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 3敬班 專題研習報告 香港的地道美食,指導老師: 譚展安老師、余國隆主任、張錦屏老師,研習目的,探究香港獨有的美食 發掘最受歡迎香港美食 找尋香港美食的歷史 最多香港美食出現的地方,研習方法及成果,資料搜集 訪問 參觀 模型 攤位遊戲 展板 電子簡報 口頭報告,腦圖,香港獨有的美食,雞蛋仔、格仔餅、蛋撻、臭豆腐、菠蘿飽、雲吞麵、老婆餅、臘味飯、車仔麵、煎釀三寶、煲仔飯、魚蛋、砵仔糕、碗仔翅、燒賣,訪問,問卷調查 結果 五大最受歡迎香港美食:煲仔飯、魚蛋、砵仔糕、碗仔翅、燒賣,五大最受歡迎香港美食,第一組 (煲仔飯): 陳博文, 楊琬珩, 鄭文睿, 林仁行, 鄧諾恩 第二組
2、(魚蛋): 溫嘉愉, 文彥淇, 潘祉諺, 張恩悅, 簡曜熙 第三組 (砵仔糕): 黃思捷, 李梓駿, 王臻, 李卓穎, 劉子樂 第四組 (碗仔翅): 萬凱琪, 黃俊謙, 羅濬樂, 成曉彤 第五組 (燒賣): 曾憲諾, 施俊賢, 鄭靖霖, 羅駿軒, 何柏芹,香港美食的歷史,煲仔飯 煲仔飯,又有砂鍋飯、瓦鍋飯等名稱。是以砂鍋盛載著飯和食材用炭火慢慢地蒸熟的食品,過去通常在冬季食用,只在大牌檔提供,現在一年四季人們均可在茶餐廳、酒樓和港式快餐店享用到。 通常廚師用炭爐把瓦煲內的飯先煮熟,再放上和食材用炭火慢慢地蒸熟,大約用半小時。,香港美食的歷史,魚蛋 魚丸是水鄉人家常見的小吃食品,用魚肉加澱粉製成
3、的。廣東和香港稱之為魚蛋,香港食肆通常簡寫作魚旦。 香港的街頭熟食,始於1950年代的流動小販。一般的魚蛋檔有咖喱與原味兩種,吃時常伴以辣椒醬或甜醬。,香港美食的歷史,砵仔糕 砵仔糕是一種傳統廣東小吃糕點,源自廣東台山。 傳統的砵仔糕以黃糖、粘米粉等造成後,放在一個瓦製的小砵內蒸熟,故名;但現在的製法已多數改用小瓷碗。吃的時候才把砵仔糕從小砵倒出來,以竹籤穿起來吃。有的砵仔糕加入紅豆;亦有砵仔糕改以白砂糖製造,因而是白色的。,香港美食的歷史,碗仔翅 碗仔翅源於五十年代的香港廟街。榕樹頭一帶的街邊小販,看到附近酒樓經常丟棄吃剩的翅頭、翅尾,覺得十分浪費,於是靈機一觸,想到加入豆粉水、肉碎、味精及
4、豉油等平價材料來烹煮這些魚翅,再用小碗盛載出售,由於價廉物美,隨即深受歡迎成為後來的碗仔翅了。,香港美食的歷史,燒賣 燒賣原稱梢麥,又稱鬼蓬頭。原來每年4、5月,北方的麥梢都會鋪上一層白霜,而製作燒賣時,其收口處亦會灑上一層狀似白霜的麵粉,加上頂端蓬鬆如麥子,因而得名。因爲普通話的麥和賣同音,才被廣東人以爲是燒賣。,最多香港美食出現的地方,旺角、油麻地、尖沙咀、灣仔、銅鑼灣,參觀 Pizza Hut,學習歷程食物材料製作pizza過程製作意粉過程美食品嚐,參觀後的反思,我們這次参觀了必勝客餐廳,學習及認識了製造薄餅和意大利粉的過程及一些餐桌禮儀。製造薄餅的過程是要將鋪滿了芝士、肉腸及其他材料的薄餅放進焗爐裏,烤焗二十分鐘便完成。而製作意大利粉的過程,是將一公斤的意大利粉加入材料,再放入焗爐裏烤熱十五分鐘,便可食用。餐廳工作人員在我們享受食物時,亦教導我們用餐時應有的禮儀,如使用刀叉的方法及用餐時要顧及儀容等。這次參觀令我們獲益良多,十分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