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人都有自己的“命”吗?(“命”即“命运” 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都是生来注定的;)从辩证法的角度,生死、贫苦和一切遭遇并不是完全生来注定的。我们的出身、父母地位、相貌是与生俱来的,但世界各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我们应该用联系的、发展的辩证观点看自身发展,看世界。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且抓住可变的因素,发现客观规律,使事物朝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发展。所以要坚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形而上学的思想观点,要发现客观规律指导实践。2 你相信世上有“鬼”“神”吗?(鬼”迷信的人指人死后的灵魂; “神”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灵
2、魂马克思物质观角度,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而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鬼神是人都意识的反映,是唯心主义的认识,是宗教仪式的范畴,是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无相应宗教信仰或不迷信的人无鬼神这一感觉,所以鬼神不符合客观实在性,所以我是不相信鬼神的。3 “英灵长在,永垂不朽”这种说法是否违背了唯物主义?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产生依赖于物质世界,意识会随着物质世界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意识产生和存在依赖于物质。英灵指对社会有重要贡献影响的人的精神,是一种意识,这种意识的产生是依赖于
3、这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的。虽然这个人的躯体已经不存在,但这个人是客观实在的,他以其他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社会,比如书籍、视频录像,当我们看到这些资料或有关他的其他具体事物时,他的精神就会被人想起,并且这种意识指导着我们的实践所以没有违背唯物主义。4 你是否认为“只要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美好的理想就能实现?”否定。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是人们在为实现预想的目的而进行实践并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但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美好的理想。如果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而是盲目地实践,那么这种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是不能实现预定目标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即使主体已经充分认识客观规律且赋予实践行动,但由于受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等条件限制,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美好的理想也就无法实现。所以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美好的理想不一定就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