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危急值管理 一、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测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患者的医疗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2.建立危急值项目表与制定危急界限值,并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表进行定期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项目,以适合于我院病人群体的需要。3.建立报告危急值的处理程序,并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检测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室床号、检测项目、检测测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准确到分、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同时为临床诊
2、断提供预警提示。4.临床医护人员接到危急界限值的报告后应及时识别,若与临床症状不符,应关注标本的留取情况,如有需要,即应重新留取标本进行复查,若与临床症状相符,应有处理结果,并采取相应措施。5.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必须掌握临床危急界值指标,并对出现危急值界线的患者做出紧急处理措施。6.医务处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7.临床 “危急值报告”作为医疗质量管理评价的重要条件,加强临床危急值管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二、临床常用的危急值序 号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3、1 血压 收缩压150 次/分或30 次/分或1210e9/l 或 40010e9/l9 血糖 20mmol/l 或 -羟基丁酸 (+)10 钠 150mmol/l11 钾 6mmol/l12 血气分析 pH7.5mmol/l,SCR(血肌酐)200mol/l14 肝功能 ALB(白蛋白)35mol/l15 凝血功能 PT15s 或53s 或 3,FIB5 或 20%症状明显者应胸腔穿刺抽气 1/12d 次,每次 600800ml 为宜。(2)开放性气胸,应用 胸腔闭式引流排气,肺仍不能复张者,可加用负压持续吸引。(3)张力性气胸,病情较危急须尽快排气减压,同时准备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或负压持续
4、吸引。3.手术治疗:对内科积极治疗肺仍不能复张,慢性气胸或有支气管胸膜瘘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反复发作性气胸可采用胸膜粘连术治疗。 4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急性肺水肿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伴咳嗽,常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病人烦躁不安,口唇紫绀,大汗淋漓,心率增快,两肺布满湿罗音及哮鸣音,严重者可引起晕厥及心脏骤停。根据水肿发展的过程分为肺间质水肿期和肺泡水肿期 肺间质水肿期 X 线检查:肺血管纹理模糊,肺门阴影不清楚。肺小叶间隔加宽,形成 Kerley A 线和 B 线。血气分析:PaCO2 偏低,pH、呈 呼吸性碱中毒病人常感到胸闷、恐惧、咳嗽、有呼吸困难。肺泡水肿期 X 线检查: 主要是肺泡状增密阴影,相互融合呈不规则片状模糊影,弥漫分布或局限于一侧或一叶,或见于肺门两侧,由内向外逐渐变淡,形成所谓蝴蝶状典型, 血气分析: PaCO2 偏高和或 PaO2 下降,pH 偏低,表现为低氧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病人面色更苍白,更觉呼吸困难,出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