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常考题型之意象意境题和内容分析题同学们,欢迎你加入我的课堂。这是我们怡得堂诗歌鉴赏专题之突破常见题型的第一讲,这一讲也是最基础的一讲,最基础不是说它们最简单,而是指它们是同学们需首要掌握的知识和需提升的能力。所以,我们一起努力,稳拿住诗歌鉴赏题高分,满分也能尽收囊中。请你打印出讲义,准备好笔。多思考,多记录,多练习,多交流!一、 有效的学从而高效的得,需要正确的学习思路!这个思路,你觉得如何?二、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句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小问题:这首诗作者是_。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小问题:这两句诗是写_的千古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
2、只有香如故。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小问题 :梧桐往往会寄语什么情感?_三、理解相关知识(诗歌鉴赏最基础的知识,好理解很简单)什么是意象?融入了主观情感的自然物象。(讲义末尾为大家放送了诗歌中部分典型意象的典型含义,供积累。平日学习中也应重视此部分。 )什么是意境?物象和意象组合而成的图景和主观情感相互交融的艺术境界。 2意境描述语:四、熟知命题方式典型题干: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2*意象有什么含义或作用?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 4诗的*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5简
3、述诗中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怎么样的气氛?关键词是_五、典型试题精讲例题一【2006 年浙江卷】 (此题十分基础,我们一起做!)正宫 叨叨令 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 家鹦鹉洲 边住。 注侬 :我鹦鹉洲:此处为 “渔父居处”的代称。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_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_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 分) (以下两例,望同学们先做再听讲解)例题二【2009 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军城早秋 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
4、,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 ,字季鹰,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曾任成都尹 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 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_3_六、会总结才会提高1具有(通过)什么特点的意象构成了(描绘了) 一幅怎样意境的画面( 什么图) 2绘景这幅画面呈现出怎样的氛围 3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怎样的景象)+绘景 (运用模板,再练一练)例题三【2009 年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 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 旗 沽酒有人家。城中桃
5、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 这首词 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 分) _七、意象意境题到此告一段落!八、常考题型:内容分析题 4九、典型例题精讲例题四【2010 年全国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 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 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
6、分) _例题五【2008 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双调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 茅苫三间厦 ,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趱:赶快。苫:用草覆盖。 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_十、大总结5以下内容为常见意象的部分积累和两道测试题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仅为部分重点意象,仍需同学自己在平日中多积累。途径:课本中出现的重要意象需重点积累,网上搜索“诗歌常见意象”
7、 。 )一、柳1、 “柳”、 “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 “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 “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二、燕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旧时王谢堂前燕
8、,飞入寻常百姓家。 ”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三、雁(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 )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 、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李商隐 离思 )等。四、鹧鸪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
9、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五、梅花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 ”;张朋友:“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 ”“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 ”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六、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
10、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七、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6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
11、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秦观踏莎行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八、水 (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如:“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12、。 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九、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明月的阴晴圆缺都牵连着诗人的情绪。更例如:(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 回
13、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的希冀和渴盼。 (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十、竹子竹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为 “坚贞”、 “高雅” 、 “气节”的象征。诗人借竹言志,托竹寓情,蕴藏着深邃的哲理。如宋代苏轼在绿竹筠中咏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
14、脱俗的雅趣。清代郑板桥留下了许多咏竹的佳篇,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来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新竹),歌颂了竹子敬老爱幼、世代相传的美德。此外表现高风亮节的,如“ 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 刘兼新竹 );表现顽强生命力的,如“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表现忠诚的,如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钱起暮春归故7山草堂)等等。8课后测试题(还原高考真题形式,题号同真题)【2009 年全国卷】12. 阅读下面这首宋
15、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 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答: 【2010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 题。岁 暮 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 ,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本
16、 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 时杜甫 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 临近松州、维州、保州( 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 ”的感慨?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 分)答:_【参考答案】课后测试题一(1)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此处类似的词语也是可以的),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此处为景物的罗列,而不单纯是意象,注意题干要求)。课后测试题二 8.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此题需要同学们化开每一句诗,同一方面进行合并。 联系注释、联系杜甫,分点答出“ 寂寞壮心惊”的原因。也 许你写出的答案从语言上不如参考答案,无需焦虑,参考答案可是具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的老师写出,我们先把关键意思答出即可得到相应分数,语言再不断练习就可以了。注意答案的序号化,要清晰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