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规划建设 37辉煌与消亡 :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 话题翻开中国的经济地图, 沈阳作为共和国的工业 “长子”, 有着数百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 : 第一台水轮发电机、 第一台快速风镐、第一台自动车床它们不仅在新中国建设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同时也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立体符号, 见证了沈阳工业发展的历史, 体现了具有丰富特色的沈阳工业文明。而如今, 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房地产业的兴起, 大量的工业遗存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被拆毁, 还有一些厂房面临着即将被拆除、 废弃或不恰当利用的命运。 因此掌握现存沈阳工业遗存的家底, 并保护住具有重要价值的工业遗存应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的课题
2、。沈阳市近代工业体系的格局沈阳近代史中体现着双重强势的作用,即本土势力与本土文化同外来势力与外来文化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本土势力与本土文化以奉系为代表, 外来势力与外来文化以日本为代表。 在双重强势的作用下, 沈阳的工业形成了民族资本和外国资本两大体系, 两股强势相互竞争。 民族工业的兴起在时间上早于外国资本工业, 在规模上也远远大于外国资本工业。 1931 年沈阳沦陷以前, 民族资本工业是沈阳工业的主流力量, 1931 年以后, 外国资本工业的规模和水平逐渐超过了民族工业。民族资本工业体系格局近代中国由于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的刺激作用, 盛京 (沈阳) 地方当局曾作出修建铁路、 开设矿山、
3、兴办学堂、 开设工厂的努力,形成早期工业的萌芽。 奉系资本建设与发展起来的军事工业和铁路系统, 成为沈阳近代的早期工业和民族工业的主体。沈阳的民族工业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1911 年辛亥革命至 1923 年沈阳建市 (设奉天市政公所), 沈阳近代工业初创后的快速发展时期, 形成了大东工业区 ;1923 1931 年沈阳沦陷, 形成了以机械和军事工业为主体的近代工业体系, 新开辟了西北工业区。 直到 1931 年东北沦陷以后, 沈阳民族工业被日本人的枪炮所催毁和侵占。因此, 沈阳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沈阳东部的大东工业区和北部的西北工业区 (图 1 )。外来资本工业体系格局外来资本工业在沈阳的发
4、展始于日俄战争之后, 比沈阳本土的民族工业晚 10 年左右。 外资工业主要分布在商埠地及后期建成的铁西工业区之中。1907 年在外国列强的压力下, 沈阳被迫 “自行” 开埠, 建成商埠地( 分为正界、 北正界、 副界和预备界四部分 ) , 外资首先在北正界建起了丝织厂、 英美联合烟草公司等, 此后在正界建成东亚烟草、 大安烟草等。铁西工业区始建于 20 世纪 20 年代, 其 “南宅北厂” 布局和道路网框架依从于日本人 1932 年完成的 “奉天都邑” 计划, 这是立足于伪满洲国整体利益对沈阳城市的全面规划。 伪满洲国把长春定位为政治行政和居住中心, 而将沈阳定位为工业中心。 为弥补日本自身的
5、国力不足, 在强占沈阳民族工业的基础上觅求拓展新的工业基地。 它以现代主义的规划特征, 将沈阳铁路以西的部分用作工业发展。 截止到 1941 年铁西已建有日资企业 423 家。 拥有金属工业、 机械工具工业、 化学工业、 纺织业、 食沈阳工业历史及工业建筑遗存现状哈 静 曲 薇图 1 沈阳工业区分布图38 北京规划建设话题 | 辉煌与消亡 :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品工业、 电器工业、 酿造业, 玻璃工业等。 “满洲矿业开发奉天制炼所” “满洲电线” “满洲住友金属工业” “满洲机器” “协和工业” “东洋轮胎” 等企业均达到当时的全国一流水平。1945 年东北光复, 遭日本疯狂掠夺之后的沈阳
6、工业已濒临崩溃和全面瘫痪。 1949 年解放以后沈阳工业被注入了腾飞的活力, 飞速复兴、 发展、 壮大, 并大展雄风成为共和国的重要工业基地。 “一五” 期间, 沈阳成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地区。 国家将大量资金投向沈阳的工业建设。 特别是将其中的 76.8% 用于发展机械工业。 “一五” 建设确立了沈阳的基本工业构架及其地位。 沈阳工业随后的发展使它成为中外瞩目的工业之都。沈阳市工业建筑遗存的分布状况目前, 沈阳尚存的工业遗存大体分三种类型 : 第一种是清末至民国时期沈阳民族工业的一些遗存, 主要集中在大东区和皇姑区 ; 第二种是日伪时期, 特别是 20 世纪 40 年代日本侵略沈阳时期的工业遗存
7、 ; 第三种是解放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 特别是 “一五” 时期发展起来的工业遗存。 后两种主要集中在铁西区。今天沈阳市的工业遗存主要分布在大东区、 铁西区和皇姑区三个区域, 这三个区的厂区和企业的规模宏大, 连接成片, 在城市空间和城市形态上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 另外还有很多工业遗存散落在其他区域, 但与集中分布的三个工业区相比, 其他区域的工业遗存相对较少。民族工业遗存的聚集地大东区和皇姑区目前, 大东区和皇姑区是沈阳市工业现存量最大的工业区。 区内有大量可置换的与需重新盘活的工业用地, 水、 煤、 气、 电等工业基础设施完备, 有相当丰富的工业再生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大东区的工业遗
8、存以东北大马路和大东路上分布的最多, 有些工业企业中现存有工业历史建筑、 厂房、 工业设施等, 如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 (原东三省兵工厂) (图 2 、 图 3 、 图 4 )、 东基集团公司(原奉天南满兵工厂)、 沈飞公司、 新光机械厂、 五三工厂、 老龙口酒厂等, 这些工厂目前仍在使用, 所以保存状况比较好。日伪时期工业遗存的聚集地铁西区由于结构性的老化与衰退, 产品和设施调整的巨大压力, 高新技术调整的明显不足,图 2 东三省兵工厂主楼图 3 东三省兵工厂小白楼图 4 东三省兵工厂 1927 工厂北京规划建设 39辉煌与消亡 :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 话题以及旧体制的沉重包袱,
9、2002 年, 沈阳市政府做出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的决定, 铁西区政府开始组织实施企业重组、 “东搬西建” 工程。 到 2007 年底, 共从市区搬迁企业 239 户, 腾迁土地 7.4 平方公里。 工业区被赋予了新的城市功能, 沈阳的城市面貌正在发生变化。随着老工业街区的改造, 工业企业在老城区逐渐成为零星遗迹。 目前, 铁西区的北二路、 北一路、 北四路、 建设大路、 沈辽路、 保工街、 兴工街、 云峰街的工业厂房几乎全部被拆除, 大量工业遗产被推倒、 铲平,铁西的经济虽然发展了, 但铁西区工业文明的历史却遭到了重创和泯灭。而铁西区建设大路以北的工业区西侧的工业遗产目前还处于
10、正在使用、生产状态, 如水泵有限公司、 东北制药总厂、 沈阳汽车齿轮厂、 变压所、沈阳市第四橡胶厂等。 目前铁西区工业遗存的情况如图 5 所示, 蓝色的为现存的工业遗存, 红色的为已经拆迁的 (图 5 )。沈阳市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状况沈阳市对待工业遗存采取的保护措施大体上有三种状况。工业文物的普查与认定工作沈阳近年来编辑、 整理、 印刷了一批工业文物保护资料。 铁西区整理出了 “铁西区创造的新中国 500 个第一”, 大东区出版了 “大东区文物古迹普查汇编民族工业部分” “大东工业的起源与发展” “大东工业之最” 等。 这些资料的整理为进一步做好工业文物保护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于一
11、些历史比较久远的传统生产工艺流程, 或是原工业厂房、 历史建筑、 生产工具等, 沈阳市采取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申请及认定工作。 如矿山机器厂内的杨宇霆办公楼 (图 6 )、 原京奉铁路辽宁总站 (图 7 )、 原奉天驿 (现为沈阳站) (图 8 )、 原铸造厂翻砂车间 (现为沈阳市铸造博物馆) (图 9 ) 等文物被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肇新窑业公司 (图10 ) 等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对于一座老工业基地来讲, 这些被认定的工业遗产与众多的沈阳市曾经的或现存的工业遗存相比, 显然微乎其微, 但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好图 5 铁西区工业遗产分布现状40 北京规划建设话题 | 辉煌与消亡 :
12、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开端, 我们期待着今后更多的工业遗存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行列。将工业建筑遗存改造为博物馆沈阳市对工业建筑遗存采取最多的保护方式为将其改造为展示馆、 档案馆, 有的还建起了博物馆。 如老龙口酒厂的酒文化博物馆、沈飞的航空博览园、 造币厂的观光厅, 以及蒸汽机车陈列馆、 铁西区的工人村文化展示馆等, 这些展馆已经成为旅游观光的景点。沈阳市铁西区依托 50 年前亚洲最大的铸造企业 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建设的 1.78万平方米的铸造博物馆, 复原再现中国最大的工人聚集区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工人生活原貌的 “工人村生活馆”, 成为沈阳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品牌。沈阳铸造博物馆
13、在铁西区工业企业纷纷 “东搬西建” 的过程中, 沈阳铸造厂也搬迁到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原厂也被列为拆除对象。 然而, 一些有着浓厚 “工业文化” 情结的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积极建言, 希望将铁西区现存的、 有限的工业文化遗产完整地予以保护, 因此, 沈阳铸造厂才得以留存下来。沈阳铸造厂始建于 1939 年, 是亚洲最大的铸造企业, 再早为日本高砂制作所。 1946 年4 月 , 高砂制作所、 松田制作所、 津村制作所等 7 家日本企业合并建立了沈阳机器厂, 1956年更名为沈阳铸造厂, 占地 33 万平方米, 职工人数多时达 5800 人, 年最大产量达 38500吨, 生产铸件上万种。 2
14、007 年 4 月 17 日, 沈阳铸造厂浇注完最后一炉铁水后便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而沈阳铸造厂大型一车间 ( 翻砂车间 ) 被作为沈阳工业遗产的代表保留了下来, 并改建成一座能够充分反映沈阳铁西老工业基地工业文脉的博物馆, 因此成为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铸造博物馆。沈阳铸造博物馆成了沈阳市工业遗产保护的典型代表, 该馆通过再现工业建筑的形象、 再现原来工业生产的场景、 再现铁西区工业发展的历程, 使铸造博物馆浓缩了沈阳近代的工业文化, 成为了沈阳市近代工业辉煌的真实见证。这座占地 4 万平方米、 主体建筑 1.78 万平方米的铸造博物馆, 分设工业会展、 文化演艺、 创意产业、 铁西工业发展
15、回顾等展区。 馆北京规划建设 41辉煌与消亡 :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 话题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附表 沈阳市含有工业遗产的部分重点企业统计表原 名“义隆泉” 烧锅东三省兵工厂东北航空处奉天南满兵工厂奉天陆军弹药库满洲航空株式会社奉天机械局肇新窑业公司东亚烟草株式会社满洲藤仓工业株式会社日资高砂制作所铁西工人村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润滑油工厂沈阳炼焦煤气厂满洲制纸株式会社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奉天瓦斯作业所奉天制作所株式会社满洲日立制作所合资会社满洲工业所大阪静机工业所东洋金属机工株式会社沈阳弹簧厂日资满洲汤线株式会社满洲农产
16、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奉天工场满洲珐琅合资会社满洲金属株式会社新大陆印刷株式会社现 名老龙口酒厂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航天新光集团东基集团公司武警部队仓库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沈阳造币厂御鑫茶楼沈阳卷烟厂第四橡胶厂沈阳铸造厂工人村生活馆沈阳化工厂沈阳炼焦煤气厂沈阳纸板厂沈阳变速机械厂沈阳高压开关有限责任公司表面分厂沈阳变压器厂沈阳水泵厂沈阳第一标准件制造公司沈阳锻压机床厂沈阳弹簧厂沈阳东北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味精厂 (红梅企业集团)沈阳市轻化搪瓷厂沈阳风动工具厂 (东北机械七厂)新华印刷厂地 址珠林路 1 号长安路五段 1 号东塔街 1 号正新路 42 号珠林路 350 号大东路 138 号沈河区惠工街
17、 92 号和平区和平北大街 26 号铁西铁西区卫工街北一路铁西区赞工街 2 号铁西区卫工街 46 号北四西路 6 号北三中路 29 号北三中路北三中路和齐贤街交汇处北侧北二中路 18 号北一西路以南, 重工街西侧熊家岗路 28 号北一西路以北保工北街 27 号保工北街与北三路交汇处保工北街 28 号卫工北街 44 号爱工街和建设东路交汇处云峰北街 21 号 (或 12 号)铁西区建设大路时间1662 年1921 年1922 年1933 年1933 年1938 年1895 年1923 年1909 年1937 年1939 年1952 年1938 年1952 年1939 年1923 年1937 年1
18、938 年1932 年1939 年1939 年1940 年 左右1940 年1937 年1936 年1937 年1937 年备注现有古井、 酿酒池等历史建筑现存历史建筑 4 栋保存较好保存较好还有仓库保存较好有办公楼、 水塔现有一座办公楼现存正常使用现为博物馆现为博物馆现存有日本人遗留的防空警报器、 火车头现存日本窑、 厂房正常使用正常生产生产情况良好正常使用生产情况良好使用, 但不景气部分停产部分停产正常使用正常生产已不使用, 停产生产情况良好正在使用内展出了原沈阳铸造厂的设备和铸件, 冲天炉、 地坑炉、 电炉、 焖火炉、 烘干窑、 砂处理流水线、 除尘设备、 砂箱、 砂型、 木型及一些工人
19、的常用工具等, 总共 2000 多件, 完整地展现了铸造的 7 大工艺流程, 用大量的实物、文字、 图片, 再现了铸造厂工艺车间的原貌(图 11 、 图 12 )。铁西 “工人村生活馆”沈阳铁西 “工人村生活馆”, 是根据原沈阳铁西工人村改建而成。 沈阳市铁西区 “工人村” 始建于 1952 年 9 月, 共建成 143 栋起脊闷顶式苏式风格建筑, 形成了总占地面积 73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40 多万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 是共和国最早、 也是最大的工人居住聚集区。 2003 年, 铁西工人村全面改造拉开了帷幕, 一排排三层住宅楼轰然倒地, 一幢幢红砖灰瓦的七层大楼拔地而起。 只有位于赞工街
20、2号附近的 7 栋老楼作为一种记忆符号 , 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经过改造变身为工人村生活馆。 该馆总占地面积 1.5 万平方米, 由 7 栋 3 层苏式红砖建筑围合而成, 是我国首个以工人生活为题材的博物馆。 该馆恢复了当时的 “大合社”、 粮站、 邮局、 抗大小学、 幼儿园等原貌, 其中复原了不42 北京规划建设话题 | 辉煌与消亡 :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同年代 13 户典型家庭真实的生活场景 (图 13 )。城市中工业景观的建设沈阳还有一些工业设施被较好地利用为工业景观, 如沈阳万科新榆公馆小区的景观设计中将位于小区基地边缘的一条废弃的铁路线平移至小区中, 然后以铁路为轴线组织小区的
21、景观。 在铁路上加载了草池、 花池、 花车、 浅水池、 喷泉等一系列景观功能, 在铁路旁边还设置了铁制的钢铁工人雕塑, 以强调基地曾作为钢铁加工厂的文脉特征。 通过对铁路功能的转换, 提升了小区的文化底蕴, 再现了铁路的价值, 使当地的工业文脉得到延续 (图 14 、 图 15 )。沈阳是享誉国内外的工业文化之都, 是以工业文明而著称的城市, 所以整个城市的建设应体现它的工业特色, 展现工业城市的风采。 保护能够体现工业景观特色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如水塔、 烟囱、 铁路等, 努力维持和恢复其原有的风貌, 使其作为景观要素保留下来, 组织到城市的景观系统中, 使沈阳体现工业城市的特色 (图 16
22、 )。对于沈阳的工业遗存, 我们不要仅拘泥于简单的博物馆方式, 应拓宽思维, 采用多种保护和再利用方式, 体现出沈阳的特色, 如再利用为工业主题公园、 艺术家工作室、 工业旅游、 办公楼、 购物中心、 餐馆, 甚至可以改作住宅。 因为简单的博物馆方式相对于较大数量的工业遗存项目, 其覆盖比例显然不足, 若不拓宽再利用的思路, 将导致工业遗存因不能发挥经济作用而遭遇被拆毁的命运, 我们期待并努力使更多的有价值的工业遗存能在我们的城市存活下来 (附表)。 参考文献1 关于我市工业文物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摘自 2007年2 月 3 日 沈阳日报2 王毅 .沈阳大东区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再利用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年3 哈静, 陈伯超 .沈阳市工业遗产保护之我见 .时代建筑 J.2007( 11)作者单位 : 哈静, 沈阳建筑大学 ; 曲薇, 沈阳大学。责任编辑 : 崔健