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 C D M A 基站勘测,课程目标,学习完本课程,您将: 熟悉基站勘测的步骤 掌握基站选址原则 理解天馈系统的设计 明确基站勘测的输出文档,基站勘测角色定义和常用工具基站勘测流程基站勘测报告,课 程 内 容,基站勘测-前言,在WCDMA网络建设过程中,基站勘测是最关键的工作之一。基站勘测是网络建设规划阶段的前期工作,主要目的是为网络建设的规划布局提供科学的依据,尽量以最小的网络建设投资代价获取满足一定质量要求的网络覆盖和容量。并为网络建设实施阶段提供详细的建设方案,以指导备货、工程施工、安装调测等网络建设的各环节。 移动通信网是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一个基站站址选择的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自身覆
2、盖的效果,而且直接关系到其他所有基站的位置和整网覆盖效果。在基站勘测阶段的结果,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顺利实施 。,基站勘测角色定义,角色定义(在基站勘测流程中,可能参与的角色包括): 客户:负责网络建设需求的确定,未来网络的实际拥有者。规划报告,网络质量的最终评判者 客户经理负责与客户的交流安排 产品经理项目的组织者。 无线网络规划经理网络规划总体工作组织者,对总体规划结果负责 无线网络规划组长子项目网络规划工作具体负责人。 系统仿真人员在明确输入需求的前提下,负责规划流程中的系统仿真工作,对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网规勘测人员在规划经理指导下,完成清频测试、站点勘测等现场勘测工作,负责站点
3、勘测报告、清频测试报告的输出 现场测试人员在规划经理指导下,完成路测数据采集、话统数据采集等工作。 工程勘测人员与网规勘测人员配合,完成站点勘测工作,常用工具,基站勘测角色定义和常用工具基站勘测流程基站勘测报告,课 程 内 容,基站勘测流程,站点 列表,是否2G站点?,能否确认 站点条件?,是否新站点?,No,输出SearchRings,Yes,获得备选 站点,站点勘测,勘测 报告,No,No,Yes,清频测试,是否满足站点要求?,清频测试报告,Yes,No,Yes,基站选址,1、网络规划人员对覆盖区域的作好整体了解,并生成理想站址位置。 2、勘测人员根据预规划的站址进行选择和勘测。对于所有站
4、址都不合要求的情况下,网络规划人员要确定备用站址的选择范围。 3、对于复杂的覆盖区域,有时候还要进行实际的传播测试来确认候选站址是否能满足覆盖的要求。 4、在确认理想站址之后,就要和基站所处位置的房东或土地所有者联系确认是否能购买或租借到理想站址的空间。 5、如果所有备用站址都不符合要求,则需要重新选择基站或更改覆盖要求。直到得到一个满足实际覆盖要求的基站选址计划。,站址选择的具体原则如下: a、站址应尽量选在规则网孔中的理想位置,其偏差不应大于基站半径的四分之一; b、在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现有设施,以减少建设成本和周期; c、市区边缘或郊区的海拔很高的山峰(与市区海 拔高度相差
5、100300米以上),一般不考虑作为 站址,一是为便于控制覆盖范围,二也是为了减少 工程建设的难度,方便维护;,基站选址,基站选址,d、新建基站应选在交通方便、市电可用、环境安全及少占良田的地方; e、避免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站或其他干扰源附近建站; f、新建基站应设在远离树林处以避开接收信号的快速衰落; g、在山区、岸比较陡或密集的湖泊区、丘陵城市及有高层金属建筑的环境中选址时要注意信号反射及时间色散的影响; h、在市区楼群中选址时,可巧妙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实现网络层次结构的划分; i、建网初期基站数量较少时,选择的站址应保证重点地区有良好的覆盖。,基站选址,j、避免将小区边缘设置在用
6、户密集区。良好的覆盖是有且仅有一个主力覆盖小区。k、天线的第一菲涅尔区不能有阻挡。l、 长期性建设的考虑。m、如果基站选址是在现有网络扩容的基础上进行,在基站选址的时候还要注意和现有网络基站的配合。,基站选址,小区的不合理布局将对网络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WCDMA网络的影响则更为明显:1、弱信号区及信号盲区 站间距过大,有障碍物阻挡, 室内覆盖不足,都会产生弱 信号区及信号盲区。,基站选址,2、重叠覆盖区域太大 若基站数过多,站间距过小, 前向功率分配不当,小区覆盖未 能很好控制时会造成站间重叠区 过大,几个强导频信号造成导频 污染,降低了BLER,甚至掉话; 软切换比例过高。,基站选址,
7、3、越区覆盖 当选择市区或郊区高山或过高的高楼建站,未能较好控制,可能产生越区覆盖。当确定站址及天馈主瓣方向时,若小区 方向与具有波导效应的地物如街道、江河走向一致也可能产生越区覆盖。,站址选择,获得备选站点:在Search Ring内寻找合适的候选站点已获得备选站点的详细勘测:获得备选站点的详细信息,基站勘测流程-基站勘测准备1,熟悉工程概况,尽量收集跟项目相关的各种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工程文件 背景资料 现有网络情况 当地地图等 合同配置清单 最新的网络规划基站勘测表,基站勘测流程-基站勘测准备2,准备工具,出发前试用一下工具确保可用; 数码相机 GPS卫星接收机 指南针 尺子 便携
8、电脑 角度仪 望远镜,基站勘测流程-基站勘测协调会,在正式开始勘测前,应该集中所有相关人员召开勘测准备协调会,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当地电磁背景情况,必要时进行清频测试 勘测及配合人员落实 车辆、设备准备 制定勘测计划,确定勘测路线,如果需勘测区域比较大,可划分成几组,同时进行勘测 传输、电源的初步方案等 与运营商交流获得共站址站点已有天线系统的频段,天线方向角和下倾角 同运营商进行充分沟通后,确认运营商需要重点照顾的区域在本站址的覆盖范围内,勘测前应该明确这些重点覆盖区域,基站勘测流程-基站详细勘测1,1、站点的总体拍摄到达站点,拍摄建筑物、抱杆或者铁塔站点的总体结构1到2张照片。2
9、、基站经纬度采集在楼顶使用GPS采集基站经纬度前,首先设置GPS的坐标格式为WGS-84坐标,经纬度显示格式为XX.XXXX度。当然如果运营商有其它的格式,按照运营商的要求进行设置。根据获得经纬度信息现场填写 XXX 项目 XXX 站网规勘测表,基站勘测流程-基站详细勘测2,3、基站周围传播环境从正北方向开始,记录基站周围500米范围内各个方向上,与天线高度差不多或者比天线高的建筑物或者自然障碍物等的高度和到本站的距离。在天线安装平台拍摄站址周围的无线传播环境:根据指南针的指示,从0度(正北方向)开始,以30度为步长,顺时针拍摄12个方向上的照片,每张照片要在绘制的天面平面示意图上注明拍摄点的
10、位置以及拍摄方向。观察站址周围是否存在其它运营商的天馈系统,并做记录。 其它情况 现场填写XXX 项目 XXX 站网规勘测表中相应部分的内容,基站勘测流程-基站详细勘测3,拍摄照片及绘制地理位置简图,基站勘测流程-基站详细勘测4,拍摄照片及绘制地理位置简图,基站勘测流程-基站详细勘测5,基站及其周围环境勘测4、天面信息未建站点:无天面信息可记录已建站点:在确定天线安装位置过程中受到很多制约因素的影响,天线安装平台的空间位置信息和共站址的异系统天馈参数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天线的安装位置,天馈系统是天线馈线系统的简称,是基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从天线到机柜顶的通道部分,包括:天线,馈线,跳线,
11、塔放,避雷器,接地夹,馈线夹,馈线窗等部件。,天馈系统勘测与设计,塔放,全称塔顶放大器,它安装在塔上,与天线距离很近,一般塔放与天线之间是通过一根2m3m长的1/2 跳线连接,从天线上接收下来的接收信号只经过很小的衰减就进入了塔放进行放大。使用塔放能有效提高系统的灵敏度,提高系统的上行覆盖范围。同时可有效降低手机的发射功率,减小系统内的干扰噪声,提高通话质量。,天馈系统勘测与设计,常用馈线类型:1/2、7/8、5/4 馈线选取原则:馈线长度大于50米要采用5/4馈线;馈线长度小于50米时采用7/8馈线。1/2馈线用于连接天线与馈线之间、馈线与机顶接头处的跳线。 2000MHz频段的馈线损耗:馈
12、线型号 损耗(100米) SYFY-50-22(7/8”) 6.46dB LDF5-50A(7/8”) 6.46dB LDF6-50 (5/4”) 4.77dB FSJ4-50B(1/2”) 17.7dB,天馈系统勘测与设计,按照辐射方向划分:定向天线、全向天线按外形划分:板状天线、帽状天线、鞭状天线、面状天线按极化方式分:单极化天线、双极化天线,天馈系统勘测与设计天线的分类,天线的电气化指标举例,天线的机械指标举例,天线的选择是决定网络质量的一个很重要部分; 应根据基站服务区内的覆盖、服务质量要求、话务分布、 地形地貌等条件,并综合考虑整网的覆盖、干扰情况来 选择天线; 根据地形或话务分布情
13、况可以把天线使用的环境分为以下 几种类型: 市区、郊区、农村、公路、山区、近海、隧道、室内等。,天线的选择,市区基站天线选择 a、通常选用水平半功率角6065的定向天线; b、一般选择15dBi左右的中等增益天线; c、最好选择带有一定电下倾角(26)的天线; d、建议选择双极化天线。郊区基站天线选择 a、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水平半功率角65或90的定向天线; b、一般选择1518dBi的中、高增益天线; c、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预置下倾角; d、双极化和垂直极化天线均可选用。,天线的选择,农村基站天线选择 a、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90、120定向天线或全向天线; b、所选的定向天线增益一般
14、比较高(1618dBi); c、一般不选预置下倾天线,高站可优先选择零点填充天线; d、建议选择垂直极化天线。公路基站天线选择 a、一般选择窄波束、高增益的定向天线,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8字型天线、全向或变形全向天线; b、公路基站对覆盖距离要求高,因此一般不选预置下倾角天线; c、建议选择垂直极化天线; d、所选定向天线的前后比不宜太高。,天线的选择,隧道内的天线选型小于两公里的隧道建议选择10-12dB的八木/对数周期/平板天线安装在隧道口内侧对2km以下的公路隧道进行覆盖。大于两公里的隧道建议采用泄漏电缆、同轴电缆、光纤分布式系统等解决。,天线的选择,室内天线的选择全向天线 垂直极化,
15、2dBi增益,形状可为帽状、茶杯状等,尺寸小,便于安装和美观定向天线垂直极化,90度水平半功率角7dBi增益的定向天线,天线的选择,同一基站不同小区的天线允许有不同的高度。这可能是受限于某个方向上的安装空间;也可能是小区规划的需要; 对于地势较平坦的市区,一般天线的有效高度为25m左右; 对于郊县基站,天线高度可适当提高,一般在40m左右。 天线高度过高会降低天线附近的覆盖电平(俗称“塔下黑”),特别是全向天线该现象更为明显; 天线高度过高容易造成严重的越区覆盖、同/邻频干扰等问题,影响网络质量。,天线高度的设计,天线方位角的设计应从整个网络的角度考虑,在满足覆盖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证市区各基站
16、的三扇区方位角一致,局部微调;城郊结合部、交通干道、郊区孤站等可根据重点覆盖目标对天线方位角进行调整。 天线的主瓣方向指向高话务密度区,可以加强该地区信号强度,提高通话质量; 市区相邻扇区天线交叉覆盖深度不宜超过10%; 郊区、乡镇等地相邻小区之间的交叉覆盖深度不能太深,同基站相邻扇区天线方向夹角不宜小于90; 为防止越区覆盖,密集市区应避免天线主瓣正对较直的街道。,天线方向角的设计,运用天线下倾技术可有效控制覆盖范围,减小系统内干扰; 天线下倾角度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达到既能够减少同频小区之间的干扰,又能够保证满足覆盖要求的目的; 下倾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基站发射功率、天线高度、小区覆盖范围
17、、无线传播环境等因素;,天线下倾角的设计,天线波束倾斜可以采用电气和机械两种方式:电气下倾的角度与选择的天线型号相关,一般是固定的;机械下倾角度可调,但是受安装配件和无线信号传播特性限制,一般不超过15;,天线下倾角的设计,电下倾和机械下倾方法,产生不同的表面辐射,下倾角度较小时,区别不大;但随着下倾角度的加大,区别较为明显:,安装环境分为天线附近环境和基站附近环境。对于天线附近环境主要考虑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和天线受铁塔、楼面等的影响;对于基站附近环境则主要考虑500米以内高层建筑物对无线信号传播的影响。,天线安装,基站天线在安装时还应该注意其在覆盖区是否会产生较大的阴影,安装时应尽量避开阻挡物
18、,如:安装在楼顶的天线须注意楼顶天面对无线信号的阻挡,应尽量靠近边沿安装。,天线安装,对于GSM基站与NodeB之间的相互干扰,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GSM对NodeB的阻塞影响GSM对NodeB接收频段的杂散影响NodeB对GSM的阻塞影响NodeB对GSM接收频段的杂散影响在一般情况下为满足阻塞和杂散对隔离度的要求, WCDMA与GSM、DCS共站址情况下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要大于30dB。,天线安装,空间分集时,两根接收天线的距离要求为1218;1=0.15m(2GHz)。 天线安装越高其分集天线的水平间距越大,一般取分集天线水平间隔等于天线有效高度的0.11倍; 要达到同样的分集效果,垂直分集距离必须是采用水平分集时的56倍; 为了减少两副天线的 相互影响,分集天线水平 间距在任何天线有效高度 情况下都应大于3m。,天线安装间距,基站勘测角色定义和常用工具基站勘测流程基站勘测报告,课 程 内 容,勘测文档,WCDMA基站勘测报告 主要包括网络建设背景、预规划方案、基站工程参数表 、基站分布图等。WCDMA基站网规勘测表 基站天线安装位置、各扇区工程参数、天线周围环境等。勘测备忘录 WCDMA工程参数总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