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五篇(14-16)建筑抗震设计基本知识.ppt

上传人:pw17869 文档编号:7015546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篇(14-16)建筑抗震设计基本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第五篇(14-16)建筑抗震设计基本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第五篇(14-16)建筑抗震设计基本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第五篇(14-16)建筑抗震设计基本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第五篇(14-16)建筑抗震设计基本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篇 建筑抗震设计基本知识,本篇主要介绍建筑抗震设计的有关知识和规定.主要包括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及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本章内容.地震简介。了解震级、烈度的概念.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了解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了解我国抗震设防目标;了解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地震作用的计算。掌握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掌握单质点弹性体系和多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重点掌握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结构的自振周期。掌握能量法、顶点位移法计算结构的自振周期。.结构的抗震验算。了解结构抗震验算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十四章

2、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1.4.1地震简介 一、地震波二、震级和烈度(一)地震震级(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里氏震级:里氏震级:采用标准地震仪在距离震中100km处的坚硬地面上记录的地面水平振幅。,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震级与能量E(10-7J): 震级增加级,能量增加约倍。微震:强烈地震:特大地震:8 (二)地震烈度.地震烈度的概念地震发生时,在一定地点振动的强烈程度。它表示该,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地点地面和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也反映该地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峰值的大小。.地震烈度的统计分布,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低1.

3、55度;罕遇烈度比基本烈度高1度左右。.设计地震分组规范附录列出了我国抗震设防区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地区的分组。.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它与地震基本烈度相同。14.2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一)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要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抗震次要建筑,一般指地震破坏不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

4、算,(二)抗震设防标准.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构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度时,应符合比度抗震更高的要求;.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 度时,应符合比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

5、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当抗震设防烈度为度时不应降低。,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二、抗震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三、建筑抗震概念设计(一)场地、地基和基础的选择.场地的类别等效剪切波速vse,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建筑场地的划分:.场地的选择选择建筑场地时,应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作出综合评价。,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建筑场地的划分:.场地的选择选择建筑场地时,应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作出综合评价。,第十四章 地

6、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地基和基础的选择(1)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2)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3)对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地基,除6度设防外,应进行液化判别;(4)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采取消除或减轻液化影响的措施。(5)当地基出要受力范围内为软弱粘性土层与湿陷性黄土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处理。,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二)结构的平面和立面布置(三)结构体系的选择基本要求:(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的传递途径;(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3)应具备必

7、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四)抗震结构构件及连接(五)非结构构件(六)材料选择和施工14.3地震作用的计算地震反应:结构振动时的速度、加速度及位移等地震作用:在振动过程中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惯性力。,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一、重力荷载代表值牛顿第二定律:重力荷载代表值GE: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二、单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单质点弹性体系:(一)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质点的最大反应加速度,第十四章 地

8、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地面运动加速度最大值:地震系数:动力系数: 地震影响系数: 规范根据烈度、场地类别、结构自振周期及阻尼比等绘出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下图),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单质点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二)自振周期的计算单质点自振周期:单质点弹性体系的刚度系数: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柔度系数,,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三、多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多质点弹性体系:(一)多质点体系的振型和自振周期,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在一般初始条件下,任一质点

9、的振动都是由各主振型叠加而成的复合振动。而振型越高时,由于阻尼造成的振动衰减得越快,因此通常只需要考虑较低的几个振型。(二)多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时程分析法(直接动力法)对于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以及某些高层建筑(度时房屋高度超过m,度、类场地时超过m,度、场地和度时超过m)需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主振型的正交性:任意两个不同主振型的对应位置上的位移相乘,再乘以该质点的质量,求出的各质点的上述,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乘积的代数和为零,即每个主振型情形下的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相应于j振型自振周期的地震影响系数:j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

10、震作用标准值:j振型i质点的水平相对位移:集中于质点i的重力荷载代表值:j振型的参与系数,按下式计算,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j振型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可只取前个振型(即j,);当基本自振周期大于.s或房屋高宽比大于时,振型个数应相应增加。,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底部剪力法适用范围:建筑高度不超过m,以剪切变形为主(房屋高宽比不超过)、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第十四章

11、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结构的振动特点:.位移反应以基本振型(第一振型)为主.基本振型的各质点位移接近直线()基本计算公式结构底部总剪力:各质点的水平集中荷载:,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公式的误差修正: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说明:()结构的底部总剪力是在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前就需要求出()对于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其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此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递,但与该突出部分项链的构件应予计入。,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结构的自振周期 一、能量法能量守

12、恒定律:得:,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二、顶点位移法对于质量、刚度沿竖向分布比较均匀的框架结构、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可按下式计算基本自振周期:考虑非结构墙体刚度的周期调整系数,当采用实砌填充墙时取0.60.7;当采用轻质墙、外挂墙板时或仅有纵墙时,取0.8,无纵墙时,取0.9。:结构顶点的假想位移值(m),即以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i作为水平荷载求得的结构顶点水平位移。,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14.5结构的抗震验算 一、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按下式计算:,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

13、抗震验算,: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力和剪力设计值。: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取1.2,当重力荷载对构件承载力有利时,不应大于1.0。: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当仅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或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对该作用取1.3;同时计算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时,分别取1.3,0.5。: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反应。:风荷载标准值的反应。: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结构取0.0;风荷载起,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控制作用时的高层建筑应采用0.2。 二、抗震验算的设计表达式:承载力抗震提高系数,除有关规定外,按下表采用。,第十四章 地震

14、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三、抗震变形验算对需要验算的结构,其楼层内最大的层间弹性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小结:由于地壳运动造成局部岩层变形积累、应力过大,而使其薄弱部位断裂错动引起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是抗震研究的重点.地震释放的能量以波的形式传播,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又分为纵波和横波,各有其特点并引起地面不同的振动.地震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的等级,通常用里式震级表示.同一震级对不同地点的建筑物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地震烈度反映某一地区地面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众值烈度、基本烈度、罕遇烈度在抗震设计中各有不同的意义.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的

15、重要性,建筑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分别采用不同的设防标准.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应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按照不同的烈度、不同的房屋建筑分别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并按规定进行抗震承载力计算、弹性变形验算或弹塑性变形验算.在进行抗震设计前,应先进行抗震的概念设计.地震作用不是一般的荷载,既取决于地面运动状况,还取决于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思路是:将质点的质量集中于楼盖和屋顶处,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运动微分方程或微分方程组并进行求解,得出解答,并进行简化.作用于质点上的水平地震最大作用即地震作用标准值

16、,单质点可表达为 , 为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系数和动力系数的乘积,是地震作用的重要参数.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是进行抗震计算的重要内容.其基本方法是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满足一定条件时,可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程分析法仅用于某些结构的补充计算.,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思考题:1.什么是构造地震?2.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包含哪几种?有何特点?3.什么是地震震级?震级与地面振幅、释放的能量有什么关系?4.什么是地震烈度?什么是抗震设防烈度?5.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是如何分类的?6.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什么?7.什么是重力荷载代表值?什么是地震系数、动力系数、地震影响系数?8.什么情况下,多质点体系可采用

17、底部剪力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9.在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为什么在有的情况下要对顶部水平地震作用进行修正?10.在什么情况下可不进行结构的抗震验算但要采取抗震措施?,第十五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主要内容:1.了解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2.掌握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3.了解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计算要点.15.1 一般规定1.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2.对底部框架-抗震墙,上部为砌 体结构房屋的结构,上部的砌体抗震墙 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 本对齐;房屋的底部,应沿

18、纵横两方向,第十五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在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应避免砌体结构和底部框架-抗震墙侧向刚度的过大差异;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3.多层多排柱内框架房屋宜采用矩形平面,立面宜规则,楼梯间横墙宜贯通房屋全宽,其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 筏式基础或桩基.,第十五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15.2 多层粘土砖房的抗震构造措施 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构造柱的作用:增加砌体结构房屋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侧移能力和抗剪承载力,防止或延缓房屋的倒塌.(一)构造柱的设置部位1.一般情况,第十五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

19、屋的抗震设计,2.特殊房屋的设置(1)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规定的要求设置(2)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按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规定的要求设置.(二)构造柱作法1.截面尺寸及配筋最小截面尺寸可采用 ,纵向钢筋宜采用 4 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对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及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 14,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第十五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第十五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3.构造柱与圈梁连接时,

20、构造柱钢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 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5.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2倍,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二、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圈梁的作用:加强墙体连接、提高楼盖及屋盖刚度,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保证房屋整体性和提高房屋抗震能力.(一)设置部位,第十五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二)圈梁截面和配筋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基础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80mm。圈梁的纵向钢筋不应小于4 10(

21、6、7度), 4 12(8度)和4 14(9度);基础圈梁纵向钢筋不应小于4 12。,第十五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三)圈梁的其他构造 三、对楼、屋盖的要求 (一)楼板的支承长度和拉结 (二)梁或屋架的连接 四、墙体拉结钢筋,第十五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五、对楼梯间的要求 六、其他构造(一)过梁门窗洞口处不应采用无筋砖过梁;过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240mm(68度)或360mm(9度)。(二)基础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宜采用同一类型,底面宜埋在同一标高上。(三)后砌非承重墙后砌的非承重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 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500mm。,第

22、十五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四)横墙较少的住宅楼对横墙较少的多层普通砖、多孔砖住宅楼,其总高度和层数达到或接近规定限值时,应采取加强措施。,第十五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1)房屋的最大开间尺寸不宜大于6m(2)横墙和内纵墙上洞口宽度不宜大于1.5m,外纵墙上洞口宽度不宜大于2.1m或开间尺寸的一半;内外墙上的洞口位置不应影响内外纵墙与横墙的整体连接。(3)同一结构单元内横墙错位数量不超过横墙总数的1/3,且连续错位不宜多于2道;错位的墙体交接处均应增设构造柱,且楼、屋面板均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4)所有纵墙均应在楼、屋盖标高处设置加强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5)所有纵横墙

23、交接处及横墙中部,均应增设满足下列要求的构造柱:在横墙内的柱距不大于层高,在纵墙内的柱距不大于4.2m。,第十五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6)房屋底层和顶层的窗台标高处,宜设置沿纵横墙通长的水平现浇钢筋混凝土带,其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宽度不小于240mm。(7)同一结构单元的楼、屋面板应设置在同一标高处。,第十五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15.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 一、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底部剪力法取 二、抗震验算位置对于砌体房屋,可只选择从属面积较大或者竖向应力较小的墙段进行。 三、地震剪力的分配按砌体墙段的层间等效侧向刚度比例分配地震剪力。 四、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验算普

24、通砖、多孔砖墙体,一般情形下按下式验算:,第十五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V:墙体剪力设计值A:墙体横截面面积fVE:砖砌体沿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fV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 为砌体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第十五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小结: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由于墙体材料的脆性性质和结构整体性不强,易发生墙体的剪切破坏及其他形式的破坏。砌体抗震设计的关键是保证墙体的抗震承载力,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加强结构整体性,改善其变形能力。对多层砌体房屋、底部为框架(抗震墙)上部为砌体结构的房屋以及内框架砖房,均应注意结构的平面布置和立面布置,使之符合“

25、规则结构”的要求。多层砌体房屋的主要抗震构造措施是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加强墙体在转折处的连接等。构造柱和圈梁均应按规范规定的要求设置。此外,加强楼(屋)盖的整体性、加强楼梯间的抗震性能,,第十五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都是在抗震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思考题:1.多层砌体房屋可能出现哪些震害?2.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哪些要求?3.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起哪些作用?4.现浇混凝土圈梁起哪些作用?5.多层砌体房屋的水平地震力如何计算?,第十六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16.1 框架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一、结构抗震等级(四级)二、防震缝设置H15m,70

26、mm;H15m,6度、7度、8度、9度相应高度每增加5m,4m,3m,2m时加宽20mm。,第十六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三、结构布置原则“规则结构” 四、截面尺寸选择(一)梁的截面尺寸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比不宜小于4。(二)柱的截面尺寸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300mm,圆柱直径不宜小于350mm;截面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剪跨比不宜大于2。,第十六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16.2 框架截面的抗震设计 一、抗震框架设计的一般原则(一)强柱弱梁,第十六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二)强剪弱弯(三)强节点、强锚固 二、地

27、震作用计算三、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 内力和侧移四、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对于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多层框架结构,其组合式可表达为:,第十六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五、框架截面抗震验算设计表达式(一)框架梁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1)剪力设计值Vb对于一、二、三级框架梁,第十六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时还应符合(2)剪力设计值应符合的要求(剪压比限值)当梁的跨高比大于2.5(一般情形)(3)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第十六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二)框架柱1.强柱弱梁的保证(1)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

28、,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式要求:对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时还应符合(2)对一、二、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1.25和1.15,底层柱纵向钢筋宜按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2.框架柱的抗剪,第十六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1)柱的剪力设计值调整对一、二、三级框架柱,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调整: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时还应符合:(2)按抗剪要求的截面尺寸保证(剪压比限值)对于剪跨比 的柱,应满足,第十六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对于剪跨比 的柱,应满足其中,剪跨比按下式计算:3.框架柱的受压承载力(三)框架节点核心区对三、

29、四级框架的节点核心区,可不进行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抗震构造的要求.对一、二级框架的节点核心区,应进行抗剪承载力计算.,第十六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16.3 抗震框架的一般构造要求 一、材料(一)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对于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柱、节点,不应低于C30.(二)钢筋普通纵向受力钢筋:HRB400级,HRB335箍筋:HRB335,HPB235,HRB400 二、框架梁的配筋(一)纵向钢筋的配置1.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第十六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2.梁端钢筋3.通长钢筋一、二级抗震等级:14mm三、四级抗震等级:12mm,第十六章

30、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二)箍筋1.梁端箍筋加密区2.非加密区沿梁全长箍筋的配筋率 一级:二,三级:四级:,第十六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三、框架柱配筋(一)纵向钢筋(1)框架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2)框架柱中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二)箍筋1.箍筋加密区,第十六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2.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四级不宜大于300mm.3.体积配箍率,第十六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柱箍筋加密区内的体积配箍率应符合下式要求:小结:进行多层钢筋混凝土抗震框架设计的一般步骤是:根据建筑初步设计进行结构平面布置;确定框

31、架结构的抗震等级;根据地质勘探资料确定场地类型、确定基础类型、基础埋置深度和基础顶面高度;选择材料;选择满足抗震设计要求的框架构件截面尺寸;进行各种荷载以及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计算时采用荷载标准值进行,可为,第十六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其后的荷载效应组合及地基设计打下基础;水平荷载下的内力计算完成后即应进行框架的层间弹性侧移验算并应满足要求;然后进行的是框架设计荷载效应组合和内力组合,组合是针对控制截面进行的,列表计算便于条理化.选择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进行配筋,对框架梁较为简单,框架柱则应根据柱的受力特点选择适当的内力组合进行设计.绘制框架配筋施工图时,应逐条逐项满足抗震构造要求.检查钢筋的布置和排列,达到能够施工的水平.,第十六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思考题: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震害有哪些?2.框架的抗震等级有哪些?如何划分?3.防震缝的宽度如何确定?4.框架梁、柱截面有哪些要求?5.什么是柱的轴压比?6.什么是 “强柱弱梁” 、 “强剪弱弯”原则?7.如何计算柱箍筋的体积配箍率?8.梁端箍筋加密区如何设计?9.框架柱端箍筋加密区有哪些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