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实验方案可行且相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铝和稀盐酸反应制氢气 Al+2HCl=AlCl 2+H2B用锌片和氯化铜溶液验证金属锌比铜活泼 CuCl 2+Zn=ZnCl2+CuC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D用滴加氯化钡试剂产生白色沉淀的方法证明溶液一定是硫酸2. 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双选(来*源:A化学巨匠与贡献 B化学用语与意义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拉瓦锡发现空气的主要成分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2H表示两个氢原子3H2O表示 3 个水分子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C物质与微粒构成 D物质与分类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氯化
2、钠由 Na+和 Cl构成浓硫酸、生石灰常见干燥剂烧碱、纯碱常见碱不锈钢、生铁常见合金3.实验室给大家提供了酚酞、稀盐酸二种试剂和必要仪器,利用上述条件能够区分开的物质组是ANaCl、NaOH、Na 2C03 BNaCl、CaCl 2、NaOHCNaOH、Ca(OH) 2、CaCl 2 DNaCl、Ca(OH) 2、CaC1 24.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双选A B C D5. 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
3、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也能含有铜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C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根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6. 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 的粉末放入 AgNO3与 Cu(NO 3) 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A 滤 液 中 一 定 没 有 银 离 子B 滤 渣 中 可 能 只 含 有 银C 滤 渣 中 一 定 含 有 单 质 铜D 加 入 的 金 属 M 可 能 是
4、 单 质 锌7.在 PH=1 的 无 色 溶 液 中 , 能 够 大 量 共 存 的 一 组 是 ( )A Cl-、 CO32-、 Na+、 OH- B NO3-、 Cu2+、 Cl-、 Fe3+C NO3-、 SO42-、 K+、 Zn2+ D SO42-、 NH4+、 Ba2+、 Cl-8. 下 列 各 组 物 质 在 pH=O的 溶 液 中 能 大 量 共 存 , 且 能 形 成 无 色 溶 液 的 是 ( )A Na2S04、 KCl、 Na2C03 B NaN03、 K2SO4、 CuCl2C BaCI2、 Na2SO4、 KOH D KN03、 HCl、 Na2S049.由 碳 酸
5、 钙 和 氧 化 钙 组 成 的 混 合 物 8 克 , 测 得 其 中 含 钙 元 素 的 质 量 分 数 为 50% 取该 混 合 物 与 一 定 质 量 的 稀 盐 酸 恰 好 完 全 反 应 , 所 得 不 饱 和 溶 液 中 溶 质 的 质 量 ( )A 4g B 5.85g C 11.1g D 16g10.在 托 盘 天 平 左 、 右 两 盘 中 各 放 一 只 等 质 量 的 烧 杯 , 烧 杯 中 分 别 加 入 等 质 量 、 等 质 量分 数 的 稀 硫 酸 , 天 平 平 衡 向 左 盘 烧 杯 中 加 入 8 克 CuO 粉 末 , 向 右 盘 烧 杯 中 加 入 5
6、.6克 Fe 粉 , 均 恰 好 完 全 反 应 , 天 平 指 针 发 生 偏 转 下 列 各 项 操 作 中 能 使 天 平 重 新 达到 平 衡 的 是 ( )A 将 游 码 向 右 移 动 至 2.6g 刻 度 处B 向 左 盘 烧 杯 中 再 加 入 2.6gCuO 粉 末C 在 右 盘 烧 杯 中 再 加 入 2.4gFe 粉D 在 左 盘 烧 杯 中 再 加 入 2.4gFe 粉11. 潜 艇 里 常 使 用 一 种 化 合 物 , 将 CO2转 化 为 O2同 时 生 成 Na2CO3, 据 此 推 断 该 化 合 物中 一 定 含 有 的 元 素 是 ( )A 一 定 含 有
7、 Na、 C、 O B 一 定 含 有 Na、 CC 一 定 含 有 Na、 O D 一 定 含 有 Na12. 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元素名称氢碳氧氯钠铁元素符号H C O Cl Na Fe(1) 若某固体单质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该固体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 若某可燃性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可能含有的元素是_。(3) 若X 和Y 反应生成两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向X 溶液中滴加2-3 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再滴加Y 溶液至溶液变红,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4) 若某元素的单质A 及
8、其氧化物B 均与D 溶液反应,分别成成该元素的化合物E和F。且这种元素在B 和F 中的化合价相同。B 与D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工业上用F 和H2 在300-350时反应制得D 和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3.课外学习小组为进一步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情况,做了以下两组对比实验(见下图)。请分析实验I、后回答:实验I反映了同种金属跟不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实验则表明了_ _剧烈程度不同,原因是 按照实验I和设计思路,请你再设计一组对比实验,简述实验方案14. (5分)某校课题研究小组到电镀厂考察,了解到铁件镀铜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结合流程中提供的信息回答:流程废水中含有的物质有_;
9、经测定:流程中废水的pH为4,废水中一定没有_;流程废水中除流程、引入的物质外,还含有_;请设计简单方案来证明你的推断:15.甲、乙两组废液中各含有H +、K +、Ca 2+、Cl -、OH -、CO 32-六种离子中的三种,且所含离子各不相同。为确定废液中的离子,分别向废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经实验发现:甲组废液呈红色,表明甲组废液显_性,废液中一定有_,由此推断,乙组废液中的三种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16.小林的妈妈把家庭久置不用的食盐、纯碱、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碳酸钙)和生石灰干燥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打包准备扔掉。小林为研究白色粉末的组成,将其带到实验室,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1)将部分
10、粉末放人烧杯中,加适量水充分搅拌后,得到白色浊液,杯壁温度无明显变他得出:粉末中一定含有_,一定没有_,可能含有_;(2)向实验(1)的浊液中滴加酚酞试剂,浊液变红。查阅资料知食盐、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他又得出粉末中一定含有_。经反思,小林感觉实验设计还不完善,不能确定粉末中是否含有食盐。17.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11、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8. 实验1:步骤1:在C 中加入少量白磷并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进入热水中发现白磷不燃烧;步骤2:打开1 K ,关闭2 K ,将A 中的溶液滴入B 中,C 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B 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实验2:研究2 CO 与NaOH 固体的反应步骤1:A 中盛有稀盐酸、B 中2 3 Na CO 固体,C 中NaOH 固体打开1 K ,关闭2 K ,将A 中溶液滴入B 中,气球变大,打开2 K ,关闭1 K ,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步骤2:依据以上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添加药品,进行
12、实验2.步骤3:打开2 K ,关闭1 K ,将A 中液体滴入B 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2 K 上,发现木条熄灭,问上述操作的目的。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说明2 CO 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后续实验的操作与现象为( )19、某化学小组参观制碱厂后,绘制了该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据图回答:(1)流程图是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 Ca(OH) 2 和 Na2CO3,二者加入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2)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流程图中发生的总反应 (3)如果不将氯化铵作为目标产品,即加入氨气不是为了生产出氯化铵,那么,氨气在制碱过程中的作用是 (4)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中,碳酸化时溶液中析出碳酸氢钠而没有
13、析出氯化铵的原因是 20.实验室有 A、B、C、D 四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H 2SO4)、饱和石灰水Ca(OH)2、氢氧化钠溶液(NaOH)、碳酸钠(Na 2CO3,)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pH 试纸、稀盐酸、玻璃棒、试管、玻璃管小明认为:不用任何试剂,只要几支试管即可完成鉴别实验他将四瓶试剂重新编号,并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部分实验结?记录如下两两混合 A+B B+C C+D A+D实验现象 / /则小明可以得到的结果为:A 是 D 是21. 欲 探 究 一 固 体 混 合 物 A的 成 分 , 已 知 其 中 可 能 含 有 Cu、 CuO、 Na2SO4、 Na2
14、CO3和NaCl五 种 物 质 中 的 两 种 或 多 种 按 图 所 示 进 行 实 验 , 出 现 的 现 象 如 图 所 示 ( 设 过 程 中 所有 可 能 发 生 的 反 应 均 恰 好 完 全 反 应 ) 试 根 据 实 验 过 程 和 发 生 的 现 象 填 写 以 下 空 白 :( 1) 产 生 的 气 体 B是 ( 写 化 学 式 )( 2) 滤 渣 C是 ( 写 化 学 式 )( 3) 混 合 物 A中 , 肯 定 存 在 的 物 质 是 ( 写 化 学 式 )( 4) 写 出 实 验 过 程 中 发 生 化 学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5) 写 出 实 验
15、过 程 中 发 生 化 学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22. 有 某 固 体 混 合 物 , 已 知 该 混 合 物 中 可 能 含 有 FeCl3、 NaCl、 NH4NO3、 CuSO4四 种物 质 中 的 两 种 或 多 种 为 探 究 其 组 成 , 做 了 如 下 实 验 ( 设 过 程 中 所 有 发 生 的 反 应 都 恰 好完 全 反 应 ) 试 根 据 实 验 过 程 和 发 生 的 现 象 填 写 以 下 空 白 :( 1) 用 湿 润 的 红 色 石 蕊 试 纸 测 试 气 体 A, 试 纸 变 色 ; C的 化 学 式 为 :( 2) 固 体 混 合 物 里 上
16、 述 四 种 物 质 中 , 肯 定 不 存 在 的 物 质 是 ( 写 化 学 式 ) ( 3) 在 溶 液 D中 , 一 定 含 有 的 阴 离 子 是 ( 写 离 子 符 号 )( 4) 步 骤 中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5) 固 体 混 合 物 里 , 上 述 四 种 物 质 中 , 还 不 能 确 定 存 在 的 物 质 是 ( 写 化 学 式 ) , 要 进 一 步 确 定 该 固 体 混 合 物 成 分 , 可 用 溶 液 D 再 实 验 , 请 简 要 说 明 实 验 操作 步 骤 、 发 生 的 现 象 及 结 论23. CO和 CO2混 合 气 体
17、含 碳 元 素 36%, 取 此 混 合 气 体 5克 , 通 过 足 量 灼 热 的 CuO后 ,将 气 体 通 往 足 量 的 澄 清 石 灰 水 , 得 到 白 色 沉 淀 的 质 量 为 ( )A 5 克 B 10 克 C 15 克 D 20 克24.现 有 一 固 体 混 合 物 A 的 成 分 , 已 知 其 中 可 能 含 有NH4Cl、 KNO3、 Na2CO3、 ( NH4) 2SO4、 Fe2O3 五 种 物 质 中 的 两 种 或 多 种 按 图 所 示 进 行 实验 , 出 现 的 现 象 如 图 所 示 ( 设 过 程 中 所 有 可 能 发 生 的 反 应 均 恰
18、好 完 全 反 应 ) 试 根 据 实 验 过 程 和 发 生 的 现 象 填 写 以 下 空 白 :( 1) 产 生 的 气 体 B 是( 2) 混 合 物 A 中 , 肯 定 存 在 的 物 质 是( 3) 溶 液 E 中 , 一 定 存 在 的 溶 质 是( 4) 写 出 实 验 过 程 中 发 生 的 化 学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25.实 验 室 中 现 有 一 种 固 体 混 合 物 , 其 中 可 能 含 有 Cu( OH)2、 NaOH、 Na2CO3、 Cu、 BaCl2 五 种 物 质 中 的 两 种 或 多 种 按 下 图 所 示 进 行 实 验 , 出 现 的现
19、 象 如 图 中 所 述 试 根 据 实 验 过 程 和 发 生 的 现 象 判 断 :( 1) 产 生 的 气 体 D 是 ( 写 化 学 式 )( 2) 混 合 物 A 中 , 一 定 不 存 在 的 物 质 是 ( 写 化 学 式 )( 3) 滤 液 F 中 一 定 存 在 的 阳 离 子 是 ( 写 化 学 式 )( 4) 写 出 过 程 中 发 生 的 一 个 化 学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2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测定纯碱样品(含 NaCl 杂质)中碳酸钠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根离子沉淀法实验步骤:用托盘天平称取样品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加入足量
20、 BaCl2 溶液充分反应证明反应后 BaCl2 剩余的方法是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 m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2)气体法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乙中盛放的试剂为 ,装置丁的作用是 学习小组通过测量丙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确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实验中滴加稀硫酸的速度过快,产生的气流过急会导致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填写“偏高”“偏低 ”或 “不变”) (3)测氯化钠法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出氯化钠的质量,再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7.为 探 究 一 种 混 合
21、物 是 由 铜 粉 与 镁 粉 、 铁 粉 、 锌 粉 中 的 哪 一 种 金 属 组 成 某 同 学 进 行了 如 下 实 验 : 称 量 8.0g 该 混 合 物 粉 末 放 入 烧 杯 中 将 140g 14%的 稀 硫 酸 平 均 分 成 四份 依 次 加 入 该 烧 杯 中 充 分 反 应 后 测 定 剩 余 固 体 质 量 数 据 处 理 : 将 测 得 剩 余 固 体 质量 与 加 入 稀 硫 酸 的 质 量 关 系 绘 制 成 右 图 试 计 算 :( 1) 该 混 合 物 是 由 铜 粉 和 ( ) 组 成 的 ( 2) 加 入 105g 稀 硫 酸 充 分 反 应 后 , 所 得 溶 液 的 质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