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011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 1 班小组成员: 杜露 邓蓉 黄璇 林婧 林晶晶 刘梦雪 李慧 张佶迪2目录1前言1、中文摘要 32、调查背景33、调查目的34、调查方法45、调查组成员及分工情况46、调查日程安排4二文献法和研究分析法1、文献法52、研究分析法6三问卷法 1、调查问卷样本 72、调查问卷分析 8四访谈法 15五调研结论 20六实践心得 23七难忘的画面 253前 言中文摘要: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是研究大学生未来就业情况的必然要求。本文采用分章分节的方式,陈述了文献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的调查结果.从在校大学生和学生家长等
2、不同角度调查了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现状.最后,统计分析和大量的案例,总结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现状,分析造成部分毕业大学生待业的原因,提出大学生应如何择业就业的建议。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意向 现状 调查背景:对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的调查研究是社会就业形势研究的重要内容,能够很好地指导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就业意向,缓解现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的调查,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就业意向现状。根据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现状,做到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科学发展,使面向广大青年学生的进行得更加协调有序,以此达到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目标。与此同时,随着我们迈入二十一世纪
3、,有些大学生由于物质利益,个人主义,高校肆意扩招等负面因素形成“薪水是王道”、 “宁闲勿低”的不良就业意向和“大学毕业意味着失业”的消极态度以及盲目择业的现象。正是因为这样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所以我们觉得很有必要进行一次关于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的调查。在此之前,虽然有过一些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但是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以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大学生待业现状越来越严重。因而我们相信,再一次就现在大学生就业意向状况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我们理应担当起这样的调查研究工作。4调查目的:通过开展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的调查,全面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意向现状,深入探讨
4、造成毕业大学生待业的原因。在调研的基础上,一是有针对性的提出如何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就业意向的措施和建议,为现在的大学生更好树立自己的就业意向提供参考依据;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调研,为政府部门和各个招聘机构进一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供直接的参考文献。调查方法:1.文献法在此次开展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前期,我们调研组成员通过查阅文字资料和网络文档了解几组与本次调研密切相关的概念和现在社会的热点问题。这些热点包括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人们密切关注的社会事件和人物。通过文献法将直接指导我们调查的开展。2.分析研究法:此次关于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我们组采用研究分析法,即通过大学生就业典例分析,展示一些大学生在就
5、业方面的现状以及一些问题,及大家对他们的看法。3.问卷法本次抽查调查的问卷,由调研组成员根据对大学生就业意向状况的了解自行设计,根据调查人群,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的问卷。问卷由 16 道选择题构成。本次问卷发放的对象分别是: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本科生,发放问卷 400 份。为了提高收卷率和有效问卷率,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采用个别分送的方式。即调查员将问卷印制好以后,将问卷逐个发送到被调查者手中,同时讲明调查的意义和要求,请他们合作填答,5并由专人负责收取已填好的问卷。因此回收有效问卷 383 份,有效回收率为95.75%。调研组成员及分工情况:大学生
6、就业意向调研小组成员全部来自湖南师范大学数计院 2011 级。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其中,组长由林婧同学担任。具体分工情况如下:(以下排名均不分先后)问卷设计:林婧、李慧、刘梦雪共同设计问卷发放:小组成员共同完成采访小记者:林晶晶、杜露采访文章:林婧、张佶迪、邓蓉、林晶晶、黄璇共同完成调查报告撰写 :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调查日程安排:此次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的日程安排如下:1、3 月 10 日:确定课题。2、3 月 25 日:小组成员任务分配。3、3 月 26 日至 3 月 30 日:查找相关资料。4、4 月 2 日至 4 月 4 日:设计调查问卷。5、4 月 7 日至 4 月 14 日:问卷发放及
7、回收统计。6、4 月 19 日:采访黄国杰学长7、4 月 21 日至 22 日:采访家长8、5 月 11 日:采访刘老师9、5 月 13 日至 5 月 20 日:撰写调研报告6第二部分 文献法和研究分析法文献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意向问题是就业问题中的关键性问题。正确的就业意向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向成功的就业道路,这更加证明我们确实有必要开展一次关于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以期真正了解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方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我们要开展这次调查,首先要了解一个概念。何谓就业意向?通过互联网,我们了解到:行为科学认为行为的实现源于需要的存在。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激发
8、的动机,而进一步发展为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有不断的反馈进行调整,影响着行动的最终结果。从大学生的求职过程来看,在就业行动最终实现之前,各种择业要求都是由于各种不同的需要到就业动机的不断激发,不断强化而产生的。根据彼德罗夫斯基动机系统理论,动机的激发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其低级阶级就是意向,它是一种没有完全明确意识到的需要。它具有一种模糊性,即当人具有某种意识时,对吸引和鼓舞自己的因素并没有搞清楚,它具有不稳定性。意向表现在大学生思考和尝试求职问题的过程中。虽然大学生择业要求中也包含着一些已经明确意识到的需求,有具体内容的初步取舍。但是这只是作为进一步调整的意向特征。当外界条件不能满足或者
9、本身缺乏合理性的时候也可能将被逐步压抑消退,取代而表现出意向特征。因此,影响个人选择就业问题的关键性环节择业要求,在理论是一种动机系统,而就业意向是介于模糊性和不稳定性上对就业动机系统更为确切地表达。研究分析法随着近年各大高校扩招,以及 08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全国总体就业压力严峻。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认识,以及7是否为未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展开了此次调查,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调查结果给当代大学生一些启示,以及提供一些来自我
10、们的建议。就业,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不用多久,我们都会走向自己的岗位。面对必然的命运,有的人害怕,有的人则认真备战,为未来做最充足的准备。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意向的案例。首先要提到的是最近在数学界备受关注的刘嘉忆同学,这位来自中南大学2008 的大四学生,用兴趣铸造事业,年纪轻轻便攻破数学界十多年未解的世界难题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不得不说,他是数学界的奇才,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为此时的成就,他已准备多时。他的未来计划的十分的认真,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也早已明确,正是带着这份对未来认真负责的态度,他才可以取得旁人无法得到的荣誉。而我们
11、呢?作为同他一样生活在当下的大学生,我们是否也为自己的未来在积极的努力,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呢?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接下来我想说的是一个对大家来说或许并不陌生的人,他就是最世的创始人,年轻一代的代表人物郭敬明。在郭大学时期,他己经在计划自己的未来,热爱文学的他,在积极进行文字创作的同时,结合现实的环境,进行自己的创业生涯,应该说他的创业之路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是十分平坦的,但这不仅因为良好的机遇,更是因为他对自己整个要走的路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计划,而且一步步朝着计划迈进。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有的人为之付出,为之努力,化梦想为动力,积极前进,但仍有不少的人只是将梦想停留在脑海而没有付出行动,或者还
12、没有找到实现梦想的路。8曾经,听说过这样的一则真实的故事。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母亲含辛茹苦的供孩子上学,为了让他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母亲从不让他做家务,只让他好好学习,他也不负期望,考上了一所著名的大学,并且在大学里仍然是前列的学生。可是他的同学不久就发现,他完全没有动手操作能力。大学毕业,同学纷纷就业,而他却完全不知如何去面试,去跟人交流,于是他选择了读研,他大学的室友告诉他的母亲,他的知识已经不缺,如今他只有学会怎么去运用才行。母亲找到他好好劝解,他却不敢面对现实,坚持要读书。母亲只得答应继续让他读书,而此时母亲早就是白发苍苍了。可是研究生毕业,他仍然不肯面对现实,苍老的母亲无奈之下跪
13、在儿子面前,他才试着去接触社会。如此的故事我们读着或许不会觉得可怜,而是悲哀,一个二十多岁的儿子,一个按理说已经可以承担家庭重担的人,却要自己的年迈母亲来供自己读书,于心何忍?当然,这样极端的案例肯定是不多,但是我们应该铭记于心,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就业,它不只与我们有关,更与我们最亲最近的父母家人息息相关。大学这个人生的黄金时期正是我们扬起风帆,努力向着未来启航的时候。9第三部分 问卷法我们调研组此次发放的调研问卷全部由调研组成员根据大学生就业意向状况的了解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象是在校本科大学生。从他们自身的角度,来谈论他们对于大学生就业意向这一问题的看法。以下我们将陈述问卷的调查结果。问卷样本
14、:关于大学生就业意向问题的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我们是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调研小组。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我们设计了此次调查,您的答案将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请填写最真实的答案.感谢您的合作!1、你的性别是() A 男 B 女2、你是大几的学生()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3、你的学科类别是() A 工科 B 理科 C 文科 D 艺术类4、你是否有明确的就业意识 ? ( ) A 是 B 否 5、你将选择考研还是就业?()A 考研 B 就业 C 其它 D 还没决定 6、你对当前就业形势的态度?()A 很有信心 B 比较有信心,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 C 迷惘,对此
15、很是担忧 D 无所谓,顺其自然7、你对就业有压力吗?如果有,来自哪一方面?如果没有,请跳过( )(可多选) A 所学专业的前景 B 毕业院校 C 相关工作经验 D 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8、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你希望到什么单位工作?( ) A 国家机构 B 事业单位 C 科研设计单位 D 国有大中型企业 10E 民营企业 F 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 9、你对就业地区的选择是?( ) A 经济发达或东南沿海地区 B 中小城镇 C 省会大城市 D 没有特别的要求 10、你对就业地区选择的原因是?( ) (可多选) A 工作待遇好,收入可观 B 与国际接轨 C 岗位多元化 D 生活条件好 E 提供再学习的机
16、会,有较大的发展机会 F 良好的人才政策 G 看重创业环境 H 回报家乡 11、你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是?( ) A 1000-1500 B 15002000 C 2000-3000 D 3000 以上 E 1000 以下12、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 ) A 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B 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不一定对口 C 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 D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13、如果你有自主创业机会,你会选择吗?( ) A 会 B 不会选 (A 的同学请做第 14 题,选 B 的同学直接做 15 题)14、如果自主创业,你认为最需要的是?( ) (可多选)
17、 A 资金 B 技术支持 C 政策支持 D 其他 15、你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是否会受到家长的干预?A.很大程度 B.较小程度 C.基本上没有16、你有为将来找工作做一定的准备吗?A.有 B.没有亲爱的同学谢谢你的合作!问卷分析:114、你是否有明确的就业意识 ? ( ) A 是 B 否 分析:超过半数的人有明确的就业意向,这是值得欣慰的,但同时也可以看到,仍有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并没有明确自己的就业意向,这是需要注意的。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意识仍有待提高。5、你将选择考研还是就业?()A 考研 B 就业 C 其它 D 还没决定 分析: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考研是主流选择,也有不少同学选择就业,部分同学
18、则尚未决定,还有少部分同学表示自己有其他的计划。6、你对当前就业形势的态度?()A 很有信心 B 比较有信心,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 C 迷惘,对此很是担忧 D 无所谓,顺其自然分析:从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就业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也有不少的同学感到迷茫,但是很有信心却无所谓的同学则是十分的少的。选项 A B百分比 54.50% 45.50%选项 A B C D百分比 45.60% 28.90% 1.10% 24.40%127、你对就业有压力吗?如果有,来自哪一方面?如果没有,请跳过( )(可多选) A 所学专业的前景 B 毕业院校 C 相关工作经验 D 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分析:从调查结果显
19、示,有一半的学生对就业表示有压力,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依次为专业,毕业院校,以及个人的综合素质。8、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你希望到什么单位工作?( ) A 国家机构 B 事业单位 C 科研设计单位 D 国有大中型企业 E 民营企业 F 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 分析: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比较青睐中外合资或外资的企业,这些企业工资比较高,同时国有企业仍占有较大比例,具有传统优势,社会福利好。大约十分之一的人愿意从事科研工作,说明这些需要高付出,高投入,回报低的枯燥事业并不太受欢迎。选项 A B C D百分比 4.40% 60.00% 30.00% 5.60%选项 A B C D百分比 28.90%
20、 11.10% 50.00% 10.00%选项 A B C D E F百分比 25.00% 13.00% 10.00% 12.00% 3.00% 3.50%139、你对就业地区的选择是?( ) A 经济发达或东南沿海地区 B 中小城镇 C 省会大城市 D 没有特别的要求 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人选择了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地区,说明大家还是喜欢高消费高享受的的地方,那里工资比较高,其次,也有较大一部分人还没有具体的打算,其余的人中有部分选择省会城市,其余的人则选择了中小城市作为以后就业的理想地。10、你对就业地区选择的原因是?( ) (可多选) A 工作待遇好,收入可观 B 与国际接轨 C
21、岗位多元化 D 生活条件好 E 提供再学习的机会,有较大的发展机会 F 良好的人才政策 G 看重创业环境 H 回报家乡 分析:对于工作地的选取,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到,大多数人注重的是工作待遇,收入高低,学习机会,以及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而相较之下,岗位多元化及政策支持,回报家乡等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11、你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是?( ) A 1000-1500 B 15002000 C 2000-3000 选项 A B C D百分比 48.40% 5.50% 15.40% 30.80%选项 A B C D百分比 23.70% 4.80% 7.00% 17.70%14D 3000 以上 E 1000
22、 以下分析:在工资待遇的问题上,大多数人认为 2000-3000 的工资底线还是可以接受的,而 3000 以上的也有较多部分,但几乎没有人会接受 1000 元以下的工资底线。12、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 ) A 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B 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不一定对口 C 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 D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分析:在专业与职业的联系上,绝大多数人认为他们间有联系,但并不完全紧扣,可以相关但不需要完全对口,也有小部分人认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好,极少数的人认为只要找到工作就好,其余都不重要,几乎没有人认为认为专业与职业必须要对口的。13、如果
23、你有自主创业机会,你会选择吗?( ) A 会 B 不会选 (A 的同学请做第 14 题,选 B 的同学直接做 15 题)分析:在面对创业机会时,绝大多数人会选择自主创业,只有极少数的会放弃,这些都说明大学生在面对日后择业时,更倾向于自主创业。选项 A B C D百分比 1.20% 18.80% 54.10% 25.90%选项 A B C D百分比 00.00% 81.00% 3.60% 15.40%1514、如果自主创业,你认为最需要的是?( ) (可多选) A 资金 B 技术支持 C 政策支持 D 其他 分析:在选择自主创业的同学中,大多数的同学认为最需要的是资金,也有部分的同学认为最需要的
24、是技术支持,少部分认为政策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15、你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是否会受到家长的干预?A.很大程度 B.较小程度 C.基本上没有分析:在选择不会自主创业的同学中,有很大一部分表示择业时不会受到家长的干预,或受到干预的成度会很小,近 30%的同学表示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长干预,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表示不会受到家长的干预。这些说明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择业。16、你有为将来找工作做一定的准备吗?A.有 B.没有选项 A B百分比 62.60% 37.40%选项 A B C D百分比 56.50% 28.20% 13.00% 00.00%选项 A B C百分比 30.30% 54.70% 15.
25、00%16分析:从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同学有所准备,说明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还是十分重视的。选项 A B百分比 67.40% 32.60%17第四部分 访谈法就业意向教师访谈为了找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意向的方法,也为了使我们的调研结论更加权威和科学,我们采访了湖南师范大学数计院 11 级辅导员刘老师。希望刘老师能从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士的角度,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建议。采访记录全文如下:记者:刘老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先请您谈谈如何看待当代就业形势给我们大学带来就业压力的问题。刘老师: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是相对的。即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危险与机遇是并存的。并
26、不是在选择所有的职业时都会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作为一名大学生,实现社会需求与自身成长的一个对接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迎合社会的需求,不断地通过学习来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只要你具备一定的能力,就不会面临如此大的就业压力。就举个与你们数学专业贴切的例子吧,目前长郡高中在招双语教数学的,但没有一位能够胜任。假如你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就很快能够实现就业。所以说,不管在怎样的就业形势下,只要你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就不会失业。就业形势不是决定性因素,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在条件。 记者:那您觉得大学生有必要在刚进大学时就树立明确的就业意向吗?刘老师:当然有必要,而且越早越好,但也不要认死。最初树立的目标,在以后可
27、以根据自身需要做一定的调整。但不管怎样,能力是相通的。比如说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你的就业意向是当一名中学教师,为实现这个目标,你就要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到了大三,你可能想考研,将来当一名高校老师,但之前的那些能力同样需要具备。所以说呢,早一点确立自己的就业意向,为将来实现就业做好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18记者:刘老师,那您觉得在大学期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锻炼自己呢?刘老师:用“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来说明吧,也就是说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总想着干多大的事情,即使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做也能得到锻炼。比如说,要想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不一定非
28、得去参加院里甚至校里的演讲比赛,如果是班上的干部,就平时在班里通知事项,如果用心去做的话也能得到锻炼。我觉得在“在最小的平台上把事情做得最闪光”是最出色的。记者:您认为现代社会的就业形势相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是直接选择就业好呢还是选择考研以后再工作合适呢?刘老师:无所谓哪个更好,能力最重要。曾经清华大学的一个毕业生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这样讲的:“未来的事件,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 ”我觉得他的这段话讲得很好,其中他讲到的“能力比知识重要” ,就可以来回答你们的这个问题。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吧,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博士居然找不到工作
29、,他在科研方面很厉害。问题出在哪呢?在于他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表达自我的能力。他一上讲台就紧张,也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学生、同事交流。虽然满腹经纶,但不具备工作能力,同样面临失业的难题。所以说,不管是本科毕业直接就业还是先考研再就业,能力是最重要的,只要你具备核心的竞争力,就不会失业。记者:刘老师,您是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一定要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吗?刘老师:在选择工作过程中,我觉得找到适合自己和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是最好的。就好比女孩子去商场买衣服,不一定要买最好看的,但要买适合自己的。好比甜美的公主装看起来很漂亮,但并不适合所有的女孩子。我觉得只有在适合自己和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岗位上,我们才
30、能走得更远。记者:再次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给我们提供这些宝贵的建议。谢谢,刘老师!刘老师:你们来采访我,我也感到很开心。希望你们在大学期间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好好加油!19采访所得:通过采访,我们认识到: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尽早的树立自己的就业意向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学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过程。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要迎合社会的需求通过各方面来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一旦实现社会需求与自身成长的对接,即使就业形势很严峻,我们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能够实现就业。就业意向学生访谈(通讯员 杜露 林晶晶 林婧) 在调研复赛来临之际,我们调研小组就大学生就业意向问题采访了数学
31、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学生会主席黄国杰(以下简称黄学长) 。记者问:黄学长,非常感谢你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受我们的采访。在现代社会,人才济济,就业问题也成为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最担心的问题,请问你现在有明确的就业意向吗?黄学长答:当然有明确的就业意向,面对现在的就业形势,尽早地树立一个明确的就业意向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尽早地树立就业意向才能更好地针对自己理想的职业提高就业技能。记者问:那学长你现在的意向是就业还是考研呢?黄学长答:应该是直接就业吧。因为首先考研压力过大,而且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直接就业对于相应专业知识的利用比较完全,而且对于现在的就业情况来说,优秀的师资力量在现代社会还是缺少的,
32、所以毕业后直接就业并从现在开始掌握教师技能是较理想的选择。记者问:的确教师技能对于将来要在教师方面就业的毕业生是十分重要的,那你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掌握哪些教师技能呢?黄学长答:至于教师技能方面,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很好的板书,因为好的板书往往可以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而且这对自己的面试等也很有帮助。至于其他的技能,例如:清晰的逻辑思维、好的气质等对于一名教师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建议有意向成为教师的同学可以通过参加“未来教育家”等比赛来提高自己的教师技能。记者问:的确,在现代社会,教师是一项非常好的职业,而且对于毕业于像湖南师范大学这样属于全国 211 工程的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就业更加理想。
33、那20你觉得你以后会在哪里就业呢?是选择大城市,还是回到家乡回报家乡呢?黄学长答: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在长沙吧!因为毕竟在长沙就读了四年的大学还是有一定的感情的,而且相比较我的家乡-浙江温州而言,在长沙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和能力施展空间。记者问:现在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呆在自己的身边,对于你想要以后留在长沙就业的想法,你的家长是否会加以干涉呢?黄学长答:没有,我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未来是由自己来把握的,所以他们不会太干涉我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而且我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提倡自由的社会,家长们也应该放开双手让孩子自己去外面打拼,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真正的成长。采访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感谢黄国杰学长对我们本次调研
34、采访的支持!通过此次访谈,我们可以了解到黄国杰学长在他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就有了明确的就业意向,并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努力,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平台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做了充分的准备。同时,也为我们在校大学生树立了榜样。就业意向家长采访访谈一: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大学生就业意向,也为了使我们的调研结论更加科学,我们在调研里加入了调查家长意见的部分。考虑到家长的文化层度的差别,我们决定对家长采用访谈法。记者:亲爱的家长,感谢百忙之中抽口来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您谈谈对大学生未来就业前景的看法?21家长:虽然目前就业前景有点不乐观,但我们应该对孩子充满信心,不要给他们造成太大的压力,当然要一步一步
35、来,无论孩子做了什么决定,只要是他们所坚持的,我们应该尽力支持他们。总有一天,他们是会获得想要的。记者:那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家长:首先关于他们的优势,我认为应该是以下方面:1)由于受到了十多年的高等教育,所以拥有高学历,还有很不错的理解能力与 学习能力和教养。2)他们还年轻,还有多时间去锻炼,有可塑性,有活力,有激情,有理想就有动力去实现去坚持。3)技能比较强,刚开始工作对工作的要求不会太高,好就业,压力还比较小,可以向父母长辈寻求经验。关于劣势,也是有的:1)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急剧上升,而就业单位是有限的,所以在求职方面肯定会遇到很多挫折,大学生已经不
36、在是时代的宠儿了。2)大多数的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应该会或多或少的被宠溺,那他们对问题的抗打击能力没有我们那么强,面对这个社会应该会更加的胆怯,从而缺少前进的勇气。3)很多社会现象表明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企业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记者:那您有哪些建议或意见想说给我们大学生听的呢?或者您认为他们要怎样做才能更好的被就业单位接纳?家长:我也没太多很好的建议吧,只是作为一名家长,或者过来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当然还是有些要说的。首先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要认为那工作苦,工资低就不想干,要把心态摆正,不论什么工作,要做就做
37、最好,基层搞起,先学好经验,你们还年轻,升迁的机会还是大大的有的,要记住一切22不理想的都是暂时的。然后鼓励他们创业,要给他们闯荡的机会,家人要全力支持他们,不论财力还是精神上的,不要奢望能一直把他们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下,那他们永远也学不会成长。年轻就是要四处闯荡的,年轻就是要敢做敢为,当然要在不违法的情况下。最后要能够谦虚谨慎,无论到哪里都一定要搞好人际关系,这些才是你下一步的目标,否则,你很难很难待下去。好啦,这就是我要说的了。记者: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的金玉良言让我们受益匪浅。再见!访谈二:记者:阿姨,您好!我们是湖南师范大学的学生,非常感谢你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可以先请你谈谈你们家
38、孩子的情况吗?家长:我有一个儿子,现在在读大二。记者:请问您对当前就业形势怎么看呢?是对孩子的就业很有信心,还是有点担忧,但觉得只要您们家孩子努力,还是很乐观的,或者其他的呢?家长:虽然现在的就业不怎么乐观。但我对我家孩子很有信心,他一定可以找到工作的。记者:您希望你家孩子将来毕业后是直接就业,还是考研呢?如果是就业,您希望他往哪方面发展呢?家长:我还是希望我们家孩子就业吧,最好是当个公务员。 记者:对于您家孩子的就业问题,是完全替他做主,还是依孩子的想法,抑或其他呢?家长:既不会完全替他做主,也不会全由着他,我们会一起商量,做决定。记者:您希望您儿子在哪里工作?为什么呢?23家长:我希望他在
39、大城市工作,我觉得大城市会有更多机会与挑战,年轻人需要机会,也需要挑战来磨砺他。记者:请问你对您儿子的月薪期待是多少呢?家长:五千以上吧,因为我希望他在大城市。记者: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访谈三:记者:亲爱的家长,感谢百忙之中抽空来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您谈谈对大学生未来就业前景的看法?家长:虽然目前就业前景不怎么乐观,但我对自己孩子还是有着一定信心,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工作。记者:那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家长:首先,我认为他们都是接受过素质教育的。 拥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知识体系,学习、吸收能力都挺不错。孩子们现在都比较年轻,
40、充满青春活力与激情,对一切都跃跃欲试。初生牛犊不怕虎,这种激情与张力, 对于他们初涉职场,未免不一件好事。但是,现在大学扩招,大学生数量增加,工作岗位却没有增加,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能力、文凭越来越高,孩子们找工作的压力也就随之增加。再说,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宠坏了,缺乏毅力和耐性,不懂得生活的艰辛,吃不得苦,注重个性,不会与他人沟通,也不太虚心接受他人意见,这对他们找工作又是一大阻力。再说了,孩子们读大学只注重课本知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缺乏经验,与一些缺乏文凭但工作经验丰富的人相比,倒不见其优势了。所以说呀,现在的孩子还得多历练历练,以后找工作才能顺利啊。记者:再次感谢您接
41、受我们的采访,您的金玉良言让我们受益匪浅。再见!从这几次家长访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大部分的大学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是有信心的,他们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24第五部分 调研结论至此我们调研组的调查工作全部完成,我们调研组采取了文献法、研究分析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四种调查方法。得到了一系列宝贵的材料和数据。通过对上述材料和数据的科学分析,很好地引导我们得出本次对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的最终结论。我们的调研结论如下:大学生就业意识现状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总体来说,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是在不断地加强的。这是不错的。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清晰的认识会对自己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的。有绝
42、大多数人对就业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很清楚的,对于当今的就业形势,有 24.7%的被调查者持乐观态度,5.88%的被调查者持悲观态度,69.41%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压力,但可以承受。看来许多人对这问题没有偏离现实。就业形式的严峻迫使大学生在大学里努力的学习知识,严峻的形式也是大学生学习的压力。所以,认清形势将会帮助你更好就业。问卷中提到学历,能力和关系,哪个在求职过程中更加重要,有 4.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学历,95.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能力,而没有人选择关系,90%以上的人都赞成个人能力才是就业的最大砝码。有了能力,无论走到那里就有饭吃。但我个人认为,你没有那块敲门砖,进不了那扇门,即使你再有能力也
43、是无济于事。所以光有能力是不行的,你得有一定的资质,文凭。大学生对工作的初期月薪的期望值到底是多少呢?有 19.02%的被调查者期望的月薪值在 10003000,有 41.72%的被调查者期望的月薪值在30005000,39.26%的被调查者期望的月薪值在 5000 以上,没有人期望的月薪值低于 1000。可见现在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都有一种自信,但同时,他们都没有对现在的就业形势有着清晰的了解,他们的期望其实不太符合现在的就业形势,这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口号已被传唱多年,但在学生心目中的第一择业对象25仍然是与自己学修的专业相关的对口工作。不过,这个比例有下降趋势,不少同
44、学已经能够接受专业不对口的现实,其中更不乏因为自身兴趣的原因、或者行业发展因素而主动选择专业不对口。从所发放的问卷中同学们的答案来看,选择工作的影响因素正在趋向与多元化,很多同学都不再仅仅只是为了专业对口或养家糊口而去谋求一个职位。自主创业越来越成为当下流行。我们会在报纸上看到某大学高材生卖猪肉,某大学生卖包子这样的例子不是一个两个,已经是普遍的现象了。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是一石二鸟的举动。一是缓减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二是解决自己的就业的问题。从我们分析调查数据得到的结果来看,有 45.33%的被调查者打算找工作,2.66%的被调查者选择自己创业,有 20%的被调查者准备考研,8%的被调查者选择
45、出国深造,还有 24%的被调查者视情况而定。从这一统计结果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有了本科毕业后的明确打算。其中准备找工作的人较多。而对于自主创业这一块,可以知道很多大学生都不愿意去冒这样一个风险,同时,也可以知道,现在的大学生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主创业的优越性。影响大学生就业意向的因素分析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 2011 年就业蓝皮书2011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9 届和 2010 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两届呈现上升,2010 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增长趋势更为明显。2010 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 89.6%,比 2009
46、届全国总体上升了 3 个百分点,高于金融危机前 2007 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约 2 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 2010 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 91.2%。 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 2009 届、2010 届连续两届呈现增长。全国2010 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2479 元)比 2009 届(2130 元)增长了349 元。2010 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薪资的上升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旺盛相关。同时,物价上涨导致薪资期待的升高是原因之一。 2010 届本科各专业门类中,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经济学,其月收入为 3023 元;其次是工学(2953 元);最低的是教育学(2491 元)。
47、26现在我们就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如下:一家庭因素:1. 家长的部分错误观念对学生的就业存在负面影响。许多家长对就业状况不甚了解,甚至产生了部分错误的认识,而这种思想恰好很容易影响到子女的就业观念。很多时候子女为了迎合父母的心愿或者是在父母的教育熏陶下,也会产生错误的就业观。2家长对孩子的呵护不利于孩子的独立。由于父母的溺爱,孩子们往往养成任性的坏毛病。同时独立的这种特质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的,而他们在父母营造的优越的环境下成长,已经习惯了被保护,过分依赖父母会让他们在难题面前束手无策。缺乏了斗志,这对他们将来的成长及其不利,也不利于他们获得理想的职业。二个人因素:1.大学四年荒废;2.不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条件;3.期望值过高,不愿从事基层工作;4.对自身认识不足。5.不少学生依赖心太强。6.多数学生缺乏危机观念。三社会因素:企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力军,如今企业发展迅猛,但仍然没有解决大学生就业这个问题,原因在于当代的大学生不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要求标准,企业需要的是有能力、有经验、稳重、可靠的人才,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做不到,至少是大多数人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