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Humanities &Communication College Of Hainan University海南历史文化研究大作业海南历史文化研究火山口文化姓 名:侯卫栋学 号:20112312310007班 级:11 广告任课老师:刘帅东时 间:2014 年 12 月 30 日海南历史文化研究火山口图腾解读简介:海口石山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西南石山镇,距市区仅 15 公里,西线高速公路转绿色长廊可达,绕城高速公路穿过园区。属地堑一裂谷型基性火山活动地质遗迹,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全新世(距今 1 万年)火山喷发活动的休眠火山群之一,具有极高的科考、科研、科普和旅游观赏
2、价值。4A 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据地质学家考证,琼北火山喷发于新生代早第三纪,最后一次喷发是第四纪全新世,距今约 1 万 3 千年前。历经万年沧海,大地变迁,这里还保存了 36座环杯锥状火山口地貌遗址,其中马鞍岭火山口海拔 222.8 米,乃琼北最高峰。园区内熔岩隧道有 30 多条,最长到 2000 米,其内部形态与景观丰富、奇妙,为国内外所罕见,极具研究和观赏 价值。公园内罗京盘、双池岭等低平火口均为玛火山。是深部炽热岩浆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的地下水而相互作用发生蒸汽岩浆爆发的产物。园内玛珥火山规模大,保存完整,弥足珍贵。双池岭为并列的两个孪生玛珥火山,火口垣为凝灰岩环。罗京盘玛
3、饵火山,内径达1000m,形态完美的圆形低平火口 ,放射状与环梯状田园景色十分怡人。公园在火山锥、火山口及玄武岩台地上发育热带雨林为代表生态群落。这里还保存有千百年来人们利用玄武岩所建的古村落、 石屋、 石塔和各种生产、生活器具,记载了人与石相伴的火山文化脉络,被称为中华火山文化之经典。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是集火山揽胜与探索,火山生态与火山文化欣赏与追踪,火山矿泉保健与度假,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等多功能的一个公园. 它是中国休闲娱乐之都 海口之旅的一个具世界级意义的旅游目的地,它是赴热带海岛之旅的一个重要品牌。地质遗迹主体为 40 座火山构成的第四纪火山群。火山类型齐全、多样,几乎涵盖
4、了玄武质火山喷发的各类火山,既有岩浆喷发而成的碎屑锥、熔岩锥、混合锥,又有岩浆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形成的玛珥火山。火山地质景观极为丰富。熔岩隧道有 30 多条,最长到 2000 余米,其内部形态与景观丰富、奇妙,为国内外所罕见。园区在火山锥、火山口及玄武岩台地上发育热带雨林为代表生态群落植物有 1200 多种,果园与火山景观融为一体,为热带城市火山生态的杰出代表。园区内保存有千百年来人们利用玄武岩所建的古村落、石屋、石塔和各种生产、生活器具,记载了人与石相伴的火山文化脉络,被称为中华火山文化之经典。园区总面积 108 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马鞍岭、双池岭、仙人洞、罗京盘等。火山遗民标志解读:1、“山
5、”:正如图,弧形的整体构成一个“山”形,同时,汉字的“山”也是象形字,与火山遗民的标志构成渊源相似。“山”字体现了远古遗民对生活地火山的崇拜,他们靠山而活,依山而存,火山已经成为他们神圣的图腾。在此意义上,火山遗民标志充分体现出这层内涵。2、“火”:尤其是上部的弧形的尖,仿佛就是跳跃的火焰。在远古时代,火对于先民来说意义非凡。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的作用: 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首先,吃熟食易于吸收,使猿人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营养,熟食、开水使猿人少生疾病。其次,刀耕火种,火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产量;铜的使用、铁的使用、陶器的发明都离不
6、开火;第三,火是原始人黑夜里驱赶虫蛇野兽的最有利工具; 第四,就是起重要的积极作用的因素,大家经常提的就是劳动,劳动不但锻炼了猿人的身体,还锻炼了猿人的大脑。身体和大脑由量变积累到质变,于是在某一个瞬间,人类诞生了。但我觉得自然选择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自然选择筛选掉了猿人不合时宜的基因,是一张非常有效的基因过滤网。另外就是自然环境,冰川期的结束带来了充足的食物。3、生殖崇拜:也有专家解读,认为这个标志是男性生殖器官,但我经过考证其他原始遗民的图腾后认为,生殖崇拜是所有原始部落的共性,所以,形状一般而言是笔挺雄壮的,但是海南火山口原始遗民图腾却是矮小、肥胖、弯曲的。当然,生殖崇拜也为我们进一步探
7、索先人提供了一条思路。原始人由于不懂得人类生殖的原因,见到从妇女腹中能生出一个新的生命,总认为其中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同时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极端低下,人就是生产力的全部,人口的多少、体质的强弱决定氏族或部落的兴衰,所以人们对妇女分娩十分重视。当有妇女分娩时都要举行隆重的祝祷仪式,要到野外去分娩,认为这可以使土地肥沃。如果妇女因分娩而死(这在原始社会是经常发生的),那么就要对死者举行英雄的葬礼。古代许多民族都有生殖之神,在古希腊和罗马是普里阿帕斯,其神像的最大特点是阳物雄伟异常;在中国古代的生殖之神则多为女性,如送子观音、送子娘娘等。4、舞蹈:图腾形状如同是一个跳舞的人,不少学者从原始人为了生存
8、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舞蹈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性爱活动。而有的学者,认为舞蹈不仅表现人的情爱,人们的各种激越的情感,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观。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我国有很多学者主张舞蹈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因为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现狩措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占有最大的比重。我们认为以上各种舞蹈起源的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为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人们主张“劳动综合论”,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如果再详细一点来说,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性爱、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