖是周敦颐,理学的另一位创始人张载提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还提出了著名的“横渠四句” ,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名言成为宋代以后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目标。3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徽宗时代首都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
13、两岸的建筑和民生,再现了开封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和自然风光,它的作者是张择端。第二节 宋、辽、西夏、金、元 十、宋元时期的海外交通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修订说明:新修订后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无变化。第三节 明清(前期) 一、朱元璋与明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修订说明:新修订后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无变化。第三节 明清(前期)二、郑和下西洋 三、 “南倭北虏”问题 6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郑和下西洋与“南倭北虏”修订说明:新修订的备考指南是原二、三目内容的合并,与原内容无变化。第三节 明清(前期) 四、明中叶的社会危机与改革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
14、为:明中叶的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修订说明:新修订后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无变化。第三节 明清(前期) 十三、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化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修订说明:删除 “十三、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化”中知识要点概括 1、7、8、9,名词解释中的 7、8,简答题中的 3。第三章 中国近代史第一节 列强的对华侵略(原晚清时期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 七、重要的不平等条约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修订说明:新修订后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无变化。第二节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原因、过程、结局和影响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太平天国
15、农民战争修订说明:新修订后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无变化。第二节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三、义和团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局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义和团运动修订说明:新修订后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无变化。第四节 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原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新变化) 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发展和特点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7修订说明:新修订后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无变化。第五节 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一、维新变法思潮(康有为的变法理论,严复介绍和传播进化论思想)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维新变法思潮修订说明:新修订后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无变化。第五节 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二、戊戌维新
16、运动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戊戌变法修订说明:新修订后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无变化。第五节 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三、清末立宪派和立宪运动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立宪运动修订说明:新修订后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无变化。第五节 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六、革命派的武装反清活动 七、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从兴中会到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修订说明:新修订的备考指南是原六、七目的重新分化组合,整体内容没有变化。第六节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的统治修订说明:应将原第五节“八、袁世凯窃权”的内容添加至此,其他内容无变化。第六节
17、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增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修订说明:新修订的备考指南有新内容增加。知识要点概括:11914 到 1919 年的 6 年间,中国新设厂矿共 399 家。8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棉纺织、面粉、缫丝、火柴、造纸、卷烟、肥皂、制革等轻工业均有了新的发展。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重工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41917 年,上海成立了和兴钢铁公司。51919 年,扬子机器公司在汉口设立炼铁厂。简答题1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特点?答案要点 首先,近代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非常
18、薄弱。其次,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的投资总额中,外国资本的比重仍然大大超过本国资本。再次,封建经济在全国经济中仍占绝对优势。此外,在这一时期,日本加速扩展在华经济势力,除了增加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以外,还在中国增设了许多新的企业。同时,美国对华投资的增长也很快,到 1919 年,在对华贸易和航运方面,美国已仅次于日、英而跃居第三位。日、美在华的经济扩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七节 南京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一、南京政府的建立及全国“统一”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南京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修订说明:新修订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无变化。第七节 南京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五
19、、抗战前十年间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抗战前十年的中国社会经济修订说明:新修订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无变化。第八节 抗日战争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与高涨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抗日救亡运动修订说明:新修订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无变化。第八节 抗日战争 五、正面战场的持续作战与敌后战场的开展 9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修订说明:新修订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无变化。第八节 抗日战争 八、中共“七大”的召开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延安整风与中共“七大”修订说明:新修订的备考指南添加延安整风内容,其他内容无变化。知识要点概括11942 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
20、。这是一次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思想革命运动。21941 年 5 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为即将开展的全党整风运动作了思想动员。31942 年 2 月,毛泽东在中央党校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又作了反对党八股的讲演,整风运动由此正式开始。41945 年 4 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深入讨论了党的历史,总结了整风运动的成果,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整风运动至此结束。简答题1简述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的原因。答案要点 (1)历次“左” 、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特别是对王明的机会主义错误,还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清算。历次机会主义错误遗留
21、下来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 “党八股”等不良风气,还在党内严重地存在着。因此,有必要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一次教育运动,使全党从主观主义,主要是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抗战以来,党员数量已经由几万人发展到 80 万人,其中大多数人是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他们所处的经济地位的狭隘性、不稳定性和分散性,决定了他们思想上的主观片面、政治上的左右摇摆、组织上的自由散慢。因此,迫切需要一个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 (3)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整风运动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4)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总的局势
22、变化较少,正是整风的极好时机。2简述整风运动的意义。答案要点 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实践证明,10它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正确的、成功的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创造性发展。经过整风运动,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团结。这次整风为党的“七大”的召开准备了条件,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第八节 抗日战争 九、中国军队的对日军反攻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中国军队的反攻修订说明:新修订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无变化。第八节 抗日战争 修订说明:增加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内容。简答题简述日本在沦陷区进行的经济掠夺。答案要点
23、 日本在其军事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1938 年 11 月,日本御前会议制定了调整日华新关系的方针 。在经济方面,包括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中国财政经济政策的确定以及在贸易、交通通讯、农业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是日本既定侵华方针之一“经济提携”的具体化。在东北,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建立了满洲重工业开发股份公司,垄断钢铁、轻金属、汽车、飞机、煤炭等的经营。在农业方面,大量掠夺粮食,实行百万户农业移民计划,圈占大量土地。在关内,日本在沦陷区对金融、工矿业、农业等方面,进行各种形式的掠夺。第九节 国内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的演进 一、国民党的腐朽统治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战后国民党的统治与人民的反抗斗争修订说明:新修订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无变化。第九节 国内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的演进 二、国共重庆谈判 修订后的新考纲内容为:重庆谈判修订说明:新修订的备考指南与原内容无变化。第九节 国内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的演进 三、内战爆发及其演进 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