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套中人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 1 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契诃夫(h) 胆怯(qi) 祈祷(q do)憎恶(zn) 辖制(xi) 讥诮(qio)安然无恙(yn)2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调 校论 调 ( dio)调 配 ( tio) ) 校 长 ( xio)校 对 ( jio) )会 撮宴 会 ( hu)会 计 ( kui) ) 撮 合 ( cu)一 撮 ( zu) )(2)语境辨析法窗外阳光明媚,天气十分暖和(huo),她赶早把衣裳三和(hu)水洗干净后就去打牌了,结果手气很好,接连和(h)牌。此人虽相(xin)貌一般,却是出名的半仙,善于给人相(xin)面,但我却感觉他满口胡言,
2、与实情毫不相(xin)干。第 2 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bin( 辩 ) 护bin( 辨 ) 别bin( 辫 ) 子花 bn( 瓣 ) ) 孤 p( 僻 )p( 癖 ) 好p( 霹 ) 雳p( 譬 ) 如 )第 3 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1)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2)平心静气:心情平静,态度冷静。(3)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4)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5)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6)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7)正人君子:指品行端正的人,有时也用
3、来讥讽假装正经的人。2理解辨析(1)不止不只“不止”表示继续不停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表示“不但;不仅” ,常与“还”连用。(2)怂恿纵容2这两个词都是动词,均带贬义,都有“让人干坏事”的意思。怂恿:是“鼓动别人干坏事”的意思,表示怂恿者对被怂恿者的行为主动积极地支持,有“火上浇油”的意思。纵容:是“对别人干坏事姑息、放任”的意思,表示纵容者对被纵容者的行为不加干涉,默许被纵容者肆无忌惮地横行。3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不知怎么回事,一向趾高气扬的他怎么一个人低着头垂头丧气地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跟往常判若两人。( )(2)因小事发生争
4、执,应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平心静气地解决,根本没必要对簿公堂。( )(3)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4)李老师为人谦恭,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5)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风生,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6)班主任告诉我们,下学期我们班的语文课将由特级教师王军来上,这真是大快人心的消息。( )(7)一个人动辄公开宣示自己是一个“正人君子” ,听的人会觉得刺耳、别扭,会怀疑他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才来如此急赤白脸地特意表白。(
5、)(8)北京骨科专家提醒,风湿病不只影响关节,它种类繁多,影响范围广,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9)兼职当家教,是不少大学在校生“打工”的第一选择。但是,部分家教中介为了多收钱,纵容大学生冒充在职老师。( )【答案】 (1) (2) (3) 不合语境。 (4) 应改为“兢兢业业” 。(5) (6) 不合语境。(7) (8) (9) 应用“怂恿” 。常识速览契诃夫(18601904),是 19 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写下了七八百篇小说以及大量的中篇小说和剧本。他的作品取材极为广泛,对地主、官吏、资产阶级、小市民、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都做了非常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他擅长截取平凡的生
6、活片段,凭借精湛的艺术手法表现重要的社会内容,是世界杰出的短篇小说大师。主要作品:短篇小说变色龙 套中人 ,中篇小说第六病室 ,剧本樱桃园等。套中人反映了 19 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因受欧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俄3国也兴起了变革之风,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秩序的呼声日趋强烈。接着,188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亚历山大三世更加强化了专制恐怖统治,一时舆论哗然。为了禁止社会舆论,阻止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民的思想言论,在全国形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全国警控遍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
7、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小说就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探究精研文本整体感知这篇小说作者运用幽默讽刺和夸张的手法,刻画出一个荒唐、滑稽、可笑的,保守反动、顽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的小丑形象,真实再现了 19 世纪 90 年代末俄罗斯社会保守落后的反动势力与追求真理、追求自由解放的革命力量之间激烈斗争的现象,预示了反动制度注定灭亡的命运。文脉梳理思想方面 骑车事件文本深读自主探究一、阅读课文第 1 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别里科夫这个“套中人”?_【答案】 作者是从人物的衣着、行为等方面来描写别里科夫这个“套中人”的。2别里科夫“即使在顶晴朗的天气出门上街,也穿上套鞋,带着雨
8、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在表达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_4_【答案】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这是一种漫画式的夸张,作者是要借这种怪异的外形来凸显别里科夫的荒谬性格,带有强烈而鲜明的讽刺意味。二、阅读课文第 24 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3对于别里科夫来讲,什么才能使他觉得“一清二楚”?_【答案】 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明文禁止的东西。4为什么别里科夫会怀疑官方的批准或者允许?_【答案】 因为只要是批准或允许,就有可能破坏现有的秩序,尽管是官方的意见。三、阅读课文第 5 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5为什么有些事情“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垂头丧气
9、”?根据你的理解,这些事情会是什么事?_【答案】 因为别里科夫不仅仅是一个中学的教师,他还是沙皇的鹰犬,他自觉地维护着沙皇的黑暗统治,这成了他不可更改的本性。根据文章内容,我们不难设想使别里科夫“垂头丧气”的事情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中新思想的传播,一些有进步倾向的言论等。6这段结尾部分一连用了六个“不敢” ,但作者似乎还意犹未尽,在文段的末尾又用了省略号。请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_【答案】 文中一连用了六个“不敢” ,列举了在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的监督之下人们胆战心惊的生活,而这些生活都是正常社会中人们必需的;这样反衬了这个社会的不正常,显露了别里科夫一类人的反动和荒谬,而这种种荒谬的现象是列举不尽的
10、,故作者又使用了省略号。四、阅读课文第 910 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7 “房里又热又闷,风推动关紧的门” ,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_5【答案】 表明别里科夫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封闭得严严实实,与外界完全隔离。8文中写别里科夫“深怕会出什么事” , “分明使得他满心的害怕和憎恶” ,他究竟害怕什么?_【答案】 害怕社会变革,害怕新生事物。五、阅读课文第 3049 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9小说描写了两件事,即“漫画事件”和“骑车事件” ,刻画了别里科夫怎样的性格特点?_【答案】 别里科夫惧怕新事物,甚至连生活中的日常小事都使他心神不定。他是一个保守、落后、愚昧的人。10如何看待瓦连卡姐弟这两
11、个人物形象?_【答案】 瓦连卡姐弟是具有新思想、充满生命力的人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是新生活的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他们的出现给沉闷的生活带来了生气。他们的出现,给了人们新希望,使人们看到了新思想的力量。合作探究11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形象,至今还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印象之中,并且一定还将永远流传下去。请问,这一形象对于我们现在有什么现实意义?他的那些套子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_【答案】 观点一: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然会有变革产生,那么也就会有反对变革的人出现。这些人除了极端维护自己利益、仇视
12、社会进步、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的旧秩序统治者外,更多的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主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抗拒社会变革。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就出现过许多这样的人和事。而改革开放最大的阻力,就是既有的各种“套子” 。 6观点二:顽固、保守,不仅仅是别里科夫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也可能成为生活在新社会的我们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人是很容易满足的,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小小成绩,满足于眼下比较舒适的生活,于是不再努力奋斗,不再积极进取。这时, “满足”便成了一种套子,不仅使自己身受其害,而且还无情地嘲笑,甚至阻止他人的进步,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
13、其实,在现代社会, “骄傲” “虚荣” “嫉妒” “自私”都是一种套子,我们只有根除自身的陋习,驱除心中的邪念,才可能摆脱“套子”的束缚,大步向前。迁移学以致用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1)鲜明深刻的人物形象作者笔下的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别里科夫活动的那个小城镇实际上就是当时俄国社会的缩影。别里科夫是沙皇政府的忠实拥护者。他生活在知识界,起到了沙皇的警察密探所起不到的作用,是反动知识分子的典型。作者能抓住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外貌、心理、语言、行动,简练、鲜明、夸张而又合理地进行描述,因此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2)夸张与讽刺的手法夸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夸张人物形象,像别里科夫这样整
14、天躲在“套子”里的人,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二是夸张人物的作用,说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 ,连“全城都受他辖制” ,大家什么都不敢干。这些夸张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别里科夫是众多“套中人”的典型代表,而他对人们的压制,也是种种专制压迫的结果。讽刺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嘲讽了“套中人”的丑陋和可憎;二是以戏剧化的情节,描写别里科夫可悲的下场。他生平最怕出乱子,结果乱子偏偏找上他,挺好的婚事让他自己无端搞出了“乱子” ,这是绝妙的讽刺。2写法指导(1)写作时务必注意抓住能揭示人物性格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进行描写,方能使人物形象鲜
15、明。(2)灵活恰当地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可使人物形象生动深刻。3迁移运用请运用多种手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刻画出其鲜明的个性。不少于 400 字。_7_【参考示例】“来了!”有人一声惊呼。只见一个老头从甬路那端缓缓“颠”来,教室顿时静煞,一双双好奇的眼睛齐刷刷地射向他:好一个醉仙人!走起路来噔噔有声,两条手臂大幅度摆动,整个身子摇来晃去。上讲台了,嗬,满面红光,眉眼灵动,精神矍铄!他略一扫视,带着余喘就哇啦哇啦讲课了。和新班学生见面不讲客套也罢,总要讲上一串有趣的废话嘛!可他啥也不讲,真是 第二天,关于“怪老头”的轶事便疯传开了。别的都记不住了,只记得“小灵通”说,当年她伯父听他讲课,
16、这位老师曾经在讲台上背诵孔雀东南飞 ,背呀背呀,禁不住潸然落泪,不能自已,直到悲恸咽住,才停下喘气。我们听后全都捧腹大笑,真是滑稽得可爱。有趣的是,30 年后的今天,他又要向我们讲孔雀东南飞了,多想看一看他泪挂两腮哟。可等到了!他要我们先自行注释,然后略讲解几句难句,接着便是范读。只见他稍一酝酿,一次深呼吸,便沉下脸,小声地开始朗读起来。我发现好些同学都抿嘴窃笑。是嘛,瞧他摇头晃脑,拖腔拉调,这是朗读吗?哦,这也许就叫“吟唱”吧!我禁不住也想笑。可他似乎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中。有些同学自觉没趣,便也捧起书来听他读了。渐渐地,他越吟越带劲儿,越来越凄切,读到刘兰芝告别小姑时,只见他不断地咽喉头,
17、不像前边那般流畅有调了。听得出,他近乎沙哑酸涩的声音是理智克制感情的结果。这默无声息的教室里,一张张面孔也都露出悲怆的神情来。我不断咬着牙,不让泪水涌出。直到下课铃响,大家还是沉重得很,无人哗笑,无人追跑。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别里科夫走了,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套子”的话题。人都是社会中的人,都会与别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社会为维护一种秩序,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会制定各种各样的套子(规矩),宣传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念,以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人一生下来,似乎就要落入套子,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套子之中。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套子:人虽然离不开套子,但也不能完全愚昧无知地被套子套住。人应该理性,要敢于怀疑,
18、跳出洞穴,破除迷信、盲从和奴性意识,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形成开放的眼光和主体意识。总之,人生要有约束的规矩(如法律规章制度),但不能作茧自缚;人必须进入生活圈子,但不能落入怪圈。【应用角度】 这则材料适用于“束缚” “自由与束缚” “创新”等相关话题作文中。2精彩应用创新让人们不断靠近真理(揭开天体的层层面纱)长期以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体系”的理论统治着人们的头脑。托勒密认为地球居于中央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都环绕地球运行。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论,阐明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后,布鲁诺接受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
19、无限宇宙中的一个8天体系统。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有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亏现象等。不久,开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观察资料,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提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科学是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保守是创新最大的障碍(牛顿晚年趋于保守)。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他的一生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等。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的范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上帝的存在,
20、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也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佳作领悟导读:文章高度评价契诃夫的文学成就,引用契诃夫的原话,说明契诃夫对文学创作的理解和追求,并由此告诉我们:只有生活在人民中间,反映人民的生活、权利、精神等,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契诃夫俄罗斯康费定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年轻时有一个梦想:想成为一个秃头的干瘪的小老头,并且在一间好办公室的大写字台后面呆着。有一次,他说:“我写生活。 ”是的,他写生活。他的主人公的数量和类型是丰富的。只有最伟大的小说家可以在由他们的想象力所诞生的人物的丰富和不同面貌上与契诃夫相比。与最伟大的小说家们以自己的人物表现出整
21、个时代的特性一样,契诃夫以自己的典型人物和形式表现出 19 世纪最后四分之一时期那永远离去的俄国的形象。由于契诃夫在他的艺术中所介绍的社会的无限广阔性,似乎可以把他与巴尔扎克相比拟。 他生活在一个大世界中,并把这个大世界引向自身,进入阿列克辛市、梅里霍沃庄园和雅尔塔那封闭的角落。大世界并没有给他以安宁。他也没有找到安宁。 “干瘪的小老头”只是他想装装样子而已,为的是躲避日常生活的缠扰,独自一人地工作,工作,再工作。急于想参加战争的契诃夫决定,必须以一个医生,而不是记者的身份上前线因为医生将看得更多。这是他的天性想看得更多。“如果我是医生(他写道),那么我需要的是病人和医院;如果我是文学家,那么
22、我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间,而不是在小德米特罗夫【悟亮点】1学点题这一句独句成段,道出契诃夫的心声,同时点出了文章的主旨:契诃夫一个写生活的人。2学类比用巴尔扎克做类比,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契诃夫巨大的文学成就,令人印象深刻。3学多重定语,多重设问对契诃夫冠以多个头衔的定语,充分体现了契诃夫的巨大的成就;多重设问体现了大作家孜孜不倦9卡我需要哪怕一小部分社会和政治生活,哪怕是很小的一部分,而这种面徒四壁的、没有大自然、没有人、没有祖国、没有健康和胃口的生活并非生活。 ”我们的时代以新的目光注视着契诃夫。它发现了契诃夫这位复杂的、有时不可企及的深刻的作家。幽默家和独幕轻松喜剧的作者,为自己时代极为喜爱的契
23、诃夫受到许多问题的折磨:我为什么写作?需要我吗?艺术家的事业是什么?我的文学职业的目的是什么?“多余的人”概念的创始人,没落社会黄昏的写生画家,最精细的心理剧和短篇小说及长篇小说的作者契诃夫 说:“我认为最最神圣的东西,是人的身体,健康、智慧、才能、爱情和摆脱权力与谎言的绝对自由,最后两项无论如何得表现出来。这就是我将遵循的纲领,如果我能成为一个大艺术家的话。 ”“人们对我做了这样那样的解释。总之,各种荒诞无稽的话!而我首先只是个人我热爱大自然和文学,憎恨抱残守缺和专横霸道。 ”我们是否在作家契诃夫身上发现了一切?不,远非一切。但是对我们来说,现在尤为意味深长地、悦耳地响起海鸥里那段著名独白中
24、的话:“我爱这水,这树,这天空,我感觉到大自然,它唤起我身上强烈的情感和无法遏止的写作愿望。但我可不是个风景画家,我只是个公民,我爱祖国,爱人民,我觉得,如果我是作家,那么我有责任谈人民,谈他的苦难,谈他的未来,谈科学,谈人的权利,等等,等等。”(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俄罗斯卷)的求索精神。训练落实提升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胆怯(qi) 气氛(fn) 憎恶(zn) 难堪(kn)B怂恿(sn) 祈祷(q) 滑稽(j) 车篷(pn)C纯粹(cu) 噩梦() 孤僻(p) 讥诮(qio)D撮合(cu) 耷拉(t) 官僚(lio) 估量(lian)D “耷”应读 d 。2下列词
25、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导学号:52662089】A孤僻 辨护 唉声叹气 没精打采B消遣 藉贯 垂头丧气 伶牙俐齿C滑稽 郁闷 心惶意乱 宁缺毋滥D常轨 缺憾 翩翩起舞 谈笑风生10D A 项,辨辩;B 项,藉籍;C 项,惶慌。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52662090】面对日益临近的高考,他寝食难安,糟糕颓废的成绩让长期以来独具优越感的他六神不安。政法委领导要求政法干部守住底线,坚定信念,面对党内出现的歪风邪气,必须敢于亮剑,坚决与之斗争,绝不能听之任之。进入高中后,孩子们通常会进入自主阅读阶段,学校在此时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更个性化的阅读,
26、将事半功倍。只有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才能阻止劣质食品甚至有害食品登堂入室,真正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前两年的微商暴富神话,吸引了很多人参与其中,朋友圈里到处都是卖面膜、卖奶粉的,或软或硬的营销广告令人不厌其烦。当前,超级计算机的应用方兴未艾,其应用涉及许多前沿领域,如 IBM 的超级计算机“蓝色基因”正在尝试复制人类意识。A BC DA “六神不安”指惊慌着急,心绪慌乱,心神不宁。语境强调他内心烦躁,不合语境,应用“心神不安”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望文生义。“不厌其烦”指不嫌烦琐与麻烦。不合语境,应用“不胜其烦” 。“听之任之”任
27、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事半功倍”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只要生活本身不改变,别里科夫这种“套中人”还会存在下去,这时,除了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本身,难道还能否认有别的出路吗?B契诃夫以对“小人物”命运空前的关注和对沙皇制度的专横和虚伪的无情揭露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契诃夫的作品在欧美许多国家都有广泛的影响。C契诃夫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精巧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进行真实描绘和刻画,不动声色地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B A 项,否定不当,应删去“否认” ;C 项,成分残缺,应在“精巧的艺术手法”前面加上“凭借” ;D 项,句式杂糅。 “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中,去掉“应着力于”或“就要抓紧抓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