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酸碱中和滴定例题.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6931282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碱中和滴定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酸碱中和滴定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酸碱中和滴定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酸碱中和滴定例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酸碱中和滴定例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重点内容】1、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学会使用滴定管,能利用中和滴定法测定强酸或强碱溶液的浓度;2、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及盐类的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3、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认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利用盐类水解的原理解释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内容讲解】一、酸碱中和滴定1、中和滴定原理:所谓中和滴定是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浓度的一种实验方法。原理: H + + OH - = H 2O1mol 1molC 1V1 C 2V2C 1V1=C2V2C 2=其中 C1、V 2已知,

2、只要测量出 V1,即可得未知酸或碱溶液的浓度 C2。说明:完全中和的含义为:n H+ = nOH-(指酸和碱能电离的总量),而不是 pH=7。下图为中和滴定过程中 pH 的变化情况,从接近滴定终点时的“突跃”可以看出:只要有一滴的变化就可以引起指示剂的变色,所以对指示剂的选择要求相对宽松。2仪器:(1)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液、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2)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液)说明:滴定管读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量筒和天平小数点后保留一位量取液体时滴定管和量筒的区别0 刻度 平视 仰视 俯视滴定管 上 5.00 偏低(5.00) 偏高(5.00)量筒 无 5.0 偏高(5.0

3、) 偏低(5.0)读数方法:应平视,液体凹面与刻度线相切。(3)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等 3试剂:标准溶液、待测溶液、指示剂4操作:(1)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2)润洗仪器:滴定管润洗的方法:从滴定管上口倒入 35mL 盛装的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湿润全部滴定管内壁,然后用手控制活塞,将液体放入预置的烧杯中。锥形瓶润洗的方法:只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待测液润洗注意:待测液可以放在滴定管中也可以放在锥行瓶中(3)取反应溶液:使液面在位于“0”刻度以上 23cm 处,并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是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 0 或

4、0 以下某一位置,准确读数,并记录。(5)放出反应液:根据需要从滴定管逐滴放出一定量液体。(6)滴定用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管)取一定体积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入 23 滴指示剂。用左手握活塞旋转开关,右手不断旋转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半分钟内不褪色,记下刻度。关键: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计算:每个样品滴定 23 次,取平均值求出结果。误差分析:已知 C2= C1:标准液浓度 V 2:待测液体积待测液浓度 C2大小取决于标准液体积 V1的大小。分析各种因素造成的误差,将其都归结到 V1的增大或减少,只要分析 V1的大小即可判断待测液

5、浓度 C2偏高或偏低。以标准盐酸滴定 NaOH 溶液(锥形瓶中)为例: 项目 操作不当 具体内容 误差酸式滴定管未用盐酸洗 偏高碱式滴定管未用 NaOH 溶液洗 偏低1 仪器洗涤锥形瓶用 NaOH 溶液洗 偏高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偏高2 气泡处理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后气泡 偏低盐酸滴出瓶外 偏高3 滴定振荡时瓶内溶液溅出 偏低前仰后平 偏低前平后仰 偏高4 读数前仰后俯 偏低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悬一滴溶液 偏高5 其他指示剂变色即停止滴定 偏低二、盐类的水解1定义:在溶液中盐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 H+或 OH-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2实质:弱电解质的生成,破坏了水的电离,促进水的电离平

6、衡的过程。3水解的类型盐的类型 是否水解 常 见 能 水 解 的 离 子 溶液 pH强碱弱酸盐 水解 一价:CH 3COO-、HS -、AlO 2-、ClO -、HCO 3-、F -二价:S 2-、CO 32-、HPO 42-三价:PO 43-、pH7强酸弱碱盐 水解 一价:NH 4+、Ag + pH7二价:Fe 2+、Cu 2+、Zn 2+三价:Al 3+、Fe 3+强酸强碱盐 不水解 pH= 74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即盐的构成中出现弱碱阳离子或弱酸根阴离子,该盐就会水解;这些离子对应的碱或酸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 pH 变化越大;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

7、由构成该盐离子对应的酸和碱相对强弱决定,酸强显酸性,碱强显碱性。5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地说,盐类水解程度不大,应该用“ ”表示,水解平衡时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和“”表示。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可用多步水解方程式表示。如 Na2CO3溶液的水解可表示为:CO 32-+H2O HCO3-+OH-、HCO 3+H2O H2CO3+OH-,不能写成:CO 32-+H2O H2CO3+OH-。多元弱碱盐水解也是分步进行的,而高中现阶段不要求分步写,一步完成。例:CuSO 4+2H2O Cu(OH)2+H2SO4Cu 2+2H2O Cu(OH)2+2H+6影响盐类水解的

8、因素内因:盐的本性。弱酸盐对应的酸越弱,其盐水解程度越大。如酸性:CH 3COOHHClO,它们对应的盐水解程度:CH 3COONa NaClO 弱碱盐对应的碱越弱,其盐水解程度越大。如碱性:NH 3H2OAl(OH) 3,其盐水解程度:NH 4ClAlCl 3外因:温度: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所以为吸热反应。随温度升高,可促进盐的水解。如加热醋酸钠溶液,由于水解程度加大,使滴入的酚酞指示剂粉色加深至红,冷却后,颜色又减退。 浓度:温度一定时,盐溶液越稀,水解程度越大。 溶液的酸碱度:向盐溶液中加入酸或碱,增大溶液中H +或OH -可使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抑制了盐的

9、水解。以 NH4+ + H2O NH3H2O + H+ 为例:c(NH4+) c(NH3H2O) c(H+) c(OH-) pH 水解程度 平衡移动方向加热 加水 通入氨气 加入少量 NH4Cl固 体 通入氯化氢 加入少量 NaOH固 体 三、关于互促水解的问题:反应生成 H+和反应生成 OH-反应生成 H2O,使反应中 c(H+)和反应中 c(OH-)都减小,因此两反应都正向移动,使反应生成 Al(OH)3沉淀,反应生成 CO2气体,两个平衡体系都被破坏。总反应:3HCO 3-+Al3+=Al(OH)3+3CO 2能够发生类似反应的还有:因此 Al3+和相应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若把

10、NH4+和 HCO3-混合在一起不会发生类似反应,可解释为:中 H+和中 OH-反应生成 H2O,平衡都被促进,只有 NH3H2O 浓度足够大才能分解产生NH3气。当 NH3H2O 和 H2CO3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二者可发生反应生成 NH4+和 HCO3-。因此上述总反应可表示为:NH 4+HCO3-+H2O NH3H2O+H2CO3。NH 4+和 HCO3-相遇时浓度会降低,但存在平衡体系,NH 4+和 HCO3-可以大量共存。【经典例题】 1(1)图 1 表示 10mL 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 与 B,B 与 C 刻度间相差 1mL, 如果刻度 A 为4,量简中液体的体积是_mL。(2)图

11、 II 表示 50mL 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 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_。A是 amL B是(50a)mLC一定大于 amL D一定大于(50a)mL 解析:量筒零刻度在下,滴定管在上。答案:(1)3.2;(2)D2用已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测定某 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右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滴定管的种类和形状以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答案:C D3某同学用 0.1mol/L NaOH 溶液滴定 0.1mol/L 盐酸,如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 1 滴NaOH(1 滴溶液的体积约为 0.05mL),继续加水至 50mL,所得溶液的 pH

12、是( )A、4 B、7.2 C、10 D、11.3解析:多加 1 滴 NaOH, OH-过量,溶液中才 c(OH-)为:C(OH -)= =10-4mol/LpOH=4 pH=10 应选择 C。由此可以推知:若少滴加 1 滴 NaOH,H +过量,溶液中 c(H+)为:C(H +)= =10-4mol/LpH=4小结:强酸和强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 pH=7,若多加 1 滴或少加 1 滴 NaOH 溶液中 pH 增大或减少 3 个单位,因此滴定终点既使不是恰好中和,也是在实验允许误差范围内(0.1%)。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 pH 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Na 2CO3 NaHCO 3 NaCl NH 4ClB、Na 2CO3 NaHCO 3 NH 4Cl NaClC、(NH 4)2SO4 NH 4Cl NaNO 3 Na 2SD、NH 4Cl (NH 4)2SO4 Na 2S NaNO 3解析:考查有关盐类水解的知识。A、B 选项中 Na2CO3、NaHCO 3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且Na2CO3溶液的水解程度大,碱性强;NH 4Cl 为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NaCl 溶液显中性。C、D 选项中(NH 4)2SO4比 NH4Cl 溶液中 c(NH4+)大,水解时结合水电离的 OH-多,溶液酸性强;Na 2S 溶液显碱性,NaNO 3溶液显中性。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