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上五六单元.doc

上传人:myk79025 文档编号:6978397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上五六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四上五六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四上五六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四上五六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四上五六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五 )单元整体设计单元训练主题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课型 课时 教学内容 形 式预习课 11、 梳理本单元生字,分类归纳练习.2、 检查读书,读通读顺,初步理解课文。自学、小组学习2 观潮 阅读指导2 龙卷风 阅读指导2 琥珀 阅读指导阅读课补给课1 阅读童年书架上相关课文 自读交流单元整理 1 考察本单元学生基础掌握情况 考试其它 第( 六 )单元整体设计单元 学习快速阅读,通过对人物神态、情绪等变化体会人物内心。训练主题课型 课时 教学内容 形 式预习课 13、 梳理本单元生字,分类归纳练习.4、 检查读书,读通读顺,初步理解课文。自学、

2、小组学习2 古诗二首 阅读指导2 军神 阅读指导2 黄继光 阅读指导阅读课补给课1 阅读童年书架上相关课文 自读交流单元整理 1 考察本单元学生基础掌握情况 考试其它 阅读课教学设计授课内容 21 观潮教学目标1、在预习中正确认读本课 12 个生字,掌握 11 个要求会写的字。重点理解“笼罩、沸腾、水天相接、浩浩荡荡、风号浪吼、山崩地裂、霎时”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2、通过品读文本,读中感悟,抓住文中重点语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学习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从而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3、通过阅读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

3、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文本,读中感悟,抓住文中重点语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学习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从而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教学环节 学情预设及应对策略 补给内容 修改补记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播放视频资料)2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何感受?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大潮特点的词语,然后在小组中交教师介绍钱塘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师:江海涨潮,气势宏伟,堪称奇观,

4、令人震撼。作者眼中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生: 快生: 猛生:壮观 波浪滔天天下奇观小结:同学们预习的很充分。理解了很多词语的意思。“天下奇观”这条词最能体现钱塘江大潮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读文,读出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小组交流朗读成果,不认识的流。2、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朗读课文。并说一说小组内解决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解决,全班讨论解决。并说一说哪个词语最能体现钱塘江大潮的特点。三、理解课文,感受奇观。1.自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画出哪里能体现钱塘江大潮的“奇”,体会着读一读。2.交流读后感受。(1)潮来前(2)潮来了(3)潮退时 字词借助小组学习的力量解决。重点交流“笼罩、沸腾、水天相接、浩浩荡荡、风号

5、浪吼、山崩地裂、霎时”等词语的意思。什么是“一年一度”?每年固定的时间上演大潮汹涌而来的自然景观,很神奇!了解钱塘江口地形。(课件出示)读出潮来前江面的平静和薄雾弥漫的景象。从哪些词读出来的?读出人们迫切想看到奇观的心情。指读描写声音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关注描写声音的词语再读一读。作者抓住潮的声音,写出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潮逼近,气势宏伟;写出钱塘大潮的奇特。分别找两名生读描写声音的句子,进一步体会。指读描写潮形和颜色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勾画描写潮形和颜色的词语,关注这些重点词再读一读。读比喻句,体会潮头涌来的气3.课文读熟了,那么老师隐去了文中的一部分,你还能读吗?试试吧。(出示部分课文

6、,指导学生背诵)四、总结、拓展。1 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自己编写一篇导游词,然后向大家介绍。2势之宏伟指四名生读潮形的变化。穿插读描写潮声和潮形的句子,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小结作者抓住潮的形、声、色,按时间顺序由远及近写出了潮的气势由小到大的过程。关注这些词再读一读,体会作者有条理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出潮头虽去,气势犹在。出示课件:午后一点左右( )。过了一会儿( )

7、。再近些,( )。浪潮越来越近,( )。霎时,( )。过了好久,( )。你们为什么背得快?有窍门吗?小结:按作者写作顺序,所写内容及想象画面的方法,不但有助于我们很好的感受课文内容,还可以帮我们很快背诵课文!你准备介绍些什么?世界奇观异彩纷呈,多读书,你会领略很多自己没听到过的奇特景象!师补给“世界八大奇观”(1.金字塔 2. 宙斯神像 3.法洛斯灯塔 4. 巴比伦空中花园 5. 阿提密斯神殿 6. 秦始皇陵兵马俑 7. 毛索洛斯墓 8. 罗得斯岛巨像)等阅读材料。作业设计作业设计:1.把自己观赏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及感受讲给家长听。2.补充词语。天下( ) 人( )人( ) 人声( )( )

8、 齐头( )( )浩浩( ) 山( )地( ) ( )天( )地 风( )浪( )3抄写文中的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4.抄写至少两句让你体会到钱塘江大潮堪称“天下奇观”的句子。板书设计21 观潮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潮来时 闷雷滚动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潮头过后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教后小记阅读课教学设计授课内容 22 龙卷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预习中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了解“谈虎色变、特异、面目全非”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3、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运用的列举数字、举例、比较等说明方法。4、理解课文内容

9、,了解自然现象对人类生存的利与弊,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爱好。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运用的列举数字、举例、比较等说明方法。教学环节 学情预设及应对策略 补给内容 修改补记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风”吗?风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名字上看,你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风?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要把课文读得流利、正确。 思考:龙卷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畅所欲言)2.文中用的是哪个词语?3.文中写了哪两种龙卷风?三、默读思考,理解课文。1 默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描写龙卷风的气势和形态的句子,画下生:凉爽、

10、凛冽、温暖生:可怕、恐惧、声音大、破坏性强师:是呀,自然有万种风情,风也有千姿百态,今天我们就要认识一种极有特点的风。(板书:龙卷风)那龙卷风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检查生字1出示生词卡片。袭(x)来掷(zh)去摧(cu)毁肆虐(nu)恐怖(kn b)冰雹(bo)谜(m)语蜜蜂(fng)钉(dng)子嗡嗡(wn wn)谁知道谈虎色变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会使人们谈虎色变呢?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一个“压”字就把乌云从天边渐渐逼近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写得淋漓尽致,“千万只蜜蜂振翅般的嗡嗡声”让人从声音上感觉龙卷风太让人害怕了。关注这两处读一读。作者把陆龙卷的形态比作了

11、大象的鼻子,我们很容易就想像到了他的样子,这种说明方法叫“打比方”。补给 23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中的说明方法典型的段落补给一段描写风雨雷电的文章,体会文中的写来,写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读出来。陆龙卷指读,听了她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画面)你被钉子扎过吗?龙卷风把小木棍儿、草秆儿变成了钉子,你感受到了什么?读出来。师:同学们,陆龙卷这种任意破坏大地上一切东西的行为可以用书中的那个词来概括?(肆虐) 播放课件: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龙卷风是怎样肆虐大地的?师:那么文中用了一个省略号,说明陆龙卷还搞了很多的破坏,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来说说陆龙卷还会干了什么吗?(让学生自由想象,体会陆

12、龙卷的狂暴威猛)师:那么作者是怎样把陆龙卷这种可怕的感觉像我们展现出来的呢?他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就一步步的越来越让我们恐惧呢?(从远到近)师:好,那我们能不能把陆龙卷一步步逼近我们、让我们毛骨悚然的这种感觉读出来呢?(找学生读第三段)那么作者为我们强调了一些什么样的词就让我们真切地感受海龙卷形体的巨大?(表示数字的词)这种说明方法是什么?(列数字)我们读的时候就该怎么读?谁法。3 陆龙卷实在是太可怕了,其实海龙卷比陆龙卷形体更巨大,其实更威猛,那作者为了把海龙卷向我们介绍的更生动,他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谁愿意给大家读读?四、交流资料,拓展延伸。关于龙卷风,老师知道你们在课下还查找到了很多资料,

13、谁愿意把你找到的资料给大家交流一下?师: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六、小练笔。从电视、广播或人们的交谈中,你知道近一周发生了哪些新闻事来试一试?(教师相机多找几人指导朗读,读时强调数字):师:这么巨大的海龙如果在漆黑的天空背景下,再加上不间断的闪电,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你能不能从书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词?带着恐惧的心情读一读。教师小结:看来,不论是海龙卷还是陆龙卷,都是非常可怕的,怪不得遭遇过它的人在追述那不平常的经历时都会谈虎色变。小结:同学们,关天龙卷风,还有许多不解之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终有一天我们会清楚地了解龙卷风,并找到预防它的办法.说的真好,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长大

14、之后好好研究龙卷风,为人类造福。补给关于龙卷风的文章和科普介绍。件吗?请以“ 新闻要述”的形式把一周的重要新闻总结一下。作业设计作业设计:1 多音字注音龙卷风( ) 试卷( ) 漫天卷地( ) 画卷( )钉子( ) 钉锤( ) 钉扣子( ) 钉鞋( )2 四字词语狂暴威猛 抛来掷去 不解之谜谈虎色变 面目全非 摇摇晃晃3 抄写文中的比喻句板书设计22 龙卷风陆龙卷 说明方法举例子谈虎色变 列数字海龙卷 作比较打比方教后小记阅读课教学设计授课内容 24 琥珀教学目标1、在预习中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理解“飒飒、松脂、柔嫩、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断绝、推测”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

15、感情的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环节 学情预设及应对策略 补给内容 修改补记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你们见过琥珀吗?如果见过,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2.我们先来欣赏几件美丽珍贵的琥珀艺术品。出示图片。3.最后一幅图为书上的琥珀图片:这是一块怎样的琥珀呢?谁想说一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

16、检查自读课文情况。3默读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探究课文内容,理解课文。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生介绍,可结合资料。听出来这几位同学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的?(样子、材料、价值)课件出示琥珀图片作者也向我们介绍了这块琥珀的样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描述的。让我们来看课文吧。用“这是一块”的方法描述。指名读课文,正音。生: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像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琥珀、苍蝇、松脂拂拭、渗出、澎湃黏稠、推测、淹没晌午、逼迫、剩余掸翅膀、热辣辣师:这篇课文和我们学过的那篇课文结构很像?

17、黄河象是作者想象的部分?默读课文思考1.假如你就是科学家,面对这样一块奇异的琥珀,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生答)2.作者是根据什么推想出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的?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怎样说的?3.科学家研究这块琥珀有何价值呢?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练读。分角色朗读。四、扩展延伸。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交流。(l)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由一人执笔把小组意思记录下来,以便全班交流。)师: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你知道想象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了吗?(要想进行合理的想象,必须根据事物的特点创设情境。)师:我们再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合理的想象,精彩

18、的描写。补给黄河象中作者合理想象的部分。从文字中体会描写的准确性。作业设计把你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想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板书设计24 琥珀事物 想象 琥珀 形成(苍蝇、蜘蛛) 发现价值教后小记阅读课教学设计授课内容 26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在预习中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两首古诗。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及每首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3、把握塞下曲中“将军”的形象,体会十一日四日风雨大作中“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教学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及每首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重、难点教学环节 学情预设

19、及应对策略 补给内容 修改补记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在中国古代,有许多位著名的将军,他们都凭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和高超武艺,建立了丰功伟绩。那么,你知道古代的哪位将军,给大家介绍一下!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塞下曲诗意想不想具体了解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交流。生:岳飞文天祥 邓世昌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将军,他就是西汉名将李广。李广驻守边疆的时候,让敌人闻风丧胆,号称飞将军。这节课,我们就可以从唐代诗人卢纶笔下的古诗塞下曲中,领略这位飞将军的风采!1板书课题、作者。2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3指名读。对读。师按照刚才的要求作评价。老师想让大家回忆

20、一下,以前我们在理解诗句的时候,用过怎样的学习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几种方法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说不定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新的学习方法呢!学生小组互助,理解诗句。抓住“引”字总结联系上下文解释的新方法。从“惊”字体会,感受气氛的补给历史故事中李广传奇让学生更深入全面了解这个英雄人物。全诗整合,体会诗情。师:同学们,假如我们的飞将军李广现在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你特别想对他说些紧张。教师指导朗读。抓住“没”,并且利用情景表演体会将军力气大,勇武。生评价。两个人对读。师生对读读出赞叹之情,指导朗读。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飞将军李广的一个富于传奇性的故事。下面,谁愿

21、意做故事大王,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生讲故事,教师鼓励要声情并茂。师: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可以吗?请大家跟我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好不好?师:最后,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佩,齐读塞下曲!课件出示塞下曲第 3 首“月黑雁飞高”李白、王昌龄塞下曲。对陆游,你有哪些了解?把你什么呢?拓展延伸。第二课时一、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陆游写的古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板书课题。出示古诗,教师感情朗读。二、自读古诗,了解诗意1.自读古诗,要求:(1)反复读古诗,做到读通顺,正确。(2)找出生字,读准字音并识记字形。(3

22、)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大概意课前搜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师:南宋光宗三年农历十一月四日深夜,阴山骤起一场大雨,震响了僵卧孤村的六十八岁诗人陆游的心弦,虽然他已隐居两年,但老骥伏枥而志在千里。此刻,诗人灵感又随风雨同至,写下了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十一月四日的夜晚。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指名学生读古诗,齐读古诗。(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并说说怎么记。(3)通过刚才的自学,你学懂了什么?(4)还有那些不懂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融入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次齐读古诗。你是从哪体会到的?读前两句,读出爱国之情。师:为什么不去,而只是还想着?再读,说说你又体会到了什

23、么。补给南宋历史背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思。(4)把不懂的地方作出标记。2.汇报自学情况;3 整合诗意师:通过刚才的朗读和交流,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吗?三、深入品读,感悟诗情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诗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介绍背景:作者所处年代正是南宋与金兵交战作者如此凄凉,为什么还“不自哀”呢? 师:体会作者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境遇放在心上。再读,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问:作者为什么只能在梦中身赴战场?问:此时此刻,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反复朗读,读出作者复杂的心情。再读全诗,读出自己的感受。师: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结合

24、理解,尝试背诵。之时,作者也曾当过官,他一直坚持抗金,并且也曾多次身赴战场,奋勇杀敌,保卫自己的祖国。但当时统治者却腐败无能,面对强敌只知道逃离,于是,与他们思想格格不入的陆游处处受到排挤,最终被罢官,隐居在阴山故居。作者目睹自己的祖国面对强敌,国土丧失,人们在金兵的铁蹄下苦不聊生。作者空有一颗报国之心,却不能实现。师:是啊,作者的内心充满了渴望万里从军,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但却壮志难酬,无路请缨,心中充满了悲愤之情。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著,对理想愈是执著,它的悲愤愈是强烈。这种悲愤忠烈的感情一直在他心中激荡,使他夜不能寐,在梦中也常常梦到。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啊!四、总结学法,拓展积累回顾

25、这节课学习方法。课后自学陆游的示儿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并背诵下来。 作业设计一、比一比,再组词。卢( ) 棱( ) 僵( ) 哀( )户( ) 凌( ) 疆( ) 衰( )二、先解释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1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引: 句意: 2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哀: 尚: 戍: 句意: 三、课文理解填空。1塞下曲是唐朝诗人 的代表作。这首诗借西汉飞将军 在夜晚以石为虎而射之的故事,赞美了唐朝戍边名将的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宋代爱国诗人 的名作。这首诗通过一个“思”字,表达了诗人的 情感。板书设计古诗二首塞下曲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唐)卢纶 (宋)陆游飞将军李

26、广 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忠心卫国 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勇武过人臂力超群教后小记阅读课教学设计授课内容 27 军神教学目标1、在预习中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勾画重点语句,写出自己的感悟3、通过体会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沃克医生的思想情感的变化以及刘伯承将军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神情、动作、语言等,感受刘伯承将军的意志坚强,从而也理解“军神”的深刻含义。教学 通过体会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沃克医生的思想情感的变化以及刘伯承将军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神情、动作、语言等,感受刘伯承将军的意志坚强,从而也理解“军神”的重、难点深刻含义。教学环节 学情预设及应对策略 补给

27、内容 修改补记一、谈话,导入新课。通过以前的阅读,我们认识了哪些英雄人物?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读了课题,你想到什么?2带着你的问题读课文,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并勾画相关词语。2)思考文中讲了他的什么事?6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读中悟,悟中品1默读课文,本文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把最能体现刘伯承是军神的词、句生: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刘胡兰、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他们都是普通战士,但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也是一名军人的故事。他,堪称“军神”。生:军神是谁?为什么叫军神?认读生词孤傲 怔住 审视颤抖 由衷锐利 青筋暴

28、起 汗如雨下检查读文情况课文讲了什么事?生:刘伯承的态度坚定,不可动摇勾画下来多读几遍。可以在旁边写上三言两语。2.全班交流。(1)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如何读出来呢?(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3)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4)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5)沃克医生从来没有遇到过像刘伯承这样的人,教师巡视。同学们试着读出刘伯承的镇定。读这里时不能拖,落地有声。引导学生读出刘伯承的

29、诚恳而殷切的语气。相机引导学生咬文嚼字:“ 一声不吭”什么意思?(指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刘伯承“一声不吭”在干什么呢? 你能读出来吗?学生回答时,教师引导学生相机圈点“一声不吭”“紧紧抓住了”“竟被抓破了”等词语。“了不起!”(引读课文)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引导学生对照插图,读重点句。补给 30登山对列宁神态动作描写的段落,体会人物性格和品质。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由自主地喊道(6)引导学生体会沃克医生心里的想法。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从中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求治、术前、术中、术后”四个方面

30、的具体表现回答。此时,沃克医生在想什么呢?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有感情的读文总结,情感升华。师:“此时此刻,你想对刘伯承大元帅说什么?可以用书上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补给刘伯承的非常之路和伟人之初(将帅篇,刘伯承)中的相关段落。作业设计一、看一看,写一写。诊(诊)(诊所) 沃( )( )绷( )( ) 拒( )( )判( )( ) 勉( )( )二、形近字组词。龄( ) 拒( ) 醉( ) 拖( )玲( ) 柜( ) 碎( ) 施( )三、在( )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神情 ( )的大脑 ( )的脸色( )的男子汉 ( )的白垫单 ( )的目光四、阅读后按要求做。“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

31、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板书设计 27.军神刘伯承 军人 军神一不用药一声不吭一刀不漏意志刚强 毅力非凡教后小记阅读课教学设计授课内容 29 黄继光教学目标1、在预习中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感悟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词句,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的品质。3、通过阅读学习及相关资料,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词句,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的品质。教学环节 学情预设及应对策略 补给内容 修改补记一、营造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胜

32、枚举。你最敬佩哪位英雄人物?简单介绍一下他的英雄事迹。”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在课文中为我们介绍的黄继光是一位怎样的战士?三、研析设问,精读感悟。短短的一篇课文,让我们读出了那么多的内容,那么多的感受,我相信你们一定还有更浓厚的兴趣再次走进英雄黄继光,去细细地体会,慢慢地咀嚼,抓住其中让你感受深刻的那个词,带着这个词再读课文,把感受深的地方用“”画出来。他们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继光就是这些英雄人物中的一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为了战斗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精

33、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出示:黄继光是一位( )的战士。教师巡视指导。黄继光是怎样完成任务的?估计学生对他的评价有:勇敢、坚强、不怕死的A、英勇献身(1)黄继光在完成任务时处境艰难,他是那样的顽强。学生抓住“匍匐爬站起举起晕倒又站起扑向堵住”等词语,理出英雄的行动线索。多么顽强,多么勇敢。佩服出示句子: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勾画黄继光的动作,关注这些词读文,体会到了什么?带着你对他的敬佩之情读出来。体会其作用。小结: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四、串联教材,迁移课外1、补充材料,深情读文:黄继光的事迹是十分感人的,他的壮烈牺牲的场面让人难忘。老师从课

34、外书上还了解到:就在黄继光壮烈牺牲后,指导员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黄继光那结实、坚强的身躯仍然扑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住连挪动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啊!多么令人感动啊!组织讨论交流: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过渡:面对死亡,黄继光毫不畏惧,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为这次战斗铺平道路。那么他在主动请战时又是如何表现的呢?思考:“愤怒”和“坚定”在文中表达了黄继光怎样的思想感情?(2)投影: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指导朗读:读出黄继光坚定的语气。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黄继光又有了新的认识,请你把你此时

35、此刻的心情读出来,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假如你现在就站在黄继光烈士的墓前,想想过去,看看今天,你心里一定有好多的话要说。请你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在中心火力点的前面,留下一条深深的 10 米长的血印。看到这一切,连长流出了热泪,所有人都流出了热泪,指导员抱起黄继光,紧紧地搂在怀里,失声痛哭。2、身临其境,情感升华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zhn y l c x shn bo chu gu dn( ) ( ) (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 )地射击 ( )地注视 ( )地向前爬( )地说 ( )地牺牲 ( )地挪动脚步三、选词填

36、空。战役 战斗1黄继光在上甘岭( )中光荣牺牲。2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 )了四天四夜。持续 继续3黄继光不顾伤口的疼痛( )向前爬。4高温天气已经( )好几天了。四、按课文填空。1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 )的枪弹压了回来。2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 )射过来。3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 )的子弹中站起来了。4战士们像( )向上冲,占领了 5979 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板书设计黄继光接受任务英勇顽强 主动请战 爱国主义精神不怕牺牲 英勇献身 国际主义精神占领高地教后小记预习课教学设计授课内容 第五单元教 学 1、借助拼音及已有的识字方法将文章读熟,教师检查读文情况。2、认读本单元生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