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圈层的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认识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及其相互转化的过程。 3、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地表形态。 4、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一、地球圈层的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球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 _ 2、分层A_ B_C_ D_ 划分界面a_ b_ 3、岩石圈范围_,a,b,A,B,C,D,二、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及其物质循环过程 1、岩石圈的组成 岩浆岩 代表岩石_ 特征_沉积岩 代表岩石_ 特征_变质岩 代表岩石_,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作用 若乙表示沉积岩,回答: 事物的名称:甲_, 丙_,丁 _。 图中
2、对应地质作用分别是:A_, B_,C_, D_。,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岩浆,侵蚀,搬运,堆积,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沉积岩,岩浆,侵蚀,搬运,堆积,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意义,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出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1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在( ) A地壳上部的硅铝层 B地壳下部的硅镁层C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D岩石圈中部2下列各地,地壳最厚处在(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3、 典型例题 图中
3、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A B C D读图完成下题 4、图示a、b、c、d岩石中,可能存在化石的是( ) Aa Bb Cc Dd,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列其中的广东丹霞山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5题。图 5.构成丹霞山地貌的岩石属于( )A变质岩B沉积岩C侵入岩D喷出岩,图1,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地质作用的分类,地球内部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形成高山盆 地,使地表高低起伏,太阳能重力能 月球引潮力,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固结成岩,削高填低, 使地表趋于平坦,两者同时 进行,一 般以内力 作用为主,
4、断层,褶皱,地质构造,地形倒置的成因: 背斜成谷的原因: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比较发育,易遭侵蚀而成谷地 . 向斜成山的原因: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坚硬,不易侵蚀反而成山,背斜,向斜,汾河谷地,山东泰山,江西庐山,陕西华山,3、研究意义找矿、找水、工程建设,油、气埋藏,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隧洞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顶部宜建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地下水储藏有“自流井”,底部凹易汇水承受静水压力,泉、湖分布,河谷发育,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要回避的地方,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读
5、下面某地地质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所示地质构造为 , 理由是: ; 地形上表现为: , 形成该种地形的原因是: 。 (2)图中C处的地质 构造为 。,(3)图中所示褶皱和断层构造主要是由于内力作用还是外力作用造成的? 。 (4)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按地质构造与图中字母 相同。 (5)A、B两处, 有可能找出油气资源的是 , 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的是 , 要在图示区域建一东西向 的隧道,A、B、C三个地方 最好选择 处。,四、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冲积扇,长江三峡,崎岖不平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石 柱,石钟乳,石 笋,地下溶洞,风蚀蘑菇的形成原因 : a.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 b.岩性的差异,下部岩性较软,上部岩性较硬.,风力侵蚀作用,风,海浪作用,角峰冰川侵蚀作用,1.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 A. B. C. D. 2形成图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小结,一个圈层 三大类岩石 两种力 两种地质作用 两种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