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 诗 赏 析,唐代诗坛概观,初唐诗坛:王绩、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杜审言、宋之问、沈佺期、陈子昂、张若虚 盛唐诗坛:王维、孟浩然、王昌龄、崔颢、高适、岑参、王之涣、李白、杜甫 中唐诗坛:顾况、李益、韩愈、孟郊、李贺、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元稹、张籍、刘长卿、 晚唐诗坛:李商隐、杜牧、贾岛、温庭筠、韩偓、皮日休、韦庄,唐诗三百首成书,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为蘅塘退士,原名孙洙(17111778),字临西,江苏无锡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他仿“诗三百”的体制,意在承继诗经的传统,展示唐诗精华,“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录成一编”,以“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原
2、序)。附:诗经,孔子编选,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故称“诗三百”,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体会这张图的意境? 想想其符合自己读过 的哪首诗?,猜猜这是哪首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注释】 左迁: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杨花:柳絮。 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 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 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 沅溪,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随风:一作“随君”。 夜郎:指今湖南沅陵夜郎县。,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今译】 树上杨花
3、落尽, 子规鸟儿在不住地啼叫, 听说你要被贬到龙标去, 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 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 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赏析】,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 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 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 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 也就寓情于景。 次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 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 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 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表达了自己的无奈 惋惜和对友人的关切之情。通过 诗人的想象,无情的明月变成了 有情的使者,将自己对朋友的思 念关切带给朋友。诗人将自己的 感情赋予客观事物,这种
4、移情手 法新颖别致,耐人寻味。,李商隐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6),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 (837)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然终身潦倒,郁郁不得志。擅长律诗、绝句,富有文采,风格独特,然用典太多。现存约600多首,其中无题诗堪称一绝。诗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晚唐最富有才华和成就的诗人之一。有李义山诗集。,无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释】 无题:诗以“无题”命名,是李商隐的创造,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
5、,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 “相见”两句说:相见难得,离别是更难舍难分,又何况是在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分别啊! 东风:春风。 丝:双关语,与“思”谐音。蜡炬(j):蜡烛。泪:蜡烛燃烧时下流的油脂叫“烛泪”。 晓镜:早晨照镜子。云鬓:旧时用以形容妇女浓软如云的鬓发,此借指面容仪态。改:指容颜变得憔悴。月光寒:指处境凄寂。 蓬山:蓬莱山,相传为海中仙山之一。这里借指对方的住处。无多路:没有更多的路途。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这里指信使。探看:探望,慰问。,【今译】,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然而分别那就更难。 东风将收,青春将过,使人伤感百花凋残。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
6、完,相思也殆尽。 蜡烛燃烧成为灰烬,泪一样的蜡油才滴干。 我早晨照镜,只担忧容颜消失,鬓发改变。 你夜晚长吟,应感到冷月侵衣,不胜清寒。 你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望而无路。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赏析】,这是一首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爱情诗,超越了世俗男女之情,表示了忠贞不移的执着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首联以伤感的色调描绘了一幅暮春送别图。往日望穿秋水的相思、今日离别的难分难舍,明日海角天涯的凄惶,都浓缩在这短短的诗句里。暮春的东风无力、百花凋谢与诗人心中的离情别恨交织在一起,触景伤情,情景交融。 颔联以蚕丝象征相思,以烛泪象征相思之泪,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双关,抒写强烈的
7、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丝”与“思”谐音,作者移情于物,表现情思的缠绵沉痛,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堪称千古绝唱。这种忠贞的感情,无疑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不管是对爱情,对友情,对工作,对事业都是最需要的,因此,颔联也是全诗主旨的拔高点。 颈联则由己及恋人,设想恋人思念他的情形:女人晨起梳妆,担心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男子夜间夜间吟叹,以谴愁怀。“但愁”“应觉”是猜测之词,表现出一种担心、怜惜之情。 尾联则借助神话,表达自己无尽的思念。“蓬山”应是对方的住所,“无多路”,没有更多的办法,所以只能将“青鸟”作为沟通双方的唯一纽带。,高适简介,高适(约702765)字达夫。 德州蓧县(今河北景县)人。少孤贫
8、,爱交游,有游侠之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天宝八载(749)由人推荐,做过封丘尉。唐肃宗时,官至散骑常侍。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盛唐边塞诗人代表,有高常侍集。,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董大:唐时以擅长弹奏琵琶著名,大是排行,唐人对同辈习惯称 人排行。 曛:日色黄昏,为风沙飞扬所致。 前路:前面的道路,比喻未来的境遇。 君:指董大。 【今译】: 满天阴沉沉的云,太阳也变得暗淡无光; 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飞的雪花里朝南飞去。 不要担心前
9、边路途上没有知己, 像您这样有才能的人,全天下的人谁不知道呢?,【赏析】 前人此类诗作都写得凄婉哀伤、留恋缠绵,但高适的这首送别诗却写得慷慨激昂,豪放健美,毫无凄楚伤感的调子。 前两句写送别诗的环境,日色惨淡,北风怒号,雁飞不前,大雪飞舞,是典型的塞上风光。此处写景大气壮阔,悲壮而不凄婉,沉郁而不伤感。 后两句是对友人的安慰和鼓励,质朴豪爽,充满信心和力量。 该诗之所以传诵千古,是因为诗人语出肺腑,情真意切,胸襟开阔,能为壮士增色,能为游子拭泪。,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曾任国子监博士、刑部侍郎等职,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
10、侍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散文说理透辟,文辞精炼,其诗追求新奇,对后世影响很大。有昌黎先生集。,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注释】: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芳华:芬芳的鲜花。 初:刚刚。 惊:惊讶。 故:故意。 庭树:庭院里的树木。 【今译】: 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 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绿芽。 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 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首句写人们盼春的焦急。“都”字透漏出
11、这种急切的心情。 次句写直到二月人们才看见小草发芽。“初惊”写人们见到草芽的情态,极传神。“惊”字刻画出见到春天来临的惊讶、欣喜的神态。“初”字又含着对春迟的不满、惋惜。 三、四句富有浪漫色彩,可谓神来之笔。自然界没有春色,但诗人却想象出一片春色来。“却嫌”、“故穿”把春雪描绘得有灵性。因为雪花飞舞、天气寒冷,所以未有芳华。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来迟,才作飞花,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增加了诗意,构思巧妙。 此诗咏雪,构思新奇,别开生面。,杜甫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南襄樊市),生于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曾为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
12、大历五年(770),病死于湖南湘江中的那条与他相依数年的破船上。 杜甫一生坎坷,故他的诗较全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世事变迁、民生疾苦,思想深厚,境界开阔,形成“沉郁浑厚”的独特风格,被后世誉为“诗圣”“诗史”,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注释】: 江月:江中月影。 风灯:桅杆上挂的灯,纸罩避风,即桅灯。 宿鹭联拳:拳,屈曲。联拳指(白鹭)屈 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地团聚在沙滩上。 拨剌:鱼跳跃击水的响声。 【今译】: 江面上月影离我只有几尺远, 船桅上的夜灯在月光下柔和宁静,夜已近三更。 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
13、五成群团聚在沙滩 上,睡得十分安恬。 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那里波光粼粼,一条 大鱼刚刚跃出水面。,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所写,写夜泊之景。 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宁静安谧的特点。“去人只数尺”是说月影 靠船近,“江清月近人”,同时写出江上无风,江水清明。第二句写 桅灯在月下显得冲淡而柔和。第三句写夜宿的群鹭屈曲着身子沙滩 上睡得安恬的样子。 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 之境,然而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显其静;以 声破静,愈见其静。 前两句从“江月”
14、写到“风灯”,从船外写到舟内,由远及近。第三句 写到船外的沙滩,又是由近移远。末句又由远移近,写到船尾。诗 人通过远近推移、明暗相衬、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 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融为一体,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诗句中 洋溢着诗人对宁静安谧的和平生活的向往。,杜牧简介,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时进士,历任弘文馆校书郎、州刺史,中书舍人。其诗明媚流转,富有色泽,七绝尤有情致。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诗集。,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
15、犹唱后庭花。,【注释】: 泊:停船。 秦淮:秦淮河,长江下游支流,横贯今江苏南京市,当时的所谓 “金粉”之地,即权贵富家、文人墨客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 笼:笼罩。首句为互文句 。 商女:歌女。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新歌,内有“玉树 后庭花,花开不复久”,后人说它是亡国之音。 【今译】: 烟雾和月光笼罩着秦淮河寒冷的水面和沙岸, 朦胧的夜色中,我把船只停泊在靠近酒店的秦淮河岸边。 歌女不知道亡国的遗恨, 在秦淮河对岸还唱着亡国的玉树后庭花。,【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羁旅途中即景感怀之作。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 首句写景,两个“笼”字用得出奇制胜,将烟、水、月、沙完全不同的四种事物,巧妙和谐地融汇在一起,再现了一幅朦胧而又清亮淡雅的水乡月夜 ;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 “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典故,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全诗情景交融,景为情设,情随景至,自然天成,没有丝毫斧凿之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