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写作导学案二如何写好说明文学案鲁人版必修220180714118.doc--点击预览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写作导学案二如何写好说明文课件鲁人版必修220180714196.ppt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学习活动学案鲁人版必修220180714119.doc--点击预览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学习活动课件鲁人版必修220180714197.ppt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第4课张衡传学案鲁人版必修220180714116.doc--点击预览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第4课张衡传课件鲁人版必修220180714194.ppt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第5课论无性造人学案鲁人版必修220180714117.doc--点击预览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第5课论无性造人课件鲁人版必修220180714195.ppt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自读文本短文两篇学案鲁人版必修220180714120.doc--点击预览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自读文本短文两篇课件鲁人版必修220180714198.ppt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写作导学案(二)如何写好说明文水水奔流不息,变化万千。它哺育着生命,它滋润着大地,它更是人类的好朋友。水的简介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每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它的分子式是 H2O。纯净的水在正常状态下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它遍布于世界各地。当然,也在我们的身上,近代医学家告诉我们:在人体中有 70%是水分,蔬菜中的水分有90%。人体可以几天不吃而不致死亡,但是如果几天不喝水,那后果将不堪设想。①使用小标题,条理分明,语言准确、鲜明,通俗易懂。水的脾气水也是有脾气的,就是它善变。遇热后,水会无声无息地变成水汽跑掉了,去哪儿了?化作云彩了,在天际飘浮,有时遇到了冷空气,它就化为了雨水,淅淅沥沥地回到地面,但如果遇到了严寒天气,它就结成了雪花,优哉游哉地飞扬。等太阳出来之后,又重新蒸发了,再来一次升腾旅行,看来,水在不同温度下在不断变化。②抓住事物特征,具体说明。水的利用水的用途很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口渴了要喝水,衣服脏了要用水洗……做什么事都要用到水。离开了水,我们人类就不能生存。我们可以利用水来发电,使千家万户都可以得到光明;水可以使农田得到灌溉,让庄稼、果蔬很好地生长,使农民伯伯大丰收,我们便可以吃到可口的蔬菜了。水可以有助于船的航行,有时火车要坐好几天,但如果坐船顺流而下,仅仅一天就可以抵达。总之,水的利用可以造福千秋万代。尾 声说了这么多,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让我们珍惜身边的每一滴水,节约每一滴水。水,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文本借鉴】所谓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2有关的知识。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说明文的特点1.说明性:说明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侧重对客观事物或事理作如实的介绍、简要的解说,力求使人有所知。2.知识性:一般说来,记叙文、议论文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各种知识,能给人以教益,但是在传授知识方面,都比不上说明文那样直接、集中和强烈。3.实用性:从卷帙浩繁的百科条目到一种产品的使用说明,说明文的触角,探伸到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起着巨大的作用,成为人们交换思想、交流经验的工具,沟通文理学科的桥梁。【技法总结】说明文的写作应注意以下方面1.抓住事物特征,把握说明中心任何事物都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写说明文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的事物准确清晰地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对事物有确切的了解。2.针对具体情况,选好写作角度写说明文也是要求有的放矢的。写什么、怎样写,要从读者的实际情况考虑,使文章具有针对性,切合读者的知识水平、职业特点和年龄大小。3.务求解说清楚,做到条理分明4.语言准确简明,文字通俗浅显【文题展示】请以“我的一家”为题写一篇说明文。要求:有条理,运用说明语言,800 字左右。【佳作展台】我的一家我的一家是当今中国社会中无数普普通通的家庭中的一个,一个和睦的充满幸福与温馨的四口之家:爸爸、妈妈、弟弟和我。爸爸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曾先后做过中学教师、教导主任;现在仍在一所中学做领导工作。在我的记忆中爸爸每天都是很繁忙的。爸爸的性格内向,为人正直,工作中不徇私情。他的不苟言笑,每每使我感到敬畏。除了工作以外,他最大的兴趣和爱好便是读书和集邮。每次出差回来,他的旅行袋里总会多上几本新书(文、史、哲方面的);爸爸的集邮3兴趣好像与生俱来,早在小学读书的时候他就开始搜集邮票,现在算起已近万枚。这些邮票都分门别类地藏于他的集邮册中。妈妈和爸爸一样,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多年从事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在学校里,她热爱本职工作,责任心极强;在家里她是一位慈爱的母亲,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时常引导我们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帮助我们端正人生态度。妈妈的性格活泼、开朗,很喜欢唱歌。不知是教师的摇篮——师范学校铸就了她这样的性格,还是这样的性格使她最终选择了小学教师这个职业。如今,爸爸妈妈虽已都进入了中年的行列,但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他们的精神却更加振奋,干劲也更足。我和弟弟是家里的核心人物,一个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一个是他们的心肝宝贝。他们对我们关心备至,但从不放过我们身上的缺点和毛病。弟弟的天赋很好,正在读初一,他喜欢数学,更爱好足球,有时不免也因此影响了学习,爸爸经常对他进行循循善诱的教导。我的兴趣和弟弟截然不同。爸爸的博览群书,使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妈妈的音乐素养,又使我对音乐特别敏感。基于这样的性格和多年来家庭环境的影响,当我高中毕业时一定会报考师范学校。我的一家居住在城南的一幢居民楼不被人注意的一角,但在我的心目中,却是那样的温馨——它给我亲情,给我欢乐,因为那里有爸爸的关怀,妈妈的爱护,弟弟的纯真。我的一家,是平凡的一家,是无数普普通通家庭中的一个。1学习活动一、文本品读1.结合注释阅读《张衡传》 ,把握文意。活动提示:课后注释能帮助同学们疏通课文字、词、句及有关文化常识。对张衡的科学及政治上的贡献都会有所了解,因此课下注释一定要认真阅读并掌握。资料支持:按传记文学体例,文章以张衡的家世、学识、品性开篇,简略介绍其文学成就。张衡一生所居官职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太史令,一个是河间相,分别体现了他的才和德。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体现在科学著作与科学发明两个方面。科学发明主要是浑天仪与候风地动仪,文章重点介绍了候风地动仪。任河间相体现了张衡政治上的成就。2.用简洁的语言讲述《张衡传》 《论无性造人》的主要内容。活动提示:本项活动主要训练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及信息筛选能力,完成该项活动须熟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从中概括提炼文本内容。资料支持:《张衡传》这篇课文叙述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成就,重点叙述他在科学方面的成就。张衡在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政治家,尤其是一位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在科学理论方面,著有《灵宪》 《算罔论》等著作。在技术方面,发明了浑天仪,尤其是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能精确地测定地震的方位。这一伟大成就,比欧洲人要早 1700 多年。张衡之所以能在多方面做出成绩,与他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慕荣利、反对骄奢、不趋附权贵、勇于斗争的高贵品质是分不开的,这些高贵品质是他取得成功的精神基础。直到今天,这些精神也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继承与发扬。《论无性造人》 ,文章由理论上的生物体克隆技术的不断发展引出克隆造人的话题,明确自己的认识,认为其前景暗淡。并从被复制的人的窘境、克隆人的成长、克隆人的选择与标准等几方面简要分析论证。在接下来的具体阐述中,首先对克隆造人的可能性提出疑问,其次对克隆造人的必要性提出疑问,最后作者重申反对无性造人的观点,诚恳呼吁人类放下无性造人的事。3.依据文本,说说《张衡传》写作方面的特点。活动提示:可以先回顾传记文学的有关知识,再考虑叙事及语言特点,最后结合文本完成该项活动。资料支持: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 “不行” “不就” “不应” “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的痕迹,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 42段中仅用一百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之简洁;用酒“尊”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 “傍” “外” “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叙事上的特点:本文是一篇传记,以记叙人物的事迹为主。这类文章最忌平均用力,使文章像流水账一样,巨细无遗。本文没有这个毛病,作者采取概括记叙与重点记叙相结合的方法,全面介绍了张衡在文学、科技、政治上的成就以及其性情品德。就全篇来讲,候风地动仪一段是重点,其他都写得比较简括。本文虽以客观记叙为主,但在字里行间也渗入了作者的感情。如用“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等语句来赞美候风地动仪。这些赞美之词,既符合事实,也表达了作者的感情。4.勾画出《论无性造人》中说明准确、表达生动的语句,体会其妙处;并依据文本为“克隆”下定义。活动提示:该项活动实际上是考查同学们对于说明方法的掌握,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一般为比喻、拟人,所以在文中寻找此类句子即可。 “下定义”要掌握下定义的句式特点。资料支持:示例:(1)很难想象,一个未经配对儿的胞核能有什么孝心或敬意之类的事;更难想象,一个人那新的、自行生育的自我,不过是一个绝对茕茕孑立、举目无亲的孤儿。形象生动地指出此项研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2)试想,你要克隆一个不同凡响、成绩辉煌的外交家,好让他照管遥远未来的中东问题。你必须逮住并说服他摘下一个细胞。“克隆”定义:克隆是一种借助植物或动物的体细胞含有的 DNA 再造一个完全相同的植物或动物个体的生物技术。5.辩论比赛:结合《论无性造人》 ,以“我(支持/反对)克隆人”为题组织一次辩论活动。(1)正反双方依据文本并搜集有关资料,为辩论做好准备。(2)由辩论会主席主持现场辩论。活动提示:A.正反双方依据文本并搜集有关资料,为辩论做好准备。说明:准备辩词可分以下五步:a.请老师对克隆人的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以此激发同学们对辩题的兴趣。b.同学们可利用文本信息和其他资源,搜集与克隆人有关的资料。c.分组讨论辩论中需要哪些材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分工补充相关材料,小组研究辩论技巧。d.请老师分别对辩论技巧适当点拨。比如,辩论的素材并不一定完全是“克隆人”话题内的,只要通过一定的联系,能驳倒对方,有利于己方观点即可。e.形成书面材料。3B.辩论会主席主持现场辩论。说明:辩论会主席要准备好主持词,让评委了解评判细则。C.辩论结束后,每人写一篇关于克隆人的科幻文章。说明:文章写好后,同学们可在班内相互评比。资料支持:永夜——2050 年第 364 个清晨我生平第一次坐在户外的花园里呼吸新鲜空气……走进天堂般的感觉让我畅快不已。自从我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有感受过人真正活着的感觉,每天面对的就只有枯燥的书本和物理公式,那些穿着白大褂、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人如影随形般地徘徊在我的身边。我讨厌这一切。直到有一天,我知道了发生这一切的原因——我是一个克隆人,一个被称为“爱因斯坦 2 号”的克隆体。现在我终于明白,在人世,我没有亲人,如果那个叫爱因斯坦的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大物理学家是我唯一的亲人,他早已离世。如果那个生我的女人是我的母亲,她已经变成了科学的机器而毫无意义。我怨恨,怨恨自己的生命为什么这么卑贱,人类如此轻易地扼住了它的咽喉,为人类服务那么自然地就成了我存在的准则。我决定,逃离!在我下决心以后不久,我所在的研究所就爆炸了。安装定时炸弹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我有爱因斯坦的聪明的大脑。我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中央调查局对于这件事的种种猜测,这么精明的人类居然没有怀疑我,因为……也许他们认为我具备爱因斯坦高尚品格的基因。愚蠢的人类!我来到了一个街心公园,在那里眼望着枝头的鸟雀,惬意无比。 “叔叔,你吃雪糕吗?”一个长相无比甜美的小女孩微笑着抬头问我。我的脸红了,慢慢地蹲下身,轻轻地吮了一口她手中的雪糕。 “真甜。 ”我微笑着对她说。我们在花园里玩了起来,这是我第一次和人类分享他们的快乐。突然,一大群警察包围了我。 “我是秀兰·邓波儿的克隆体。 ”小女孩依然微笑着说道。我彻悟。我在心里一直笑着我自己,我果然不是真正的人类,永远也比不过他们的精明,无论我的头脑多么聪明。伴随着我的将是永远的黑暗。二、梳理·积累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公车特征拜郎中4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活动提示:这项活动主要考查古今异义,可以借助文本注释和工具书完成。可以制成卡片,供以后复习用。资料支持:不行Error!特征Error!Error!下车Error!视事Error!2.从《张衡传》中找出几个与现代汉语句式不同的句子,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活动提示:这项活动主要是训练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和古文翻译能力。古代汉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固定句式等,本文中出现的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严格按照“增、删、调、补”的原则。资料支持:示例:(1)判断句: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译文:张衡字平子,是南阳西鄂人。(2)被动句: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译文:永元年间,(张衡)被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他)也不去任职。(3)省略句:再转,复为太史令。译文:(张衡)转任两次,又做了太史令。(4)宾语前置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译文:古籍的记载中,从来没有这种事。(5)介宾短语后置句: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译文:上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3.依据《张衡传》等学过的文本,仿照示例,分类整理与官职任命、变动有关的语句。示例:表示征召、举荐官职(1)举(举荐)孝廉不行(《张衡传》)(2)连辟(征召)公府不就(《张衡传》)活动提示:这项活动主要训练同学们的积累整合能力。利用学过的课文注释、课外图5书或网络资源采集整理,有条件的可以制成专题网页。(1)表示授予或提升官职。①公车特征拜(授予官职)郎中(《张衡传》)②再迁(提升官职)为太史令(《张衡传》)③陟(提拔)罚臧否(《出师表》)(2)表示一般调职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调动官职)(《张衡传》)②再转(调动官职),复为太史令(《张衡传》)③出(京官外调)为河间相(《张衡传》)(3)表示降职滕子京谪(贬官降职或流放)守巴陵郡(《岳阳楼记》)1张衡传论追求小溪追求大海,幼芽追求春色,雄鹰追求蓝天,风帆追求激流。人,更应有所追求。每个人都应该和着时代的节拍,高唱一支自强不息的追求之歌。追求崇高的理想,把住信念的船舵。追求创新的事业,开拓希望的绿洲。追求美好的生活,奏响憧憬的乐曲。追求纯洁的爱情,酿造甜蜜的美酒。自古以来,世上有各种各样的追求。蜜蜂追求花朵,苍蝇追逐腐臭。高尚的追求,使生命变得壮丽,使精神变得富有。庸俗的追求,使生命变得昏暗,使青春变得衰朽。工人的追求,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筑起一座座大厦高楼。农民的追求,在希望的田野上,编织硕果累累的金秋。知识分子的追求,在充满荆棘的科学道路上艰难跋涉,勇往直前,永不停留。追求使生命之树常绿,使智慧之泉喷涌。追求中会有苦涩——不被失败的苦恼折磨,怎能体味成功的欢乐。追求中会有风险——万事都想平平稳稳,那是弱者和懒汉的企求。追求中,更有愉快——真善美的诗篇,在执着的追求中写就。人生的最大乐趣莫过于对知识的追求。终生孜孜不倦地去追求知识的人,是生活的强者;浑浑噩噩打发时间的人,生活的航船难免会在无知的沙滩上搁浅。微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赏读: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实地实行。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治学求进的几个层次,或者说几个递进的阶段。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赏读: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诗句通过具体的形象,概括了从自我经历获得的深刻感受,予人以哲理的启示:学会明辨是非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历程,但只有这样,才会得出真知灼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2赏读:终有一天能乘风破浪,冲开险阻,远渡沧海,实现自己宏大的理想。李白在《行路难》组诗中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此二句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失意中仍怀希望之情。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理想还在,梦还在。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进学解》赏读:学业由于勤勉而精进,由于贪玩而荒废;德行因为自我反省而完善,因为苟且随便而败坏。它告诉我们,要想取得学业上的精进和成功,就必须做到“勤”和“思” 。一、作者视窗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 ,开始撰写《后汉书》 ,至元嘉二十二年(445)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峨丰碑。二、文体知识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三、基础梳理1.给加点的字注音(1)范晔( ) (2)蟾蜍( ) (3)连辟( )(4)邓骘( ) (5)合契( ) (6)都柱( )(7)属文( ) (8)璇机( ) (9)篆文( )(10)骸骨( ) (11)逾侈( ) (12)卷帙( )答案 (1)yè (2)chú (3)bì (4)zhì (5)qì (6)dū(7)zhǔ (8)xuán (9)zhuàn (10)hái (11)chǐ (12)zhì2.辨形组词(1)Error! (2)Error!答案 (1)载 裁 栽 (2)璇 漩 旋3.通假字3(1)员径八尺 ______通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形似酒尊 ______通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傍行八道 ______通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______通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员 圆 圆周 (2)尊 樽 酒器 (3)傍 旁 旁边 (4)禽 擒 擒拿、捕捉4.古今异义(1)常从容淡静。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举孝廉不行。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覆盖周密无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衡下车,治威严。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2)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3)古义:特,特地;征,征召,是两个词。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4)古义:篆,篆文;文,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5)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6)古义:方向。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7)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5.一词多义Error!Error!Error!Error!Error!Error!(7)因Error!(8)乃Error!4答案 (1)最高级的官/鲁庄公/对人的尊称/公公/官署名称/公开 (2)征召/躲避/合/开辟/排除/开拓 (3)灵验/表现/出征/证明/征收/征召/征讨 (4)构造/制服/规模 (5)精心/纯/细/精锐/妖精/精力 (6)设置/施行/施加/留给/用/施于 (7)接着/趁机/根据/经由 (8)才/就/却/于是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一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要掌握一词多义,首先要在阅读实践中不断积累、归纳和整理,主要是要熟记典型例句,在阅读理解时类比推断;其次要借助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以及假借义的知识,在特定的语境中揣测其含义。6.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时天下承平日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形容词用作动词衡少善属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形容词用作名词妙尽璇机之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当时 (2)擅长,善于 (3)正确的道理 (4)以……为奇7.文言句式(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验之以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判断句 (2)~(5)状语后置句 (6)宾语前置句 (7)~(9)省略句8.文白对照张衡传张 衡 字 平 子 , 南 阳 西 鄂 人 也 。 衡 少 善 属 文 ,张 衡 , 字 平 子 , 是 南 阳 郡 西 鄂 县 人 。 张 衡 年 轻 时 就 擅 长 写 文 章 ,5游 于 三 辅 , 因 入 京 师 , 观 太 学 , 遂 通 五 经 , 贯曾 到 长 安 附 近 三 辅 地 区 游 学 , 接 着 进 了 京 城 , 在 太 学 学 习 , 于 是 通 晓 五 经 , 贯Error!六 艺 。通 六 艺 。Error!虽 才 高 于 世 , 而 无 骄 尚 之 情 。 常虽 然 才 华 高 于 世 人 , 却 没 有 骄 矜 的 情 绪 。 常 常从 容 淡 静 , 不 好 交 接 俗 人 。 永 元 中 ,显 出 稳 重 淡 泊 、 宁 静 的 情 态 , 不 喜 欢 结 交 庸 俗 的 人 。 永 元 年 间 ,举 孝 廉 不 行 , 连 辟 公 府 不 就 。被 推 荐 为 孝 廉 , 他 却 不 去 应 荐 , 屡 次 被 公 府 征 召 , 他 也 不 去 就 任 。[句 解 : “谦 逊 好 学 , 不 慕 名 利 ”的 品 质 , 对 其 仕 途 不 利 ,后 文 “积 年 不 徙 ”就 是 实 证 ; 但 对 科 学 研 究 则 很 有 好 处 。 ]时 天 下 承 平 日 久 , 自 王 侯 以 下 , 莫 不当 时 由 于 社 会 长 期 安 定 , 从 王 公 贵 族 一 直 到 一 般 官 吏 , 没 有 不 过 度逾 侈 。 衡 乃 拟 班 固 《 两 都 》 , 作 《 二 京 赋 》 , 因 以奢 侈 的 。 张 衡 于 是 模 仿 班 固 的 《 两 都 赋 》 , 写 了 《 二 京 赋 》 , 用 它Error!讽 谏 。来 向 朝 廷 讽 喻 规 劝 。Error!精 思 傅 会 , 十 年 乃 成 。 大 将 军写 这 篇 文 章 时 精 心 构 思 润 色 , 十 年 才 完 成 。 大 将 军邓 骘 奇 其 才 , 累 召 不 应 。邓 骘 认 为 他 才 华 出 众 , 多 次 征 召 他 , 他 也 不 去 应 召 。段解:以上为第一部分。按传记文学体例,以张衡的籍贯、学识、品行开篇,并简略地介绍其文学成就。 衡 善 机 巧 , 尤 致 思 于 天 文 、 阴 阳 、 历张 衡 善 于 器 械 方 面 的 巧 思 , 尤 其 用 心 于 天 文 、 气 象 和 历 法算 。 安 帝 雅 闻 衡 善 术 学 , 公 车 特的 推 算 。 汉 安 帝 常 听 说 他 擅 长 术 数 方 面 的 学 问 , 让 公 车 特 地 指征 拜 郎 中 , 再 迁 为 太 史 令 。名 征 召 , 任 命 他 为 郎 中 , 两 次 调 动 官 职 后 , 担 任 太 史 令 。[句 解 : “太 史 令 ”之 职 , 为 他 的 学 术 研究 与 发 明 创 造 提 供 了 很 大 的 方 便 。 ]遂 乃 研 核于 是 张 衡 就 精 心 研 究阴 阳 , 妙 尽 璇 机 之 正 ,核 查 天 文 、 气 象 、 历 法 等 学 问 , 精 妙 而 透 彻 地 研 究 出 测 天 仪 器 的 原 理 ,作 浑 天 仪 , 著 《 灵 宪 》 《 算 罔 论 》 , 言 甚 详 明 。制 成 浑 天 仪 , 著 有 《 灵 宪 》 《 算 罔 论 》 等 书 籍 , 论 述 极 其 详 尽 、 明 白 。段解:着重描写张衡科技方面的成就,进一步介绍其仕途经历。 顺 帝 初 , 再 转 , 复 为 太 史 令 。 衡汉 顺 帝 初 年 , 张 衡 两 次 调 动 官 职 , 又 任 太 史 令 之 职 。 张 衡不 慕 当 世 , 所 居 之 官 , 辄 积 年 不 徙 。不 趋 附 当 时 的 权 贵 , 他 所 担 任 的 官 职 , 总 是 多 年 得 不 到 提 升 。6自 去 史 职 , 五 载 复 还 。自 从 他 离 开 太 史 令 这 一 官 职 , 五 年 之 后 又 恢 复 原 职 。Error!阳 嘉 元 年 , 复 造 候 风 地 动 仪 。汉 顺 帝 阳 嘉 元 年 , 张 衡 又 制 造 了 候 风 地 动 仪 。Error!以 精 铜 铸 成 , 员 径 八 尺 , 合 盖 隆 起 ,它 是 用 纯 铜 铸 成 的 , 直 径 八 尺 , 上 下 两 部 分 相 合 盖 住 , 中 央 隆 起 ,形 似 酒 尊 , 饰 以 篆 文 山 龟 鸟 兽 之 形 。 中形 状 像 酒 樽 , 外 面 用 篆 书 文 字 以 及 山 、 龟 、 鸟 、 兽 等 图 案 装 饰 起 来 。 里有 都 柱 , 傍 行 八 道 , 施 关 发 机 。面 有 一 根 大 的 铜 柱 , 周 围 伸 出 八 条 槽 道 , 并 且 装 置 枢 纽 用 来 拨 动 机 件 。外 有 八 龙 , 首 衔 铜 丸 , 下 有外 面 装 有 八 条 铜 龙 , 每 个 龙 头 上 衔 着 一 个 铜 球 , 龙 头 下 面 又蟾 蜍 , 张 口 承 之 。 其 牙 机 巧各 有 一 只 蛤 蟆 , 张 着 嘴 巴 正 可 接 住 铜 球 。 那 些 枢 纽 和 机 件 的 巧 妙制 , 皆 隐 在 尊 中 , 覆 盖 周 密 无 际 。构 造 , 都 隐 藏 在 “酒 樽 ”中 , 覆 盖 严 密 , 没 有 一 点 缝 隙 。 [句 解 : 第 二 层 , 写地 动 仪 的 构 造 。 ]如 有 地 动 , 尊 则 振 龙 , 机 发 吐 丸 , 而如 果 发 生 了 地 震 , 酒 樽 就 震 动 铜 龙 , 机 件 拨 动 , 龙 头 吐 出 铜 球 , 然蟾 蜍 衔 之 。 振 声 激 扬 , 伺 者 因 此 觉 知 。后 蛤 蟆 衔 住 它 。 震 动 的 声 音 清 脆 响 亮 , 看 守 的 人 因 此 知 道 发 生虽 一 龙 发 机 , 而 七 首 不 动 , 寻 其了 地 震 。 虽 然 一 条 铜 龙 拨 动 机 件 , 而 另 外 七 个 龙 头 不 动 , 循 着 龙方 面 , 乃 知 震 之 所 在 。 验 之 以 事 , 合 契头 的 方 向 , 就 知 道 地 震 的 方 位 。 用 实 际 情 况 来 验 证 它 , 完 全 符 合 ,若 神 。 自 书 典 所 记 , 未 之 有 也 。灵 验 如 神 。 自 从 有 书 典 记 录 以 来 , 从 来 没 有 这 种 事 。[句 解 : 第 三 层 , 写地 动 仪 的 功 能 。 ]尝 一 龙 机 发 而 地 不 觉曾 经 一 次 一 个 龙 头 机 件 拨 动 了 而 没 有 感 觉动 , 京 师 学 者 咸 怪 其 无 征 , 后 数 日 驿 至 ,到 地 震 , 京 师 学 者 都 怪 它 不 灵 验 , 后 来 过 了 几 天 , 驿 使 来 报 告 ,果 地 震 陇 西 , 于 是 皆 服 其 妙 。 自 此果 然 在 陇 西 一 带 发 生 了 地 震 , 于 是 人 们 都 叹 服 它 的 绝 妙 。 自 此以 后 , 乃 令 史 官 记 地 动 所 从 方 起 。以 后 , 朝 廷 才 命 令 史 官 据 此 记 载 地 震 发 生 的 方 位 。 [句 解 : 第 四 层 , 写地 动 仪 的 灵 验 。 ]段解:第 4 段,重点介绍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第二部分(2~4 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能,以说明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贡献。第 2、3 段先概述张衡在科技上的特长和成就。由于他的精妙研究和创造性成就,得到汉安帝的赏识、召请和重用。再介绍张衡的为人。由于“不慕当世” ,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与第 1 段介绍“从容淡静”的品格相呼应。7永 和 初 , 出 为 河 间 相 。 时汉 顺 帝 永 和 初 年 , 张 衡 调 出 京 城 任 河 间 王 的 相 。 当 时 河国 王 骄 奢 , 不 遵 典 宪 ; 又 多 豪 右 , 共间 王 骄 横 奢 侈 , 不 遵 守 制 度 法 令 ; 又 有 许 多 豪 门 大 户 , 与 河 间 王为 不 轨 。 衡 下 车 , 治 威 严 , 整 法 度 , 阴一 起 胡 作 非 为 。 张 衡 一 到 任 , 就 从 严 治 理 , 整 顿 法 令 制 度 , 暗知 奸 党 名 姓 , 一 时 收 禽 , 上 下 肃 然 , 称中 查 明 奸 党 分 子 的 姓 名 , 同 时 捉 拿 他 们 , 官 民 上 下 肃 然 起 敬 , 称为 政 理 。 视 事 三 年 , 上 书 乞 骸 骨 ,赞 他 国 政 治 理 得 好 。 任 职 三 年 后 , 给 朝 廷 上 书 , 请 求 退 职 回 家 ,征 拜 尚 书 。 年 六 十 二 , 永 和 四 年 卒 。朝 廷 又 任 命 他 为 尚 书 。 张 衡 活 到 六 十 二 岁 , 永 和 四 年 去 世 。段解:本段为文章的第三部分。记叙张衡任河间相期间, “治威严,整法度” ,取得“政理”之称。这表现了他严谨的工作作风、超群的政治才能和卓越的政绩。一、文本助读【内容概览】本文记叙了我国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出色的文学、政治才能以及杰出的科学成就,表现了作者对张衡的由衷敬仰。【结构图示】张衡传Error!二、小组合作1.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他的可贵品格可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从容淡静” “不慕当世” 。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 “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 ,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 ,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 ,将图谋不轨的“奸党” “一时收禽” ,都反映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为的斗争。这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格。二是“无骄尚之情” 。他年少时便“善属文” “通五经” “贯六艺” ,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 ,却始终“无骄尚之情” ,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他有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格,他才能把全部精力扑在科研工作上,在获得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品德高尚、才能出众、成就卓绝8察天象、博览群书的客观条件之后,浑天仪、 《灵宪》 、 《算罔论》乃至候风地动仪才得以相继问世。2.这是一篇人物传记,而不是单纯的说明文,为什么作者却要用大量的篇幅,并采用说明事物的方法,详细地介绍地动仪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地动仪是张衡首创的,张衡首先是一个科学家。详细地介绍地动仪说明它的构造等方面的特点,就是为了生动地介绍张衡在科学事业上的辉煌成就。说明的事物对人物起到重要的作用,选材要为表现人物服务。因此这段文字是这篇人物传记的重要组成部分。3.比较本文与《屈原列传》两篇传记有什么异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如果将《张衡传》与《屈原列传》相比较,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揭示屈原的“志” “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三、师生探究简要分析本文语言上的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 “不行” “不就” “不应” “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格。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 4 段中仅用 140 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 “傍” “外” “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一、文本审美全文分三部分,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比如第一部分的“从容淡静”与第二部分的“不慕当世” ;第一部分的“不好交接俗人” “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三部分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 。又如第一部分的“通五经,贯六艺” “才高于世”与第二部分的“尤致思于天文、阴9阳、历算” “著《灵宪》 《算罔论》 ,言甚详明” 。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二、写法迁移【角度】张衡是一个科学家,其实他还是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本文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面的张衡。【我来练笔】请你以“想念张衡”为题,写 400 字左右的文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2008 年 5 月 12 日,对中国人乃至世界上任何热爱生命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黑色的时刻,这便让我更加想念张衡。一个距今近两千年的中国科学家,他竟然在那时就研究出了地震测量仪器,并具有相当的准确率。这不能不让人惊叹,让今人敬仰。直到今天,地震预测准确率也只有 30%(电视报道)。可见,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们试图了解和掌握自然的心情是多么急切,而所获得的成果是多么难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啊!我想念张衡,是由于在那个时代,他在那样的条件下开展自己的研究活动,却有那样的成果。我想念张衡,还是想假如张衡的事业从那个时代得到延续,那么今天的灾难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无法制止地球的内部活动,或许我们可以尽早地预测到地震的发生,较早地做好准备工作,损失也许会真正能够比现在少的多。然而,这仅仅是假设,事实上没有传承下来,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也仅仅是推测制作的模型。当然我们现在拥有更先进的设备,能够随时准确地知道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便于我们采取救援活动。其实,我们更需要准确预报地震将要发生的准确的时间和地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