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郑州盛同学校 2011-2012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 )A广建诸侯藩国 B区分血缘亲疏 C保证法律执行 D巩固分封秩序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 ( )A周天子分封天下
2、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4下列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统一是建立的前提 B奉行皇权至上原则C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D延续了贵族分封制5汉代颁行“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目的是 ( )A壮大皇族力量 B保证列侯利益 C加强中央集权 D笼络王侯人心6隋唐时期的中枢权力体系是 ( )A三公制 B三省制 C一省制 D内阁制7(2007 上海历史)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行省制 州郡县制 郡县制 道州县
3、制A B C D8“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汉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 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自由地理环境左右9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大会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 40 次。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 )A雅典是城邦小国 B雅典高涨的参政热情C国家发放参政补贴 D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10克里斯提尼当选执政官,进行民主改革 的主要措施是( )A设立公民大会 B实行抽签选举
4、C实行陶片放逐法 D实行辩论11下列有关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创了政党政治的先河 B城邦公民享有民主权利C自由民和奴隶都享有公民权 D公民通过代议制方式行使权利12“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的充分体现是 ( )公民大会 五百人议事会 民众法庭 元老院A B C D13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维护财产公有制 对人的行为做出了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有利于维系社会稳定,国家的统一A B C D14英国权利法案的核心内容是( )A确定人民主权 B限制国王权力 C实行三权分立 D确立共和体制1516401688 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决了( )A
5、国王和议会的权利之争 B资产阶级与人民之争C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之争 D贵族院与平民院之争16、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建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B、前者是决策机构;后者是行政机构2,4,6C、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 者则为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而设D、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17、我国封建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建立皇权绝对权威 皇权控制中央机构削弱地方权力 注重思想控制A、 B、 C、 D、18、明太祖废丞相、撤中书省的目的是( )A、健全地方职能 B、厉
6、行思想控制 C、监视官吏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19、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A、都发生于公元前 8 世纪 B、都设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C、都 设立了五百人会议和十将军委员会 D、都打击了氏族制度,有利于民主政治20、下列古代雅典的阶级或阶层中,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是( )A、广大妇女 B、成年男性公民 C、广大奴隶 D、居留的外邦人21、罗马法是指下列哪一时期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 马法 律( )A、公元前 6 世纪初至公元 7 世纪 B、公元前 6 世纪末至公元 7 世纪C、公元前 7 世纪初至公元 6 世纪 D、公元前 7 世纪末至公元 6 世纪22、“万
7、民法”取代“ 公民法”是为了适应( )版图的扩展 国际交往扩大 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封建主统治的需要A、 B、 C、 D、23、公 元六世纪晚期,一位罗马公民因故意伤害一名外邦自由民,被宣判有罪。法官对其量刑的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习惯法 C、民法大全 D、公民法24、下列不属于罗马法所涉及内容的是( )A、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渗透着自然法思想 D、“天赋人权”“权利平等”25、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A、革命前后国 王的地位没有变化,只是议会发生的
8、变化B、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之间是平等的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D、革命只是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26、关于英国首相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议会党团领袖多数党领袖 A、 B、 C、 D、27、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 是( )A、下院有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B、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有国王提名C、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D、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28、对美国国会和总统之间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总统和外国缔结的条约必须得到众议院的批准,然后方可生效B、总统及其内阁不向国会负责C、总统
9、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D、总统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直接领导政府2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总统的权利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30、美国 1787 年宪法的作用不包括 ( )A、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B、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C、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结束了美国的封建制度 第卷(非选择 题 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31、(12 分)阅读材料:材料一 时民饥困
10、,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 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材料二 高祖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魏书献文六王传 咸阳王禧传材料三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请回答: 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 分)援引材料说明孝
11、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和影响。(2 分)你对这一措施的影响还有哪些补充阐述?(3 分) 材料二中提到的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名称叫什么(援引材料说明)?指出孝文帝推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有哪些?(2 分)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1 分)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社会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3 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 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我国,目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
12、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摘自文汇报材料二:1921 年,哈默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不久,哈默就成了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他还劝说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这个坚决反共的老头子在俄国修建了一个汽车工厂。尽管他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主义为敌,却对这笔生意颇为满意。 据哈默传材料三:1929 年 10 月 24 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富兰克林 罗斯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选为美国第 32 届总统。他针对当时的实际,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来概括 , Recover 、 Relief 、Refo
13、rm。 据伟大的博弈问题:(共 12 分)(1)结合材料一概括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不能抄写原文)(2 分)(2)材料二中阿曼德哈默作为美国人为什么能在当时苏俄办企业?结合材料理解老福特为什么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主义为敌,却对这笔生意颇为满意?(4 分)(3)为什么 1929 年 10 月 24 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 富兰克林 罗斯福所推行的新政 “三”又指什么?(4 分)(4)综合上述三段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2 分)33(16 分)历史山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范蠡平粜法认为)夫粜(卖出),二十(指每石粮的价 格)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
14、矣。上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 “(李悝平籴法认为)籴(买入),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贫,故甚贵与甚 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此农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之心,而令籴至于甚贵者也。是故善平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孰。上孰其收自四,余四百石;中孰自三,余三百石;下孰自倍,余百石。小饥则收百石,中饥七十石,大饥三十石,故大孰则上籴三而舍一,中孰则籴二,下孰则籴一,使民适足,贾平则止。小饥则发小孰之所敛、中饥则发中孰之所敛、大饥则发大孰之所敛而粜之。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行之魏
15、国,国以富强。” 汉 书 食 货 志 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范蠡的平粜法与李悝的平籴法的相同之处。(8 分)(2) 根据材料,概括的平粜法与李悝的平籴法的不同之处。(8 分)参考答案16-20 BBDDB 21-25 BACDC 26-30 ABDDD32(共 12分)(1)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产业结构的优化等。(2 分)(2)1921 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人在苏俄开办企业。(2 分)因为苏维埃政府按照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保证了外国商人有利可图,有钱可赚。(2分)(3)1929 年爆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等。(2 分)“三”:指恢复工农
16、业生产;以工代赈解决失业;国家干预企业盲目竞争等措施(4)政策正确与否看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否代表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政权的稳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等。(2 分)33(1)相同点:都认识到农业在古代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都高 度重视农业);都认识到粮食价格的波动对农民种粮积极性 的影响及其由此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也都认识到粮食价格的波动对农业生产与流通的影响;都认为粮价不能放任自流,而应采取必要的国家干预政策。(8 分)(2)不同点:平粜法注重协调农商关系,而平籴法则注重协调农民与消费者的关系;平粜法主张利商,而平籴法则具有抑商色彩;平粜法主张按一定的价格幅度调控,而平籴法则要求达到“价平则止” ; 平籴法比平粜法内容更为具体、可操作性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