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ttp:/2009 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凸透镜及其应用(09 四川绵阳)8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答案:A(09 江苏)3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答案:B(09 成都) 图 1 所示现象中,应该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的是答案:C(09 金华)23观察拍摄于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 面上时,由于光的 (填 “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的缘故。答案:折射(09 烟台)19一束光线 AO
2、以与水面成 300的角斜射到水面试在图 12 中画出光线AO 经过水面后的光路图http:/(09 义乌)26、2009 年 7 月 22 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可以看到本世纪最重要、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在上海和杭州地区,人们可以“享受”到大约 5-6 分钟的日全食时间。(1)现代的日全食研究课题大都集中于太阳物理学领域,如日冕温度反转、太阳磁场、太阳射电、太阳活动等,其中常见的太阳活动有 、耀斑、日珥等。(2)专家提醒,在观察日全食时千万要小心,直接观察太阳会灼伤眼睛,甚至可能对眼睛造成永久性上海。其原因之一是人眼对光的作用相当于 ,对光线又汇聚作用。答案:(
3、1)太阳黑子 (2)凸透镜(09 四川绵阳)11.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答案:C11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 10cm 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 6 所示,此时Aa 为物距Bb 为焦距http:/C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答案:C(09 江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
4、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 如果凸透镜焦距为 10cm,物距为 2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答案: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09 福州市)28小波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l)实验要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_。(2)他将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当光屏移动到图 21 所示位置时,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 f_cm。答案:(1)光屏中心 (2)10(09 泰安)20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 图 甲 所 示 , 一 束 平 行 于 凸 透 镜 主
5、 光 轴 的 光 线 经 过 凸 透 镜 后 , 在 光 屏 上 形 成 了 一 个最 小 、 最 亮 的 光 斑 。 由 图 可 知 , 凸 透 镜 对 光 线 具 有 作 用 , 该 凸 透 镜 的 焦 距 是 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 整 后 , 把 烛 焰 放 在 距 凸 透 镜 16cm 处 时 ( 如 图 乙 ) , 在 凸 透 镜 另 一 侧 前 后 移 动 光屏 , 会 在 光 屏 上 得 到 一 个 倒 立 、 的 实 像 ( 填 写 像 的 性 质 ) ; (
6、填 光 学 仪 器 )http:/就 是 利 用 这 一 成 像 规 律 工 作 的 。 如 果 将 蜡 烛 在 乙 图 的 基 础 上 远 离 透 镜 , 仍 要 在 光 屏 上 得 到 清 晰的 像 , 光 屏 应 向 (选 填 “靠 近 ”或 “远 离 ”) 透 镜 的 方 向 移 动 。答案:(1)会聚(1 分) 11 (2)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或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放大 投影仪(或幻灯机) 靠近 (09 济宁)9.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 F 点
7、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 7 所示。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请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 f= cm。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 8 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 。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 。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 “远离”或“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答案: 如 图 1 所 示 。 ( 1 分 )h
8、ttp:/ 约 5cm( 1 分 ) 光 屏 的 高 度 , 使 蜡 烛 、 凸 透 镜 、 光 屏 的 中 心 在 同 一 直 线 上 ( 1 分 ) 、 倒 立 、 缩 小 的实 像 ( 2 分 ) 。( 4) 远 离 ( 1 分 ) 能 把 成 在 视 网 膜 前 的 像 成 在 视 网 膜 上 。 ( 2 分 )评 分 标 准 : 本 题 共 7 分,各小题占分见相应小括号内的分值。其中地(3)小题若学生只填出“光 屏 的 高 度 ”也 可 给 1 分 ; 成 像 的 特 点 少 答 一 个 扣 1 分 , 扣 满 2 分 为 止 。 地 ( 4) 小题 的 第 二 个 空 可 根 据
9、 学 生 答 的 意 思 酌 情 给 分 或 扣 分 。 如 : 学 生 若 仅 填 出 “近 视 镜 对 光 有 发 散作 用 ”也 可 给 1 分 。(09 江苏)12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答案:A(09 山东平原县)数码相机是一种新兴的照相器材,它同普通照相机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底片,而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感光层,将图象的光信号转化成为数字信号保存起来下表是某数码相机的一些参数,请你根据这个表格,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说明,感光层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_ _;要成像,
10、物体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_ _。型号 镜头焦距 光圈快门 解析度Sony-S70 34mm 8s-1/1000s 1024768http:/(09 重庆)8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照相机、摄像机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拍摄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选填“虚”、“实”)像。答案:凸 实(09 成都)(多选题) 图 18 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C图能
11、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图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答案:A D(09 四川绵阳)16.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人眼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眼就是_ _眼。用凸透镜可以矫正 眼。答案:近视 远视(09 湖州).近视患者需佩戴由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是由于凹透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答案:发散(09 杭州)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B.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C.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D.凹面镜对光起发
12、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答案:C(09 金华)16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http:/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C(09 嘉兴)262009 年 7 月 22 日上午,嘉兴将能观测到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届时嘉兴地区将有近 6 分钟时间完全看不见太阳。这一现象可以证明光是 传播的。同学们在观测时一定要使用专用或自制器材,严禁肉眼直接观察,因为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镜,会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从而灼伤视网膜。答案:直线 凸透(09 成都).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现列出以下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潭清疑水浅”;“墙内开花墙外香”;“坐井观天,所见甚少”;“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中,能够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释的是_;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_。(均填序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