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祖国山河的礼赞,第十九节,2019/4/27,民族乐派,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密切联系的一批音乐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政治上是激进的,同情或参加本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艺术上他们主张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新音乐。,产生背景,19世纪,在西欧资本主义进步思潮广泛传播、民主意识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东欧、北欧、南欧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始呈现风气云涌之势。 政治观念、社会生活的变化引领了文化领域的变革。 在音乐界,19世纪30年代起相继涌现出一批热爱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作曲家;他们大都具有进步民主的世界观、强调从民间音乐中汲取元素获得灵
2、感,用音乐来反映人民的精神风貌。我们把这些作曲家称作“民族主义作曲家”,称他们的音乐风格为“民族主义音乐”。,S.莫纽什科B.斯美塔纳 E.格里格 J.西贝柳斯 .格林卡,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民族乐派中最具代表性国家及人物,斯美塔那(捷),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的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也是捷克民族歌剧的创始人。 在李斯特的启发下,开始交响诗的创作;并把捷克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婉转地融化到音乐作品中,极少直接引用民歌主题,但作品却充满浓郁的捷克民族民间音乐意味。,西贝柳斯(芬),被誉为芬兰国宝级的音乐家,也是世界上最长寿的音乐家,92岁去世。 芬兰曾将他的头像印到马克币上。 芬兰每年都要举办
3、盛大的“西贝柳斯音乐节”。 芬兰很多的音乐学院、街道或城市都用“西贝柳斯”来命名。,-芬兰颂,西贝柳斯说,芬兰颂就像一缕来自旷野的清新的空气,这是来自天堂的旋律,纯洁而又令人振奋。 曲调庄严舒缓,渗透了人民热爱祖国的崇高而神圣的感情,“强力集团”,被誉为“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的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浪漫乐派的代表作曲家,其作品带有一定的民族主义色彩。 穆索尔斯基是俄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蚤之歌等。,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交响诗沃尔塔瓦河背景,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交响诗。采用回
4、旋曲式结构。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波希米亚的大河,发源于舒马拉林山,由两条支流汇合而成。他流经森林、田野和古老的城堡,经过布拉格,在美尔尼克附近与易北河合流。交响诗以沃尔塔瓦河为主线,描写它怎样由两支涓涓细水逐渐汇成巨流,以及两岸人民的生活、风俗、民间传说和历史遗迹。,回旋曲式,基本主题,基本主题,基本主题,插部 对比性段落,插部 对比性段落,回旋曲式-主部主题出现三次以上,中间插入对比性段落,交响诗沃尔塔瓦河,基本主题 沃尔塔瓦河,基本主题 沃尔塔瓦河 更为宽广,基本主题 沃尔塔瓦河 浩浩荡荡流向 布拉格,引子: 两股泉水在山间交流、交汇,尾声:经过维谢格拉德古堡,远去,两支长笛吹出如淙淙细水般的
5、流水音调,代表沃尔塔瓦河的第一源头;接着两支双簧管相继加入,代表沃尔塔瓦河的第二源头。,基本主题:沃尔塔瓦河,基本主题在连绵不断的流水背景上,由双簧管和第一小提琴声部奏出,曲调酣畅、优美,具有捷克民歌的风格。,插部1,由圆号主奏,表现沃尔塔瓦河流经森林,林中传来狩猎的号角声。,插部2,表现沃尔塔瓦河穿过田野时,岸边回响起乡村婚礼的欢乐音乐。由单簧管和第一小提琴主奏欢快、跳跃的波尔卡风格的舞曲音调。,插部3,夜幕降临,传说中的水仙女们跳起了水仙女之舞。这是一首充满传奇色彩的夜曲。,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
6、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则应邀赴美。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1893年12月16日由翟多尔指挥纽约爱乐乐团首演。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二乐章 最缓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 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
7、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哀伤气氛的几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一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 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第一主题,这是作曲家怀念遥远祖国的愁思。其旋律朴实优美,富有歌唱性,深得人们的喜爱。以后曾被改编为各种独奏曲,也被填上歌词而成为独唱曲或合唱曲。也有人曾把这个曲调误认为是一首古老的美国民歌。,念故乡,“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天甚清,风甚凉,乡愁阵阵来。故乡人今何在,常念念不忘,在他乡一孤客,寂
8、寞又凄凉。我愿意回故乡,重返旧家园,众亲友聚一堂,同享从前乐。”念故乡是一个慢板,音乐优美绝伦。在管乐器一连串阴郁和弦所描绘的惨淡气氛烘托下,由英国管吹出动人的旋律。这一旋律以后被配上以怀念故乡为歌词内容,在美国演出时,许多观众感动得热泪沾巾。,第二主题,在弦乐器的演奏下,这一主题有了变化发展,情绪显得有些激动,第三主题,乐章的中间部分,在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震音的背景下,由长笛和双簧管奏出旋律。这段音乐充满深切的悲痛,同时又蕴涵着无比激动的情感,第四主题,在悲痛、哀伤的主题后,出现了一段明朗、优美的旋律。它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回忆,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清晰
9、)悲怆交响曲反映了主人公的悲惨境遇,表现了个人的苦难、斗争、愤怒、抗议以及对生活、幸福、欢乐和爱情的热烈探求,但足晦暗的力量终于将悲剧的主人公拖向死亡。作曲家内心的痛楚、逐渐熄灭的绝望、郁郁寡欢的断肠愁绪被表达的淋漓尽致,俄罗斯音乐家、“强力集团”成员之一的巴拉基雷夫曾说:“一个人要经历过多少苦难才能写成象这样的作品啊!”悲剧是深沉的,深沉是美的极致,而美则是一种照耀人生苦难的光明。悲与美共生、冲撞、互补、辉耀,这就是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哲学,是蕴藏在绝望背后的神奇微笑。,光荣颂(格林卡伊凡苏萨宁:终章) 光荣颂是全剧最著名的段落,它以庄严而壮丽的气势将剧情推向高潮,突出了爱国主义的主题。作
10、者吸收1812年卫国战斗进行曲音调和欧洲传统赞美诗的风格,运用民间常见的变奏曲式,以宏伟的曲调、简明的和声、坚定的节奏和方整性结构创作出这首气势磅礴的颂歌。作者还调用了三个合唱队和两个乐队的强大阵容,并加入雄浑的钟声,使合唱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柴科夫斯基(1840-1893),俄罗斯作曲家、指挥家 悲怆的音乐家 是一位最不平凡的,受人爱戴的音乐家。不仅在自己的国家,也在世界音乐史上享有崇高的荣誉。 乐风别致,由于他一生中曾遭受忧郁、困苦的环境,加上个性特强而孤独,因此作品中常有悲观的色彩。,简介,作品深刻反映了19世纪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罗斯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压抑的
11、感受。 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吸收西方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学习,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生平,幼年没有音乐环境。 1848年迁至圣彼德堡,1850年入圣彼德堡法律学校选修音乐课,1859年毕业,入司法部任职。 私下跟鲁宾斯坦学习音乐,进步神速。1861年考入俄音协学习班,以该班为基础,1862年成立了俄第一所高等音乐学校“圣彼德堡音乐学院”,成为第一批学生。 由于司法工作与音乐学习之间的矛盾,决定献身音乐事业。,生平(续),1865年毕业后,在新开设的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开始紧张的创作活动达十年之久。 其间创作有交响曲3部、协奏曲、歌
12、剧、舞剧,管弦乐序曲、室内乐等。由于工作忙,不能全部投入创作,为了经济来源,不得不继续任教。 一生多次去欧洲旅行,并于1891年赴美国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1893年5月被授予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0月28日在圣彼德堡亲自指挥其第六交响曲(悲怆)的首演,11月6日由于霍乱逝世。,作品欣赏,四小天鹅舞曲 花之圆舞曲 胡桃夹子糖果仙子之舞 C大调弦乐小夜曲,C大调弦乐小夜曲,此曲以抒情性的美丽旋律与强烈的情感渲泄相结合,吸收了意大利歌剧、法国芭蕾、德国交响曲的创作特点,色彩异常丰富、感人。,胡桃夹子糖果仙子之舞,乐曲用钢片琴演奏,音乐独特,清脆、晶莹、剔透,如珠落玉盘,展现了一个玲珑妙纯的儿童
13、世界。,格里格(18431907),挪威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 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作品突出表现了北国挪威壮丽、俊秀的自然风貌,农村山区的民间生活和童话传说中在奇幻形象。,格里格生平,6岁随母学琴,9岁作曲。 1858年听从著名小提琴家奥莱布尔的意见,到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1862年毕业,在卑尔根举行第一次音乐会。 后定居哥本哈根,师从尼尔斯 加德1867年挪威首都创立音乐协会,亲任指挥。 同师与表妹尼那结婚,1865年、1870年两次访问意大利,结识李斯特,得到赞赏。多次访问英国,但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卑尔根附近的乡村度过。,格里格生平(续),1903年60岁生日,挪威举行庆
14、祝活动,像全国性的节日。 1907年9月4日因心脏病发作病逝于卑尔根,葬礼似国葬,约有40万挪威人列队为他送葬。,作品欣赏,摇篮曲 清晨(选自“皮尔金特组曲” ) 苏尔维格之歌(选自“皮尔金特组曲” ) 特罗尔豪根的婚礼日 致春天,皮尔金特组曲,作于1874年,为著名的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诗剧皮尔金特配乐,皮尔金特是挪威童话中富于幻想的人物。 皮尔金特组曲共有两套,8首作品 第一套 清晨,阿塞之死,安妮特拉的舞蹈,在山王的大厅中。 第二套 抢新娘,阿拉伯舞,皮尔金特的归来,苏尔维格之歌。,皮尔金特故事梗概,皮尔金特原是挪威文学家、戏剧家易卜生的一部诗剧。它以挪威民间传说为题材,具有讽刺意义。大意
15、是: 自私、放荡的农家子弟皮尔金特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他爱上了美丽的姑娘苏尔维格,而参加山村青年的婚礼时将新娘英格丽特诱骗上山,随之抛弃。他在山野逃窜,与山魔之女相遇,爱上了她,并在她的诱逼下,抛弃人的品格,疯狂地追求权力。然而他被村民的钟声惊破迷梦,脱离魔窟,回到山村。他见到了垂死的母亲,却不肯浪子回头。母亲死后又离家出走,乘船出海,浪迹天涯,经历了种种离奇冒险的生活。他曾经致富,又因海船失事而使财产化为乌有。他在流落非洲之时,又与阿拉伯酋长的女儿阿妮特拉有过一段萍水相逢式的爱情。最后,他的一切幻想都破灭了,辗转回到故乡。他所爱的女子苏尔维格仍然忠贞地等着他。最后,皮尔金特就倒在她的怀里死去
16、了。姑娘让他安静地躺在自己的怀里,幻想着自己能在天堂与他相会,继续地唱着“在天上相见,在天上相见”。,清晨(选自“皮尔金特组曲” ),“清晨”是该组曲中的一首,描写清新的晨光和壮丽的日出。长笛奏出牧歌式的主题,表现的是皮尔金特所向往的理想乐园。 第一主题曲调明朗, 第二主题发展第一主题,有对比、转调到全曲高潮,再现部在原调的再现一主题,气氛逐渐平静下来。,苏尔维格之歌,皮尔金特剧中女主人翁苏尔维格姑娘歌唱的等待之歌苏尔维格之歌,在茅屋中纺纱时所唱。 该曲流传久远,是世界名曲之一。 旋律抒情,富有诗意。,特罗尔豪根的婚礼日,描写的是一对新婚夫妇与参加婚礼的人们,乘坐马车在乡间小路上奔驰的情景。 全曲采用复三部曲式 第一段:采用活泼的进行曲速度; 第二段:两个声部组成的抒情二重唱; 第三段:再现第一段。,谢谢观赏,WPS Office,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WPS官方微博kingsoftw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