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弗洛斯特在一首著名的诗中叹息:林中路分为两股,走上其中一条,把另一条留给下次,可是再也没有下次了。因为走上的这一条路又会分股,如此至于无穷,不复有可能回头来走那条未定的路了。我选择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的确是人生境况的真实写照。每个人的一生都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可能性,而最终得到实现的仅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可能性被舍弃了。回首往事,多少事想做而未做;瞻望前程,还有多少事准备做而未做。人生其实就是不断的重复做着选择题,只有做了对的选择,坚持下去,才可以走出一片天。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他选择颠覆世界权威,跳出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水稻有性杂交试验;当他可以申请
2、专利富甲天下的时候,他却毅然决然的选择无私献给国家、淡泊名利;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可以高官厚禄、衣锦还乡的时候,他选择的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他就是真正的耕耘者袁隆平。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选择为千万万的人民服务,人民也选择口口相传为他树立丰碑。一次次的选择,慢慢成就了他如今的地位,没有诺贝尔奖,不是千万富翁,但他却应得了全世界农民兄弟的爱戴。综其一生“专注田畴,群生饱暖农夫志;杂交水稻,百世芳菲功德人。”煎熬着创口之难以愈合,长期淌血流脓,腐臭不堪的苦难;背负着“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的巨大耻辱;承受着“身残处秽,
3、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抑郁而谁与语”被隔绝的旷世孤独。他想到了死,想到了屈原的以身投江、想到了自刎乌江的霸王。但同时他也想到了父亲的遗愿,想到大汉还没有自己的史书,只有脆弱的生命才会选择“临清流而赴死”,他要选择活下去,坚强的活下去。血腥的监牢,他选择承受,他坚信权力的盛宴,只是暂时的辉煌;不朽的才华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冰冷的铁镣,他选择承受,他坚信“死后是非乃定”,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自己就有百分之五十的胜率;污秽的蚕食,他选择承受,他要写出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自己的史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补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司马迁选择卑怯的活着,
4、而不是壮烈的死去,他知道只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在,他就是“史圣”,“略输文采”的汉武帝只不过是众多帝王中并不出色地一位,在历史和文学中的永恒地位,是那个“宫”他的刘彻,再投胎十次也休想企及的。生年不详,卒年更不详,这或许治史的司马迁,故意留给后人的一笔告白:生在哪年,是不重要的,死在哪年,也是不重要的,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为之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才是人生的全部意义。正确的选择是一生的跳板、是助推器,会把我们不断推向成功,与之相反,错误的选择,则会毁掉一个人的一生。是谁?面对市井无赖傲慢无理的挑衅,选择甘受胯下之辱,只为他日风云际会,誓作擎天白玉梁。是谁?初投项羽,数次献策,却未被采用
5、,只被委任了炊事员、守门官之类的小官,果断选择离开投奔刘邦。是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与汉王定了三秦;救汉皇于荥阳,虏魏王豹,破代兵,禽赵王歇;北定燕,东定齐,下七十余城;南败楚兵二十万,斩名将龙且;九里山排下十面埋伏绝机阵,杀尽楚兵百万,战将千员;又遣六将,逼死项王于乌江渡口。造下十大不世之功,本可以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却选择“汉遇我厚,吾岂可见利而背恩乎!”是谁?挟不赏之功,戴震主之威,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势在人臣之位,而名高天下,本该危之、比戒之的时候,却选择高调出行,三千甲士随身。是谁?被诬谋反,贬至淮阴,兵权被夺,封地被收,不思自省,却选择配合陈豨的谋反,预谋起兵诛杀吕后
6、皇太子,最后兵败被诛三族。他就是人们眼中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的“兵仙”韩信。总结其一生“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争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天生的非常之人,且具备非常之才,又恰值非常之时,荡平齐楚大地之后,本可以选择自立为王,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却选择愚忠,坐失良机;被贬淮阴,兵少将寡,造反的时机、条件早已完全错失的时候,本可以选择隐居,安度晚年,却选择起兵谋反,最终落得兵败被擒、夷三族。韩信觉得身上的征尘,胸前的勋章,赫赫的战功,彪炳的资历,与刘邦起事时的交往,是一份谁也不敢拿他怎么样的本钱,完全搅乱了他的心智,两次致命的错误选择,最终导致其命殒长乐宫的悲剧命运。无双
7、国士,被斩杀时可曾回想自己的一生,每个阶段选择决定了他的人生走向,而他最后的错误抉择,也给自己的一生打下了最后的悲剧注脚。无论是“东门牵犬,其可得乎”的李斯,还是“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的陆机,他们的错误选择都决定了他们走上断头台的命运,用一生的代价才发现什么是正确的选择,早就为时已晚。被贬黄州的苏轼,选择在寂寞中反省过去,选择在赤壁旁剥除异己,选择在浩淼江水上完成艺术的蒸馏与升华,选择在明月与清风之间脱胎换骨,选择用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来抒发自己的心声。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与李斯和陆机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天空被雷雨划破,黑夜有了火;流星挣脱了银河,愿望有寄托;仙人掌开出花朵,沙漠就有了颜色;人生有了正确的选择,生命才能才有指引,才能在如此辽阔的世界,抵得住纷繁的诱惑,生命只燃烧一次,把握住自己的选择,绽放出最灿烂的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