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4 常见的天气.ppt

上传人:fcgy86390 文档编号:6984642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4 常见的天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4 常见的天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4 常见的天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4 常见的天气.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4 常见的天气.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湖南师大附中 梁良樑,常见的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一 天气和天气系统的概念,天气:是在较短时间内特定地区的大气状况。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天气系统:是具有一定的温度、气压或风等气象要素空间结构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有的以空间气压分布为特征:如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等。有的则以风的分布为特征,如气旋,反气旋等。有的又以温度分布特征来确定,如锋。还有则的以某些天气特征来分,如雷暴,热带云团等。大气

2、中各种天气系统的空间范围是不同的,水平尺度可从几公里到12千公里。其生命史也不同,从几小时到几天都有。,低气压(气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低气压。,(一)高气压(反气旋)、低气压(气旋)与天气,高压脊:高压凸向低压处的弯曲狭长部位,高气压(反气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高气压。,低压槽:低压凸向高压的弯曲狭长部位,高、低气压、气旋和反气旋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一个天气系统,从气压分布状况看是高气压和低气压,从气流分布状况看是气旋和反气旋,事实上,高低气压、气旋和反气旋是一个统一体。,二 天气系统和天气的关系,1、高低压天气系统图,低气压的气流状

3、况气旋,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低气压系统中近地面形成旋转气流,由于中心气压低,形成向低气压中心汇聚(辐合)的气流。,2、 天气形成原理,气流状况,天气状况,(1)低气压(气旋)和天气,气旋中心区域的天气状况,由于气流从四面八方流向中心,中心空气受压迫上升,气温降低,凝云致雨,所以气旋中心区域多阴雨天气。, 低压槽部位的天气状况如何?,低压槽处的气压低于两侧气压,所以槽线附近也产生辐合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思考:, 气旋有哪些类型?有什么不同?,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生成条件不同,温带气旋是出现在中高纬度地区,通常和锋面结合在一起(锋面气旋)。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

4、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气压中心温度高,气压很低)。热带气旋通常在热带地区离赤道平均3-5个纬度外的海面(如西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强烈发展成为台风(飓风)。,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地面气流汇聚速度很快,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导致台风中心(眼区),平均直径约为40公里 )成为一个空气的空心区,产生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无风。,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风形成后所运行的路径。可分为三类:西进型、登陆型、抛物线型,(2)高气压(反气旋)的气流状况,高气压的气流状况反气旋,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高气压系统中近地面形成旋转气流,由于中心气

5、压高,形成向高气压中心向外发散(辐散)的气流。,高气压中心区域的天气,反气旋中心的空气向外流散后,高层空气自上而下来补充,形成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多晴朗天气。,思考:,高压脊上天气状况如何?, 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给我国东部地区多带来怎样的天气?,高压脊处的气压高于两侧气压,所以脊线附近也产生辐散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夏季(7-8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天气,秋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多秋高气爽天气。,3、天气图上的天气要素分析, 分析气压的高低状况(气旋反气旋判断):,根据气压的数值分布判断; 根据风向判断; 根据天气状况分析;,

6、比较气旋(低气压)和反气旋(高气压),低气压,高气压,四周流向中心(北逆南顺),中心流向四周(北顺南逆),上升,下沉,中心地区云量增多,多阴雨,中心地区天气晴朗,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长江流域夏季的伏旱和冬季寒潮等, 分析风向风力,风向:根据气压梯度力结合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南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风力:不考虑摩擦力影响,同一幅图上,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不同图上要结合比例尺判断气压梯度的大小。,(3)分析气温特征,根据气压的性质判断:冷性气压气温低(如亚洲高压),暖性高压气温高(如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根据气压的高低状况(天气状况)分析:高压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

7、低,日温差大。,根据风向判断:来自高纬的风带来低温的气流,气温降低,如东亚的冬季风西北季 风;来自低纬的风带来温暖的气流,气温升高,如东亚的夏季风东南季风.,(4)分析降水特征,高气压中心和高压脊附近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降水少;低气压中心和低压槽附近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降水多。,练习:图中甲地的风向和天气状况是?,练习:下图是“我国某天气系统在某地过境时的气压与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分析判断12题。 1. 该天气现象是 ( )A. 冬天大风寒潮天气 B. 东南沿海台风天气C. 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 D. 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2. 该天气系统是 ( ) A. 快行冷锋 B. 反气旋 C. 强

8、热带气旋 D. 准静止锋,B.,C,(二) 锋面和天气,锋线,1、锋面的概念,形成条件和特点,锋面就是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的交界面,或者叫做过渡带 。锋线和锋面统称为锋。锋面和空间水平面相交的区域叫锋区。,当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的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形成锋面(锋即为交锋),因为锋面两侧的气团冷暖干湿性质不同(密度气压也不同),所以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冷气团一侧倾斜,其水平长度和气团水平距离相当(几百到几千公里不等),宽度比气团小,高度和气团高度相当(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冷气团,暖气团,2、锋面天气的形成,锋面处 大气不稳定,锋面附近有云雨、大风等天气产生,锋面两侧温度、

9、气压、湿度不同,锋面,锋线,受单一气团控制时,天气特点比较稳定;受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控制时,天气特点发生变化。,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受地形阻挡,使锋面来回摆动,这样形成的锋叫准静止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叫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的锋叫暖锋。,3、锋面类型和天气差异,冷气团,冷锋,暖气团,冷锋与天气,云层增厚, 刮风 或 雨雪天气, 降温。,气压升高, 气温和湿度下降,天气转睛。,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冬季的寒潮天气、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等都是冷锋活动造成的。,想一想:冷锋一年四

10、季都有,为什么冬季最强?,下图表示锋面过境前后气温和气压发生了怎样的的变化?,冷 锋 过 境,冷气团,暖锋,暖气团,暖锋与天气,云层增厚,连续性降水或雾。,天气转睛, 气温升高,气压下降。,暖锋在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天气说的就是暖锋天气,下图表示锋面过境前后气温和气压发生了怎样的的变化,请判断它反映的是冷锋过境还是暖锋过境的情况。,暖 锋 过 境,准静止锋与天气,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 缓慢或在原地停留较长时间的锋。准静止锋会给该地区带来连续性阴雨天气。,例:江淮准静止锋 春末夏初(6月上旬 7月上旬) 徘徊在长江中下游地

11、区,形成长达一个月左右的连续性阴雨天气。因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故称 梅雨。,昆明准静止锋 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 气团,经长途跋涉来到云贵高原脚下,已是强弩之末; 受云贵高原西高东低地势阻挡止步不前,在贵阳与昆明 之间形成准静止锋。,暖气团,冷气团,梅雨,贵阳,准静止锋与天气,长江中下游 地区的初夏 梅雨天气是由江淮准静止锋形成的。,返回,贵阳,昆明,返回,昆明为什么四季如春?贵阳为什么天无三日晴?,4、锋面类型的区别判断,(1)锋面坡度,(2)冷气团移动方式,(3)雨区位置,冷锋锋面坡度比暖锋锋面坡度陡。,冷锋的冷气团移动直指锋面,而暖锋冷气团在锋前形成回旋后撤。,冷锋雨区在锋后,暖锋雨

12、区在锋前。,(4)云系特征,冷锋先出现厚而低的云,后出现薄而高的云; 暖锋先出现薄而高的云,后出现厚而低的云。,锋前(冷气团),锋后(暖气团),锋前(暖气团),锋后(冷气团),下面的天气谚语反映的是受冷锋还是暖锋的影响?,天上钩钩云 ,地上雨淋淋,暖 锋,下面的天气谚语反映的是受冷锋还是暖锋的影响?,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冷 锋,5、锋面气旋,为什么气旋经常和锋面结合在一起?,锋面为什么处于低压槽线位置附近?高压脊上是否也能形成锋面?为什么?,怎样判断锋面类型?,图中A B C D四地的天气特征怎样?,返回,气象灾害,一、台风: 1.危害: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拔树倒屋、破坏

13、通信、影响交通、河堤决口、洪水泛滥、引发泥石流 2.概念:3.成因分布:,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 ,中国气象局2日发布消息:2004年夏季,中国各类气象灾害(主要是台风)共造成745人死亡,1.1亿人受灾,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台风移动路径及对我国的影响,5.防御措施,“云娜”登陆路径,二、寒潮,三、暴雨洪涝,1.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2.强烈的上升运动 3.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1.暴雨条件,2.暴雨洪涝的防御措施:,暴雨洪涝发防御,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修建水库 修建分洪区,红泛区土地管理 建洪水预报系统 预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 实行防洪保险等,四、干旱,1.危害: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2.防御措施:,干旱的防御措施:改善干旱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饥渴的大地,形成原因,多发 季节,影响我国的 主要地区,危 害,防御措施,台风,暴雨 洪涝,干旱,寒潮,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