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当代电影欣赏,第四讲 中国当代电影发展简述:1978年以来(上),大陆电影,第三代导演的创作第四代导演的创作第五代导演的创作第六代导演的创作,1. 第三代导演的创作, 第三代作品的特色 第三代作品的题材 第三代重要导演与作品, 第三代作品的特色,第三代导演作为一个创作群体,他们中的大部分 人都是战争年代过来的革命文艺战士,所拍摄的电 影也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好莱坞电影被拒之于国门之外,苏联电影成为学 习的榜样。第三代作品中体现出来的革命浪漫主义、 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色彩,包括叙事手法和蒙太 奇语言,都带有浓厚的苏联电影的烙印。, 第三代作品的特色,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因其质朴的影像,以及
2、在 意识形态方面和中国的相似性,而被第三代导演一 再效仿。第三代导演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也很 注意从戏曲、话本传奇等艺术身上汲取营养。, 第三代作品的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 代表作品:西安事变(成荫导演,1981年)廖仲凯(汤晓丹导演,1983年), 第三代作品的题材,根据现代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 代表作品 伤逝(水华导演,1981年)骆驼祥子(凌子风导演,1982年)边城(凌子风导演,1984年), 第三代重要导演与作品,谢晋凌子风,谢晋,谢晋是现实主义电影的集 大成者,他的作品曾经代表 了中国电影的高度,也代表 了中国电影人的良知。他是 新中国电影史上的贯穿人, 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
3、的贡 献。,谢晋,谢晋主要作品:天云山传奇(1980年)牧马人(1982年)高山下的花环(1984年)芙蓉镇(1986年)最后的贵族(1989年)清凉寺钟声(1991年)鸦片战争(1997年),芙蓉镇,这部影片通过讲述小镇上的一些普通人在文革前后命运的曲折,反映了在政治运动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是一部具有历史反思精神的作品。,芙蓉镇,芙蓉镇,影片的拍摄地永顺的王村镇,也因此而改名为芙蓉镇,并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点。,凌子风,凌子风对名篇名著情有独钟,曾经拍摄了一系列 根据现代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比如前面提到的 骆驼祥子、边城,还有春桃。凌子风 的电影远离当时的社会现实,然而正是他的闲情野 趣使他的
4、作品更多地触摸到生活的核心。他在书画 上的造诣,也使他在电影创作中受益非浅,他的电 影画面讲究美感,令人赏心悦目。,凌子风,凌子风主要作品:骆驼祥子(1982年)边城(1984年)春桃(1988年),边城,边城,边城改编自著名小说家沈从文的同名小说, 讲述在风景秀丽的湘西小镇,摆渡人老船夫和他外 孙女翠翠的故事。影片淳朴自然,没有扣人心弦的 氛围、惊心动魄的情节,所有的是对人性的关怀, 诗词的意境和淡淡的哀伤。,2. 第四代导演的创作, 第四代导演的创作特色 第四代重要导演与作品, 第四代导演的创作特色,第四代导演在执导影片之前,很多人都有多年的 专业准备。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在“文革”以前毕业
5、于北京电影学院,受到比较系统的艺术教育和训练。专业上的背景使他们在观念上要比前辈导演们来得开放,他们从创作实践的角度对传统电影的戏剧式结构发起攻击,并希望在蒙太奇、色彩、音效等电影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上与前辈导演区别开来,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四代导演的创作特色,写实主义传统 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电影语言上的特点 高举人道主义的旗帜,写实主义的传统,第四代导演更多地是采用平民的视角,实 实在在地去体验普通人的情感和心灵世界, 并以一种东方式的达观与包容来化解生活中 的不如意。举例:人到中年,人到中年,人到中年根据作家谌容的同名小说改 编。影片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处境:社会 地位的卑微,物质生活的
6、贫乏。影片哀而不 伤的叙事风格让人为之 动容,它所表达的主题 更引起广大知识分子的 共鸣。,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第四代导演在人物刻画上普遍都比较下功夫,也 比较有心得。他们喜欢通过人物性格和情节的发展 来体现作品的主题,由此塑造了一大批成功的银幕 形象。老井中的孙旺泉、本命年中的李慧 泉、人鬼情中的秋芸都是成功的例子。,电影语言上的特点,相比较前辈导演,第四代导演在视听语言上的追 求有所突破。小花中彩色影像和黑白影像的交 替运用,见习律师中长镜头的实践,归心似 箭里前后色调、光线的变化,都显示出创作者的 良苦用心。但是就总体来看,第四代导演在大部分 作品的镜头处理上都还比较传统比较常规,手法的
7、 运用和前辈导演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举例:小花,小花,高举人道主义的旗帜,人性是艺术创作中永恒的话题,在第四代导演的 作品中,充满了人道主义的温情,和对人性、对理 解、对良知的张扬。影片香魂女描写一个关于 “原谅”的故事,饱含对不幸的人的体贴与同情,也 表现了人性的矛盾与丰富。 举例:老井,老井,吴天明的老井是一部 现实主义力作,真实地表现 了陕西人的乡土观念,贫瘠 的土地没有磨灭他们对生命 的渴望,在恶劣的自然条件 下,生活仍然在顽强的继续。, 第四代重要导演与作品,吴贻弓谢飞张暖忻,吴贻弓,吴贻弓于1938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60年从北京 电影学院毕业,在上海电影制片厂长期担任导演, 是
8、第四代导演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作 品,能够和谐地运用电影艺术语言,细腻而深入地 刻画人物的思想情感,具有抒情诗般的艺术风格, 意境深邃,动人心弦。,吴贻弓,吴贻弓主要作品:巴山夜雨(1980年) 城南旧事(1982年) 阙里人家(1992年),城南旧事,城南旧事,城南旧事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作品。在这部 影片中,吴贻弓导演没有采用传统的戏剧式结构, 而是将故事情节作了淡化处理,赋予影片独特的抒 情风格和散文诗般的美丽意境。电影表现一个女孩 告别童年,逐渐成长的过程,揭示了女主人公隐秘 的内心世界。乡愁、怀旧,这样的主题使部影片弥 漫着 “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充满了浓郁的东 方味道。
9、,谢飞,谢飞于1942年出生于陕西延安,1965年从 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来留在学校任教。谢 飞的作品,努力挖掘人性的深度,拍片数量 虽然不多,却屡屡在国际电影节上捧回大 奖,是第四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之一。,谢飞,谢飞主要作品:我们的田野(1983年) 湘女萧萧(1986年) 本命年(1989年) 香魂女(1992年) 黑骏马(1995年),本命年,本命年是谢飞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影 片中喷发的年轻、激昂甚至是浑浊的力量感染了九 十年代中国大陆形形色色的年轻人,其中包括问题 青年、艺术青年,也包括桀骜不驯的第五代电影 人。影片采用长镜头跟拍,摈弃画面的美感处理, 称得上是中国写实电影的又一
10、个高峰,而它所塑造 的李慧泉这一形象,更是留驻了一个时代生存状态 的集体记忆。,本命年,张暖忻,张暖忻(19401995),1962年从北京电影学院 导演系毕业,在她短暂的一生一共只拍了六部电 影,然而每一部都是精品,非常难得。她的沙 鸥以新颖的电影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寄 托导演本人对人生的感怀。青春祭以散文式的 结构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含蓄而饱满的意境。北京 你早则一改导演以往温情脉脉的叙述方式,影片 的纪实风格对第六代导演有很大触动。,青春祭,青春祭根据张曼菱的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 方改编。影片以知青李纯为视角,描写了傣乡这 样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地方和傣族人民的生活,同 时也表现了知青李纯
11、在成长过程中对文化、对美的 觉醒。影片在取景、摄影、美术、录音等方面都有 很高的水准,而散文式的叙事结构,更引发对消逝 青春的怀念。,青春祭,3. 第五代导演的创作, 第五代导演的创作背景 第五代导演的创作特色 第五代重要导演与作品, 第五代导演的创作背景,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文化创新和思想解放的年 代,也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就电影界来说,在 80年代中期,第三代、第四代导演仍然在辛勤耕 耘,但是已经不再扮演主要角色,以1982年北京电 影学院毕业生为主体的一代导演接过了前辈手中的 火炬,成为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这就是第五代。, 第五代导演的创作背景,第五代导演也是计划经济时代最后的受惠者
12、,他 们在完全没有票房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创作,这一方 面帮助这些电影人可以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艺术 理想,另一方面却也造成他们对市场的极端漠视, 他们没有意识到电影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工 业,一门商业。他们没有主动地去培育中国的电影 市场,为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市场的滑坡埋下了 隐患。, 第五代导演的创作特色,浪漫主义情怀视听语言上的创新与探索对历史的反思,浪漫主义情怀,第五代导演身上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他们 信奉自由,富于感情,他们并不是那种完全的理性 主义者,非得把问题的来龙去脉都搞得清清楚楚以 后才去拍电影,与第四代导演相比,他们显得并不 那么节制,电影艺术对他们来说,是天马行空
13、的想 象。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无所畏惧,中国电影的边界 被拓宽了。所以在黄土地中,陈凯歌可以用超 乎寻常的镜头去渲染一场腰鼓戏,而在张军钊的 一个和八个中,荒芜的大地也被赋予了巨大的 力量。,视听语言上的创新与探索,与前辈导演相比,第五代导演对电影本体语言的 重视令人瞩目。从一个和八个、黄土地、 红高粱这样一批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中国电影影像自觉化的过程。第五代电影人有意打 破电影艺术传统的构图、光效与色彩的运用方式, 在艺术上大胆探索。他们对电影本体与形式技巧的 创新要求,超过对现实与作品思想内涵的追求,在 影像造型上的用力超过对人物内心的刻画。,视听语言上的创新与探索,这一方面给观众带
14、来了新鲜的体验,给中国电影 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给影片带来不足。由于 第五代在处理电影语言时常常流于片面,使得他们 在创作中形成某种共识,即似乎只有淡化故事情 节,淡化表演,注重视听效果和表意功能的影片才 是艺术,才称得上电影,从而削弱了许多作品的整 体价值。,视听语言上的创新与探索,对历史的反思,第五代导演在他们短暂的青少年时期经历了社会 的动荡与变化,他们中大部分人的青春是荒芜的。 他们对现实没有亲近感,对生活不满意,这使得他 们在电影创作中常常采取回避现实的态度, 转而描 述过去的时空。这种对历史的回顾,成为第五代作 品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比如红高粱,比如 黄土地,第五代电影人用时间
15、的表述来代替空 间的表述,却也造成影片逃避现实的问题。, 第五代重要导演与作品,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霍建起,张艺谋,张艺谋是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导演之 一,他的作品情感激扬,色彩强烈,具有鲜 明的特征。红高粱、秋菊打官司等 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英 雄则是中国电影走向商业化的一个崭新起 点。,张艺谋,张艺谋主要作品: 红高粱(1987年) 菊豆(1990年) 大红灯笼高高挂(1992年) 秋菊打官司(1992年) 活着(1994年) 英雄(2002年),陈凯歌,陈凯歌是中国影坛上少见的具有诗人和哲 人气质的导演,曾为中国电影做出很大贡 献。他的作品深具哲理性、文化性与电影 性,无论
16、在影片深度的挖掘,还是在电影本 体语言的开拓上都获得很大成就。,陈凯歌,陈凯歌主要作品:黄土地(1984年)大阅兵(1986年)孩子王(1987年)边走边唱(1991年)霸王别姬(1993年)荆轲刺秦王(1999年),田壮壮,田壮壮1952年出生,1982年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是第五代导演中极具个性的一位。田壮壮主要作品: 猎场札撒(1985年) 盗马贼(1986年) 蓝风筝(1993年) 小城之春(2001年),猎场札撒,猎场札撒,这是一部以记录片手法表现内蒙古狩猎习俗的影 片,讲述在大草原上,人们依然恪守着成吉思汗所 制定的古老条规,大家公平地狩猎和放牧。这时, 一个年轻的猎手向古老
17、的法规发起了挑战,违背了“札撒”。然而偷猎不仅给他带来肉体上的痛苦,也 使他开始了内心的挣扎。影片展现了中国边远地区 辽阔壮观的风貌,给人视觉上的震撼,并以一种迷 人而抽象的风格来讲述故事,但是作品民族学式的 主题并没有引起观众多少兴趣,在票房上遭遇惨 败。,霍建起,霍建起出生于1958年,1982年从北京电影学院美 术系毕业。他自幼酷爱绘画,绘画也成为他认识电 影、理解电影,以及表达这种认识和理解的重要途 径。他曾为盗马贼、大撒粑等电影担任过 美术设计,1995年,霍建起拍摄自己的第一部作品 赢家,开始他做导演的历程。他的作品,具有 浓郁的唯美色彩,获得很多观众的喜爱。,霍建起,霍建起主要作
18、品: 赢家(1995年) 那山那人那狗(1998年) 蓝色爱情(2000年) 暖(2003年),4. 第六代导演的创作, 第六代导演的创作背景 第六代导演的创作特色 第六代重要导演与作品, 第六代导演的创作背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从90 年代初开始拍片的年轻导演们,基本上都成长于改 革开放以后,经济逐步繁荣的都市中。从其经历和 面对的电影生态来看,都有其特殊性。往前看,这 些年轻导演和传统并没有多少瓜葛;往身边看,他 们面对的是一个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人心 浮躁。好莱坞大片的冲击,更使中国电影的竞争力 面临困境。在这样的环境下,第六代电影人已经不 可能复制前辈们成
19、功的道路了。他们极力寻找新的 支撑点,为中国电影的发展谋求空间。, 第六代导演的创作特色,写实性个人性都市性,写实性,与第五代电影人相比,第六代导演的身上显然缺 少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光环,他们的作品与现实 结合得更加紧密。第六代的电影是和时代同步的, 它记录同时代人的行为、思想与情感,努力去贴近 他们的内心,表达对生命原生态的模仿。在第六代 作品中,下岗工人、小偷、同性恋者不再以被怜悯 的形象而出现,作为生活的一员,他们坦然地存在 着。,写实性,第六代的作品也不再象它的前辈导演那样承担着 沉重的启蒙使命,他们甚至没有明确的社会批判意 识,只是理直气壮地要将生存进行到底。这种平民 意识造就了第
20、六代作品朴实自然的形态,与第五代 电影人的精英立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个人性,从第六代导演的人生阅历来看,他们与生活的接 触面相对比较狭窄,他们的作品很多都是个人对生 活的观察、体验与感受所得。与第五代电影中强烈 的文化反思意味和使命感相比,第六代作品中浓厚 的个人色彩无疑是非常醒目的。,都市性,第五代作品是很乡土化的,导演们对民俗的展示 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无论是陈凯歌的黄土地、 张艺谋的红高粱、秋菊打官司,还是田壮 壮的猎场札撒,都表现了中国乡村居民的生活 状态。与之相比,第六代电影中却充满了都市感。 跳动的结构、迷离的色彩、破碎的故事,以及情绪 化的人物,他们以都市人的心态来面对都市,讲述
21、 都市,传递出一种茫然、惶惑与无所归依的生存体 验。, 第六代重要导演与作品,姜文贾樟柯张元陆川,姜文,严格说来,姜文是介于第五代和第六代之 间的电影人。他导演的电影至今只有三部, 但是在中国电影史上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 位。他凭着自己对电影艺术的独到理解,探 索的勇气和过人的才华,给第五代后的中国 电影带来了新的气象。,姜文,姜文主要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年) 鬼子来了(2000年) 太阳照常升起(2007年),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是一部充满个性与激情的电影,描述了在文革时期马小军、米兰等一群少年在迈向青春时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躁动。这也是姜文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影片画面优美,表演朴实,对文革
22、时期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和青春时期的困惑有着非常真实的描绘。,阳光灿烂的日子,贾樟柯,贾樟柯1970年出生于山西汾阳,1997年从北京电 影学院文学系毕业,并于当年拍摄了他的第一部作 品小武,之后的站台、任逍遥使他成 为中国当代独树一帜的导演。他的电影关注当下, 多为边缘人群生活状态的描述,朴素自然,体现了 导演的人文关怀。,贾樟柯,贾樟柯主要作品:小武(1997年) 站台(2000年) 任逍遥(2002年) 世界(2004年) 三峡好人(2006年),站台,站台的剧情跨越1980到1990年间整整十年的 历史,讲述了四个年轻人在青春时代的梦想、欲 望、冲动和尴尬,他们的成长经历,还有漂泊的青 春
23、。影片的拍摄手法平缓而冷静,导演贾樟柯非常 节制地描述了他对青春的理解,以及特殊时期的社 会变迁。,站台,张元,张元1963年出生于江苏,从小学习绘画,1989 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他早期导演过很多地下电 影,作品风格凌厉,题材广泛,尤以对北京面貌的 捕捉而著称。之后,随着作品“浮出水面”,张元影 片中的锋芒也逐渐消失,转而向主流靠拢。,张元,张元主要作品:妈妈(1990年)北京杂种(1993年)东宫西宫(1996年)过年回家(1999年)绿茶(2003年),过年回家,过年回家讲述一个罪犯在大年三十回家过年 的故事,张元在影片里面展示了他独特的时空营造 技巧,将片中人物的郁愤和压抑如实地传递
24、给了观 众。这也是张元创作风格开 始转换的一部作品,虽 然还是同样冰冷的画面,但在这背后也开始注入了 温暖的色调,我们不难感受到导演本人对人性的温 和关怀。,过年回家,陆川,陆川1971年出生于新疆,1993年从解放军国际 关系学院英语专业毕业,1998年又获得北京电影学 院导演系电影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迄今为止拍摄了 寻枪和可可西里两部影片。第六代的创作 特色在陆川作品中体现得并不明显,或者如其本人 所言,与其说他是第六代,不如说他是新生代导演。,陆川,陆川主要作品:寻枪(2002年) 可可西里(2004年),可可西里,可可西里,这是一部关于生命与信仰的电影,也是一 部值得被尊敬的作品,讲述了巡山队员为保 护藏羚羊而与盗猎者、与险恶的生存环境之 间展开的殊死斗争。影片通过北京来的记者 尕玉的眼睛默默地展示了事情的发生,以写 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发生在可可西里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