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4 QZZN 言语理解测试第四期答案整理1.生物学家正在发动一场生物技术的革命,他们借鉴“人类基因组规划”,也在绘制“动植物基因图”。由于有了新的基因标志,靠考察胚胎和幼苗的染色体,就可以知道一种生物具有什么基因。育种专家将能很快找到抗疾病、抗虫害和提高产量的理想基因,很容易发现哪些物种相互交配可以产生最理想的新物种,从而农作物和牲畜的品种改良速度将大大加快。指出不属于生物技术革命内容的一项是:A 绘制“动植物基因图”B 考察胚胎和幼苗的染色体C 利用生物基因培育新品种D 加快生物品种的改良速度【答案】D【解析】A 在文章第一句中能找到。B 在文章第二句。 C 在第三句的前半句,D 项
2、中“加快生物品种的改良速度”只是生物技术革命的结果,而非生物技术革命的内容。2._人类有着一种把知识传下去并将其发扬光大的欲望,教育就注定会是一个永恒的事业。_在道理上人人都明白,效益最高的投入是教育,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对基础教育的投入_很不够。A 如果,不仅,还 B 只要,尽管,却C 只要,不仅,还 D 如果,尽管,却【答案】B【解析】本题又是连接词考察问题,解答方法是 带入法排除法。可以先先前半句,也可以先看后半句。我是先看后半句的,有个转折连词“ 但”,所以一般和尽管可以搭配。排除 A、C。“只要”一般和“就” 可以搭配,所以选 B。3.( 1)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_ 住对方凌
3、厉的攻势,痛失奖杯。(2)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_ ,还很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A 遏制,不耻 B 遏止,不耻C 遏制,不齿 D 遏止,不齿【答案】C【解析】“遏制”指制止,控制;“遏止”指用武力阻止;根据文意应选“遏制”。 “不耻”指不感到耻辱,“不齿”则表示鄙视,不愿意提到,根据文意要选“不齿”。4.下列语句中括号内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本来还不错的文章,让你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B 为了这个新产品的问世,他可是(不遗余力) ,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C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瓷的细润秀英、古玉的丰腴有泽和古钱的(斑驳陆离)吧;D 每
4、天清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面, (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答案】D【解析】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候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用在句中不妥,这个很容易判断出来。另外再把其他几个成语解释一下,加深理解。“不三不四” 解释是“ 不象这也不象那,不象样子。与不伦不类意思相似。指不正派或不规范”。为什么不三不四就是不象样子呢?原来在天数三四之间有一个“阴阳界”,不三不四就象:不阴不阳。符合语境。“不遗余力”,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符合语境。“斑驳陆离”, 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 纷杂。符合 语境。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5、的一句是:A 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B 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他的学识和人品;C 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D 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取材于西游记 、海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答案】B【解析】A 句式杂糅;C 表意不明;应该在就过早前面加“他”;D 搭配不当, “展出”所辖的宾语有问题,说展出神话和童话故事不合适。6.(1)刑事案件要由公安机关进行_.(2)当时只知道看见的都要画上,哪里懂得虚、实、疏、密这许多_的道理。A
6、侦察,深刻; B 侦查,深奥;C 侦察,深奥; D 侦查,深刻;【答案】B【解析】“侦察”指为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与作战相关的情况而开展的活动;侦查指司法机关、公安机关等为了弄清犯罪事实,对犯罪嫌疑人所进行的调查 ;深奥主要说的是道理不容易懂。7.在人性论上,孔子作为“人性”理论的首倡者,奠定了以后儒家思想中对人性问题叙述和理解的基调,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关这一问题的基本框架,后来的孟子、荀子将人性问题从善恶两个方面做了极端性的发挥。下列叙述符合文意的一句是:A 孔子对中国传统思想讨论人性问题进行了规定 B 孔子的人性理论是诸子百家对人性问题叙述和理解的基础;C 在孔子之前曾经有人提出过人性论
7、; D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答案】D【解析】A 明显错误,文章说的是“奠定了以后儒家思想中对人性问题叙述和理解的基调”,并不是“规定”;B 不是“诸子百家”应该确切地说是“ 儒家”;C 文章没有提到,而且是后世受其影响,自觉地在这一范畴内讨论问题8.现代文化的失败乃在于利己主义的颓废与变迁。这种危机不是由于人们过分关切自己,而是因为人们迷失了自己的心灵,对真正的自我利益没有充分的关切;更非由于人们太自利,而是他们执迷于物欲,不懂得关爱自己。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A 利己主义导致现代文化很失败 ; B 人们关注自我满足引发现代文化的危机;C 为了关爱自己而沉迷物欲是文化危机的起因; D 现代文
8、化失败是真正利己主义迷失的结果;【答案】D【解析】A 应该为“利己主义的颓废与变迁”导致文化失败;B 人们迷失了自己的心灵(即没有保持真正的利己主义)是文化危机的原因;C 不是为了关爱自己,而是 执迷于物欲不能自拔。9.中国历史上有两次翻译高潮,一次是东汉以来的佛经翻译,到唐朝达到高潮,一次是明末以后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东渐”。相比之下,第二次的规模和深度远非第一次可比。第一次主要集中在佛经、佛学,第二次是全方位的。第一次翻译大潮虽也对中华固有文明形成某种冲击,但中华文明的主体性没有被动摇,第二次翻译大潮则远不止于文字思想方面的引进,而是偕同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的全面改观铺天盖地而来。下
9、列说法符合段落主旨的一句是:A 汉唐时期的佛教翻译达到中国翻译史上的全盛状态; B 第二次翻译高潮不及第一次;C 中华文明的主体性没有受到第一次翻译高潮的影响; D 第二次翻译大潮席卷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答案】D【解析】文章只说有两次高潮,并没有 说在哪一次是全盛,所以 A 不正确;B 说反了,应该是“第二次的规模和深度远非第一次可比”;C 应该说受到影响,但是没有被动摇;D 从“第二次是全方位的”、 “全面改观铺天盖地而来”可知 D 对10.拿西方基督教的观念当作西方学术的象征,是与现在的西方学术精神背道而驰的。西方现代人文学术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学理的力量对抗宗教神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力量,正是在此前提下,才有了独立的学术,自主的学术、追求普遍真确性的学术。这段话支持了这样的观点:A 不受外来强加干扰影响的现代学术得以自由地追求真理; B 西方现代学术完全摆脱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束缚;C 现代西方学术精神与西方宗教神学势同水火; D 独立的学术、自主的学术是学理对抗神学的原动力;【答案】A【解析】C 完全曲解原文本意,属于论述过度;B 原文并为提及;D 说反了,应该为“在此前提下,才有了独立的学术,自主的学术、追求普遍真确性的学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